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文学简史
82630800000004

第4章 秦汉时期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它是在楚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文学体裁、贾谊、枚乘、司马相如等都是著名的汉赋家。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代表了我国史学著作的最高成就,司马迁被尊为“正史之祖”。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在我国的文学史上也具有较高的成就。乐府诗大部分是民间的乐歌,是一种音乐性的诗歌体裁。《孔雀东南飞》是一首五言体的长篇叙事诗,也是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高峰。

李斯

李斯(?—前208)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前208),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人,秦国时期的大臣,是我国历史上声名显赫、功绩卓著的政治家。李斯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后来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和治国的道理。学业完成以后,他来到秦国,辅佐秦王嬴政灭掉其他诸侯国,达成帝业,一统天下,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李斯的传世作品不多,最著名的是《谏逐客书》。文章采用大量排比的方式,辞藻丰富,行文流畅,有很强的艺术性,对汉初的散文和汉代的辞赋有很大的影响。鲁迅曾感叹道:“秦代文章,李斯一人!”

去往秦国

李斯年轻时在楚国当了一个掌管文书的小官。有一次,他在厕所里见到老鼠在吃人的粪便,那里的老鼠又黑又瘦,一看到人和狗,就没命似的逃窜了。后来,他又在仓库里看到了老鼠,这些老鼠肥头大耳,很自在地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它们。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就应该像在粮库里偷吃粮食的老鼠那样,才能尽情享受,这样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官,到齐国求学。他拜荀子为师,学习荀子的思想,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

李斯完成学业之后,决定到秦国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临行之前,他的老师荀子问李斯为什么要到秦国去,李斯回答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秦国雄心勃勃,想奋力一统天下,到那里可以大干一场。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国去。”于是,李斯告别了老师,到秦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了。

小知识

斯篆

“斯篆”指的就是小篆。秦朝统一之后,李斯就向秦始皇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并亲自主持这一工作。他以秦国文字为基础,简化字形,整理部首,形成了笔画比较简单、形体较为规范,而且便于书写的小篆,作为标准的文字,命令全国统一使用。他还亲自用小篆书写了一部《仓颉篇》,作为范本,推行全国。

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后人为了纪念李斯的功绩,又把小篆称为“斯篆”。

《谏逐客书》

李斯来到秦国,先是当上了秦王嬴政的侍卫。他利用经常接近秦王的机会,劝说秦王抓紧良机,灭掉其他诸侯国,实现天下的统一。嬴政对他很信任,命令他制定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

秦国一天比一天强大,到秦国来的人也一天比一天多。其中有的人是来探听情况后回去向本国国君报告的。秦国王族里有些人为国家的安全担心,就对嬴政说:

“大王,有些客人实际上是奸细,这对秦国可不利呀!不如下令把所有的客人都赶走,免得他们在这里闹事。”

嬴政觉得有道理,就下了一道“逐客令”,命令把从各诸侯国来的客人都赶走,李斯也在被驱逐的人之列。命令发出不久,李斯就给嬴政写了一篇《谏逐客书》,书上写道:“听说您下了逐客令,我觉得这是错误的。秦国有很多功臣都不是本国人。大名鼎鼎的商鞅是卫国人,他就为秦国立了大功。您现在不问是非曲直,说只要不是秦国人就一律赶走,这不是轻视人才吗?”

嬴政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又往下看:“大山要不丢弃每块土石才能成为大山,大海要能容纳每一条小河的水才能成为大海。一个强国,也要能招来众多的人才才能不断强盛。如果大王您想成就统一大业,就要不讲国别,不分地域,广集人才,现在有这么多人都愿意到秦国来,这本来是好事,您反倒要赶他们走,这不等于让他们去帮助别的国家来反对自己吗?”

秦王看了《谏逐客书》之后深受感动,立即取消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从此,到秦国来的能人更多了。

《谏逐客书》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而是引用了古代的史实同眼前的形势作比较,用了大量的排比阐明要想富国强兵、创立基业,就必须广招人才,任用有贤能的人,而不能排斥外来的人员。《谏逐客书》的辞藻丰富,语意委婉,和谐流畅,对汉初的散文和汉代的辞赋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鲁迅先生曾经评价说:“秦代文章,李斯一人!”

小知识

焚书坑儒

秦朝建立后不久,为了统一思想,李斯向秦始皇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即除了秦国的历史书和医药、占卜之类的书,其他民间收藏的史书及《诗经》、《尚书》,还有诸子百家之类的书籍全部烧毁。

就这样,秦国到处点燃了焚书之火,不到30天,秦以前的古典文献都化为灰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事件。

就在“焚书”的第二年,一些儒生和方士背后说秦始皇贪权专断,残暴无德。秦始皇听了大怒,进行了追查,总共逮捕了四百多人,并且将他们全部活埋,这就是“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是文学史上的一次浩劫。

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

两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汉赋大家

贾谊(前200—前168),又称贾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即位后,他被任命为博士,掌管文献典籍,很受汉文帝的重用。后因其他大臣在文帝面前进谗言,贾谊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因此被后人称为贾长沙、贾太傅。

贾谊的作品主要有《新书》,又名《贾子》,共58篇。《论积贮疏》是贾谊的一篇著名的奏疏。贾谊的辞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过秦论》

《过秦论》是《新书》的第一篇,也是贾谊议论文的代表作,是以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经验为主旨的,开辟了“史论”的先河。

“过秦”即“论秦亡国的过失”。论是一种文体。《过秦论》通过对秦王朝兴亡的深入分析,论证了一条规律:统治阶级不能滥用暴力镇压百姓,而要施仁政,减轻赋税,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他说:“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认为如果统治阶级能吸收这一历史教训,就会“旷日持久”,才能实现国家的稳定,这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贾谊写《过秦论》目的是为了给汉文帝提供政治改革的借鉴,文章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论点有了很强的说服力。

《过秦论》语言壮美,处处有伏笔,层次分明,前后呼应,这种写作技巧得到了历代学者文人的推崇,许多人都从它别具一格的散文艺术中获得了有益的启示。

《吊屈原赋》与《鵩鸟赋》

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是在楚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文体。汉赋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模仿屈原《离骚》的骚体赋,一种是汉代新创的散体赋,散体赋日益发展,逐渐成为后来汉赋的主体。

26岁那年,贾谊因为坏人在皇帝面前进了他的谗言,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他怅然地离开了长安。在经过湘江的时候,贾谊想起了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从而联想到自己当前的处境,写下了《吊屈原赋》。《吊屈原赋》是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注重抒情,句末多用“兮”字,已经从诗的体裁中分化出来,是汉赋体形成初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后来,贾谊到了长沙,在他上任第三年的一天,有一只鵩鸟(猫头鹰)飞入他的住宅。长沙民间都把猫头鹰看成是一种不吉利的鸟,认为它所到的人家,主人不久将会死去。贾谊本来这一时期心情就很不好,又凑巧碰上这事,更是触景生情,觉得哀伤,便写下《鵩鸟赋》,假借与猫头鹰的问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贾谊借鸟与主人之口议论道:“灾祸是幸福依靠的地方,幸福中也总有灾祸藏伏。人的寿命死期迟早都由命定,鸟又怎么会知道它的时间呢?人活着好比是在行舟,死去就好像安然休息;因而有道德的人没有牵挂,性格乐观的人不知道忧愁;他们又怎么会为一点小事而产生疑惑呢!”

《鵩鸟赋》是汉代第一篇散体赋,它是楚辞与汉赋之间的一种过渡,它预示着一种新体赋的产生,为以后散体大赋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吊屈原赋》和《鵩鸟赋》是贾谊辞赋的两篇代表作。贾谊的辞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

汉文帝渴求贤臣,坐在宣室里征求贾谊的意见。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后来却不向贾谊征求社稷大计却问及鬼魅神仙。李商隐这首诗描述了对贾谊怀才不遇的感伤。

小知识

长怀井

贾谊在长沙的时候,在宅子里修了一口井,这口井小而深,上窄下宽,形状很像一把壶,旁边还有一个石床,贾谊常常坐在那里读书。后来,人们把这口井称为太傅井或壶井。唐朝诗人杜甫曾在他的《清明》一诗中吟道:“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后人将诗中“长怀”二字刻在井石上,所以这口井又称“长怀井”。

汉赋形成的标志——《七发》

枚乘(?—前140)

西汉辞赋大家

枚乘(?—前140),字叔,西汉时期淮阴(江苏省清江市)人,著名的文学家。枚乘从小酷爱文学,以擅长写汉赋而知名。他只爱文学,不愿为官。当汉景帝要他入朝做官时,他以自己有病为理由推辞了,仍然回到梁王的府中做了一名文学侍从。

枚乘有赋9篇,现在流传下来的有3篇,包括《七发》、《柳赋》、《梁王菟园赋》。《七发》是一篇讽喻性的作品,是枚乘的代表作,也是汉赋形成的标志。枚乘作《七发》之后,许多人模仿了他的写作方式,甚至到了近代仍然有人模仿,可见其影响之深。

枚乘从小就酷爱文学,他擅长写赋。他在当时梁王的府中做文学侍从,梁王的手下有很多学者都善辞赋,其中枚乘的造诣最高。

枚乘有赋9篇,现在流传下来的有3篇,包括《七发》、《柳赋》、《梁王菟园赋》。《七发》是一篇讽喻性的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他们的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生活过于安逸,享乐无度,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灸可以治愈的,应当从思想上进行治疗;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来赶走疾病,可是这些劝说都没有奏效;最后,吴客请太子听有学问、有知识的人讲述天下精妙的大道理时,太子立刻振奋起来了,全身出了许多汗,最后病也好了。《七发》的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应当改变腐朽的生活方式,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的不满,所以这一主题是很有意义的。

《七发》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一种新的赋体的形成,在形式上,采用主人和客人问答的形式;在语言上,通篇是散文,但不着重于抒情,而是把大量的篇幅用于叙事,表现手法主要是铺陈和描写;在艺术特色上,语汇丰富,辞藻华美,富于气势。《七发》已经离开了骚体赋的形式,进入了散体赋的领域,它是标志着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奠定了汉代辞赋的基本格局。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

汉代文学家

汉赋繁盛时期的领袖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著名的辞赋家。从西汉武帝到成帝时期,是汉赋发展的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名望最高、在赋史上占据领袖地位的作家就是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他的辞赋有29篇,现今流传下来的有6篇,其中《子虚赋》、《上林赋》为其代表作,建立了汉代大赋的典型格局,为后代众多学者所模仿。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是四川成都人,后来因为仰慕战国时期的名士蔺相如的为人,改名司马相如。他很喜欢读书,也学过击剑,在文学方面也很有才华。汉景帝即位时,任命他做了“郎”,在朝中担任了一个小官。

“郎”的官俸不高,但是常常在皇帝身边办事,身份很特殊,而且只要有才干,极容易受到赏识。可是,景帝对于文学并不爱好,所以司马相如的文学才能得不到发挥,而且他还有个口吃的习惯,这一点对他服侍皇帝很不利,所以他做官并不得意。又因为他生性喜欢自由,可在朝中还要受到许多束缚,于是他便起了弃官的念头。

那时候诸侯王里,最有势力的是梁孝王刘武,许多学者都投奔到他的门下。司马相如跟他们谈得非常投机,因此也告病辞官,投入了梁王门下,过了五六年饮酒读书的闲适生活。后来忽然遭逢意外——梁孝王在一次出猎途中生了急病死了,这样他的许多门客都离开了王府,司马相如也只好回到家乡,过起了十分穷困的生活。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临邛县令王吉的信,王吉是他的一个老朋友,信上说:“我知道你现在很不顺利,如果你有时间,可以来看看我。”司马相如很高兴,接受了王吉的邀请,来到了临邛。

司马相如的文采在当时很有名,临邛的人一听说他来了,都想亲眼见见他。县里有个富翁,叫做卓王孙,家里很有钱,他早就听说司马相如的名字,于是就把他请到家里来作客。

这一天,司马相如在王吉的陪同下来到了卓家,席间免不了要作赋奏乐。司马相如得知卓王孙有个女儿叫做卓文君,生得很美丽,而且也很有才,于是奏了一个曲子,表示了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卓文君也早就听说过司马相如的才华,就躲在帘后偷听,也喜欢上了司马相如。

卓文君把自己的心思告诉了父亲,希望他能同意自己嫁给司马相如,没想到卓王孙听了大怒,对女儿说:“司马相如是个穷光蛋,能有什么出息,你嫁了他就只有受苦,你告诉他,别让他做白日梦了!”

以后每当司马相如来见卓文君,都要受到卓王孙的痛骂,实在没办法,两个人只好在一个夜里偷偷地跑掉了。

他们的生活很贫困,后来卓文君把自己的头饰当了,两个人开了一家酒铺。司马相如穿上伙计的衣服,卷起袖子和裤腿,像酒保一样,又是擦桌椅,又是搬物件;卓文君也穿上粗布衣裙,忙里忙外,亲自招待来客。消息传到卓王孙的耳中,他气极了,可是没有办法,还是面子重要,只好送了一大笔钱给他们,让他们好好地生活。

小知识

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都是汉代有名的辞赋家,他们并称为“汉赋四大家”。

杨雄的主要代表作有《甘泉赋》、《河东赋》等;班固的作品有《两都赋》;张衡的名作是《二京赋》。

《子虚赋》与《上林赋》

司马相如是著名的汉赋作家,《子虚赋》与《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

两篇作品的内容是前后衔接的,主要描述了楚国的子虚先生和齐国的乌有先生,以及另一位天子的手下亡是公三人的对话。子虚说自己的国家物产丰富,乌有夸耀自己的国家疆域辽阔,亡是公极力夸耀天子游猎时的壮阔气派,压倒了他们,最后,文章提出应该在世间提倡节俭的作风。作品的中心主旨有两点:一是规劝世人要节俭,二是从另一方面赞扬了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和文化的成果。

《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融合了贾谊和枚乘等汉赋家的写作特点,又加上了自己的创新,建立起汉代大赋的典型格局:以绚丽的文采、铺陈相结合,以问答为主要的形式特色,以描写帝王宫殿的富丽、都城的繁华为主要内容,最后带有一些委婉规劝的成分。司马相如的文学创作活动,丰富了汉赋的题材和写作方法,后代的许多汉赋名家都是模仿了司马相如的这种文学体裁。

小知识

子虚乌有

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借着子虚、乌有、亡是公三个人相互问答来阐述道理,实际上,这是一种虚构的写法。后来,人们引申出了“子虚乌有”这句成语,子虚:指并非实有;乌有,哪有此事,意思是指假设的、不实在的事情。

《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或约前135—?)

西汉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迁(约前145或约前135—?),字子长,西汉时期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在创作《史记》的过程中,由于得罪汉武帝,被处以宫刑,遭受了奇耻大辱。然而,突如其来的打击并没有使他一蹶不振,他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史记》。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52万多字,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完整、结构周密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主,吸收了编年、记事等体裁的长处,开创了一种新的编写史书的形式。《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鲁迅先生称赞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也因而被称为“正史之祖”。

忍辱负重写《史记》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对于天文、历史、哲学都很有研究。他十分注重对司马迁的早期教育,教导他从小就博览群书,掌握有用的知识。司马迁大一些的时候,又跟随当时著名的儒家学者董仲舒学习《春秋》,还向另一位学者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一切都奠定了他的学问基础。20岁那年,他从长安出发,开始了广泛的漫游。他曾到达今天的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寻访了传说中大禹的遗迹和孔子、屈原、韩信等历史人物活动的旧址。这次漫游开拓了他的胸襟和眼界,使他接触到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生活,并且搜集到许多历史人物的资料和传说。这一切,对他后来创作《史记》起了很大作用。

后来,司马谈身染重病,在他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紧紧握住儿子的手,对他说:“我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打算要写一部通史。可是看来我是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了,现在我把这个任务托付给你,你一定要完成我的心愿啊!”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位做了太史令。他积极地准备,孜孜不倦地阅读国家藏书,研究各种史料,打算开始创作《史记》。谁知就在这时,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难。

他因为替当时抗击匈奴的大将李陵说情而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一种阉割生殖器的残酷肉刑)。

宫刑是一种令人比死还要难受的奇耻大辱。自从遭受宫刑以后,司马迁不但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而且精神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悲痛欲绝,有时竟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但他又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历史上一些有作为的人不都是经历过种种磨难吗?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忍饥挨饿,受尽了冷嘲热讽,终于著成了《春秋》而流传后世;屈原被放逐而写出了《离骚》;左丘明双目失明而作《国语》……这些都是不朽的著作。如果自己死了,那么父亲临终时交给自己的任务就永远不会实现了,怎么能对得起他老人家?”

于是,司马迁下定了决心,他要为完成自己的不朽著作忍辱活下来,他要把自己的屈辱和愤恨,以及统治者的残忍和专横,都写进作品里。就这样,他没命地挥刀、拼命地刻写,只怕对不起父亲,只怕对不起那些过往的英雄豪杰,只怕没有人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流传后世!他持刀的手指结了茧,茧破了流血,再结茧,再破,不知破了多少次,那简册也弄得血迹斑斑。然而,司马迁一刻都不懈怠,只是夜以继日地写他的《史记》。

就这样,司马迁化悲痛为力量,发愤著述,呕心沥血,整整经过了14个春秋,终于完成了《史记》这本伟大的著作。

小知识

史家之绝唱

司马迁的《史记》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将史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写作方法、体例、语言、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经验,被后代许多文学家吸取。《史记》的写作方法对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搭起了由史学通向文学的桥梁,所以鲁迅先生称赞它为“史家之绝唱”。

第一部“正史”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完整、结构周密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记载的是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政绩,“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书”是有关天文、历法、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世家”是记述王侯贵族的历史,“列传”是记载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史记》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体例,这五部分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史书体系。

司马迁在《史记》里表现的史学思想很先进,他十分注重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他的人物传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在人物塑造方面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和战斗性,表现在司马迁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汉王朝的统治集团的黑暗,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无情的讽刺。如在《项羽本纪》中批判了刘邦的怯懦和无能;在《留侯世家》中描述了刘邦的贪财好色;在《淮阴侯列传》中谴责了刘邦的忘恩负义、杀害功臣的罪恶行径。对于当朝的汉武帝的暴力统治,司马迁也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史记》热情赞扬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在《陈涉世家》里,司马迁对于陈胜和吴广的起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了农民起义的正义性,讴歌了他们推动历史前进的不朽功绩。在《项羽本纪》中,司马迁更是赞扬了项羽这个摧毁秦朝暴政的英雄人物。

司马迁开创的纪传性体裁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史书书写的范例,《史记》也因而被尊为书籍创作中的“正史”。《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名著,而且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史记》忠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真相,并使后人从中吸取了无数的经验教训。司马迁的决心和毅力使无数的人物在历史中化为永恒,也使他自己永垂不朽。

小知识

文章西汉两司马

西汉时期,国家的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文学艺术也逐渐繁盛起来。就在这时,中国历史上两位文学巨人相继诞生了,这就是辞赋家司马相如和史学家司马迁。由于他们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所以后世对他们有“文章西汉两司马”之称。

《汉书》

班固(32—92)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时期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著名的辞赋家、史学家。

班固学习《史记》的体制,著成了《汉书》。《汉书》共100篇,叙述了自汉高祖六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0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体史书,对于大量历史资料的保存有着重要的作用。

班固还是一位辞赋家,他的作品很多,其中《两都赋》最为有名。

班固著书

班固年少时就很聪明,他很小的时候就会作文章。16岁那年,他进了洛阳的太学学习,由于他性情宽和,又很有礼貌,因此当时许多有名的人都很喜欢他。

东汉时期,由于受司马迁的《史记》的影响,许多人都想续写《史记》,想把西汉时期的历史记录完全。班固的父亲班彪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他也有这个想法,于是就开始了创作,可是他只写了65篇,还没有写完就去世了。

班彪死后,儿子班固继承了他的遗愿,他想:司马迁创作了《史记》,我为什么不能创作一部历史名著呢?我一定要像他那样,为后人留下一些历史资料。于是,他开始独立地编修史书。

没想到几年以后,有人向当时的皇帝汉明帝告了状,说班固私自篡改国家的历史。篡改历史在当时是一个大罪,汉明帝下令将班固逮捕了,关进监狱里。

班固有个弟弟叫做班超,他多次上书汉明帝,替哥哥申辩,说班固是根据历史进行的创作,并没有篡改历史的意思,并且把班固的初稿献给了汉明帝,请他过目。汉明帝看了班固的稿子,觉得他确实没有恶意,而且认为他的稿子忠于史实,还很欣赏他的文采,于是命令将班固从监狱中放了出来,还在上朝的时候亲自召见了他。

汉明帝问他说:“班固,你为什么要写《汉书》呢?”

班固毕恭毕敬地回答:“自从高祖建立汉朝以来,发生了许多的事件,我想把这些事情都记录下来,想让后世了解我们汉代的历史。”

汉明帝听了很满意,对他说:“我看你文笔很不错,这样吧,我封你为兰台史令,你就继续写你的《汉书》吧。”

于是,班固做了兰台史令,一年以后又升为典校秘书,一心一意地编写《汉书》。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书稿基本完成了。可就在这时,他随大将军窦宪征讨匈奴,窦宪因为骄横而被治罪,班固也受了牵连,死在监狱里。《汉书》最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完成。

小知识

《汉书》与《史记》的不同

1.在观点方面:《史记》是司马迁的“一家之言”,里面有许多司马迁个人的观点。而《汉书》是班固奉皇帝的命令编写的,所以他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为汉代王朝歌颂基业的。

2.在风格方面:《史记》的笔法挥洒自如,酣畅豪放,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而《汉书》的笔法则比较细致、谨慎,组织严密。

3.在语言方面:《史记》喜欢用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而《汉书》则喜欢用古字,注重用修饰和排比等方式来描述事件。

《汉书》中的名篇——《苏武传》

班固的《汉书》体例模仿《史记》,但有一定的变化,把“书”改为“志”,取消了“世家”,并入“列传”中。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叙述了自汉高祖六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性的断代体史书。

《汉书》是一部具有较高成就的文学作品,它的语言受当时的辞赋和散文的影响,十分华丽,生动地勾勒出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朱买臣传》、《张禹传》等,最具代表性的是《苏武传》。

《苏武传》是可以同《史记》中的名篇相比较的一篇。苏武是西汉的大臣,汉武帝时期,他奉命出使匈奴,可是却被无理扣留。匈奴想尽了办法威逼他投降,可苏武心存祖国,威武不屈,并且一直保留着汉朝的节杖(使臣出使的凭证)。后来匈奴人命令他去往北海边牧羊,说要等公羊生仔才放他回汉。在被扣留匈奴19年的时间里,苏武历尽磨难,坚决不变节,后来终于被放回了汉朝。等他回国的时候,他的头发、胡子全都变白了,节杖上的毛也全都掉光了。苏武的忠义不屈的英勇事迹成为千古绝唱。

自从《汉书》问世以后,苏武的名字就反复出现在历代的诗词、散文、戏曲、小说中。苏武感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被后人所称道,这都是班固的功劳,是他塑造了苏武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使之流传千古。

小知识

班马

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和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代表了汉代史书创作上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班固和司马迁也因此被后人合称为“班马”。

乐府诗的兴起

乐府诗是由乐府机构搜集、保存,因而流传的。根据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所记载,汉武帝刘彻是最早建立乐府的人。乐府是掌管音乐的机构,它的具体任务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机构是相当庞大的,当时有800多人。他们把从民间搜集到的民歌进行配乐演唱,这些歌辞后来被统称为“乐府诗”、“乐府歌辞”,成为一种新诗体的名称。

南朝时期的徐陵收录了汉魏六朝至梁代的诗歌,编成了《玉台新咏》,这是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总集,共有769首乐府诗,其中保存了许多汉代的乐府民歌,有许多是反映真挚的爱情和妇女痛苦的现实主义作品。

宋朝的郭茂倩也将自汉代到唐代的乐府诗搜集起来,编了一部《乐府诗集》,这是古代收集乐府诗最为完备的诗歌总集。这些作品共分为12类,其中有3类包括汉代的民歌,它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

乐府诗的产生

两汉时期,民间的乐歌十分流行,甚至连皇宫贵族们也很喜欢。于是,在汉武帝时期,专门设立了一个搜集歌辞、训练乐工、制定乐谱的机构,它被称做“乐府”。乐府是音乐管理机关,“乐”是指音乐,“府”是指官府,这就是“乐府”的最初意义。

这些搜集来的歌辞大多是民歌,也有少数是下层人士所作,乐府中的工作人员把它们加工整理,并配上乐曲,然后演唱给皇帝和贵族听。

后来,人们把这些被采集保留下来的汉代民歌称作“乐府诗”。许多后世的文人模仿这种民间歌谣的形式进行诗歌创作。这种诗歌形式是一种极富音乐性的新诗体。

但是,在后来的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不论是西汉民歌,还是东汉民歌,许多都失传了,现存的仅有40首左右。

乐府民歌是劳动人民的作品,它们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汉代人民的痛苦生活,也照出了当时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并且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感情。

乐府双璧之一——《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出自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将它收入《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没法知道作者是谁了。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高峰,这是一首五言体的长篇叙事诗,全诗340句,1700字,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的光辉篇章。

故事讲的是东汉建安年间,美丽、聪明而又勤劳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他们的感情很好。兰芝知书达理,很有教养,在焦家任劳任怨,可是却得不到顽固的婆婆焦母的欢心,她处处刁难兰芝,逼着儿子仲卿休掉妻子。

仲卿性格比较柔弱,他很爱兰芝,但是迫于母亲的压力,只好听从母亲的摆布。兰芝是个性格坚强的人,她知道了婆婆要驱逐她的意图之后,就自己提出了要回家的请求。临走时,她故意打扮得整整齐齐,不在婆婆面前掉一滴眼泪。就这样,夫妻只好分开了,但是,他们暗暗约定,想要过一段时间再生活在一起。

可是没想到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儿子求婚,后来太守也派人来说媒。兰芝因为与仲卿已经有了约定,所以断然拒绝了。可是她的哥哥贪慕富贵,硬逼着妹妹答应,兰芝不得已答应了太守家的婚事。仲卿听说后赶来与兰芝相会,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于是在兰芝出嫁的当天,她投河而死,仲卿也上吊自杀,两个人双双命赴黄泉。

他们死后,两家人要求合葬,他们的坟墓被松柏和梧桐覆盖,他们也化作鸳鸯在水中结伴而游,象征着两个人忠贞不渝的爱情,成为千古绝唱。

《孔雀东南飞》通过对焦仲卿、刘兰芝婚姻悲剧的描写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罪恶,热情地歌颂了他们的爱情以及反抗恶势力的斗争精神。

《孔雀东南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我国诗歌史上不朽的名篇。《孔雀东南飞》与后代的《木兰辞》代表了乐府诗的最高成就,被称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

《论衡》

王充(27—约97)

东汉杰出的思想家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著作《论衡》是一部哲学名著,他在书中提出了“无神论”的思想。《论衡》也是我国思想史、文学批判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

王充主张文章要实用,要重视社会效果,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作品也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还提出文章贵在创新,反对一味地模仿和因袭前人。他的主张对于促进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充书铺读书

王充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在他10多岁的时候,父亲又去世了,家里的生活就更困难了,但是王充是个很有志气的人,他立下了志愿,将来一定要学有所成。于是他利用一切机会努力地读书,后来他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乡里的保送,来到了洛阳,进入了当时全国最高的学府——太学。太学就相当于现在的大学,王充成了一名大学生。

太学里有很多藏书,王充特别高兴,他整天埋头苦读,恨不得一天就把所有的书全看完,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于是没过多久,太学里的书就全看完了,到哪里才能读到更多的书呢?王充想到集市上的书铺里有许多书,要是能买来该有多好啊。可是,王充很穷,哪有钱买呢?他觉得很为难,忽然,他想,我可以把书铺当书房,在里面读书啊!打定了主意之后,他便常到书铺去读书,饿了吃点干粮,有时还通过帮人家干零活儿来换取免费读书的机会,常常一直读到书店关门。就这样,他几乎读遍了洛阳城的所有书铺,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终于成为当时有名的大学者。

王充的无神论思想

王充生活的东汉初期,占卜和鬼神之说非常盛行,人们的迷信思想很严重,甚至在朝廷中,这种风气也很盛行。面对这种情况,博学多识的老臣桓谭曾上书光武帝刘秀说:“占卜和鬼神图谶是惑众妖术,皇帝迷信妖术,就会耽误国家大事,您应当下令取缔!”刘秀听后很不高兴。后来,刘秀要建一座天文台,与朝臣们商量建造地点。刘秀问桓谭说:“天文台的地点,我打算用占卜术来决定,你看怎么样?”桓谭想了半天才说:“老臣愚昧,从来不讲究占卜。”接着,桓谭就说占卜是一种荒诞的事情,根本就是迷信。刘秀听了勃然大怒,命令把他杀头。桓谭叩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刘秀才免了他的死罪,贬他去做地方官。桓谭忧郁成疾,还未到任就死在半路上。

从此,朝廷上再也没人敢公开指责迷信活动了。那些权贵及著名学者们为了迎合皇帝,张口闭口都谈论占卜,弄得思想领域里乌烟瘴气。

但王充十分敬重桓谭,他从来都不迷信。在晚年的时候,他开始写书。《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是一部哲学名著,共30卷,85篇,有20多万字,以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着力批判了当时盛行的迷信思想和天地万物由天主宰的谬论。

王充在书中提出了无神论的思想,他说,人死了,精神也随之消失,形体化为灰土,不会变成鬼,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神存在。他还指出,四季的更替,打雷下雨,日食月食,都是自然现象,并不是上天的有意安排。

当时迷信思想认为,人死了,就会变成鬼,有意识,能害人。而《论衡》里认为精神和肉体是相互依存的,人死了,精气就散了,形体腐朽,变成了灰土,怎么会成为鬼呢?

《论衡》是一部宣传无神论的光辉巨著,王充积极的战斗精神也为后来的唯物论者树立了榜样。

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

——《论衡》

小知识

十二生肖

我国的十二生肖的说法最早出现在《诗经》当中,但是在接下来的许多书上的记载并不和现在的说法完全相同。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王充的记载,他在《论衡·物势》中记载着:

“寅,虎也。戌,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里的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龙,但是,《论衡》在《言毒篇》里说:“辰为龙,巳为蛇。”

这样一来,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算是古代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