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必读文学经典
82630900000008

第8章 朝花夕拾

作者:(中国·现代)鲁迅

成书时间:1926年

推荐版本:漓江出版社版

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30部文学名著之一

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20世纪中国最受瞩目的文化巨人的经典之作

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100本书之一

作者简介

1881年9月25日,一个日后名扬世界的伟人诞生在水乡绍兴;1936年10月19日,一颗照耀着中国文坛的巨星在上海陨落。鲁迅,这位身材瘦小,仅生存了56年的作家,以雷霆般的力量震撼了中国乃至世界。他挥着如椽大笔,投身唤醒民众、解放民众,争取科学、民主、独立的革命大潮中;他毕其一生,不断对专制社会以及附庸其上的文化礼教的黑暗进行毫不妥协的批判;他坚持社会正义的立场,为受到压迫、屈辱的弱势群众伸张正义。

鲁迅生活在中国近代史上屈辱、衰败的时期,忧国忧民、以笔为旗的他,写作中每每直接切入中国人的生存困境,反映那些“奴隶”、“下等人”、“被吃者”们在三座大山压迫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历史要求。惟其如此,鲁迅的作品才拥有了极其广泛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成为认识中国社会面貌的一面镜子。他为我们留下了300万字的作品,是20世纪中国最受瞩目的文化巨人,中国现当代最受爱戴的作家。

清醒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使鲁迅成为中国人灵魂的最尖锐、最深刻的解剖者,民族精神最精警、最深邃的反省者,终其一生,他都在批判与战斗中度过。而作为他毕生战斗的力量源泉,则是对创建新社会、新文化、新的国民性的向往。

无论是作为中国新文学的开拓者,还是对中国社会了解最为透彻的思想者,鲁迅始终站在中国精神文化战线的最前沿,向着腐朽落后冲锋陷阵。也正是在这种血与火的考验和严峻的斗争中,他成为“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引领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0世纪末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国民阅读调查”,在提名的170位现当代作家中,鲁迅高居榜首。1981年重新修订出版的16卷本《鲁迅全集》,至今已经销售19万套,据此印行的单行本等,仅近10年来就发行了280多万册。新兴的互联网上,打上“鲁迅”二字查询,有关的网站、条目竟然成百上千,在网上讨论鲁迅的普通读者络绎不绝。这位文化巨人的名字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熠熠生辉。

郁达夫曾经说过:“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他在文中所指的伟大人物即鲁迅先生。

鲁迅,在中学课本的注解中,被称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现代文学史上,他占据了一个章节,他的很多作品都被载入了文学史;在革命史上,他是一个阶级立场鲜明的斗士,他支持中国革命,以笔代枪,进行斗争,他用生命的全部光芒划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和寂静。在他身后,有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彷徨与觉醒……他走了,留下了锋芒毕露的匕首和投枪,留下了铁骨铮铮的思想和精神!

当浮躁、迷茫、虚妄和日益膨胀的物欲源源不断地充斥失去自控的心灵和大脑,当越来越多的灵魂游离于精神家园之外……鲁迅究竟使我们想起什么呢?他仅仅作为一个独异的“过客”而存在吗?如果不是,我们能否找到接近他的心灵通道,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大义?读一读鲁迅的作品吧,我们将从中获益匪浅。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哲理小品中的经典作品。

阅读重点

YUEDU ZHONGDIAN

作者撷取了童年时期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性格,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生动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书海导航

SHUHAI DAOHANG

【写作背景】《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鲁迅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正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1925年他因支持学生运动,受到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们各种流言的攻击和诽谤。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受守旧势力的排挤。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曾说:“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这10篇作品,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虽然是回忆文章,但都反映着当时社会斗争的痕迹。

【内容精要】《朝花夕拾》最初陆续在报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是作者回想起幼时水乡的夏夜,在大树下乘凉,听老人们谈闲天、说故事的情景,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民间传说中的“无常”,父亲的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还有作者幼时的保姆“长妈妈”,一生坎坷的老友范爱农等,对于这些往事和故人,鲁迅是怀着温馨的爱去回忆的,从中显露出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含着一种深沉的悲哀。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回忆性文章,但它们不是对往事的单调的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的散文珍品。作者撷取那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画人物的性格,使作品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作者擅长描摹人物的神情心态,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写除夕夜长妈妈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如何讲“吉利”话和元旦清晨等待鲁迅“恭喜”的情景,把这个农村妇女的渴望幸福、期待祝福的急切心情和惊喜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老先生大声朗读文章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把老先生那种痴迷入神的情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又如《范爱农》中写范爱农得知恩师被杀后,违逆众人意见,反对发抗议电报的细节,把他极度悲愤的心情和倔强耿直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使《朝花夕拾》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地位影响】《朝花夕拾》在写作手法上,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有机地糅合一体,充满诗情画意。如描写百草园的景致,写得绘声绘色: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在树叶里长吟,云雀从草间直窜向云霄,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斑蝥从后窍喷出烟雾……构成了富有情趣的风景画,成为令人神往的儿童乐园。作者把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弊的议论结合得自然恰当,天衣无缝。揶揄嘲讽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犀利风趣,耐人寻味。在叙事、议论中,常插入相关的童话、传说和典故,如《狗·猫·鼠》中串入德国童话狗与猫成仇的故事和日本“猫婆”的传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串入“美女蛇”的传说等,都增添了阅读的趣味。作品的语言清新、朴实,亲切感人,是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华文精选

HUAWEN JINGXUAN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狗·猫·鼠》

阅读指导

YUEDU ZHIDAO

现代回忆散文的典范之作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计10篇,全都发表在《莽原》杂志上,原题《旧事重提》。鲁迅在他的著译书目中称《朝花夕拾》是回忆文,它是作者在女师大学潮、“三·一八”惨案和北伐战争的革命风浪中,与“正人君子”斗争、遭受反动派迫害的流离生活中写出来的。鲁迅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站在现实战斗的立场和时代思想高度上反顾自己的经历,回忆故乡的人事景物,带有自传的性质,在鲁迅作品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首先,《朝花夕拾》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反映时代的侧面,显示了晚清社会的落后,封建思想枷锁的沉重,维新运动的劳而无功,日本帝国主义者的自大骄横,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这些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状况和社会变故,伴随着鲁迅少年和青壮年的生活历程得到形象的再现……

其次,《朝花夕拾》展现了一幅幅浓郁的江南乡镇的风俗画。过年节的规矩,迎神会的盛况,目莲戏的热闹,旧书塾的陈规,治病的陋习,等等,随着鲁迅的生花妙笔,再现在读者面前。

《朝花夕拾》精彩地描绘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中劳动人民和知识界人士的身影:善良朴实而又迷信落后的保姆长妈妈,方正博学而又守旧的寿老先生,固执严肃的父亲,故弄玄虚的陈莲河医生,认真负责的藤野先生等。这些人物形象鲜明,各有各的典型意义。

诚然,散文写人,不可能像小说那样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它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精选的事件片断和艺术细节,对人物性格的某些方面做突出的描写。鲁迅这些散文的事件片断和细节精选与描写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逼真传神地再现了人物性格,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鲁迅在对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人的深切缅怀中,没有采用那些过激的言词,而是通过内心的祷告、无言的纪念、念及旧友的儿女等平淡中见真情的描写或抒情追念着他们,在平易亲切中寓有深长的意味。在表达与爱相反的情感时,虽然有时也采取直接批评的方式,然而更多的时候,这种批评却不是表现在字面的色严词厉上,而是深入内容和情节里。

《朝花夕拾》艺术风格的基本特征,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犹如在平静的水面下涌动着情感的潜流。作品的情感是真挚浓郁的,既不同于鲁迅小说中的“忧愤深广”,也有别于杂文的恣肆挥洒,即使是有些篇章写法近乎杂文,也不过借题发挥。这种真挚浓郁的情感借助生动风趣的文笔表现出来,便形成了《朝花夕拾》独特的艺术风格。

《朝花夕拾》所写的人和事,往往包含着作家真挚浓郁的爱憎情感,这种思想感情表现在艺术上,便是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写中分清是非,使回忆与感想、抒情与幽默和谐地结合起来。鲁迅在写作中,严格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他对笔下的人物,如实描写,全无伪饰,不虚美,不隐恶,既写出他们身上某些美好的东西,又写出他们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作为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人物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不可避免的弱点和缺点,表现了一种非常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朝花夕拾》平淡风格的形成,还在于文笔的诙谐幽默,表现鲁迅对散文语言的驾轻就熟,炉火纯青。《二十四孝图》中,鲁迅论及“陆绩怀橘”的所谓“孝迹”时,没有进行正面批判,而是不无调侃地写道:“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而答之,“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

这真是非鲁迅不能道的诙谐笔法。他还善于以夸张的笔调来增添情节的喜剧色彩,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他按照长妈妈的一再叮嘱和新年一早的提醒,给她道了喜,接着作者写道:“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天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这里,“冰冷”、“大吃一惊”、“辟天的磨难”等描写,都是带有夸张色彩的诙谐笔调。上述这些生动的描绘,幽默诙谐的笔调,无疑从艺术手法上增强了《朝花夕拾》轻松平易的格调,它与真挚浓郁的爱憎情感的抒发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了这部散文集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独特艺术风格。(佚名)

名家导读

他不只是作为文学家仅仅出现在我们的语言课本上的,而是作为思想家横亘在我们民族多灾多难又是世纪动荡和变革的历史坐标系上。他的书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文学的章法和技巧,更是精神和心灵的滋养。

——著名作家 肖复兴

鲁迅是一个宏伟的存在。对于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每个阅读鲁迅的人,都会有自己心中的不一样的“鲁迅”。对于我来说,鲁迅首先是一种早期重要的阅读记忆,读他的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至今,他在汉语写作上,依然让人很难超越,特别是散文、杂文方面。对我个人来说,鲁迅是我的秘密资源,我会经常从他那里得到灵感和启发。

——著名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我是很喜欢鲁迅的。我认为,他是一个入世的作家。我最早是从课本上读到鲁迅的。上大学以后,系统地读了他的作品,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对于中国作家来说,鲁迅的影响肯定是很大的。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从文学层面上来说,鲁迅肯定是一位大师。

——著名作家 迟子建

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革命史上的标志性地位,我个人从来没有怀疑过。我是推崇“文以载道”的,鲁迅先生在文学上的许多看法一针见血,有着永远的意义。

——著名编剧 黄亚洲

世界文学中永远不可能被忘却的巨匠是鲁迅先生。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靠近一步也好。

——日本著名作家 大江健三郎

青春感悟

QINGCHUN GANWU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敌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游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这正是儿童特有的。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童年,进入了少年,每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之中,纷纷扰扰的生活之中。但我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时还做着甜美的童年之梦。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我家原属市郊,附近有一大片田野,小时候,总去那里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还有那片总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小时候,每天一吃完饭嘴都不擦就去邻家串门子,和小伙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里玩,时不时还跌进泥坑变出个“小泥人”,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就把花藏在树洞里,一会儿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而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因此感受不到大自然的亲切,也少了许多自由,但我仍旧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无论现在能否实现。这也许就是我和幼年鲁迅的相似之处吧,使我在读过文章后有了这么多感动。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一下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李嘉瑜)

思考

鲁迅叙事散文的重大贡献,主要在于他意在叙事,志在写人,他为中国现代散文画廊提供了无数动人的形象。读完本书,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呢?

延伸阅读

《周作人散文精选》主要选录了周作人所写的记叙性和抒情性的“美文”,即带议论性的杂感、随笔。内容丰富,无论是花草虫鱼,还是故乡往事,作者都善于旁征博引,随意而谈,而且语言朴实无华,不重藻饰,却写得情趣盎然,幽隽淡远,看似平常,犹如一杯西湖龙井,看去全无颜色,喝到口里,一股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在中国现代作家行列里,杨朔是独具一格的散文大家。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杨朔是“诗化散文”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散文受到高度评价,影响甚广。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杨朔散文选》共收集了他的散文60篇,都是从作者各个时期的散文作品中选出来的精品。

特别推荐

朱自清由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成为一个进步的教授;由一个旧社会的狷者,成为一个民主的斗士。他走过了自己的曲折道路,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对新文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所擅长的散文小品,它们在新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本《朱自清散文精选》收录了《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朱自清先生以其“真挚清幽的神态”屹立于“五四”散文作家之林。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首先,他是继冰心等人之后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散文家,他以“美文”的创作实绩,彻底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其次,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再次,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历来一直被选为大中学校的语文教材,它为培养文学青年和繁荣散文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