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智者伴你领悟人生
82631000000003

第3章 为人际捕捉规则

我们像是诗篇里散佚的一行诗,永远感到它和其他诗行是押韵的,必须找到它们,否则就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泰戈尔

错误语

〔英国〕阿·克·本森

和一个决心要把一切都说得有头有尾、一清二楚、点滴不漏的人谈话,会让你多么失望!

只有两种人是我所讨厌的,他们是:发表谬论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少量的谬论倒没有什么,它们会引起小小的争论,起到刺激谈话的作用。但一大堆谬论就会令人讨厌了,它们变成一种包围心灵的篱笆,人们会感到十分失望,因为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谈话的魅力一半来自隐隐约约地窥探对方的思想,如果谈话的人老是在信口胡言,不断地说一些出乎意料的令人吃惊的话,这就让人讨厌了。在精彩的谈话当中,会突然出现一条林间小道,就像人们把木材从阿尔卑斯山的森林区运送到山谷去的林间小道,在那里,你可以看见一片狭长的绿色森林,上面洒满了闪烁的阳光,还有一个乌黑的山头。在最精彩的谈话中,人们可以突然发现一些高贵、可爱、庄严、朴素的东西。

另外一种十分令人讨厌的谈话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发表的谈话,他从不考虑他的听众,只是把心里想的全盘托出。这样的谈话,有时也可以从中听到一些有趣的故事。但像我所说的那样,精彩的谈话应该引起别人窥探对方心灵的兴趣,而不是被迫呆呆地看着它。我有一位朋友,更确切地说,一位老朋友,他说话时就像在心上打开一扇活动的天窗,你朝里边一看,只见黑黝黝地有些什么东西在流动着,也许是小河或下水道吧,它有时干净流畅,有时又像是堆满了垃圾和瓦砾,然而你却无从逃避,你得呆呆地站在那儿看着它,呼吸它发出的臭气,一直到他愿意把天窗关上为止。

许多诚挚、固执的人在谈话时都犯了错误,他们以为只要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就能引人入胜。谈话也和许多别的东西一样,半成品比成品好。喜欢谈话的人应该注意避免冗长。我们知道,和一个决心要把一切都说得有头有尾、一清二楚、点滴不漏的人谈话,会让你多么失望!在他高谈阔论的时候,你的心里会涌现出许多问题、许多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它们统统被一连串的谈话的激流冲掉了。这样谈话的人都有自满情绪,认为他们的消息准确完整,他们的结论完全正确。不过一个人在形成和坚持一种强有力的看法时,也应该认识到它毕竟只是看法之一,对方大概也会有不少的话要说。

无言中

〔法国〕安德烈·莫洛亚

动作比起语言较少使人惊恐,缄默可维护智力方面的纯洁。

经常地,同样一个秘密和危险的念头同时在两个交谈者脑中闪现。两个人都明白对方也有同样思想,但两人均不说明。于是,不合时宜的念头好像乐曲渐近,远去,消逝,音乐家始终不见露面。世上有言明的沉默。

没有沉默的对话不会产生任何成果,孕育之时是必需的。

高一筹的女主人不会为沉默担忧。她不是要人们尽力避免它,而是欢迎沉默,使人们乐于接受它。

害怕表达爱情或嫉妒场面的女人要避免沉默的境况。精神可因此放松,时间长一点的停顿能不失和谐地改变气氛。

女人的被男人称做“闲扯篇”的东西,往往仅仅是出于腼腆、羞怯。

人们惧怕沉默,好像惧怕孤独。这种惧怕的根源,在于对这位先生或那位哲人使人们窥视到的生命之虚无的恐惧:

当她的客厅空下来时,她突然间窥见了死亡。(拉克雷泰尔)

舒曼曾与一女人泛舟漫游,两小时内一语未发,分手时对她说:“我们今天相互理解得多么好啊!”

一个年轻人可以在整个晚会上保持缄默而不致显得不当,只要他曾说出的一句话文采洋溢、细腻有致。

巴雷斯曾说:“在我自觉无力表现出才智隽永的晚会上,我就装作不厌其烦。”

爱情上的大胆果敢应付诸行动而不应停留在口头。动作比起语言较少使人惊恐,缄默可维护智力方面的纯洁。

当两个沉默的人在黑暗中同行了一段路程之后,突然,两人怀着同样的思想同时肩并肩走出黑暗,说出同样一句话,这是多么美妙的时刻啊!因此,强烈的节奏有时对听众来讲如同静静地奏出一个长长的休止符,而极度的快乐则来自于想象中乐曲的突然再起与乐队的同时出现。

目的地

〔美国〕弗洛姆

它消失得这样遥远,以致我们甚至不能想象它的存在了。

人生的最大愉快就是充分发挥我们的能量,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仅仅是为了活动本身。拿爱情作个例子。爱情是无目的的,尽管许多人会说:爱情肯定是有目的的!他们说,是爱情满足我们性的需求、结婚、生儿育女、过正常的生活。这就是爱情的目的。而这也是没有目的的爱情,只看重爱的行为本身的爱情近来为什么这样罕见的原因。在这一类爱情中,是存在而不是毁灭起着主要作用。它是人的自我表现,是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但在我们这样的文化中,在这样一种由成功、生产、消费等外在目的决定一切的文化中,我们很难看到这类爱情了。它消失得这样遥远,以致我们甚至不能想象它的存在。

谈话已经成为一种商品或一种战斗的方式。如果谈话战斗是在大批观众面前进行,那就形成了一种辩论比赛。参加者互相下毒手,都想将对手置于死地。有的人谈话仅仅是为了显示他是多么聪明、超群出众。还有的人是为了证明他自己又一次正确了。谈话确是他们证明自己正确的一种方式。他们进行谈话时决心不接受任何新思想。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知道对方将说些什么,他们所显示的是谁都不能动摇对方的立场。

真正的谈话不是战斗而是交流。谁是谁非的问题完全是无所谓的。甚至谈话者所说的话是否有深意和令人信服,也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是他们所说的话的真实性。让我给你举一个小例子来说明我的意思。假如我的两个精神分析学的同事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其中一个说:“我有点累。”另一个答道:“我也是。”这种交谈听起来像是很平庸的交流。但实质上不一定平庸,因为这两个人做同样的工作,他们了解对方的累。他们是在进行真实的有人性的交流:“我俩都累了,我们都让对方了解到我们是怎样的累。”这样的谈话要比两个知识分子用庄严的词句滔滔不绝地讨论关于某种最新理论的谈论更像是谈话。因为他们只是分别地进行独白,彼此完全不触及。

谈话的艺术和谈话的乐趣(开诚布公的和谐的谈话,通常采取语言的形式,但也能采取舞蹈的运动形式。)——这些将再度成为可能,但是只有在我们的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只有当我们自己从偏执狂中,从受目的支配的生活方式中解脱出来的时候。我们需要培养这样的态度,即把对人类潜力的充分认识和表现看做唯一值得追求的生活目标。

幽默

〔奥地利〕康罗·洛伦兹

我坚信富有足够幽默感的人较不会落到自我幻象的陷阱中,因为一旦掉进去,他就禁不住会察觉出自己是一个多么浮夸的笨人。

有一种特殊敌人,如果说他值得我们爆笑式的攻击,那是绝对的谎言。世界上几乎再没有其他事比下述行为更令人鄙夷而且急于将它立即消灭:故意捏造一些理想目标,以便引诱人们的热情去实现阴谋者的目的。幽默是最佳的测谎计,它用朴实的察觉力,发现虚设理想的金玉外表和伪装热心的虚情假意。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突然撕去虚伪假面具的事更令人忍俊不禁的了。当外表的浮夸突然被揭穿时,当充满傲气的气球突然被刺破而爆出大声回响时,我们可以因突然解除紧张状态而纵情大笑。但这种完全无法控制地把本能的运动模式释放出来的例子非常少。

负责任的道德不仅赞许幽默的效果,而且还替它找了强力的支持者。所谓讽刺,根据《简明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一种指责流行的恶行和愚蠢的诗文。其说服力在于它诉诸的方式,它使得因怀疑和诡辩而对任何正确的道德教诲充耳不闻的人能听到它的声音。换句话说,讽刺就是适于今日的教训。

假如幽默对于荒诞的理想而言,就像是理性道德的有力联盟,那么,它对于自我嘲讽就更是如此了。今天,我们无法容忍浮夸或伪善的人,因为我们希望每个有知识的人都有些许的自我嘲讽精神。的确,我们感到一个绝对严肃待己的人是不具人性的,这种感觉以坚实的根基为依据。这种被德国人称之为“动物的严肃性”的特色就是目前自大妄想者的特点,事实上,我怀疑那是原因之一。人类最好的定义该是:他是能反省的创造物,能在有关的宇宙环境中看清自己。骄傲是阻止我们见到真我的主要障碍。而自欺则是骄傲的忠实仆人,我坚信富有足够幽默感的人较不会落到自我幻象的陷阱中,因为一旦掉进,他就禁不住会察觉出自己是一个多么浮夸的笨人。我相信假如我们对自己的幽默局面有真正敏锐的领悟力,那么这些敏锐的观念必定是最能够使我们诚实待己,而且是让我们实现理性道德的重要诱因。幽默与道德有令人惊异的相似之处:两者都阻止了逻辑上的不协调与一致。与理智作对不但不道德,而且很滑稽。因为那常成为极端的荒谬!“你不可以欺骗自己”应该是所有戒律中的第一条。你越能服从理性,你也就越能诚实待人。

穿衣打扮

〔德国〕康德

为不错的事物辅之以更能表现其美的因素,才称之为衬托。

对自我的留意在要和人打交道的时候虽然是必要的,但在交往中却不应显露出来,因为那样会产生难堪(或窘迫),或者是装腔作势(矫揉做作)。与这两者相反的是洒脱大方:对于自己在举止得体方面、在衣着方面不会被别人指责的某种自信。

好的、端庄的、举止得体的衣着是一种引起别人敬重的外部假象。也是一种欲望的自我压抑。

衬托(对比)是把不相关的感官表象在同一概念之下加以引人注意的对置。沙漠之中的一块精耕细作的土地仅仅由于对比而衬托了它的表象,一间茅草盖顶的房子配上内部装饰考究的舒适房间,这都使人的观念活跃,感官由此加强。反之,穷困而盛气凌人,一位珠光宝气的盛装女士内衣却很脏,或者像从前某个波兰贵族那样,宴饮时挥霍无度,侍从成群,却穿着树皮鞋,这些都不是衬托。为不错的事物辅之以更能表现其美的因素,才称之为衬托。美的、质优的、款式新颖的服装是人的衬托。

新颖,甚至那种怪诞和内容诡秘的新颖,都使注意力变得活跃。因为这是一种收获,感性表象由此获得了加强。单调(诸感觉完全一模一样)最终使感觉松弛(对周围环境注意力的疲惫),而感官则被削弱。变化则使感官更新。例如一篇用同一腔调诵读的布道词。无论是大声喊叫的还是温言细语的,用千篇一律的声音来诵读,都会使全教区的人打起瞌睡来。工作加休息,城市生活加乡村生活,在交往中谈话加游戏,在独自消遣时一会读历史,一会读诗歌,搞哲学又搞数学,在不同社交场合穿着不同的服饰,这都使心灵得到加强。这是同一生命力在激动感觉的意识,不同的感觉器官在它们的活动中相互更替。生活单调无色彩,对懒惰的人来说,留下了空虚(疲惫),使人生没有味道。

衣服的颜色衬托得面部更好看,这是幻象,但脂粉却是欺骗。前者吸引人,后者则愚弄人。于是有这样的情况:人们几乎不能忍受在人或动物的雕像上画上自然的颜色,因为他们每一瞥都受骗,以为这些雕像是活的,常常就这样猝然撞入他们的眼帘。一般来说,所有人们称之为得体的东西都是形式,即仅仅是漂亮的外表。

衣服的用处

〔美国〕亨利·梭罗

因为人们关心的并不是真正应该敬重的东西,只是那些受人尊敬的东西。

我们采购衣服,常常被爱好新奇的心理所引导,并且关心别人对它的意见,而不大考虑这些衣服的真实用处。让那些有工作做的人记着穿衣服的目标:第一是保持正常的体温,第二是在目前的社会中把赤身裸体遮盖;现在,他可以判断一下,有多少必需的重要工作可以完成,而不必在衣橱中增添什么衣服。国王和王后的每件衣服都只穿一次,虽然有御用裁缝专司其事,他们却不了解穿上合身衣服的愉快。他们不过是挂干净衣服的木架。而我们的衣服,却一天天地被我们同化了,印上了穿衣人的性格,直到我们舍不得把它们丢掉,要丢掉它们,正如抛弃我们的躯体那样,总不免感到恋恋不舍,要看病吃药做些补救,而且带着十分沉重的心情。

其实没有人穿了有补丁的衣服会在我的眼里降低身份。但我很明白,一般人心里,为了衣服忧思真多,衣服要穿得入时,至少也要清洁,而且不能有补丁,至于自己有无健全的良心,从不在乎。其实,即使衣服破了不补,所暴露的最大缺点也不过是不考虑小洞会变成大洞。有时我用这样的方法来测验我的朋友们——谁肯把膝盖以上有补丁的,或者只是多了两条缝的衣服,穿到身上?大多数人都好像认为,如果他们这样做了,从此就毁了终身。宁可跛了一条腿进城,他们也不肯穿着破裤子去。一位绅士有腿伤,是很平常的事,这是有办法补救的;如果裤脚管破了,却无法补救;因为人们关心的并不是真正应该敬重的东西,只是那些受人尊敬的东西。我们认识的人很少,我们认识的衣服和裤子却颇多。你给稻草人穿上你最后一件衣服,你自己不穿衣服站在旁边,哪一个经过的人不马上就向稻草人致敬呢?那天,我经过一片玉米田,就在那头戴帽子、身穿上衣的木桩旁边,我认出了农田主人。他比我上一回看见他,只不过风吹雨打更显得憔悴了一些。我听说过,一条狗向所有穿了衣服到它主人的地方来的人吠叫,却很容易被一个裸体的窃贼制服,一声不响。这是一个多有趣的问题啊,如果没有了衣服,人们将能多大限度地保持他们的身份?如果没有了衣服,你能不能在任何一群文明人中间,肯定地指出哪个最尊贵?

饮酒

〔德国〕康德

喝酒放松舌头。但它也打开心扉。它是一种道德性质即真诚的物质载体。

在酒宴上无节制地喝到神志不清,由于这种无节制而踉踉跄跄,至少是步履不稳或一味唠叨地走出来,这不但在与他一起聚会的朋友眼中,而且甚至从自尊方面来看都是男人的坏习气。但对这种失误也有许多温和的评价,比如说自我控制的界线是很容易被忽视和跨越的。

醉酒所产生的无所顾忌,甚至随之而来的不谨慎,是一种虚假的生命力加强的感觉。醉酒的人感受不到生命力的阻碍,而这种阻碍的制约力是与人的本性不可分割的(甚至健康也有赖于此)。他在他的软弱状态中自觉很愉快,因为他身上的自然本性实际上努力通过他各种能力的逐渐增长,使他的生命一步一步重新产生出来。妇女、教士和犹太人通常不喝酒,至少是小心地避免酒所带来的一切现象。因为他们在公民性上是软弱的,而且不得不有所克制。这是由于他们的外在价值仅仅建立在别人对他们的贞洁、虔诚和原则性的信任之上。他们不得不谨慎,醉酒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丑闻。

喝酒放松舌头,但它也打开心扉,它是一种道德性质即真诚的物质载体。克制和克制思想对于高尚的心灵是一种压抑的状态,而一个兴致勃勃地喝酒的人也很难忍受人家在酒宴上的过分拘谨,因为他觉得有观察者在专注于别人的缺点,却保持自身的矜持,这让人不自在。允许男人由于社交的复兴暂时稍稍超出清醒的界线之外,这是亲切感的条件。从前曾流行一种策略,那些北欧的宫廷派出很能喝酒的使节,自己喝不醉,却把别人灌醉,以便套对方的话或是说服对方,这是很狡狯的。

对长期处在酒精浸泡中的人来说,酒无疑是一种摧残生命力的毒品。这些人在陶醉中自娱自乐、逃离现实世界、处在盲目的幻想状态中,而酒对其肝胃等内脏器官也是一种伤害。长期大量饮酒的人,易出现神智不清,目光涣散,舌根发硬等不灵活的状态。

在一个人的血管里奔流的体液之中,有一种新的液体混合进来了,这是对神经的新刺激,它不是更清楚地揭示出人的自然气质,而是带入了某种别的气质。因此,那些喝醉了的人,有的会陷入迷恋,有的会对别人自吹自擂,有的吵吵闹闹,有的表现得心地慈善,态度虔诚,甚至于默默发呆。但当他们醒过酒来时,或者当别人向他们提到昨日的醉话时,他们就会为那种奇怪情调或感官上的变态发笑。

绅士

〔英国〕理查德·斯蒂尔

如果他想做好一件事情,他就必须坚定地、迅速地完成,而不愿做的则坚决不干,还应该婉言劝别人也不要去干。

一位绅士从乡下给我写过一封很有礼貌的信,谈了些激发我虚荣心的事——我必须使用武力才能压住这种虚荣。他向我诉苦说,我的讲述中的许多用语需要解释,并希望为了乡村读者的方便,应该使他们了解这些用语的本意是什么:比如绅士、漂亮人物、名人、献殷勤者、评论家、才子,以及许多花花世界里的称呼,这些人都具有哪几种性格。此外,还应该描述一下那种装腔作势的神态。现在我就从我们通常所谓的“绅士”或“有品行的人”谈起。

一般人以为爱幻想、乐天和种种快乐的性格,是形成这种人的特征的要素。但是,凡是合群的人都会观察到:良好教养的顶点与其说表现在不与人争,不如说表现在热心助人。所以,一个并无惊人之处的人——尽管他不是一个有趣的人——往往比那种经常妙趣横生而有时又令你不快的人更容易赢得你的好感。因此,在有品行的人中,最必要的才能——我们通常希望一位优秀的绅士应该具有的才能——就是良好的判断力。具有这种良好判断力的人,可以算是他伙伴中的指挥者,纵使他未曾觉察这一点。而且,他的确也独具一种优势,有超越别人的能力,正如视力健全者的能力可能比盲人高几十倍。

正是因为有良好的判断力,使塞弗罗尼亚斯人缘极好。在城里的熟人中间,他是最有权威的一个。由于他才华横溢,在欢乐的人群中,他举止从容自如;但在办事人中间,他又显得技能娴熟、十分敏捷。正如有些人在生活中由于明辨是非而取得成功那样,他做成一切事情从不靠险诈,或者说不会显露出险诈。如果他想做好一件事情,他就坚定地、迅速地去完成,而不愿做的则坚决不干,还婉言劝别人也不要去干。他的判断如此老练而准确,还带着一种愉快的精神。他的言行,使人感觉像是一次宴会。他在宴会上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尊敬别人,也让别人尊敬自己。总之,人人都相互敬重,因为,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这种人人喜爱的品质,可以说充满了塞弗罗尼亚斯的全身。因此,连他的同伴都能因他博得女人的青睐,却不被别的男人妒嫉。即使没有法律,塞弗罗尼亚斯仍同样公正;即使没有诽谤,他也会谨慎行事。

君子

[英国]亨利·纽曼

他目光远大、深思熟虑,每每以古人的格言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即我们对待仇人,应以异日争取其做友人为目标。

真正的君子在与周围的关系上避免产生任何龃龉与冲突——诸如一切意见的冲撞、感情的纠结、一切拘束、猜忌、悒郁、愤懑等等。他最关心的是使人人心情舒畅、自由自在。他的心总是关注着全体人们:对于腼腆的,他便温柔些;对于隔膜的,他便和气些;对于荒唐的,他便宽容些;他对正在和自己谈话的人的脾气,能时刻不忘;他对那些不合时宜的事情或话题都能尽量留心,以防刺伤对方;另外在交谈时既不突出自己,也不令人厌烦。当他施惠于他人时,他尽量将这类事做得平淡,仿佛他自己是个受者而非施者。从不提起自己,除非万不得已;他绝不靠反唇相讥来维护自己;他把一切诽谤流言都不放在心上;他对一切有损于自己的人从不轻易怪罪,另外对各种行为言论也总是尽量善为解释。与人辩论时他丝毫也不鄙吝褊狭,既从不无理地强占上风,也不把个人意气与尖刻词句当成论据,或在不敢明言时恶毒暗示。

他目光远大、慎思熟虑,每每以古人的格言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即我们对待仇人,应以异日争取其做友人为目标。他深明大义,故不以受辱为意;他志行高洁,故不对毁谤置念;他尽有他事可做,故无暇对人怀抱敌意。他耐心隐忍、逆来顺受,而这样做又都以一定的哲理为根据;他甘愿吃苦,因为痛苦不可避免;他甘愿孤独,因为这事无可挽回;他甘愿死亡,因为这是他的必然命运。如果他与人涉入任何问题之争,他那训练有素的头脑总不致使他出现一些聪明但缺乏教养的人所常犯的那种冒失无礼的错误:这类人仿佛一把钝刀,只知乱砍一通,但却不中肯綮,他们往往把辩论的要点弄错,把气力虚抛在一些琐事上面,或者对自己的对手并不理解,因而把问题弄得更加复杂。至于君子的看法正确与否,倒似乎无关宏旨,但由于他的头脑极为清醒,所以能避免不公。在他身上,我们充分见到了气势、淳朴、斩截简练;在他身上,真挚、坦率、周到、宽容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他对自己对手的心情最能体贴入微,对他的短处也能善加护卫。他对人类的理性不仅能识其长,而且能识其短,既知它的领域范围,又知它的不足。

集体性人物

〔德国〕歌德

我不应将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

事实上我们全都是些集体性人物,不管我们愿意把自己摆在什么地位。严格地说,我们自己所持有的东西是微乎其微的,就像我们个人是微乎其微的一样。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那里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伟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可是有许多本来很高明的人却不懂这个道理。他们醉心于独创性,在昏暗中摸索,虚度了半生光阴。我认识过一些艺术家,都自夸没有依傍什么名师,一切都要归功于自己的天才。这班人真蠢!好像世间竟有这种可能似的!好像他们不是在每走一步时都由世界推动着他们,而且尽管他们愚蠢,还是把他们造就成了这样或那样的人物!对,我敢说,这样的艺术家如果巡视这间房子的墙壁,浏览一下我在墙壁上挂的那些大画家的素描,只要他真有一点天才,他离开这间房子时就必然已成了另一个人,一个较高明的人。

一般说来,我们身上有什么真正的好东西呢?无非是一种要把外界资源吸收进来,让它为自己的高尚目的服务的能力和志愿。我可以谈谈自己,尽量谦虚地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在我漫长的一生中我确实做了很多工作,获得了让我自豪的成就。但是说句老实话,有什么真正要归功于我自己的呢?我只不过有一种能力和志愿,去看去听,去区分和选择,用自己的心智灌注生命于所见所闻,然后以适当的技巧将它再现出来,如此而已。我不应将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我所接触的人之中有蠢人也有聪明人,有胸怀开朗的人也有心地狭隘的人,有儿童,有青年,也有成年人,他们都把他们的情感和思想、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以及所积累的经验告诉了我。我要做的事,不过是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

如果追问某人的某种成就是得力于他自己还是得力于旁人,他是全凭自己工作还是利用旁人工作,这实在是个愚蠢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有坚强的意志、卓越的能力以及坚持要达到目的的恒心,此外都是细节。

报复

〔英国〕培根

一个念念不忘旧仇的人,他的伤口将永远难以愈合,尽管那本来是可以痊愈的。

报复是一种私人的执法。犹如野生的蔓草,人的天性越是自然地趋向于它,法律和文明就越是应当剪除它。如果说,一件罪行触犯了法律,那么,私下报复就是完全否定了法律。

其实,报复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同冒犯你的人扯平。然而如果有度量宽容别人的冒犯,就会使你高于冒犯者。这种大度容人是君王的气概,据说所罗门曾说:“不报宿怨是人的光荣。”过去的事情毕竟过去了,是不能挽回的。智者总是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念念不忘旧怨只能使人枉费心力。何况为作恶而作恶的人是没有的,作恶无非是为了利己罢了。既然如此,又何必为别人爱自身超过爱我们而发怒呢?即使有人作恶是因为他生性险恶,这种人也不过像荆棘而已。荆棘刺人是因为它的本性如此啊!

假如由于法律无法追究一件罪行,而自行报复,那或许还可宽恕。但这也要注意,你的报复要不违法并能免除惩罚才好。否则你将使你的仇人占两次便宜:第一次是他冒犯你时,第二次是你因报复他而被惩处时。

有的人只采用光明正大的方式报复敌人,这是可佩的。因为报复的动机不仅是为了让对方受苦,更是为了让他悔罪。但有些卑怯恶劣的懦夫却专搞阴谋诡计来报复,他们以暗箭伤人,不让人弄清箭从何处来。

对那种忘恩负义的朋友的报复,似乎是最有理由的。佛罗伦萨大公说:“《圣经》曾经教导我宽恕仇敌,但却从来没有教导我宽恕背义的朋友。”但是约伯的格调就高一些,他说过:“难道我们只向上帝索取好的而不要坏的吗?”关于朋友,不也可以这样问吗?

一个念念不忘旧仇的人,他的伤口将永远难以愈合,尽管那本来是可以痊愈的。

只有为国家公益而行的复仇才是正义的。例如为凯撒被刺,为波克那克斯和亨利三世之死去复仇。而为私仇斤斤图报却是可耻的。念念不忘宿怨并积心图谋报复的人,所度过的将是一种妖巫般的阴暗生活。他们为此活着时有害于人,为此而死时也是不利于己的。

责任感

〔美国〕弗洛姆

上帝对约拿解释,爱的本质是要为某种东西付出“劳动”以及“使某种东西成长”。

爱包含了关心,最明显的表现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如果我们看到母亲对婴儿漠不关心,如果她忘记给婴儿喂奶、擦洗,如果她不给婴儿以身体上的温暖,那么她的爱决不会使我们相信是忠实的。如果她关心孩子,那么她给我们的印象是她爱孩子。甚至对飞禽走兽、花卉草木的爱又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一个女人告诉我们她爱花,同时我们又发现她忘记给花浇水,那么我们不会相信她是“爱”花的。爱就是对我们所爱的对象的生命和成长主动的关心。哪里缺少主动的关心,哪里就没有爱。在《圣经》关于约拿的神话故事中就生动地描述了这种爱的因素。上帝告诉约拿到尼尼微都城去告诫那里的居民,如果他们不修善补过,他们会受到惩罚。约拿逃避他的使命,因为他害怕那里的人忏悔罪过,也害怕上帝赦免他们。约拿这个人有着很强烈的治安感,但是没有半点爱。因为逃避使命,他使自己处于鱼腹中,这象征着缺乏爱和同情心给他带来的孤独和囚禁的状态。上帝救了约拿,于是约拿到尼尼微去了。他按照上帝的意旨告诫那里的居民修善补过,这正是约拿所害怕的事情,可是它们恰恰发生了:尼尼微人忏悔自己的罪孽、修善补过,上帝赦免了他们,并决定不毁灭尼尼微这座城市。约拿十分气愤,极度失望。他所希望的是对那里的居民公正地绳之以法,而不是对他们给予同情。后来,他来到树荫下歇脚,感到相当舒服,这是一棵上帝为约拿遮挡太阳而设的树。可是当上帝将这棵树弄得快枯死的时候,约拿感到灰心丧气,非常扫兴,向上帝抱怨不休。上帝回答说:“你怜悯这棵树,而你对它没有付出劳动,也没有使它茁壮成长。它在一个晚上萌芽,又在另一个晚上毁灭。尼尼微这座城市有12万人之多,他们连左右手都分不清,还有很多牲畜,难道我不应该赦免这座偌大的城市吗?”上帝对约拿的答复,应该从象征的角度来理解。上帝对约拿解释,爱的本质是要为某种东西付出“劳动”以及“使某种东西成长”。爱和劳动是分不开的,人往往爱那种他乐于为之付出劳动的东西,同时他乐于为他所爱的东西付出劳动。

关心和关怀暗示了爱的另一方面的因素,那就是责任感方面的因素。今天的责任感常常指的是职责、即外界强加于人的某种东西。然而,责任感,在它的本质意义上,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它是我们对另一个人直接或间接的需要做出的反应。“负责”意味着能够或乐于“做出反应”。

细芽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为了让所有人永远生活得幸福愉快,他愿献出自己、自己的生命。

爱就是生命本身。但是这个生命不是没有理智的、充满痛苦的、必将死亡的生命,而是幸福无限的生命。我们所有的人早就知道这一点。爱不是理智的结论,不是某种活动的结果,而是生命的愉快活动本身,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大家从可以回忆起来的童年开始就知道这一点,一直到世界上的虚伪学说搞乱了我们的心灵,夺去了我们体验它的可能性。

爱不是对能增加人的肉体的短暂幸福的东西的偏爱,例如对挑选出来的某些人和事物的爱,而是对人之外的幸福的追求,它在人抛弃了动物性躯体的幸福之后仍留在人的心间。

活着的人中间有谁没有体会过这种幸福的感情呢?至少总会有一次,尤其是在童年,当他的心灵还没有被虚伪搅混,生命还没有被虚伪淹没的时候,在这种情感中,人想去爱一切人:他的亲人、父亲、母亲、兄弟、凶恶的人、敌人,甚至狗、马、小草。人只有一个愿望——让所有人生活得好,让所有人幸福。而且他更想亲自去做,让所有人生活得好,而为了让所有人永远生活得幸福愉快,他愿献出自己、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爱,也只有这才是爱,人的生命就在于此。

这种包容着生命的爱,出现在人的心灵里,就像一株不显眼的嫩芽出现在与其相似的一大堆杂草的粗芽中一样,人们总是把各种性欲的杂草叫做爱。最初,人们自己会觉得这个细芽将来可能成为大树,树上将会落满小鸟,同所有别的芽苗完全一样。人们甚至还会更加偏爱那些长得快的杂草的芽苗,却让生命的唯一细芽枯死;然而更经常地发生的是更坏的情形:人们发现这一片芽苗之中有一棵真正的最有生命力的叫做爱的细芽,他们踩死它,开始培育另外的杂苗,并称杂苗为爱。还有比这更糟的:人们用粗鲁的手拔起这棵真正的细芽,高喊:“噢,它在这儿!我们找到它了,我们现在知道它了,我们要使它长大。爱!爱!多么高尚的情感,瞧,它就在这里!”于是人们栽种它,改良它,占有它,揉搓它,以至于细芽还没有长到开花时就死掉了。于是有人说:所有这些都是胡扯、荒诞、都是无聊的感伤。爱的嫩芽,在刚刚出现时是细弱的,是经不起摸碰的,只有长起来的时候,它才强大无比。上面说的那些人所做的一切只能使它遭殃。爱的细芽所需要的只有一样,那就是不要挡住理智的阳光对它的照射,理智的阳光是唯一使它成长的东西。

兄弟之爱

〔英国〕劳伦斯

只要我们理解了,就能在这两种运动中很好地得到平衡,既是单独的个体,又是与大众协调的人类一分子。

基督的爱是兄弟般的爱,它永远是神圣的。我像爱自己一样爱自己的邻居。然后怎么样呢?我扩大了,超越了自我,汇入了整个人类。在完美的人类整体中,我也成了整体,成了一个小宇宙,成了大宇宙的缩影。这儿,我指的是人的完美性。人可以在爱中获得完美,成为爱的产物。然后,人类将是一个爱的整体。对那些像爱自己一样爱邻居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完美的未来。

可悲的是,无论我在多大程度上是个小宇宙、兄弟般爱的典范,却总有一种分离成宝石般独立自我的需求、渴望从万物中分离出来,像狮子一样骄傲,像星星一般独立。由于得不到满足,这种渴求就越发灼热,以致占据了整颗心接下去,我就会憎恨现在的我,憎恨我所变成的小宇宙,这人类社会的缩影。我越是坚持怀有兄弟般爱心的现有的我,就越憎恨自己。不过,我还会继续向往整个可爱的人类,直到追求独立的、未满足的激情驱使我采取行动。尔后,我会像恨自己一样恨自己的邻居。再接下去,悲剧就会降临到我和邻居身上!上帝在要击毁什么之前总是先让他发疯。因此,我们会失去理智,违背我们坚持的自我,下意识地采取行动,而同时又保持这可憎的自我。我们变得茫然,不知如何是好。我们打着兄弟爱的旗号,匆匆地闯入了盲目的兄弟恨。两重性被分隔了,我们也因此而失去理智。神想毁掉我们,因为我们对他太殷勤。自由、平等、博爱,这是兄弟爱的结束。但如果我不能从博爱和平等中解脱出来,自由又从何谈起?我想要自由,就必须获得解脱,真正做到独立和不平等。博爱与平等是专制中的专制。

这世上应该有兄弟般的爱——这人类的整体,但同时也应该有完全分离出来的个性,如狮子和雄鹰一般独立不羁的个体。应该是两者兼而有之。生命的历程就在这两重性里。人必须步调一致地行动,创造世界——这是最大的幸福;但人也必须单独行动,不受旁人的影响,单独而骄傲地行动,自己对后果负责。这两种运动是相对的,却不是互相否定的。人都有理解力,只要我们理解了,就能在这两种运动中很好地得到平衡,既是单独的个体,又是与大众协调的人类一分子。这样的话,完美的玫瑰就会超越我们。这世上的玫瑰还从未开放过。一旦我们理解了对方,根据肉体和精神的需求,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从两个方向开始生活的历程,这玫瑰就必定会常开不败。

真爱

〔印度〕克利希那穆尔提

你不能说“我爱整个世界”,但是当你知道怎样去接受别人时,你就知道怎样去爱整个世界。

当你不尊重他人,不管他是你的雇员,还是你的朋友,就不会有爱。难道你没有注意到你对你的雇员、对那些所谓比你地位低的人不尊重、不友好、不宽宏的情况大量存在吗?你尊重那些高于你的人,尊重你的老板,尊重百万富翁,尊重住着别墅和有爵位的人,尊重那些能给你一个好职位、好工作的人,从他们那儿你能得到些东西。但你粗暴而轻率地对待那些比你地位低的人,对他们,你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因此,哪里没有尊重,哪里就没有爱;哪里没有怜悯,没有同情,没有宽恕,哪里就没有爱。而由于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这种状态,所以我们没有爱。我们既没有尊重,也没有怜悯,更没有宽宏大量。我们拥有着、充满着伤感和激情,它们能被反过来用于两方面:去屠杀、去宰割,或者与愚昧、无知的意图结成一体。因此,怎么可能有爱呢?

只有当所有这些都结束了,只有当你不再占有,当你不会单单对献身于某一客体而激动时,你就能知道爱了。那种奉献是一种哀求,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在寻求。一个祈祷的人是不会知道爱的。因为你拥有,因为你通过奉献、通过祈祷而寻求一种结束、一种结果,而这些又使你多愁善感、易动感情,所以就不存在爱。

当精神的事情不再充塞你的内心,那时就有爱,而且只有爱——而不是体系、不是理论,无论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才能改革现在世界上的疯狂和精神病。只有当你不占有、不妒忌、不贪婪;只有当你能尊重人、有怜悯心和同情心;只有当你为你的妻子、你的孩子、你的邻居、你的不幸的雇员考虑时,你才真的爱了。

爱不能被思考,爱不能被栽培,爱不能被练习。爱的练习,兄弟的手足关系仍然是在精神的领域里,因此它不是爱。当所有这些都停止时,爱才会出现,你将会知道什么是爱。那时,爱不是数量上的,而是质量上的。你不能说“我爱整个世界”,但是当你知道怎样去爱别人时,你就知道怎样去爱整个世界。因为如果我们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那么我们的人性之爱就是虚构的。当你爱时,既没有一个,也没有许多:只有爱。只有当存在爱时,我们所有的问题才能被解决,而那时,我们将知道爱的极乐和幸福。

爱的使命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

动物性躯体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想利用人,而爱的感情却引导他为了别人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

那种被称做关于幸福的学说,即真理的学说向人们揭示:代替人们为动物性肉体目的所追求的虚假幸福,人们可以不是在某时某地,而是在现在就能获得永久的幸福,它是人们不可剥夺的、现实的幸福,是他们能达到的幸福。

这种幸福不是推理的产物,不是要在某地寻找的东西,不是在某时某地才具有实现希望的幸福。它是人们最熟知的幸福,是每一个没有腐化的灵魂都在向往着的幸福。

所有人,从童年时代就知道,在动物性躯体的幸福之外,还有一种最好的生命的幸福,它完全不依靠动物性躯体的肉欲满足,恰恰相反,它越是远离动物性躯体的幸福,它就越强大。

这种感情,这种解决了人类生命所有矛盾的、并给人以最大幸福的感情,是人人都知道的。这种感情就是爱。

生命是服从于理智规律的动物性躯体的活动,理智就是动物性躯体为了自己的幸福所应当服从的规律,而爱是人类唯一有价值的理性活动。

动物性躯体向往幸福,理性向它指出动物性躯体幸福的欺骗性,并指出另一条幸福道路,在这条路上的活动就是爱。

动物性躯体渴望着幸福,而理性意识告诫人们所有相互争斗着的生存物所陷入的深深痛苦,告诫人们,人的动物性躯体的幸福不可能存在,告诫人们所能实现的应是这样的唯一幸福,其中不存在任何同别的存在物的斗争。既不能中断这种幸福,也不会对它感到厌倦,这种幸福决无死亡的预兆和恐惧。

人们在自己的心灵中找到的这种感情,它正是打开这把大锁的唯一钥匙,它给予人真正的幸福,即人的理性向人揭示出来的、唯一可能实现的幸福。这种感情不仅解决了从前生命的矛盾,而且它似乎正是在这种矛盾中找到了展现自己的可能性。

动物性躯体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想利用人,而爱的感情却引导他为了别人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

动物性躯体深深痛苦着,而爱的活动正是把减轻这种痛苦作为自己的目标。动物性的躯体渴望着幸福,其实它的每一下呼吸都在奔向最大的恶——死亡,它一出现,所有躯体的幸福就会毁灭。而爱的感情不仅会消除这种恐惧,还使人们向往着为了别人的幸福而最终牺牲自己的肉体生命。

不觉寂寞

〔美国〕亨利·梭罗

当我享受着四季的友爱时,我相信,什么也不能使生活成为我沉重的负担。

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即使是对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最最忧悒的人也一样。只要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并具有五官的人,就不可能有很阴郁的忧虑。对于健全而无邪的耳朵,暴风雨还真是伊奥勒斯的音乐呢。什么也不能迫使单纯而勇敢的人产生庸俗的伤感。当我享受着四季的友爱时,我相信,什么也不能使生活成为我沉重的负担。今天,好雨洒在我的豆子上,使我在屋里待了整天,这雨既不使我沮丧,也不使我抑郁,对于我可是好得很呢。虽然它使我不能够锄地,但它比锄地更有价值。如果雨下得太久,使地里的种子、低地的土豆烂掉,它对高地的草还是有好处的,既然它对高地的草很好,它对我也就是很好的了。有时,我将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好像我比别人更得诸神的宠爱,比我应得的似乎还多;好像我有一张证书和保单在他们手上,别人却没有,因此我受到了特别的引导和保护。我并没有自称自赞,可是如果可能,倒是他们称赞了我。我从不觉得寂寞,也一点不受寂寞感的压迫,只有一次,在我进了森林数星期后,我怀疑了一个小时,不知宁静而健康的生活中是否应当有些近邻,独处似乎不很愉快。同时,我觉得我的情绪有些失常,但我似乎也预知自己会恢复正常。当这些思想占据我的时候,温和的雨丝飘洒下来,我突然感觉到能跟大自然做伴是如此甜蜜如此受惠,就在这滴答滴答的雨声中,我屋子周围的每一个声音和景象都有着无穷尽无边际的友爱,一下子这支持我的气氛把我想象中的有邻居方便一点的思潮压下去了,从此之后,我就没有再想到过邻居这回事。每一支小小松针都富于同情心地胀大起来,成了我的朋友。我明显地感到这里存在着我的同类,虽然我是处在一般人所谓凄惨荒凉的境况中,然而那最接近于我的血统,而且我发现最富于人性的并不是某个人或村民,从今后再也不会有什么地方能使我觉得陌生了。

“不合宜的哀恸销蚀悲哀,

在生者的大地上,他们的日子很短,

托斯卡尔的美丽女儿啊。”

我最愉快的若干时光在于春秋两季的长时间暴风雨当中,这弄得我上午下午都被禁闭在室内,只有不停止的大雨和咆哮安慰着我。我从微明的早晨进入了漫长的黄昏,其间有许多思想扎下了根,并发展了它们自己。

怎样活着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缺乏和过度惯于变换位置,将引起灵魂的大骚动。摇摆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不安宁的。

卑劣地、愚蠢地、放纵地、邪恶地活着,与其说是活得不好,不如说是慢性死亡。

追求对灵魂好的东西,是追求神圣的东西;追求对肉体好的东西,是追求凡俗的东西。

应该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学习。

使人幸福的并不是体力和金钱,而是正直和公允。

在患难时忠于义务,是伟大的。

害人的人比受害的人更不幸。

做了可耻的事而能追悔,就挽救了生命。

不学习是得不到任何技艺、任何学问的。

蠢人活着却尝不到人生的愉快。

蠢人是一辈子都不能使任何人满意的。

医学治好身体的毛病,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人们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却不知道自己正是健康的主宰。他们的无节制戕害着健康,他们放纵情欲,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健康。

通过对享乐的节制和对生活的协调,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宁。缺乏和过度惯于变换位置,将引起灵魂的大骚动。摇摆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不安宁的。因此应当把心思放在能够办到的事情上,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不要光是看着那些被嫉妒、被羡慕的人,思想上跟着那些人跑。倒是应该将眼光放到生活贫困的人身上,想想他们的痛苦,这样,就会感到自己的现状很不错、很值得羡慕了,就不会老是贪心不足,给自己的灵魂造成苦恼。因为一个人如果羡慕财主,羡慕那些被认为幸福的人,时刻想着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搞出些新花样,由于贪得无厌,终于做出无可挽救的犯法行为。因此,不应该贪图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有的东西,将自己的生活与那些更不幸的人比一比。想想他们的痛苦,你就会庆幸自己的命运比他们的好了。采取这种看法,就会生活得更安宁,就会驱除掉生活中的几个恶煞:嫉妒、眼红、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