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必知的音乐经典
82631600000010

第10章 小夜曲

弗朗兹·舒伯特(奥地利1797—1828)

小夜曲中的极品

舒伯特的绝笔佳作

世界音乐史上的完美典范

在人类的艺术史上,那些最震撼人心、最富魅力的爱情故事,往往是以悲剧的形式出现的,而在小夜曲这个独特的音乐园地里,绝大部分的作品却是以普遍欢乐明朗的基调出现在我们面前。舒伯特的这首《小夜曲》,可以说是十分难得的一个特例。在极具别样情调的弹拨乐器曼陀林的伴奏下,它所描绘的情人对对方的深深怀恋,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对眼下爱情不在的痛心疾首的不甘,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余音袅袅的效果,令听者柔肠百结,爱心欲碎。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李东清

弗朗兹·舒伯特是19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如诗般的音乐意境为传统的音乐形式注入了一股新的生命力。舒伯特的音乐是属于古典时期的那种标准风格,但其中所呈现出来的优美意境及革命性的音乐语言,则又属于浪漫派风格。因此,他可以说是横跨两个音乐世纪的人物。在短短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了遍及各种体裁的大量音乐作品。他的音乐如潺潺出谷的小溪,浪漫而哀伤,浑厚且纯朴,色彩绚丽,感情深厚,尤其在歌曲的创作领域,舒伯特的成就尤其突出,他创作的歌曲完全由诗的意境决定旋律,而旋律又发展诗情,并创造性地赋予歌曲的伴奏部分以新的生命,因此被誉为“歌曲之王”。

舒伯特音乐的清新风格使他成为专业音乐家及一般民众的宠儿。他的代表作《小夜曲》是爱情的美丽颂歌,爱情不朽,所以《小夜曲》也将不朽。从《小夜曲》诞生那一刻起直至今天,它一直是音乐家们演奏的首选曲目,在世界音乐舞台上长盛不衰。缺少爱情滋养的舒伯特,用他发自心底的力量,写下了一曲爱情的绝唱。在今天,每当我们高歌低吟起他的《小夜曲》时,我们的灵魂深处,都在回响着一个伟大灵魂的声音,它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无私的真爱。许多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的作曲家,都写出了个性鲜明的音乐作品,但像舒伯特那样写出充满人性的音乐作品的作曲家则不多见。聆听《小夜曲》,我们从中感受到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凭借超凡脱俗的精神力量,能够将对某个具体对象的爱升华为一种普遍的人类之爱。

《小夜曲》是那种宁静的音乐,丝毫没有半点的喧哗与浮躁。有人说:这支小夜曲历来是男子在他情人的窗下唱的;或是当你忧郁的时候,它会让你感到像有一个和你感同身受的人陪伴在一侧,静静地倾听着你的诉说。此时此刻,这旋律正走过每一段文字,直到你的心灵。

《小夜曲》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曲调柔美委婉、纯净朴实,音乐表情细腻丰满,表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向往。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听着它总有一种宁静的感觉。由于旋律优美、动听,也被改编成器乐曲演奏,广受人们喜爱。

——英国巴洛克室内合唱团常任指挥 尼克·史密斯

《小夜曲》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代表着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种灵魂。我们现在听到的《小夜曲》,虽失去了那种原味的浪漫情怀,再没有谁会傻得在人窗下弹琴唱歌了,但在本质上没有多大改变,伴奏中往往还能听出拨弦遗响。那种思恋哀怨之味依然如故,使人体会到这首小夜曲中表现出的真挚而热烈的感情。

——东方歌剧院院长 何清

旷世杰作

KUANGSHI JIEZUO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小夜曲》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一首名曲。在国内外名曲唱片或名曲录音磁带里,很少没有它的。但是,这支曲子在作曲家生前并不为人们所知,直到舒伯特逝世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后期写的一些艺术歌曲整理搜集在一起,编成《天鹅之歌》声乐套曲之后,才发现它的价值。

1828年,舒伯特在他逝世前数月完成这首《小夜曲》。它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此曲原为作者声乐套曲《天鹅之歌》的第四首,由维也纳音乐出版家哈斯林格题名。在《天鹅之歌》声乐套曲里,有舒伯特用德国诗人海涅、赛德尔、雷尔斯塔布的诗谱成的14首歌。这14首歌彼此之间并没有联系,《天鹅之歌》这个名字,是引用一个民间传说:天鹅在临死之前必唱出动听的歌,以此来比喻这是作曲家舒伯特临死前的绝笔。

作为西洋乐曲体裁之一的“小夜曲”都以爱情为题材,这首《小夜曲》也不例外。此曲采用德国诗人雷尔斯塔布的诗篇谱写成,歌曲结构为二部曲式,大小调交替发展。第一段歌词是对四周幽静环境的描绘,d小调旋律轻盈婉转,情绪柔和明朗。不难听出,这里模仿了吉他伴奏的特点,情绪十分幽静,它给人们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在月亮升起的时刻,一个小伙子正抱着吉他在心爱的姑娘窗下弹奏,随后,他唱出了感情真挚、表达爱慕心情的歌。在钢琴上奏出的六弦琴音响的导引和烘托下,响起了一个青年向他心爱的姑娘的深情倾诉。随着感情逐渐升华,曲调第一次推向高潮,第一段便在恳求、期待的情绪中结束,接着是8小节抒情而安谧的间奏。抒情而安谧的间奏之后,音乐转入同名大调,此段运用了变化音,调性的变化使感情变得激动,形成全曲高潮。最后是由第二段延伸而来的后奏,仿佛爱情的歌声在夜曲的旋律中回荡。乐句之间出现的钢琴间奏是对歌声的呼应,意味着歌手所期望听到的回响。这段间奏,给人感觉是求爱者在侧耳倾听,可是,还听不到姑娘的回答。尾声的旋律和节奏加入了新的因素。随着以D大调为主、带有大小调综合倾向的结束句由强渐弱,表现了爱情的歌声在优美恬静的乐音中渐渐远去。

听到这首歌曲的人,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小夜曲》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美好歌颂,与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充满了夜色的美及古典的意境,它们在舒伯特充满魔力的音乐笼罩之下一同散发出迷人的风采,浪漫纯真,如诗如画,如泣如诉。再加上此曲旋律优美、舒展、动人,感情委婉、真挚、感人至深,使歌曲新颖不俗,独具魅力。

——中央交响乐团大提琴手 蒋维成

尽管《小夜曲》是那么的伤感,可我还是那么的喜欢听。悠悠琴声,流淌出千古主题,为有情人送上秋日私语。绵绵旋律,穿过了春夏秋冬,顾盼着白桦林中飞奔的思念,融入了深邃的夜空,成为黑夜中最美的歌声。

——厦门交响乐团小提琴手 董梅

经典赏析

JINGDIAN SHANGXI

拥抱《小夜曲》

喜欢听舒伯特旋律的不妨听听这首《小夜曲》,那种感觉可以用4个字来形容:爱不释手!每当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像花儿一样纷纷开放,耳旁仿佛有《小夜曲》的旋律徐徐响起。晨曦萌萌,钢琴奏出缓慢低沉的A调,舒缓而又宁静,那是音乐在流动中奏鸣。衬着舒缓、深情的音乐,悠扬的和弦在温柔地行进,不时地穿插悠扬悦耳的华彩片断。随着乐音的凸现,音乐进入了另一个情绪世界里,于宁静中显现出晨曦的明快,继而伴随着沉重的低音配合,以映衬明朗尚出的霞光。长笛的复合音展现着晨启的光明,交替映现,节奏在渐进中快速凝结,钢琴开始亢奋。《小夜曲》赋予了人一种空间意境,使人在音乐中与世界紧密地融为一体。

爱情,历来被奉为艺术永恒的主题。它是人世间一道异常佳美的风景,它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又像淙淙流淌的碧水。在至真至美的音乐里,当然不能没有对爱情的轻吟浅唱、放声高歌,当然不能没有附丽于爱情的不朽佳作。奥地利伟大作曲家舒伯特挥动如椽巨笔,写下了一曲《小夜曲》,为人类音乐宝库奉献了一束永不凋谢的奇葩,它象征着爱情,因而深受乐迷的喜爱。人们在《小夜曲》的伴奏下,沉浸在爱情的喜悦中!

“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游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铃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它通常是在黄昏或夜晚所唱的歌,但也包括早晨在爱人窗前所唱的情歌。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这首《小夜曲》就是如此。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它100多年来流传不衰,其旋律像一缕青烟,轻盈婉转,在清风中飘荡;伴奏模仿拨弦乐器的声音,贯穿着上下摆动的节奏,具有摇篮曲的风格,并不时以优美流利的曲调,时而和歌声相应和,给歌曲创造了一种优美恬静的意境。

这是一首关于爱情的优美诗篇。通过一位伟大的音乐家——舒伯特之手,借助于那美丽的音符,这诗篇被赋予了一双神奇的飞羽,穿越山川河流,也穿越时光隧道,千百年来,回响于每一个正在爱着或者曾经爱过的人的心间,余音袅袅,盘旋不绝。它就是《小夜曲》,为爱歌唱的《小夜曲》。

(佚名)

《小夜曲》是古典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束美丽花朵,它的旋律优美、曲调婉转流畅。它象征着爱情,深受乐迷的喜爱。每一个心怀爱意的人听到这支曲子,都不能不被感染。它让你的情感瞬息之间就掀起阵阵涟漪,让你的思绪如春风中的柳絮飞扬升腾,让你联想起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所有以乐器演奏的小夜曲当中,舒伯特的这首《小夜曲》无疑是最出色的一首。

——中国民族乐团指挥家 黄翔

夜听舒伯特《小夜曲》

窗外,雾色笼罩,人头稀少,未曾相望,却已听见一曲。又是一个大雨交加的周末,雨夜里听舒伯特的《小夜曲》,感觉就是不同往日。朦胧之中,伴着小提琴独有的音色,转目凝望,不禁浮想联翩。

手腕随着乐曲的进行而轻轻抖动,手指在琴弦上自由地滑动。右手执弓,有节奏地上下拉动。看似放纵,却也有着规律,有乐谱的约束。同时,这种滑动也是对琴弦的一种征服——肉体对钢铁的优美的征服。舒伯特不愧是音乐天才,音乐在他的手下,仿佛是一个温顺的孩子,全力地表现他内心的音乐灵感。

听,细耳倾听,闭上眼睛,你能够看到这样一番景象:月光静静地泻在宁静的大地上,四周是一片宁静。朦朦胧胧的,好似雾里看花。偶尔有几只渔舟从江上徐徐漂过,鸟儿也在巢中倦了,河岸的树林,随着微风的经过,轻轻地摇曳。几盏舟上的灯火,也随着月夜朦胧地洒在河上,此时正坐在岸边,任凭水儿抚摸着自己。一切都让人不自觉地跟着宁静,享受旋律静静地流过心房。带走了烦躁的心绪,平添了一份自然的味道。自然地却如口中的棉花糖,一丝一丝地融化,一点一点地滴入。这是一种让人心颤的感觉,仿佛音乐已走到身旁,帮你呵护着梦中的美景。痛苦,忧伤,叹息,随着优美的和声,在小提琴悠扬的抒发中舞蹈。悲伤点点滴滴地浸入你的心。夕阳中一只孤独的鸳鸯,一下把你带到孤独的氛围中。叹息越重,越让你怀念往日的真挚美好。

慢慢地,她又走远了。四周的一切也因她的离去而寂静。我尝试着伸手挽留,然而她却灵巧地从我的手边溜走了,让我不得不屏住呼吸,默默地向她挥手。也许,只有这样,才能给我们一颗宁静的心。

爱情是多种多样的,它的表达方式也有很多种,这首《小夜曲》将热烈的爱用一种平静的手法表现出来,给生活于喧嚣的现代都市生活的我们,营造了一份难得的静谧,也冷却了我们躁动的心。

(雪叶)

大师传奇

DASHI CHUANQI

舒伯特(1797—1828)

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近郊一个中等市民家庭,并且终老于维也纳。作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生前受到歧视,死后才得到很高的评价,成为和莫扎特、贝多芬并列的音乐大师。

舒伯特的父亲是位校长,在当时,校长必须肩负带动社区音乐生活的责任,所以舒伯特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启蒙,很小就学会了钢琴、小提琴。童年时代,他从家庭音乐生活中学会了演奏风琴、钢琴和小提琴,也掌握了基本的作曲方法和合唱艺术。11岁起,舒伯特进免费的神学院读书,在学校里他参加了学生乐队,在合唱团担任高音部团员,并加入管弦乐团,担任第二小提琴手,有时还担任指挥,每晚餐后都会聚集在一起练习。当时,那所学校也会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去欣赏歌剧和戏剧,这使舒伯特熟悉了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的许多作品。与此同时,他从13岁起就开始了紧张的创作活动。1813年,16岁的舒伯特因青春期变声,离开了皇家学院,投奔安东尼奥·萨里耶利的门下,接受3年正规的作曲课程教育,而安东尼奥·萨里耶利是当时最有名的歌剧作曲家。离开神学院后,舒伯特在父亲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这时他虽然忙于教课,但仍然创作出许多焕发着活力的作品,其中包括三首《F大调弥撒曲》、《魔王》、《野玫瑰》和6首交响曲。不过由于没有任何经济支持,舒伯特经由他朋友的帮忙,于18—24岁间受聘于匈牙利的一位伯爵,担任他女儿的家庭教师。在他18岁时,舒伯特就已经写出了144首歌曲。他依据歌德的诗而写的曲子就有30首,后来有位宫廷官吏把舒伯特的作品收集起来送给歌德,然而却没有得到歌德的回信。歌德似乎不是很热衷于跟音乐家来往,因为贝多芬也曾邂逅大文豪歌德,只可惜两位巨匠并没有深入交往。

在19岁时,舒伯特住进了萧伯纳家,离开了自己拥挤的家和父亲,让他有如置身于天堂般的感觉,可以为所欲为和专心作曲,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转折。他非常喜欢萧伯纳,但萧伯纳的行径在当时是被视为离经叛道的,所以对舒伯特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1818年舒伯特毅然辞去教学职务,全心投入音乐创作。舒伯特跟莫扎特的际遇也很类似,由于没有固定收入,他穷困潦倒,31岁就英年早逝。

舒伯特从小就非常崇拜莫扎特和贝多芬。贝多芬在临终前才知道舒伯特。当他卧病在床时,舒伯特曾前往探视,可惜他们始终没有见上一面。贝多芬下葬时,舒伯特拿着火把,悲伤地走在送葬行列里。舒伯特的创作数量也很可观,大多均为永恒的旋律,他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画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对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舒伯特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是他的抒情歌曲。曼迪杰夫斯基花了10年的工夫整理出舒伯特全集,共40卷,内含603首歌,舒伯特因此有了“歌曲之王”的美誉。但是他的一生大半也是跟贫穷打交道。舒伯特对自己的死也有预感,人们根据他的遗愿,把他葬在他所崇拜的贝多芬的墓旁。

悠扬清音

YOUYANG QINGYIN

舒伯特的《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感情处理来表现4个不同人物。这首歌曲创作于1815年,是舒伯特最著名的歌曲之一。全曲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配上不同的唱腔,以及钢琴模仿持续不断的急驰马蹄声和呼啸的风声的三连音,表现了叙事诗里儿子、父亲、魔王以及叙事者4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的环境。第一段由叙事者以口语化的朗诵调唱出。第二段是父亲和儿子的对话。音乐在声部的低音区,以沉着、平衡的声调,刻画父亲的关切和抚慰。第三段魔王的音乐旋律是抒情歌唱性的,显得甜蜜、虚假、狡猾。接着,父与子再次对话,魔王步步进逼,儿子心里害怕,一次次呼喊父亲,一次比一次惊惶。直到第五段,魔王软硬兼施,威逼恐吓。最后一段,叙事者用焦急沉痛的音调描述了可悲的结局:父亲急驰到家,儿子早已在怀抱中死去。钢琴以两个特强和弦表现了精疲力竭的父亲悲痛欲绝的心情。

※※※※

钢琴五重奏《鳟鱼》作于舒伯特1819年夏天到奥地利的林茨、施提尔等地旅游期间。“钢琴五重奏”并不是指五架钢琴的重奏,而是一首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和一架钢琴来演奏的曲子。此曲包括5个乐章,其中的第四乐章才是根据歌曲《鳟鱼》写成的变奏曲。首乐章开头第一个齐奏的和弦,明亮而饱满,立即显示出这个组合在音色、织体上的优势。3个音符的上行主题呈现跃进姿态,展开后在弦乐之间形成追逐,相互鼓动、激励,但井然有序,一点也不狂躁。几个小的变奏之后,音乐转到小调,感觉音乐突然阴暗紧张,预示不祥的事物已闯入愉快、美好的生活。这一乐章结束时欢快的主题完整再现,恢复了活泼、轻快的感觉,人们仿佛又看见可爱的鳟鱼“像箭一样穿梭在明亮的小河里”。舒伯特此曲可谓超大型的室内乐作品,5个乐章演奏下来将近一小时,在室内乐中实属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