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
——爱默生
李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自幼喜欢读书写诗,小小年纪就已在写诗上显露了才华。为了提高写诗的水平,实现自己要成为诗人的愿望,18岁那一年,李贺决定到东都洛阳去拜名师。临离开家乡时,父亲拉着他的手,嘱咐说:“孩子,你如今已经长大了,该到外面去闯荡闯荡。京都名人很多,到了那里,你要诚心诚意地向名师求教,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到真本事,实现施展自己才能的宿愿。”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当时就住在洛阳,他是一位名望极高的师长。李贺一到洛阳就听到不少人向他介绍韩愈。有人说:“韩先生像伯乐,非常赏识有真才实学的人。”也有人说:“韩先生虽然爱才,但眼光非常高,一般水平的诗文是根本看不上眼的。他怎么会轻易看得起一位年轻无名的乡下人呢?”还有人说:“韩先生脾气很不好,有时生起气来,吓死人呢。”……
李贺听了这些议论,最初心里也有些打鼓,不敢贸然到韩愈府下求教,但又一想,不大胆地向名师求教,又怎么能够得到名师的指点帮助,又怎么能进步呢?他决心竭诚拜韩愈为师。
当时正值盛夏,拜师那天骄阳似火,烤得人难以忍受,但李贺却穿戴得格外整齐,信心十足地向韩愈府上走去。
这天,韩愈正好刚从一位朋友那儿回来,因有些疲劳,就靠在椅子上休息。这时,仆人轻手轻脚地走到韩愈身旁,低声说:“大人,门外有一位英俊青年,要求拜见您!”韩愈微微睁开眼睛,向仆人挥了挥手,说:“不见,我想休息休息。”仆人退出,对等候在门外的李贺说:“韩大人今天累了,不能接见你。”李贺却执意不肯离去,诚请仆人再次回报自己要求拜见韩大人。
那仆人又翻转回来,为难地对韩愈说:“大人,这青年就是不肯走,非要见您不成,您看……”韩愈心想:我今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这个青年又不知是什么身份,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就对仆人说:“今天不行了,还是请他回去吧!”
当仆人再次告诉李贺,韩大人不能接见他时,李贺从怀中掏出一本厚厚的诗稿,请他无论如何将它呈送给韩大人过目。仆人看到李贺站在烈日下,汗水顺着脸颊和脖颈往下流,被他求师的决心所感动,就再次去回报韩大人。
当韩愈看到仆人又转回来,心里十分不悦。仆人忙将诗稿递给韩大人,说:“大人,这位年轻人请您务必抽空看看他的诗稿。”韩愈接过诗稿,只见第一页上醒目的标题,写着《雁门太守行》,诗的第一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啊!好句子!气势不凡!”韩愈只看了诗的头句,马上赞不绝口,精神为之振奋,造不及待地又往下读了起来:“……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读到这里,韩愈的疲劳一扫而光,对仆人大叫一声:“快!请客人进来!”
韩愈见到李贺,连连称赞他的诗写得好,并拍着他的肩膀说:“要不是你如此执着地求见我,我可能永远无法发现你这位青年诗才。”
从此,李贺就拜在韩愈门下学习,写诗作词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快成为诗坛上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