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要走遍五岳九州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
徐霞客是我国明朝末年著名的地理学家,也是一个出色的旅行家。他出身富裕,家里有大批的良田和奴仆。徐霞客虽然生长在这样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却没有染上官宦气。从幼年开始,他就厌烦升官发财那一套。他努力学习,但不读空洞陈腐的八股文,而喜欢读历史、地理和旅游探险这一类书。有一次,他坐在窗前的丁香树下读书,读着读着,忽然“咯咯”地笑出声来。母亲好奇地问:“笑什么呀?”他回答说:“书上说有个学者的志向很大,天下有九州,他要走遍八州;有五岳,他要登上四岳。依我看,他的志向还不大。要是我,非走遍九州,登遍五岳不可。”那时,徐霞客才10岁,但却已经立下了要走遍五湖四海、考察祖国地理面貌的志向。
从22岁起,徐霞客正式开始进行旅行考察。在前后34年的时间里,他长年与山水为伍,同云霞做伴。东到普陀,西至腾冲,北达盘山,南临崇左,足迹踏遍了15个省区。当时没有什么交通工具,他长途跋涉全靠两条腿;也没有任何科学仪器,考察的方法非常原始。他在旅途中历经千辛万苦,碰到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
有一次,他在广西境内考察水道,由于不适应那儿潮湿闷热的气候,和同伴两人都病倒了,一连好些天高烧不退。那天早晨他从迷糊中醒来,发现同伴已经去世了。徐霞客从病魔中挣扎出来,埋葬了同伴的尸体又独身一人穿行在南方的山山水水中。
徐霞客所到的地方,多是人迹稀少的穷乡僻壤,所考察的主要是陡峭的山峰和急流峡谷。有时为了攀登悬崖峭壁,他像猴子那样攀藤附葛;为了探测深邃的山洞,他经常伏地爬行。有一次,在考察雁荡山时,他看到顶峰上的一块大石头好像劈开了,就想顺着石壁下去看看。石壁跟刀背一样,怎么下呢?他把包脚布解下来,系在一起连成一条带子,上头拴在一棵大树上,两手抓住带子的另一头往下垂落,下到石壁下的台阶上。下去后,却发现台阶很小,仅有落脚的地方,再往下就是万丈深渊了。由于无路可走,只好再爬上去。当他抓着带子刚刚登上悬崖,带子就被岩石磨断了,他险些跌下万丈深渊送掉性命。
在整个考察过程中,他曾几次陷于绝境。一次在湘江乘船时,一群强盗把他的行李和旅费抢劫一空,他跳到水里才得以逃命。他四次断粮,只好靠卖衣服维持,或采些野果充饥。但徐霞客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过。
通过艰苦的考察,徐霞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例如他指出长江的源头是金沙江,纠正了源头在岷山的说法。他提出形成石灰岩地貌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水的作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科学分析的人。他的考察内容很广泛,包括各种地理现象,山脉、河流、岩石、土质、水源、气候等无所不包。
难能可贵的是,在长达34年的考察中,徐霞客不管多么劳累,晚上都要点起油灯,把当天的经历和收获记录下来,后来整理成为一部地理考察专著——《徐霞客游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地理资料。
从小立志的张仲景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17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张仲景诞生在南阳郡的一个大家族里。那时正是社会动乱、军阀争战的时期,加上各种自然灾害,人民的生活非常艰苦,各种瘟疫多次流行。张仲景家是一个有着200多口人的大家族,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2/3的人被瘟疫夺去了性命。小仲景经常看到大人们号啕大哭,埋葬一个又一个的死人。他既恐惧又伤心,小小的心灵有了强烈的愿望:长大以后要像扁鹊那样救死扶伤,给群众看病,制服瘟疫。
从此,他努力钻研医学,拜同乡名医张伯祖为师,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在年轻的时候就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有一段时间,张仲景当过南阳太守,不过他认为治病救人比当官更重要,所以,常常在知府大堂上为病人看病。现在好多中药店叫××堂,如同仁堂、胡庆余堂等,就是那样传下来的。后来,他看不惯官场上的腐败黑暗,就辞官回家,专心研究医学,一心要制服瘟疫。他翻遍古代医书,“勤术古训”,“博采众方”。对古人的经验和劳动人民的经验下苦功分析验证,根据自己的看病实践,逐渐掌握了“辨证论治”医治瘟疫的方法。
一年夏天,湖南一带瘟疫流行,有个伤寒病患者(指霍乱、痢疾等传染病)头痛发烧,肚子胀得像面小鼓,吃了发汗药不见好转,家人请来了张仲景。张仲景观察病人情况后,认为病在表皮时用一般的发汗药能治好,现在他的病已经到了身体内部,再用发汗药就会引起虚脱。他根据自己的分析开了药方,病人很快得到了好转。
就这样,张仲景在瘟疫流行期间,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张仲景在治病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造,不但摸索出了“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还发明了许多具体有效的医疗技术。
有一次,有个人上吊自杀,被人救下来时,已经没气了。大家以为他已救不活,就找来一口棺材,准备把他装到棺材里埋掉。当时,张仲景正好路过,他想,这个人虽然没气了,但也许是憋昏了,说不定还可以救活。怎么救呢?他想起对落在水里淹昏的小猪,农民有一种救活的办法,这个办法是不是可以用来试一试呢?于是,他叫人把上吊的人放到床板上,让两个人分别把“死人”的两只胳膊抬起放下,连续运动。他自己用手掌在“死人”的胸脯上压一下又松一下,和抬胳膊的两个人配合动作。这样连续做了好一会儿,那个人慢慢地有了呼吸,最后活了过来。
张仲景抢救上吊的人的方法,其实就是现在的“人工呼吸法”。这种方法,在许多情况下都能起到急救的作用。
张仲景不但自己善于吸取前人和旁人的经验,而且还很重视医疗经验和治疗技术的传播。他写过好多书,其中最有名的是《伤寒杂病论》。后人把它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叫《伤寒论》,一部叫《金匮要略》。这两部书一直流传至今。张仲景的这两部著作,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现在它们仍然是医生们学习研究中医理论和临床治疗的重要典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被世界医学界视为金科玉律。
像英雄们那样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提起烧鸦片,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鸦片战争,怀念近代中国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1785年8月30日出生于福建侯官一个较贫寒的家庭。在求学期间和中举人后,因家庭经济困难,他曾几次出外谋生,当过衙门文书,也做过塾师。这使他较为接近人民群众,对民间情况有所了解。他博览诸子百家,注意“经世致用”,对岳飞、文天祥、于谦、郑成功等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十分敬仰,立志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1838年12月31日,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素来注意广泛听取意见和重视调查。早在江苏做官时,他就亲自榜书了一副约束自己的堂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上联提醒自己了解群众的情况和疾苦,下联鼓励人们敢于向自己提意见。出任钦差大臣,仍然是这种作风。当路过安徽舒城时,林则徐听说当地有位士绅几年前在广东香山县任官期间曾查获不少鸦片。于是,林则徐向他详细探询广东方面鸦片走私、烟毒泛滥的情况。他沿途拜会了很多地方官员和士绅,打听鸦片走私的情况。1839年3月2日,林则徐在江西旅途中,及时向广东布政司、按察司发出逮捕61名重要烟犯的密令。钦差大臣在上任途中,就显示出他的禁烟威力。到了广州后,他下令查封所有烟馆,速缴鸦片烟土。他不顾英国驻中国商务监督查理·义律的恫吓,命令英国的22艘鸦片趸船,全部开到虎门。
1839年6月3日下午2时,林则徐登上虎门海滩的礼台,震动世界的虎门销烟,在隆隆的礼炮声和广大群众的欢呼声中开始了!销烟连续进行了23天,230多万斤鸦片全被销毁。
林则徐永远值得纪念,他的业绩对人们一直起着鼓舞作用。
做救人的医生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隋唐民间医学家孙思邈是我国著名的“药王”。他一生不求高官厚禄,几十年如一日,一心为老百姓解除病痛。
在少年时代,孙思邈对医学的重要性并不十分了解。那时,他对文学很感兴趣,立志要写出流芳百世的好文章来。但后来发生的一场灾难,使他改变了志向。
那一年,孙思邈的家乡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庄稼枯死,颗粒无收。紧接着瘟疫也流行开来,死者不计其数,有的村庄成了无人乡。孙思邈也染上了瘟疫。就在他生命垂危的时候,一位云游郎中用几副良药救了他,把他从死神手中抢救过来。
大难不死,孙思邈感触很深。他深深体会到,功名利禄比起人的生命来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在瘟疫面前,自己能写好文章又有什么用呢?如果能有一手高明的医术,那对挽救人的生命是太重要了。从此,他收拾起文章诗书,到处寻求医书药典,立志做一个有作为的民间医生。
由于孙思邈能诗善赋的名声太大,就在他抛却功名立志行医后不久,朝廷传来圣旨,隋文帝让他去当国子监博士。这是多少文人苦苦追求的官位,可孙思邈毫不动心,他对钦差大臣说:“富贵功名哪有人的性命要紧,请大人回复皇上,我难以从命。”他知道皇上的旨意是不能违背的,现在自己拒绝了圣旨定会遇到麻烦。于是,他告别家人,开始了云游四方的行医生涯。
孙思邈在民间行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山区度过的。有一年,山里人的脖子突然粗了起来,得了一种大脖子病。得病的人浑身没力气,不能干重活,但吃起饭来却食量惊人,肚子还老是觉得饿。孙思邈知道吃海生植物能治这种病,可是山区离海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他就摸索出一种治病方法,用羊和鹿的甲状腺来治,治好了许多人。
孙思邈一心一意用自己的医术为人们治病,只要病人有一丝希望,他是从来不放弃的。有一天,孙思邈在路上看到四个人抬着一口棺材往野山走去,棺材底下的缝里滴着鲜血。他问道:“这里面的人怎么死的,死了多少时间了?”人家告诉他,棺材里是一个难产而死的产妇,死了有几个时辰了。孙思邈让他们把棺材放下,说:“看血的颜色,或许还有救,快把盖子打开吧。”大家对孙思邈很信任,就一齐动手打开了棺盖。孙思邈摸了产妇的脉象,选好一个穴位给她扎针。时间不长,一个婴儿呱呱落地了,产妇也醒了过来。孙思邈一针救了母子两条命。
孙思邈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传到了唐太宗的耳朵里,唐太宗把他召到京师,要他担任谏议大夫。唐太宗虽然是个明君,但孙思邈还是谢绝了,因为他不想做官。尽管那时孙思邈已是90岁的高龄了,他还是不辞辛苦,在民间为黎民百姓治病。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加以整理,写出了2部药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药王”的美称也从此载入了史册。
为天下穷人行医看病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屋外狂风呼啸,破旧的房屋摇摇欲坠,随时都会倒塌。屋里悲惨凄伤,刘完素患病的母亲刚刚死去。刘完素知道,母亲的病要是及时治疗是能治好的,但由于家庭贫困无钱请医生,母亲硬是让疾病给拖死了。刘完素大哭一场,埋葬了母亲。他立志要学医,做一个有用的医生,为天下穷人行医看病。从此,他开始云游四方,一边拜师学医,一边为人治病。浪迹天涯许多年后,最后在河北河间县定居下来。
刘完素聪明,医术精湛,而且他本来就是抱着为穷人看病的信念,所以很受群众欢迎。金国皇帝知道他的本事和品行后,三次请他做官,都被他拒绝了。他用毕生的精力研究医学,始终在民间行医。
刘完素的钻研精神十分感人,对所研究的问题总是力求透彻全面,决不肤浅草率。一本《黄帝内经》,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细细研究,从25岁直到60多岁,真是从少壮到白头。
正是在这种深入研究、务求精通的治学思想指导下,刘完素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发现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天气寒冷,很多人都爱饮酒。所以疾病多以热性病为主。可医生往往不注意这个特点,给病人服用含有温燥芳香药的成药,反而使病人病情加重。针对这种情况,刘完素奋笔著书,提出这样治疗的危害性,还讲述对这些热性病应该如何治疗。他用前人的经验对热性病的发病机制作了总结,还把热性病的类型扩充到50多种。这些,构成了刘完素学术思想的核心。刘完素还开创过其他疾病的治病新路,是很有成就的一代名医。
为了法兰西的解放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890年11月22日,戴高乐生在里尔一个天主教的家庭。父亲亨利·戴高乐参加过普法战争,当过教员,他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感情对戴高乐影响很深。他10岁时就向父亲表示立志从戎。
1909年,戴高乐考上圣西尔军校,开始军人生活。1912年军校毕业后任少尉军官。不久,他被派往第33步兵团供职,颇得贝当团长的重视,第二年就晋升为中尉。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戴高乐随步兵团开赴前线。大战期间,戴高乐受过3次伤,得到3次嘉奖。1916年被俘,曾5次试图脱逃,均未成功,直到大战结束,才获得了自由。1919~1921年,戴高乐作为法国军事代表团的少校成员到达波兰,指挥波兰白匪军武装干涉苏俄的战争,获得过波兰最高勋章。10月,戴高乐回到了巴黎。
在二三十年代,戴高乐作为贝当的幕僚,来往于莱茵区、近东执行军事使命,并致力于战略和军事理论的研究。1932年,他出版了《剑刃》一书。1934年,又出版了《建立职业军》一书。1937年底,戴高乐晋升上校,任第507坦克团上校团长,人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摩托上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国统治当局依凭“马其诺防线”,宣而不战。当时,戴高乐率部驻守亚尔萨斯,几次写信给总参谋部,呼吁建立装甲部队,指出“在这场战争中消极被动要遭失败”。1940年3月,雷诺组阁。戴高乐又写信给他,力主改革。5月,德军突然袭击,侵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突入法国北部。戴高乐受命指挥第四装甲师,在拉昂、阿布维尔一带进行阻击。可是由于以贝当、魏刚为首的军界头目鼓吹失败主义,不予支援配合,戴高乐部队孤军败战。6月5日,雷诺任命戴高乐为国防和陆军部次长。戴高乐力主抵抗,曾两度飞往伦敦,向英国人表示雷诺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
6月14日,巴黎陷落,法国沦亡。在这个严重关头,戴高乐离法赴英,于6月18日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了《告法国人民书》。他在这一著名演说中打出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旗帜。他庄严宣告:“无论发生什么事,法国抵抗的火焰不能熄灭,也绝不会熄灭。”第二天,他又以“法国”的名义宣布:“一切仍有武器在手的法国人,他们的本分是继续斗争。”
戴高乐在伦敦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得到了英国的支持,承认他是“自由法国人的领袖”。
戴高乐重视武装部队的筹建,招募志愿人员的工作进展迅速,从7月末到11月,“自由法国”的武装力量由7000人扩大到3万人。10月,戴高乐组织了法兰西帝国防务委员会,坚决表示“要把战争一直打到解放为止”。戴高乐还成立了“中央情报和行动局”,向国内派遣情报员,开辟“特殊战场”。1942年元旦,戴高乐派前省长让·穆兰空降到法国南部,联络国内的抵抗组织,力图成立统一的抵抗组织,从属于“自由法国”,还提出了“一个战斗,一个领袖”的口号。同年,“自由法国”改名为“战斗法国”,进一步统一了国内的抵抗运动。1943年6月,在阿尔及利亚成立了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宣布它是“法国的中央政权机关”,号召法国人民同它一起,“通过战争和胜利,使法国重新恢复自由、伟大和在强大盟国中的传统地位”。
1944年6月和8月,英美联军在法国北部、南部先后登陆,人民起义的风暴席卷法国。巴黎人民用自己的战斗解放了首都。8月24日,戴高乐随同盟军进入巴黎。9月初,戴高乐改组临时政府,给一些抵抗运动的头头封官晋爵。他还以“临时政府”名义,宣布恢复共和国军队,解散和改编内地军,解除了几十万游击队的武装。同时,勒令“全国抵抗委员会”和各地解放委员会立即解散。接着,法军和盟军一起,渡过莱茵河,继续追歼德国侵略者。1945年5月,法军和盟军一起接受德国投降。
胜利后,戴高乐主张扩大总统权力,提出所谓复兴法兰西运动,1945年11月,戴高乐当选为临时政府总理。由于资产阶级政党集团内部的矛盾,再加上美国表示的冷淡,戴高乐于1946年1月宣布辞职。
在第四共和国(1946~1958年)存在的12年间,戴高乐作为“在野派”的首领,以“法兰西人民联盟”为阵地,扩大自己的力量。他宣传自己的政见,对第四共和国历届政府的内外政策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在50年代中期,他一面从事《战争回忆录》的写作,一面申述维护民族独立、加强欧洲联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958年,法国政局混乱,第四共和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危机。戴高乐接连发表声明,表示要接管共和国的权力。5月底,戈蒂总统任命戴高乐组阁。9月,进行公民投票选举,通过了新宪法,第五共和国宣告成立。年底,戴高乐当选为法国总统。1965年总统选举时,戴高乐连任总统。在他执政的10年中,他改革了国内的政治制度,镇压了反对派的活动,结束了阿尔及利亚的战争,并采取发展工业、增加经济实力的措施。在外交上,他执行了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政策,反对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1963年初,戴高乐公开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推动共同市场经济一体化,为实现“欧洲联盟”而努力。同年,法国正式拒绝了美国提出的“多边核力量”计划,拒绝在苏美控制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上签字,坚持建立自己的独立核力量。1965年5月,戴高乐一再表示法国决不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任何“超级大国”去控制,重申要在世界上建立一种“新的均势”,“这种均势要以每一个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责任为基础,而不是以一个世界大国的独霸或两个世界大国的共同霸权为基础”。1966年,法国退出了北大西洋公约军事一体化组织。1967年,撤除美国在法国的驻军和军事基地。同年8月,戴高乐在电视演说中再次指责苏、美的霸权政策,表示法国在对外关系上要采取“法国自己的立场、自己的政策”。1968年,法国政府多次公开谴责苏联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戴高乐重视同我国的友好关系,1964年1月,中法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戴高乐认为“在亚洲,没有中国的参加,就不能办成任何大事”。在他去世前的几个月,还打算亲自访问中国。
1969年4月,由于国内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戴高乐无力解决矛盾,被迫辞职,退居科龙贝。1970年11月9日,由于动脉瘤引起的胃动脉破裂,在科龙贝突然去世。
中国铁路由中国人自己来修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在北京八达岭附近的青龙桥车站,矗立着一座铜像。铜像塑造的是位60岁左右的老人,胖胖的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他就是当年负责建造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
詹天佑是广东南海人,他小时候非常聪明,特别在数理方面很有天赋。11岁那年,父亲带他参加清政府组织的官派留学生的考试,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父亲高兴地流下了眼泪,一再叮嘱他要好好学习。
詹天佑在美国学了10年,学了土木工程和铁道工程两个专业。学成回国后,他决定大干一番,把自己的知识才能贡献出来造福国民。
1903年,清朝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清朝时,中国的铁路公司依附于帝国主义,公司的大权控制在外国人手里。外国人把经营中国的铁路看成是有利可图的事。当修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开时,外国人你争我夺,谁都想夺到筑路权和经营权。英、俄两国吵得更厉害,非得要派自己国家的人当总工程师不可。双方僵持不让,最后怄气达成协议,说如果这条铁路由中国自己建造,那我们就不争了。
迫于这种形势,清政府才决定自筑京张铁路,詹天佑被任命为总工程师。这一来,外国人停止了互相间的争执,又把矛头对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说什么中国人哪修得了铁路,修建这个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真是狂妄至极。
詹天佑早就对清政府无视中国利益、肆意出卖铁路权感到无比愤慨,坚决主张中国铁路由中国人自己来修。面对帝国主义的蔑视,詹天佑决心为中国人民争口气,把京张铁路造得让人心服口服。
他带着工程技术队,投入了紧张的选线测量工作。为了寻找一段最佳的路线,他每天翻山越岭,迎着塞外怒号的狂风,在悬崖峭壁上定点制图。晚七点,他在简陋的工棚里认真计算和绘图。他说:“技术工作一定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话不能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1905年9月,铁路工程正式开工。这个工程的复杂和艰巨是当时世界铁路史上少见的。最艰苦的要算中段线路南口到岔道城,这一带地形崎岖,山峦重重,地势逐步升高。要筑路必须开山填壑、开凿隧道。其中最长的八达岭隧道长达1000多米。那时没有开山机、抽水机、通风机等设备,这些隧道几乎都靠人工开凿。詹天佑经常和工人们一起挑水运泥,和工人们一起吃住,随时检查和指导铁路工程。
隧道打通后,詹天佑考虑到八达岭地段势险坡陡,铁轨直铺的话列车很难爬上去,容易翻车出危险,就决定从青龙桥起,傍着山腰,把铁轨铺成“人”字形。又在列车各个车厢之间设计了自动挂钩,使车厢不容易脱节。
1909年9月24日,京张铁路全线通车,比原计划提前了2年,还节省了28万两银子。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胜利通车,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在我国的铁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无志则不能立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有一种植物叫茑,它的身体又细又柔软,自己无法长高,只能沿着别的高大的植物往上爬。慢慢地,茑的枝叶茂盛起来,还结了不少红黑的果实。一天,一个过路人见了茑,摘了一个果实吃。
“真甜啊!长得也漂亮!”他夸茑说。茑听了十分得意。
后来,一个木匠上山砍树。他看了看被茑缠绕的那棵大树说:“这棵树做房梁正好!”
木匠拿出斧头,砍起树来。
“他会连我一起砍断!”茑很害怕,它想离开大树,可是它平时缠得太紧了,现在想离开也做不到了。最后大树倒下了,茑也跟着断了。
有人感叹说:“如果茑能够自己生长,就不会遭到刀劈斧砍的横祸了。”
为东渡不惜生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鉴真(688~763年),我国唐代的高僧。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他是一位值得纪念的光辉人物。鉴真,俗姓淳于,出生于扬州江阳县,14岁在扬州大云寺出家为沙弥。青年时,他托钵远游,曾在洛阳、长安的寺院里,从名师攻读佛教经典。他在佛学上造诣很深,尤其对佛教的律宗和天台宗有深湛的研究。从26岁起,他就在扬州大明寺讲经布道,传授戒律。据《法务赠大僧正唐鉴真过海大师东征传》记载,在唐开元天宝年间,“淮南江北持净戒者,唯大和上独秀无伦,道俗归心,仰为受戒大师。”在他座下,名徒辈出。
唐帝国是当时亚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位于长江和大运河之交的扬州,不仅是中国南北交通的要冲,也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鉴真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使他具有丰富的国际知识和远大的眼光。在他看来,向外宏布佛法,是一个佛教虔诚信徒的应尽义务。而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各地的佛教僧侣,也知道鉴真和尚是“郁为一方宗首”的著名高僧。
大化革新前后,日本在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都迫切需要向中国学习。7世纪以来,一次又一次的派出遣隋使和遣唐使,基本上都是抱着学习交流的目的而来的。学习中国的佛法,是使团的任务之一。天皇政权,出于它维护封建统治的要求,大力兴建寺院,推广佛教。而佛教的传播,又是日本吸收外国文化,特别是吸收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8世纪上半期,佛教传入日本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僧侣人数,也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僧侣应该遵守的清规戒律,尚未制订,佛教徒中存在的放任自流状态,已成为日本佛教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公元733年,日本政府派遣的第九次遣唐使中,有几个留学僧。其中的荣睿、普照,就是奉敕入唐,寻访精通戒律的高僧东渡传戒的。
荣睿、普照跑遍唐朝的东西两京,访师问道。公元742年,他俩赶来扬州求见鉴真。为了发展祖国的佛教文化,邀请名师传经讲道的两个日本僧侣,与决心献出余生东渡传法的55岁的鉴真的会见,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壮丽的一幕。会见中,随侍鉴真的,有30多个及门弟子。荣睿对鉴真说,“佛法东流至日本国,虽有其法,而无传法人。”他吁请鉴真派弟子“东游兴化”。鉴真深感中日两国,虽“山川异域”,而“风月异天”。他下定决心,东渡传法。他问众弟子,谁愿去日传法?弟子们的回答是沉默。弟子祥彦表白说:“彼国太远,生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人生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到。是故众僧咸默无对而已。”可是,这位高僧却坚决地说:“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在鉴真的决心感召下,21个弟子决定跟他同到日本去。
为了实现壮志宏愿,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始终坚持百折不挠的精神,鉴真就是这样的人。他在东渡传法中,碰到重重的阻碍、磨难和挫折。唐朝的官府为难他,鉴真的子弟和扬州寺院的僧侣劝阻他,鉴真并不理会这些阻难。可是,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去日本途中,风急浪高,海道艰险。从公元742年以后的七八年中,鉴真一行先后东渡5次,结果都失败了。一次,他们的乘船被恶风猛浪击破,又一次,险礁撞沉了他们的船只。第五次(748年),61岁的鉴真一行35人,乘船出海,遇暴风把船只吹到南海,在海南岛西南端登陆。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鉴真一行,从海南经广东、广西、江西,循长江而下经南京回到扬州。长途跋涉的困顿,炎热蒸闷的气候,不断折磨这一群僧侣。鉴真的弟子祥彦和日本僧人荣睿,在旅途中因病去世。鉴真也因暑毒入眼,双目罹疾,终至失明。公元753年,日本遣唐大使归国。归国前他面谒鉴真,邀请赴日传法。鉴真欣然允诺,率领随侍弟子僧侣等共24人,作第六次越海赴日的壮行。公元754年2月,他们到达了日本首都奈良,受到日本朝野的盛大欢迎。当时鉴真双目失明,年已67岁。
鉴真在日本11年,他和他的弟子法进、思托、如宝、昙静、义静等,做了大量的影响深远的工作。他设坛授戒,讲学传经,座下弟子,常满3000人。他是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创人,对日本天台宗的兴起,也给予直接的影响。他为日本僧侣确立戒律的律仪。日本奉鉴真为律宗第一代祖,法进、如宝为第二、第三代祖。日本天台宗的创始人,著名的佛教大师最澄,在入唐学习前,曾受教于鉴真及其弟子。在日本,上至天皇,下及僧俗佛教信徒,敬礼鉴真,从未稍衰。在当时,他成为日本佛教徒的组织者和导师。
鉴真在日初住东大寺,5年后,在鉴真及其弟子主持下,新建唐招提寺。由鉴真弟子如宝、思托、法进、昙静等亲自设计的唐招提寺,其规制取法当时中国佛教寺院。它庄严大方,雄伟壮观,在日本建筑史上别开新貌,对日本佛教建筑艺术产生巨大影响。唐招提寺内的金堂和当时塑造的许多佛像,迄今尚存。这些佛像形态上的厚实、稳重、庄严、丰满,制作方法上的干漆法,成为日本一代雕塑艺术的巨大成就。寺内的鉴真和尚坐像,是思托创制的。从坐像魁梧的身材,端正大方的仪容,开阔的额门,清秀的五官,可见鉴真坚强刚毅的意志、深沉厚实的个性。长期以来,日本人民以唐招提寺的建筑和佛像作为他们珍贵的国宝。
鉴真及其子弟以汉语讲经,思托、法进等人擅长诗文。这些,对促进中日语言文学的交流很有作用。鉴真精于医药,熟悉药性,能以鼻代目,鉴别药物。他曾治好日本圣武天皇皇后的疑难病症,遗有《鉴真上人秘方》于世。日本医道,奉祀鉴真遗像,尊为祖师。鉴真在日本,主要是传播佛法,但同时也传播了中日人民友谊的种子,加强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公元763年鉴真逝世,日本僧俗同声悼念。次年,日本遣使到扬州诸寺通报鉴真去世的消息,扬州所有寺院僧众都服丧服,面东3日,以志哀悼。
三千越甲可吞吴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有一个小小的村庄——蒲家庄,这里是我国17世纪的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的出生地。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他生于1640年,卒于1715年。他一生坎坷,虽然自幼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19岁初应试,即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但以后却屡试不第,有两次是被诬为犯规而轰出考场。个中原因,是因为清朝初年满族统治者不允许更多的有才华的汉族平民进入官僚阶层。蒲松龄在这个“仕途黑暗,公道不彰”的社会里,悲愤满腔。由于家境窘迫,他31岁时去宝应县为同邑孙惠当过一年幕客,33岁时,即被西铺村毕氏聘为私塾教师,直到71岁才撤帐回家。
蒲松龄虽然一生未能中举,到71岁才援例拔为贡生,但是,他在悲愤中不忘进取。他在自己压纸用的铜条上刻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运用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故事,表达了矢志不渝的决心。后来,蒲松龄终于写出了《聊斋志异》这样的“孤愤之书”。这是他一生最有价值的东西。
在蒲松龄故居“聊斋”里,郭沫若曾为蒲松龄的画像题写了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一题联,正是对他一生的最高评价。
蒲松龄作为一位敢于仗义执言,刺贪刺虐的作家,虽在当时不得志,却为后世所景仰。
要留清白在人间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3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上官大夫和屈原职位相同,他为了能得到怀王的宠信,很嫉妒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怀王命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刚写完草稿,还没最后修订完成。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夺为己有,但屈原不肯给他。他就向楚怀王说屈原的坏话:“大王您让屈原制定法令,上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每颁布一条法令,屈原就自夸其功,说是‘除了我之外,谁也做不出来’。”怀王听了,非常生气,因此就对屈原疏远了。
怀王十五年(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
当时屈原劝说楚王不要与齐国断交,等到秦国给了楚国600里地后,再断交也不迟,但楚怀王不听,与齐国断交。但向秦国要600里地时,张仪说只是6里,不是600里。楚国使者非常生气地离去,回到楚国把这事告诉了怀王。怀王勃然大怒,大规模起兵攻打秦国。秦国也派兵迎击,在丹水、淅水一带大破楚军,并斩杀8万人,俘虏了楚将屈丐,接着又攻取了楚国汉中一带的地域。于是楚怀王动员了全国的军队,深入进军,攻打秦国,在蓝田大战。魏国得知此事,派兵偷袭楚国,到达邓地。楚兵非常害怕,不得不从秦国撤军回国。而齐国很痛恨怀王背弃盟约,不肯派兵救助楚国,楚国的处境非常艰难。第二年,秦国提出割让汉中一带土地和楚国讲和,但楚怀王说:“我不希望得到土地,只想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到这话,就说:“用我一个张仪来抵汉中之地,请大王答应我去楚国。”张仪到楚国之后,又给楚国掌权的大臣靳尚送上厚礼,并用花言巧语欺骗怀王的宠姬郑袖,怀王竟然听信了郑袖的话,把张仪又给放跑了。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再担任重要官职,刚被派到齐国出使,回来之后,向怀王进谏说:“大王您为什么不杀了张仪呢?”怀王感到很后悔,派人去追赶,但已经来不及了。
公元前277年秦国派遣大将白起,攻打楚国,且攻陷了楚国首都郢城,人民四处逃散,当屈原听到这样的一个噩耗,不禁老泪纵横、悲痛欲绝,可是正当被流放的他又有什么办法啊,他怀着落魄愤恨的心情,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在汨罗江旁,走着走着他碰到了一个渔父,渔父问他说:
“你不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在这里呢?”
屈原就回答这个渔父说:“举世皆浊,惟我独清;众人皆醉,惟我独醒。所以我才会遭受到放逐啊。”渔父说:“凡是能够成为圣人的人,必不会墨守成规,而能顺应时俗,既然举世皆浊了,为何你不随其流而扬其波呢?众人既然已经醉了,那么你为何不多喝几杯,何必要与众人不同而遭放逐呢?”
说到这里,屈原便相当生气地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必定会弹去帽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会将衣服的灰尘抖干净。一个正直的人,怎能将洁净的身子,委屈于污秽不堪的世界呢?”说完,便愤然离去,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丧失志气的大学生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
姨妈是一名人民教师,天生就一副菩萨心肠,一向温文尔雅,但6月的一天,我却目睹了她对一个陌生青年走了火的严厉的训斥。
那是个星期天,我陪着姨妈正在大街上散步,迎面撞上一个蹲在地上向行人乞讨的年轻人,只见他面前放着一个牌子,上面介绍他是一个大学生,来这座城市打工,但未找到工作……
姨妈凑上去,问那年轻人真是大学生吗,年轻人点点头。
刚才还说说笑笑的姨妈陡然变了脸色,像一头暴怒的狮子,将雷霆般的呵斥,暴风骤雨似的倾泻到年轻人头上:“收回你的手,拾起你的牌子,就你这样还是一个学生吗,你看看自己配吗,学生的脸都被你丢光了。读书是为什么呀?是为让你乞讨吗?呸!读书是让你自力更生的……”
平素说话柔声细语、从不带脏字的姨妈,这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连我都惊呆了,那个年轻人更是惊愕不已。
“快滚,别在这里丢人现眼。”姨妈不容置辩地喝道。
那年轻人真的在众目睽睽下,垂着头乖乖地走开了。
望着胸膛还在剧烈起伏不已的姨妈,我还未缓过神来,姨妈从兜里掏出50元钱,示意我过去交给他刚才责骂走的年轻人。
我不解地望望姨妈,姨妈长叹一口气,命令我赶紧送去。
当我追上那个年轻人,请他原谅姨妈的冲动时,那个年轻人满脸羞愧地向我真诚地感激道:“谢谢你姨妈,我将一生铭记她的教诲,请你转告她,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年轻人转身走了,我还握着那张钞票久久地愣在那里。
志在中华腾飞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绵延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在中国历史和20世纪世界历史上竖起了一块雄伟的里程碑。里程碑上镌刻着一个不朽的英名——孙中山。
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的乡民都记得,他是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本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小时名叫帝象,长大后取名文,字德明,号日新。“逸仙”是他学生时代改的号(“日新”的粤语谐音)。
中学时,他的床铺帐顶内,总是别着中国与世界地图,每夜对着地图沉思,心潮随世事风云起落,同学们都叫他“通天晓”。
1894年,他写下了8000多字的《上李鸿章书》,主张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工农商业,改革教育制度,以使“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他满腔的热情遭到拒绝,遂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决心进行民主革命。在“振兴中华”的旗帜下,团结了数千人。1905年,组织成立中国同盟会,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革命纲领。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后,他被选为临时大总统。一天,他出席一个重要会议,被门口的卫兵拦住:“今天孙大总统来,别人不让进去!”他微笑着说:“孙大总统不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吗?”卫兵不耐烦地说:“你得赶快离开!”当卫兵看到他的名片后,不禁热泪盈眶。
又有一天,一位8旬老人见孙中山时行三跪九叩礼,孙中山忙将他扶起:“我是为全体国民服务的,不要这样!”老人感慨万千:“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以后,为了中华腾飞,他写了《建国方略》,描绘了祖国未来的宏伟蓝图。
立志造汽车的福特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汽车大王”福特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机械产生了兴趣,因为父亲不支持他的爱好,他多次与父亲的意见不统一而发生争执,但父亲的意见根本就改变不了福特的意志。福特对机械的兴趣不但没减,反而更加浓厚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福特居然把投身于机械业当作他人生的志向。
福特知道要想在机械制造上有所作为必须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做后盾,而他要做的就是去接触它,在实践过程中去学习知识。于是,福特就自己到了当时的机械制造业繁盛的底特律给人打工。
3年后,福特凭自己学到的知识,决心放弃外面的工作。通过充分分析自己的能力,他最终决定,要用实际行动做一番自己所热爱和拥有的事业。
于是他回到家自己开了一家小工厂,在这期间,福特做一些小机械,以帮助父亲的农场完成某些人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一些小成功使福特的信心备受鼓舞,决心更好更快地向自己设定的目标奋进。
1893年,查尔斯·杜耶在芝加哥世博会上展出了由汽油作动力的车子,当时,福特参加了这次展览会,在会上,他看着新式车子,触动很大,决心自己制造一辆更好的汽车。但福特首先遇到的是电点火的问题,由于知识不足,他决定再次去底特律的爱迪生电灯公司学习电学原理,也由此和父亲再次发生冲突。但亨利·福特的目标是单纯的、明确的,而且实现目标的决心也是不可动摇的。
在爱迪生公司工作期间,他一边学习,一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制造一辆汽车。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实验,福特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终于在1896年6月面世了。车虽很简陋,但这个成功却再次鼓励了福特的决心。他坚信:只要努力向自己的目标奋进,就一定会成功!
组装汽车的成功是好事,但却使福特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爱迪生工厂要以每月500元薪金和可分红利的条件聘他去做生产部门的总监,但附带条件是要专业专职,不得再分心研究汽车。而底特律汽车公司的董事长要请他去当工程师,但月薪只有200元。面临两种选择,福特认真地评估了自己,对自己热爱的事业和高薪两个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最终决心选择自己当初选定的目标——汽车事业。
在与这家汽车公司合作期间,福特并没有放弃向更高目标发展的信心。他知道自己不只是要制造一辆汽车,而是要制造性能优良的有他自己特色的汽车。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终于,在1901年密歇根举行的汽车大赛上,福特将自己用近一年时间设计的26匹马力的赛车开上赛场,并以优异的成绩击败了上届赛车冠军温登,荣登冠军的宝座。
由于赛车的胜利,福特的名字一夜之间响遍美国。1903年,在各方的帮助和福特的努力下,一个给世界汽车行业带来巨大影响的福特汽车公司诞生了。
人当志在学业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陆游
东汉时,有个叫乐羊子的人,年轻的时候不爱学习。而他的妻子却是个很识大理的女子。
有一天,乐羊子在回家的路上拣到一块黄金,回家后高高兴兴地交给妻子。不料,他的妻子把黄金放在一边,责备他说:“我听人说有志向的人不会喝那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会吃别人怜悯时所给的食物;更何况你拣到别人的黄金有点贪财求利、玷污品行的呢?”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十分惭愧,他连忙把那块金子放回原来的地方,就告别妻子到远方求师访学去了。
很快一年过去了。乐羊子十分想念妻子,突然回到了家里。妻子惊异地询问原因。乐羊子不好意思地说:“我久离家乡,很是想念亲人,还有其他情况,想回家看看。”妻子听了很生气,顺手拿起身边的一把剪子,走到织布机旁把她没有织完的绸子剪断了,对乐羊子说:“这绸是由蚕丝织成的。一根丝虽然很细,但一根一根地织上去,就会织成丈,积成匹。现在我把它从中间剪断,等于前功尽弃,即使我再想接着织时,也要耽误好长时间的。求学也是这个道理呀!你在外面跟着老师求学,每天都应当学会一些原来不懂的新知识,培养美好的情操。如果你半途而废,和我剪断了这织绸有什么两样呢?”
乐羊子听的妻子的话,很受感动和启发,又告别了亲人,回到老师那里勤奋学习去了。这一去他整整7年没有回过家门,终于成为一位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干一番宏伟的事业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学
肖邦出生于一个教师的家庭。良好的幼年教育,使这个“神童”6岁即会写诗,7岁作曲,8岁登台举行音乐会,被誉为“莫扎特的继承者”。他少年时便立志做一个大音乐家,写下了“干一番宏伟的事业,做一些任何人还不能做到的事”的话语。在华沙贵族的沙龙和舞厅里,他很喜欢那些庄重和欢乐的波兰舞曲,并想把致力于改变这种舞曲的形式,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突破口。
1824年的暑假,遵照医嘱,父亲送肖邦去乡下养病。没想到,就是这平凡的玛佐夫舍村,为他新的创作灵感开凿了源泉。在那里,他完成了他最偏爱的,以波兰民间音乐悦耳的音调变化为基础的《玛祖卡舞曲》。
有一天,街上走过一列列被押送的囚犯队伍,他们都是反对君主政权的志士。为了用音乐来歌颂他们的精神,肖邦饱尝了创作的艰辛和喜悦。他曾撕碎过写就的纸片,折断过笔,也曾失望和恼怒地流过血。1831年,他到达斯图加特时,得知华沙已被俄军占领,悲痛之余,他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
在法国的头几年,肖邦的作品已在欧洲凯旋进军,博得了人们的高度尊重。法国音乐评论家舒曼曾激动地说:“脱帽吧,先生们!这就是天才!”
1848年2月,肖邦带病举行最后一次音乐会。这次独奏音乐会,他是被人用轿子抬进演员室的。那天晚上,他好像无一点劳累的样子,演奏得扣人心弦。演出后,他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走下舞台。
肖邦临终时,他深知沙俄统治下的波兰当局,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向姐姐请求道:“至少把我的心脏带回去。”亲人和朋友们埋葬了肖邦,并把伴随他后半生的那抔故乡的泥土撒在墓中。
站在奥斯卡的舞台上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一天,一个14岁的少女得到了她父亲最好的朋友冈纳叔叔送给她的珍贵礼物——一本羊皮封面的厚厚的日记本,上面烫着她的名字,还带有一把钥匙和一把锁。她决定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记在上面。她在日记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幻想着有一天,我站在奥斯卡剧院的舞台上,观众坐在那里,凝望着新的萨拉·伯恩哈特(一位驰名欧美的法国女演员)。”从此,这一志向成了催她猛进的动力源泉。
她3岁丧母、13岁丧父,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他们不同意她当演员。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坚定地选择了艺术的道路。她17岁考入斯德哥尔摩女子艺术学校,19岁,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僧桥伯爵》之后,她陆续在一些瑞典、美国影片中扮演角色,23岁时,步入世界著名影星的行列。
她始终不忘自己最初的志向,以狂热的精神献身于影剧事业。她说:“如果不让我表演,我一定活不下去。”当演《战地钟声》中玛丽亚这个角色时,导演说得把头发剃掉,她大声回答:“为了演这个角色,要我把头割掉也行。”
她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勤奋刻苦地进行着探索。当初,她从瑞典来到好莱坞,为了学习美国语音,她每晚去看戏,仔细倾听演员的每一个发音。在她已经誉满影坛之后,仍然坚持每片试镜头,即使导演已经满意,她还要求重拍一次。话剧《忠贞之妻》在伦敦已经上演8个月,可最后一场演出之前,她还在和导演热烈讨论表演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
她就是这样精益求精、不断前进,拍出了《卡萨布兰卡》、《煤气灯下》、《圣女贞德》、《爱德华大夫》等50部电影。她第一个获得美国电视方面的最高荣誉奖艾美奖,3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成为光芒四射的电影明星。她,就是现代著名电影演员英格丽·褒曼。
不可无傲骨
若无胆量,永远不可能升到高位。
——赛鲁士
1895年7月19日深夜,徐悲鸿诞生在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祖父砚耕公曾参加过太平天国革命,父亲徐达章自幼喜爱绘画,但因家贫,请不起老师,依靠刻苦自学成为当地知名的一位画师。
悲鸿小时候也喜欢画画,17岁时因父亲病逝,为全家生活所迫,不得不离乡去上海寻求半工半读的机会。临行前,宜兴初级女子师范国文教师张祖芬先生殷勤送别,勉励他说:“你年轻聪敏,又刻苦努力,前途未可限量,我希望你记住两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送你,就送你这两句嘉言吧!”从那时起,徐悲鸿终身铭记这两句临别赠言,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1927年徐悲鸿从巴黎回国,这时的徐悲鸿已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画家,许多人包括国民党高级官员都渴望得到徐悲鸿的画。可是,徐悲鸿不愿为权贵们画画,即使摆好宴席,请他去画他也不去。
有一回,国民党政府的文化委员会主任张道藩登门拜访徐悲鸿,请他为蒋介石画一张标准半身像。张道藩说了很多好话,可是被徐悲鸿断然拒绝了:“我是画家,对你们委员长丝毫没有兴趣,你还是另请高明吧!”张道藩非常吃惊地说:“给委员长画像你没兴趣,你对什么有兴趣?”徐悲鸿冷冷地笑了笑说:“我对抗日救国感兴趣,我对人民大众感兴趣。”张道藩说:“这么说你肯定不给蒋委员长画像了?!”徐悲鸿说:“是的,是这样。”张道藩急了:“徐先生,你是才华横溢的大艺术家,我奉劝你还是不要做这样愚蠢的事,免得你以后悔恨。”徐悲鸿侧视了张道藩一眼,说:“悔恨?!我只能感到自豪!因为你的座右铭是升官发财,金钱美女。而我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