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
——陆九渊
承宫是汉朝著名的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家庭,7岁时,因为生活所迫,被父母送到一户富裕人家里当猪倌儿,为主人放猪。
承宫非常渴望读书。每天清晨,他赶着猪出去吃草时,常常碰到一些与他差不多年龄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去上学,他非常伤心,常暗自流泪。
一天,他又外出放猪,放着放着,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一阵读书声,承宫不知不觉被吸引住了,寻着声音走了过去。
这是一所乡间小学,是由一位叫徐子盛的先生开办的。承宫走到由篱笆做成的围墙边,朝教室望去,只见好几个孩子,正在先生的指导下,高声读书。承宫简直听入迷了,好久好久,他才从读书声中清醒过来。猪儿已跑得到处都是,他赶快把它们赶到一起,匆匆回家。
这以后,承宫心情不能平静了,每次放猪出来,他都情不自禁要到学校外转一圈。后来,他干脆把猪往草地上一赶,便跑到篱笆墙下,坐着偷偷听徐子盛先生教书。他还找来一段树枝,在地上东写西画,老师在屋里讲,他就在屋外学,就这样,他学会了一些字。
这一天,承宫又像往常一样,把猪往坡上一放,就跑到篱笆墙下继续偷学。学着学着,忽然听得一声怒喝,接着头上噼噼啪啪挨了几下。承宫抬头一看,只见主人横眉怒目地站在面前,脸都气歪了。
原来,最近主人发现猪不像过去那样长得好了,便怀疑承宫不认真放猪。这天,承宫赶着猪儿一出门,他就偷偷跟在后面,想看看承宫是怎样放猪的。这一看,他全明白了,便气急败坏地给承宫一阵痛打。
承宫被打得哇哇直叫,哭喊不已,这时,正在教书的徐子盛听到外面的动静,赶忙跑出来询问是怎么回事。当他明白面前这位痛哭失声的孩子是因为想学习而耽误了放猪后,非常同情,并把承宫拉到身边,厉声对那位主人说:“他还是个孩子嘛,你为什么这么狠心!今后他不再为你放猪了。”
徐子盛把承宫收留在学校里,让他帮助做点杂活,同时与学校的孩子们一起上学读书。
终于能到学校学习了,承宫非常高兴,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每天,他都早早地起来,提前把一天的柴砍好,把水缸挑满水,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等候先生和同学上学。上课时,他非常认真,识字、背诵、作文都处处领先。几年下来,他不仅阅读了大量的经史典籍,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成为当时著名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