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青少年知道热爱劳动的故事
82634100000002

第2章 劳动创造财富

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评选中,中国工人作为一个整体被评为年度人物亚军。《时代周刊》称:2009年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中国工人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赢得了世界范围的尊重,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认可诚实劳动最光荣,通过诚实劳动创造财富也是无可非议的。

高尔基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没有辛勤的劳作,就没有社会财富的积累。本章通过一些故事,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财富,自己动手,方能丰衣足食。

大禹治水

上古,虞舜做首领的时候,在我国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水灾。

洪水泛滥,犹如脱缰的野马,四处奔腾,淹没了平地,冲毁了房屋庄稼。

为了制服白茫茫的洪水,人们推荐一个叫鲧的人来指挥治水。

鲧很认真地工作了几年,辛勤劳累,但因没有了解洪水的特性,方法不对,所以没有取得成效。

鲧死的时候,悲伤地叹道:“没有治服洪水,我死也不甘心啊!”

鲧的儿子叫禹,他了解父亲的遗志,望着痛苦死去的父亲,说:“我不信治服不了洪水!我一定要继承父亲的遗志,治服洪水,为民造福!”

舜得知禹有决心治水,而且他确实很能干,就对他说:“禹,去吧,带领人们去战胜洪水!”

禹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总结父亲多年治水的经验,决定废除“堵”的办法。那“堵”的办法是修起土坝,截住洪水,结果水越堵越聚,越聚越大,最后冲垮了大坝。总之,堵住了这一处,冲坏了另一处。

禹对大家说:“我们除了‘堵’,还要‘导’,就是疏导,把水想办法引到大海里去。”

大家听了,觉得有道理,一致赞同:“对呀!就这样干!”

禹率领大家挖沟修渠,把水从高处引向低处,让它们向东方大海的方向流去。

禹为了百姓能过上平平安安的日子,他与无数治水的伙伴一样,穿着破旧的麻布衣服,干活、流汗,不怕苦和累。

天长日久,他的腿被水泡肿了,腿上的汗毛脱光了,双脚的脚趾泡烂了,脚趾甲都掉了。

禹有两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都顾不上回家看看妻子和孩子。

伙伴们劝他说:“禹,回家看看吧!”

禹擦擦脸上的汗水,说:“前面有好多事急着去做,大水无情,耽误不得,来不及进家了。”

说罢,他回头张望了一下,就带领大家向新的工地走去。

过了几年,禹率领治水的伙伴们又一次路过家乡。

同伴们指着禹的家,说:“禹,这次路过你的家,回去看看妻儿吧。”

还有人提醒说:“禹,你别忘记,你是婚后第四天就离开家的,听说你的孩子都长大了,至今还没见过父亲呢!”

禹抬头望望乌云密布的天空,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他想了想说:“看,大雨又来了。治水要紧,我们还是快走吧!”

人们都十分感动,说:“禹,难道你不要家了?”

禹笑了笑,说:“家,我是早晚要回的。那时,是咱们大功告成的时候!”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传遍了东西南北。这极大地鼓舞了人们治服洪水的决心。

十三年过去了,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大水退去,田地又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禹说:“乡亲们,大家再接再厉,重建家园。”

在禹的领导下,人们垦荒耕种,种植树木庄稼,开始了新的生活。

蔡伦改进造纸术

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有很多发明创造,其中的造纸术就是一项著名的科学技术成果。

他是怎样发明的呢?

原来,在远古的殷商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纸。纸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努力才发明的。甲骨上刻着的文字叫甲骨文。这些甲骨就是最早用来记录文字的工具。与此同时,我们祖先把文字刻在竹简和木简上。大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又在丝织品上写字画图,成为帛书。两汉时期,我国人民把废丝绵放在水中捣烂,再用帘子捞起来漏去水分,晾干它,就成了丝绵纸。西汉武帝时,大约离现在两千一百年前,又发明了用大麻纤维造成的麻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但是丝绵纸原料少,成本高,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麻纸由于当时生产技术上受到很多限制,面积很小,用途也不大。怎样发明一种原料来源广,价格又便宜的纸呢?东汉和帝时候,管理宫廷用品的尚方令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终于制造成质量较高的纸张。

蔡伦从小到皇宫去当宦官,担任职务较低的小黄门,后来提升为官职较高的中常侍,参与国家机密大事。在他做尚方令期间,因为监督制造宝剑和其他器械,经常和工匠们接触,于是就和他们一起研究改进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废渔网来造纸。他把这些原料铡碎,放在水里浸渍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薄薄地摊在细帘子上,干燥后,帘子上的薄片就变成纸张了。他造的纸体轻质薄,原料好找,价格便宜,可以大量生产,受到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绩报告朝廷,东汉和帝通令全国。从此,他的造纸术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因为蔡伦曾经当过“龙亭侯”,人们便把他发明的纸叫做“蔡侯纸”。

蔡伦死后八十年的东汉末年,一位叫左伯的造纸能手将蔡伦的造纸术加以改进,造出来一种厚薄均匀、色彩鲜明的纸,人们称为“左伯纸”。

中国造纸术大约在公元7世纪首先传到越南和朝鲜,公元610年传入日本,公元751年传到阿拉伯国家。12世纪中叶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的西班牙,17世纪末传到美洲大陆,最后传遍全世界。由于造纸工业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传播科学文化的速度和规模,促进了各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世界史中亦所罕见”的张衡

张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生于东汉后期,也就是公元78年。虽出身苦寒,但从小勤奋好学。十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好文章,誉满乡里。家里人盼他外出伺机做官,他却觉得要紧的是研究学问,便借去西京长安(现在的西安)、东京洛阳的机会,拜有学问的人为师,并到政府办的太学里日夜苦读。张衡花费十年苦功,于二十九岁那年完成了两篇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作品——《东京赋》和《西京赋》。三十四岁那年,皇帝派人召他到京都做郎中。郎中只是在宫廷里值班当差,比较清闲,这就使他既有时间又有条件看到许多不常见的书。他读了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杨雄的《太玄经》后,对天文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把智慧和才能全部用到科学研究上了。恰好就在这时,张衡被调任太史令,主管观察天象的工作。在这期间,他精心钻研天文学,不仅博览群书,还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观察日月星辰,不多几年,他就记录了2500多颗恒星及其运行规律,并把观察和研究的成果,写成了天文名著《灵宪》。书中使用了赤道、黄道、南极、北极等地理名词,相当精确地计算出了1年应为365.23天,还科学地解释了日食月食、月亮亏盈的原因等。张衡主张“浑天说”,把天比作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把地比作蛋黄,位居天中,这比当时许多人认为地是平的,天象一个反扣地上的碗的“盖天说”,无疑要进步得多。尤其是在一千八百年前,就作出了地圆的论断,更是非常可贵。张衡根据浑天说的理论,设计并制造了浑天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自动天文仪器,人们可以从它上面看到星体的出没,与实际天象完全符合。制造浑天仪时,当地发生过强烈地震,有人认为这是神灵震怒,降灾万民,张衡挺身而出,勇敢地宣传地震是自然现象,完全可以用仪器预测,并决心制造一台地动仪。为了解决工艺上的问题,他长途跋涉,向艺匠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元132年,张衡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问世了,这比欧洲要早一千七百多年。这台地动仪,设计科学,制造精良,灵敏准确。有一年,甘肃东南部发生地震,跟震中千里之遥的洛阳竟用这台仪器测出,成为当时的一大新闻。

“一个人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这是张衡经常用来勉励自己刻苦求知的一句话。的确如此,他对于科学的研究是很广博的。他制造的观测风向的候风仪,比欧洲的“候风鸡”早一千多年;他关于圆周率计算的数值,比印度数学家婆罗笈多早五百多年;他还造出过当时只是在传说中有过的指南车等。总之,张衡对我国以及世界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郭沫若曾为解放后重建的张衡墓碑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李春巧造赵州桥

接连几天滂沱大雨,把冬春两季干涸的洨河(在河北省赵县城南)灌了个饱,猛涨的洪水呼啸翻滚,多少赶路的人叹口气转身走了。只有一个小伙子,还呆呆地站在雨中。他急着要去看生命垂危的师傅,可偏偏让洨河给挡住了。等雨停水退赶到城里时,师傅已经离开了人间。小伙子抚摸着师傅留给自己的几架精致的石桥模型,含泪立志:为百姓造福,在洨河上造一座石桥。

这个小伙子是我国隋朝的一个石匠,名叫李春。他为了在洨河上架石桥,决定先摸清洨河的脾气。李春徒步走了半个月,不仅找到了洨河的源头,还沿途考察了洨河的河床,并访问了以前曾试图在洨河上架桥但都失败了的石匠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大胆地提出了“空撞券桥”的设想(半圆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做“券”,券的两肩叫做“撞”)。李春设想在券的两肩造两个小券,而且券都制成小于半圆的一段弧。这种“空撞券桥”的设计,“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李春这样的设计是非常合乎科学原理的。他考虑到:在洪水季节,洨河水位猛涨,流量很大,如果把桥的撞砌实了,水流不畅,石桥还可能被洪水冲垮,而不把撞砌实,用四个小券代替,水涨时,一部分水就可从小券往下流,这样,可使水流通畅,减轻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石桥的安全。按李春的设计造出桥后,不仅节约了大量石料,还使整个桥身的重量减少了五分之一,桥型也显得匀称、轻巧和美观。李春的设计表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开始造桥了,李春组织了大批年轻力壮的石匠凿拱石,在每块拱石的两侧凿出有规则的细密斜纹,使之拼砌后紧密牢固。李春还大胆地废弃习惯的“纵联式”砌桥法,采用“并列式”,就是不把桥洞砌成一个整体,而是二十八道纵向拱券分开砌造。他为什么不采用比较坚固的纵联式呢?原来纵联式虽然坚固,但如有一块石头坏了,整个桥洞就会受到牵动,甚至全部倒塌,很不容易修补。并列式则相反,一块石头坏了,只不过是一个窄券坏了,不会牵动全局,修补起来也比较容易。为了使并列式也更加坚固,李春请来手艺高强的铁匠,锻造“腰铁”和“铁拉杆”,把各道窄券的石块连在一起。

隋朝大业末年,也就是公元617年,“安济桥”(一般叫“赵州桥”)在洨河上落成了。石桥全长五十多米,宽九米多,中间走车马,两旁走行人,桥旁的石栏上还有许多精致的雕刻,十分美观。至今,这座桥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也是全世界现存的最古的一座石拱桥。这种空撞券桥,在欧洲直到14世纪才出现,那就是法国太克河上的赛雷桥。赛雷桥比安济桥晚七百多年,但它不如李春设计的坚固,早已毁坏了。而安济桥直到解放时虽有损坏之处,车马仍可通行。

如今,安济桥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党和政府组织了各方面的专家,对它进行了认真查勘和全面修复,还研究了李春的设计,结合现代的技术条件,运用到建桥和水利工程上。

李春,用他的劳动在我国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毕昇与活字印刷

在闪烁的烛光下,一个三十多岁的人伏在方桌上,专心致志地在一块半寸见方的小木块上刻着字。刻刀划破残夜,远处传来了一声鸡鸣。见他又整整刻了一夜,妻子十分心疼地说:“要再这么下去身子骨非累垮不可。”他头也不抬地回答说:“不要紧。这不,三千个常用字都快刻好了。”刻字的这个人是我国北宋时的一个普通平民,叫毕昇,后来世界上公认他为活字印刷的发明家。

三千个常用字刻好后,毕昇带着他来到邻近的万卷堂书坊,雕刻工们见了这一个个活字,都非常高兴。要是实验成功了,那可比雕版印刷省工省料多了。大伙热情地帮助毕昇,摆开字盘,调匀印墨,捧来纸张。毕昇把松香放在围有方格的铁框板上加热,待松香慢慢熔化了后,他按部首笔画照文稿从字盘里拣字,依次把一个个活字放进铁框。排完后从炉火上取下,冷却的松香把排满的活字紧紧粘接在一起。用过后只要再一加热,便可拿下活字重新组排。开始印了,可是刚刚印了几十张,发现有的字慢慢变大了,有的笔画也越来越模糊了,问题出在用来刻字的杉木容易吸水变形。怎样才能找到既能雕刻又不吸水的材料呢?坐在灶前帮妻子烧火的毕昇不住地念叨着:“不吸水,还可以刻字……”妻子见他痴呆的样子笑道:“你呀,都快中邪了,这不就是不吸水的东西吗?”毕昇霍地站起:“啥?”妻子指指瓦罐:“可就是不能在上面刻字。”一句话提醒了毕昇。他想,“先用泥坯刻字,然后再进窑煅烧,不就可以制成像瓦罐那样不吸水的泥活字了吗?”

他兴奋得整夜没睡好,第二天一早,就动身到黔首谷窑场去了。他住进窑工的小棚子,在窑工们的支持下,用胶泥制了十几个半寸见方的刻有字的“小土坯”,随着大盆小罐一起进窑煅烧。熄火后,毕昇兴奋地拿出“泥活字”,虽说一个个乌黑发亮,可有的有小孔,有的有裂缝。“这怎么能行呢?”毕昇叹了一口气。一个十来岁的小帮工见毕昇为此发愁,从怀里掏出个小泥猴。毕昇接过一看,小泥猴十分精致,轮廓清楚,线条细腻,一点缝一个孔都没有。当他得知卖泥制玩具的老人住在离窑场二十里(约一万米)外的小山村时,立即动身去寻找。老人被毕昇的诚意所感动,把和泥、制坯、造窑、掌握火候等一整套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毕昇回到家中,按老人说的,自己搭了一座小窑,请来万卷堂书坊的雕刻师帮忙。十几天时间刻成了五千多个字块,毕昇亲自点火烧窑,日夜守候在旁边。一套不吸水、笔画清晰、坚如牛角的泥活字终于制成了。这回再试印时,一气印了三百多张,都十分清楚。活字印刷成功了!它比欧洲第一步活字印刷品要早四百年。

黄道婆革新棉纺织业

在我国棉纺织业发展史上,黄道婆的名字是值得提到的。我国的丝织业素来发达,久已闻名于世。但是棉纺织业比较后起,到宋、元间才有大的发展。在元代,棉花的种植几遍全国,棉纺织技术也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广泛传播起来。黄道婆正是在宋、元间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时代出现的革新家,她的革新活动大有功于棉纺织业。松江地区在元代逐渐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这是与黄道婆的革新活动分不开。

黄道婆生卒的确切年月已无从查考。她大约生活在南宋末年,出生于今上海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很小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那时女子只是会说话的牛马,一个童养媳更是备受歧视和压迫。公婆的虐待,丈夫的打骂,使她无法生存。有一天,她天不亮就下地,挑灯时才回来,繁重的劳动使她筋疲力尽,想稍稍喘口气再做饭。可是公婆骂她偷懒,丈夫又劈头盖脸将她毒打一顿,并锁在柴房里。她摸着身上的累累伤痕、血泪,悲愤燃烧着她的心。就在这天漆黑的深夜,她在墙上挖了一个洞,逃出虎口,悄悄溜进了一艘远洋的海船,躲在船舱底。等到海船驶出吴淞口,她才从舱底爬出。她向船工们诉说自己的悲惨身世,恳求他们救她一条活命,把她带到遥远的地方去。船工们都很同情她,她便随船漂流到海南岛南端的崖州。

当时的海南岛,是我国主要产棉区之一。据记载,岛上的黎族,“妇人不事蚕桑,惟织吉贝、花被、缦布、黎幕”。这里所说的“吉贝”就是棉花。黎族妇女普遍纺得一手好纱,织得一手好布,织出的床单、幕布精美异常。

黄道婆只身流落异乡,朴实好客的黎族人民,像对待自己的亲姊妹一样,热情地接待了她。她愉快地生活在黎族人民之中。黄道婆在家乡虽然也会纺纱织布,但黎族人民先进的织棉工具和织棉技术,使她大开眼界。在家乡,剥棉籽是一颗一颗剥的,慢而费力;纺棉花是用“线弦竹弓”,“厥功甚艰”。而黎族妇女所用的工具却很轻巧,织出来的布又平又细。黄道婆是个聪慧的女子,又勤学好问,很快就熟悉和掌握了黎族人民整套的操作技术。还学会了织当地的著名产品——崖州被,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纺织能手。在1295~1296年间,黄道婆惜别了共同生活了三十多年的黎族人民,带着黎族妇女使用的踏车、椎弓和棉纺技术返回了家乡。这时,元王朝已经统治了中国,为了巩固其新生的政权,他们重税盘剥,要江浙一带每年缴纳十万匹棉布,江南人民如牛负重,苦不堪言。黄道婆带来的先进技术和工具,真是雪里送炭,人们奔走相告,棉纺织业的一场重大变革很快在南方兴起。

黄道婆回乡后,一面自织“崖州被”,一面耐心地向乡亲们传授技术。据《辍耕录》记载,她又在吸取黎族人民的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汉族人民的优良传统技术,经过反复实践,创造出一整套“擀、弹、纺、织”的生产工具,对棉纺织工艺也进行了系统改革。

黄道婆勇于学习、勇于探索、勇于革新的精神,永为世人所赞扬。特别是她发明的能同时纺三根线的手工机器,现在看来似乎很简单,但是在那时确实非常了不起的。黄道婆的这项发明比欧洲的“珍妮机”早了五百年。人们为了纪念她的功绩,在乌泥镇给她修了一座祠堂,叫做“先棉祠”。1954年4月,上海人民重修了这位杰出的古代纺织技术革新家的墓地,立了新碑,碑上刻写着她的光辉业绩。

毛泽东的“责任田”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在陕甘宁边区周围修筑了五道封锁线,隔断了边区和外界的交通,使边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党中央发出了“自力更生”的号召,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开展起来了。

这天,警卫班的战士们正在杨家岭毛泽东住的窑洞附近召开生产动员会。会上,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表示要大干一场,争当生产模范。这热烈的气氛惊动了毛泽东,只见他快步从窑洞里走了出来。

“你们在开生产动员会,这很好嘛!”毛泽东来到了战士中间,满面笑容地说,“党中央号召我们开展生产运动,克服眼前的经济困难,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可要带好这个头!”

毛泽东双手叉着腰,环顾着两旁的山坡,充满信心地说:“杨家岭上的土地足够我们种植瓜果蔬菜了。我们还可以养猪,解决自己的吃肉问题。假如再能搞一个合作社,那我们大家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用发愁了。”说到这儿,毛泽东爽朗地笑了。

战士们被毛泽东这么一说,仿佛看到了满山满坡菜绿瓜黄的丰收景象,于是群情更加激奋。大家围在一起,出谋划策,商量怎样开荒种地,怎样引水浇田,并决定几天以后正式开工。

到了开工那天,天刚蒙蒙亮,战士们就扛着?头下地了。战士们经过毛泽东住的窑洞门口,看到里面灯光仍然亮着,大家都知道主席又熬夜了,所以谁也不忍心去叫他。大家蹑手蹑脚地从门口走过,生怕打搅了主席,不料还是被毛泽东听到了。没一会儿工夫,只见毛泽东扛着?头找来了,他边走边说道:“不是说好了给我一块地吗?我的那份在哪儿呢?”

“主席,您考虑革命大事,非常劳累,这开荒种地的小事就不用参加了。您的活,我们加把劲就都完成了。”战士们异口同声地说。

“不行!不行!开荒种地是党的号召,我也不应该例外。”

在毛泽东的一再坚持下,大家只好在临河不远处给他划出了一亩来地。

毛泽东分到责任田后,对这一“争”来的土地十分珍惜,只要一空下来,他就去挖地。战士们发现后,一齐赶来帮忙,毛泽东总是坚持自己完成。他说:“你们有你们的生产计划,我有我的生产任务,这块地,你们挖了叫我挖什么呢?别看我的年纪比你们大,我还敢与你们比一比,看谁的田种得好!”

此后,毛泽东硬是忙里偷闲,一?头一?头地把地挖好,又垒了一个小水坝,将河水引到地里。不久,地里便栽上了黄瓜、辣椒和西红柿。毛泽东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施肥、锄草,蔬菜越长越茂盛。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夏天到了,毛泽东田里的西红柿结得又红又大,辣椒又尖又长,黄瓜沉甸甸地低垂着头,个个顶花戴刺的,真是诱人极了。人们每走过这里,都禁不住要停下脚步称赞一番。

毛泽东亲手开荒种田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延河两岸,军民大生产的劲头更足了。

毛泽东学打草鞋

秋收起义以后,毛泽东带着队伍上了井冈山。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围剿,井冈山的生活十分困难。每人每天只有五分钱的菜金,没有盐吃,也没有鞋穿。

面对重重困难,毛泽东向红军指战员发出号召:“没有粮,我们种;没有菜,我们栽;没有布,我们织;没有鞋,我们自己动手编草鞋!”

一天,毛泽东外出回家。他看见半山坡的一间小茅屋前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走近一看,老人正在打草鞋。毛泽东高兴地走上前去。

老人见是毛委员赶紧起身打招呼。

毛泽东笑着说:“老人家,我拜你为师来啦!”

老人听毛泽东这么一说,一下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毛泽东忙指着老人手中的草鞋说:“向你学打草鞋好不好哇?”

老人用怀疑的眼光望着毛泽东:“毛委员,你要穿草鞋,我替你打就是了。”

“不行!我要自己学会!”

“你这样忙,哪有时间学呢?”

“我白天没空,晚上学吧!”毛泽东说。

这天傍晚,毛泽东果然来到了老人的家。他进门就说:“老大爷,我真的学打草鞋来了。”

老人连忙拿出工具和稻草。他一边打,一边讲。毛泽东坐在一旁仔细地听,仔细地看,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都默默地记在心里。

不一会儿,一只草鞋打好了。毛泽东拾起地上的稻草,对老人说:“让我来试试吧!”说着接过老人递上的工具。

就这样,毛泽东这双拿过笔、握过枪、指挥过千军万马的大手,又在井冈山上的一间小茅屋里打起了草鞋来。他是那么认真,那么专注。他学着老人的样子,细细琢磨着老人讲的每一个要领,有时还问上几句,很快一只草鞋打成了。

老人看着毛泽东打的草鞋惊讶地说:“毛委员,没想到你草鞋打得还真不错啊!”

毛泽东学会了打草鞋。他又一招一式地教给战士们。大家见毛泽东亲自教他们打草鞋,都学得非常认真。

毛泽东不仅教会了战士们打草鞋,而且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勤劳俭朴的好榜样。

朱德的扁担

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

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会剿”。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令人情不自禁想起那流传已久的朱德的扁担的故事。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分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准备第三次反“会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方党组织积极动员群众为山上送粮。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朱德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

从宁冈茅坪到井冈山上的茨坪有六十多里山路,峰险路陡、坎坎坷坷、曲曲弯弯、十分难走。井冈山军民没有被困难吓倒,运粮队伍不辞艰难往返这条洒满血汗的山路,谱写了官兵一致患难与共的动人乐章!1928年冬的一天,天刚蒙蒙亮,朱德军长又带领部分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到宁冈龙市挑粮。这天,朱军长像往日一样精神饱满,穿着一身灰布军装,背着斗笠,扎着腰带,打着绑腿,穿着草鞋下山去。来到龙市,战士们有的用萝筐担,有的用口袋背;没有工具的战士索性脱下长裤,把裤口扎紧,把粮食装满两条裤腿,往肩上一搭一样方便。这样,大家挑的挑、背的背,翻山越坳,穿行在井冈山的蜿蜒山径上。

那年,朱德军长已经四十多岁了。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粮和年轻的战士们一道走着。大家想:朱军长晚上忙着思考作战大计,白天还要挑粮,这可会累坏他。他们商量一起到朱德军长面前提“抗议”,劝他少挑些。朱军长似乎看穿了大家的心思,说:“同志们,今天我们来比比赛,看谁最先赶到黄洋界上的大槲树那儿!”一听说比赛,战士们劲头来了:“好啊!谁先到大槲树谁是英雄!”一个战士灵机一动说:“朱军长,比赛可以,但有个条件。”朱军长问:“什么条件?”战士说:“你年纪大,不能挑那么多,分给我们一点。”朱军长一听,爽朗地笑起来了:“那可不行!”说着,挑起担子就走了,留下了一阵笑声。

中午时分,队伍赶到黄洋界大槲树下休息。黄洋界海拔一千三百多米,地势险要雄伟,一边是高山峻岭,一边是万丈悬崖。这里云海翻涌时如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故黄洋界又称“汪洋界”。休息时战士们议论开来了,七嘴八舌地说,劝也劝不住,讲也讲不过,怎么办?最后大家叫一个机灵的小战士把朱军长的扁担“偷”来藏起来了。战士们认为这样朱军长可以休息了。哪知道朱军长砍来一根大毛竹,用柴刀做了一根又大又扎实的扁担,叫军需处长范树德在扁担上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从此,他的扁担再也没人“偷”了。战士们看到朱军长大步流星走在山路上,满脸是汗,军装湿透了,扁担压得弯弯,感动不已。这时,山道上响起一阵阵歌声:

“同志哥,扁担闪闪亮,朱军长带头挑粮上井冈;井冈兵强马又壮,粮食充足装满仓;消灭白狗子,分田又分粮;保卫根据地,人民得安康……”

张大千三赴敦煌,慧眼识珠

国画大师张大千不仅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华,而且有着超人的眼光和勇气。20世纪30年代末年,已是名噪遐迩的张大千听了朋友关于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介绍,又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对石窟壁画艺术产生了极大兴趣,他强烈地感受到这些壁画的艺术魅力。在当时画坛一味效法宋明文人画的风气之下,张大千独具慧眼地发现了敦煌这颗民间艺术的明珠,他毅然自筹资金,不顾别人的种种议论,带着几个学生奔赴敦煌,实地考察。

西去敦煌,谈何容易。踏上河西走廊,交通设施是根本谈不上的,他好不容易租来一辆旧敞篷卡车,在大漠黄沙的千余里路程上颠簸了一个多月。进入戈壁滩后,又改骑雇来的骆驼,缓缓而行。一路上,黄沙漫天,狂风呼啸,张大千总是习惯地观察沿途的一切,无论是沙丘、戈壁,还是偶尔可见的骆驼队,他都不忘叮嘱弟子们说:“这都是我们画画的好素材。”

到了莫高窟的当天晚上,张大千未及休息,就急切地带上电筒、蜡烛到附近一个大石窟参观,一直察看到深夜。张大千来到敦煌正式开始考察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对石窟进行详细记录,并逐一编号,花去了四五个月的时间,张大千和弟子才完成编号工作。如今,张大千的张氏编号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并通用的敦煌莫高窟三大编号之一。在编号和记录的过程中,张大千对各个朝代不同风格的壁画进行了认真地揣摩和分析。佛像的肃穆端庄,菩萨的慈祥可亲,飞天的秀丽活泼,天王的威武雄壮,都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为日后的临摹打下了基础。

第三次到敦煌的时候,张大千才带领弟子们开始了大规模的临摹工作。在石窟里临摹壁画,和在室内作画大不一样,特别是临摹大幅壁画的上面部分,一手提着煤油马灯,一手拿着画笔爬在梯子上,上下仔细观察壁画,看清一点,然后在画布上画一点,一天里上下爬梯子难以计数。临摹到壁画的底部时,还得铺着羊毛毡或油布趴在地上勾线、着色,脖子和手臂经常酸得抬不起来。到了冬天,石窟里冷风逼人,滴水成冰,临摹工作更加艰难。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张大千还时刻不忘叮嘱弟子们:“要准确把握壁画的神和意,在服饰等细处更不可疏忽。”他说,这里从六朝到唐、宋、元各朝代的壁画、泥塑都有,风格各异,内容丰富,可以说是绘画、雕塑艺术方面最大的博物馆。

张大千是把敦煌壁画当作艺术珍品来看待的。因此,当他临摹的壁画在成都展出,有人以“敦煌壁画是水陆道场的工匠画,庸俗不堪入目”等言辞讥讽时,张大千毫不为之所动,他坚信这些历代工匠们的杰作才真正具有艺术上的生命力。

朱总司令积肥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党中央在陕甘宁边区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战士们人人分到了“责任田”,个个都想把自己的“责任田”种得好上加好。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于是,积肥成了大伙的热门活儿。

这是一个寒冷的早晨,东方刚有点发白,几名战士就背着粪筐,赶到延河边。这里有灌木丛和零星的草地,牧童常驱赶牛马前来饮水放牧,是个抬粪的好地方。果然,在河边的草丛、碎石间散落着不少牛马粪。一个战士得意地说:“今天我们可是最早来的,这一路上的粪都归我们了。”

忽然,在朦胧的曙光里,大家看到前面有两个人影,一高一矮,他们也在拾粪。

“喂!你们是哪一部分的?怎么腿这么长,跑到我们前面去了?”有位战士用开玩笑的口吻大声喊道。

“我的腿是长一点,个子大嘛,但总比不上你们年轻人眼尖、手灵、脚快呀,你们是全面优势嘛!”

好熟悉的四川口音,“啊,总司令,是前几天刚给我们讲过课的总司令!”一位战士先认了出来。大伙儿跑步迎上去一看,果然是朱德。只见他一手提筐,一手拿铲,正在拾粪。那矮个子是他的警卫员。

“总司令早!”战士们齐声喊道。

“你们比我更早嘛,看!你们都快半筐了,我才一点点呢!”朱德微笑着答道。

有位战士伸手去夺朱德的粪筐,想往他筐里拨点粪。朱德连忙一闪:“使不得,使不得,那我不成了剥削户了?”说完,大笑起来。又有一位战士说:“总司令,您事情多,就不要拾粪了,什么时候需要肥料,我们给您送去。”朱德严肃地说:“那怎么行?总司令就不能拾粪吗?我们大家都是农民出身,这些活在家时都干过。这些年忙于打仗,好久没干庄稼活了。现在国民党逼迫我们生产自救,我们就要上下一起来干,同心协力克服困难。再说,这也是积肥和锻炼身体相结合,一举两得嘛!”一番话说得战士们连连点头称是。在朱总司令带领下,大伙干得更欢了。

三任老八路和“将军杨”

在山西省武乡县王家峪的村头,有一棵两人合抱,高达三十米的白杨树,大家都亲切地称它为“将军杨”。

提起“将军杨”,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

1940年4月,驻在武乡东部山区的八路军总部为建设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

那天,阳光明媚,风和日暖,当地的老乡和战士们展开了植树比赛,看谁种树多,成活多。大家争先恐后,干得热火朝天。

这时,有一队八路军战士,扛着铁锨和?头朝河湾走来,走在头里的是三位老八路: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左权副参谋长。他们穿着和战士一样的灰粗布军服,袖口、衣边和膝盖已经打上了补丁。

大家高兴地向他们打招呼,儿童团员欢呼着把他们围了起来。

三位老八路和大家一起动手,在河边种下了一片白杨。

朱德挑了一棵笔直的杨树苗,对一位战士说:“小伙子,给咱选一块地方,栽上这棵小树,好不好?”

“好啊!”小战士指指一片空地说:“朱总,就在这儿栽吧!”

朱德立刻挥起?头刨起坑来。小战士见朱德使用?头十分顺手,动作很熟练,挖的树坑大小深浅恰当,不禁连声说道:“想不到,朱总种树还真有两下子!”

这时,朱德已经把树苗插进坑里,他又堆上土,用?头捣结实。

左权从河里提来满满一桶清水,给小树苗轻轻地浇上水。

彭德怀带着几个战士到山坡上割来了带刺的树枝,给小树苗做了一道精致的小篱笆。

树种好了,有人提议给小树起个名,于是,“将军杨”这个名字便诞生了。

几十年过去了,将军杨茁壮地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每当人们看到这棵将军杨,便想起三位老八路种树的故事。

贺龙的“元帅风采”

贺龙在战争年代,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为党和人民立下大功。解放以后,他担任了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虽然地位高了,但他仍然以普通劳动者的形象出现在老百姓中间。他那平易近人、热爱劳动的形象,龙潭湖养鱼场的职工们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1961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渔场的职工们正忙着干活。突然,有人过来亲切地与大家打招呼:“同志们好!”大家抬头一看,只见一位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头戴草帽、手提钓鱼竿的干部模样的老人出现在大家面前,他的脸上还带着微笑。职工中马上有人认出他就是贺龙,禁不住高兴地大叫:“啊,是贺老总来了!”工人们立刻把贺龙围在了中间。

原来,贺龙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他的办公室离龙潭湖很近,所以常常在下班后来到渔场旁的河里钓鱼。这一天,因见大家正在劳动,就走上前来与大家打招呼。

贺龙认真询问渔场所属水面有多大,养了多少鱼,湖里的水质怎样,等等。工人们都一一告诉了他。

这时,湖边又来了一些工人,他们为了增加水的肥力,运来了一桶桶稀粪,正准备往水里倒。

贺龙马上迎了上去,大声说道:“我来!我来!”

工人们连忙拦住贺龙,“老总,您是来休息的,这粪水又脏又臭,您可别动手啊!”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

贺龙一听,哈哈大笑起来。他爽朗地说道:“我不在乎,没有粪水臭,哪有鱼米香呀?”说着,一挽袖子,接过工人手中的粪桶,“咕咚”一声将粪水倒入湖里。他一桶接一桶,一口气倒了四大桶。

工人们看着贺龙花白的鬓发和利索的动作,都非常感动。

“这就是元帅的风采,这就是元帅的劳动本色!”工人们起初的那股拘束劲儿早就消散得一干二净,都跟着贺龙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南泥湾开荒

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自己动手、发展生产”的号召,开进了南泥湾。这块荒凉的土地一下子活跃起来。

一到南泥湾,战士们就抓紧时间开荒,以便赶上季节按时播种。

这一天,天刚蒙蒙亮,大家就起床了。大伙扛起自己打造的?头,排着整齐的队伍向荒山进发。一路上歌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大家来到指定的地点,这里的荒地上荆棘多,砍掉一丛荆棘,挖掉它的根,要花很长时间。尤其是狼牙刺,一不留神就会戳破衣服,划破脸和手。有一位新战士,在家从未种过地,更没有开过荒,拿工具的方法不对头,没多大工夫就满手血泡。可大家的情绪非常高,谁也不叫苦,谁也不肯落后一步。这位新战士也不例外。

有位战士叫尹光普,大伙都叫他“气死牛”。他的?头是特制的,1尺(约30厘米)多长,5多千克重,一天开荒4亩以上。而一头牛一天耕地也不足2亩。

718团团长陈宗尧亲自担任团部生产小组长,组员有参谋长、警卫员、司号员等八人。

团政委左齐在抗战中失去右臂,不能参加开荒,可他一有空就帮助炊事员烧水做饭,唯恐大家饿着渴着。

中午时分,左齐和炊事班的同志挑着担子送饭来了。

班长伸手向前一指,说:“同志们,加一把劲,把这块地消灭了再吃饭。”

“好!”话音未落,?头像雨点一样落地,前面稍微慢一点儿,后面就喊“快点,快点,挖到你的腿了!”眨眼之间,又一大片土地被开垦出来了。

左齐政委放下担子大声地招呼战士们:“小伙子们,喝口水再干吧!”连喊了几遍,就是没人答应。左齐急了,他只得命令战士们放下?>头,立即吃饭。

战士们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饭,又拿起工具干了起来。

就靠着八路军战士的两只手和一把?头,荒凉的南泥湾出现了一片新景象,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瑞希·巴特的故事

瑞希·巴特,1985年出生在美国一个印度裔IT业工程师家庭。在父亲的耐心教育和精心指点下,瑞希·巴特从小就对电脑、软件、互联网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六岁的时候就开始鼓捣电脑软件程序设计,迈出了编写电脑软件程序的第一步。后来,经过不断地学习,他掌握的电脑知识越来越多了。

受好胜心的驱使,瑞希·巴特专心致志地埋头于互联网个人隐私保护软件的编写中,发誓要最大限度地解决互联网安全保密性能不堪一击的重大隐患,为每一位网民的个人隐私提供安全“防火墙”。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辛勤编写,他精心创造出保护网民个人隐私信息不会被所登陆访问的网站不劳而获、随意窃取的“隐身冲浪软件”,从而开创出“互联网个性化”的新时代。

产品问世后,该如何使自己精心编写的“互联网个人隐私保护软件”早日变成众多网上冲浪高手的“隐身衣”呢?

一个新难题摆在瑞希·巴特面前,他认为只有尽快创建个人网站,才能公开推销自己的电脑软件。于是,瑞希·巴特在父亲的全力支持下,创办了专门经营互联网保密软件的“围城软件网”。这一网站亮相后,迅速赢得了网民的垂青,他们不惜巨资购买其下载使用权。仅几个月时间,瑞希·巴特的“围城软件网站”就先后有一百多名网民先后登陆,使瑞希·巴特不费吹灰之力,就赚得了五千美元。

后来,他的网站被加拿大一家大型探矿集团公司收购了,他摇身一变成为享誉美国和加拿大两国IT业界的“百万富童”。

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

叙利奥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十二岁,是个黑头发、白皮肤的男孩子。他父亲是铁路上的职员,还有好几个比叙利奥小的儿女,一家过着清苦的生活,钱总是不够用。父亲不因孩子多而觉得累赘,一味爱着他们,他最喜爱叙利奥,只是对他的功课却一点也不放松。他希望儿子早点毕业,找个比较好的工作,来帮补一家人的生活。

父亲年纪大了,并且因为一向辛苦,脸上看起来更老。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他肩膀上。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每天夜里趴在桌子上要写到很晚才睡。最近,有个杂志社托他写给订户寄杂志的签条,用了很大的正楷字写,每五百张签条给六角钱。这工作很辛苦,老人常常在吃饭的时候向家里人叫苦:“我眼睛似乎坏起来了。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有一天,叙利奥向他父亲说:“父亲,我来替你写吧。我能写得和您一样好。”

但是父亲无论如何都不答应:“不要。你应该用功念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

叙利奥知道父亲的脾气,不再请求,只暗自在想办法。每天晚上,他到半夜才听见父亲停止工作,回到卧室去。有好几次,十二点钟一敲过,就听到椅子向后拖的声音,接着就是父亲轻轻回卧室去的脚步声。一天晚上,叙利奥等父亲去睡了后,起来悄悄地穿好衣裳,蹑着脚步走进父亲写字的房子里,把油灯点着。案上摆着空白的纸条和杂志订户的名册,叙利奥就执了笔,模仿着父亲的笔迹写起来,心里既欢喜又有些恐惧。写了一会儿,条子渐渐积多,放了笔把手搓一搓,提起精神再写。一面动着笔微笑,一面又侧了耳听着动静,怕被父亲起来看见。写到一百六十张,算起来值两角钱了,方才停止,把笔放在原处,熄了灯,蹑手蹑脚地回到床上去睡。

第二天午餐时,父亲很是高兴,拍拍叙利奥的肩膀说:“哎!叙利奥!你爸爸还真是没有老哩!昨天晚上三个钟头的工作比平常多做了三分之一。我的手还很灵便,眼睛也还没有花。”

叙利奥虽不说什么,心里却快活。他想: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却自己以为还没有老呢。好!就这样做下去吧!

那夜到了十二时,叙利奥仍起来工作。这样经过了好几天,父亲依然不曾知道。只有一次,父亲在晚餐时说:“真是奇怪!近来打油突然费多了。”叙利奥听了暗笑,幸而父亲不再说别的,此后他就每夜起来抄写。

叙利奥因为每夜起来,渐渐睡眠不足,朝起觉着疲劳,晚间复习要打瞌睡。有一夜,叙利奥伏在案上睡熟了,那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的打盹。

“喂!用心!用心!做你的功课!”父亲拍着手叫。叙利奥张开了眼。再用功复习。可是第二夜,第三夜,又同样打盹,愈弄愈不好:或是伏在书上睡熟了,或早晨晚起,复习功课的时候,总是带着倦容,好像对功课很厌倦似的。父亲见这情形,屡次注意他,结果终于动了气,虽然他一向不责骂小孩。有一天早晨,父亲对他说:“叙利奥,你真对不起我!你和从前不是变了样子吗?当心!一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你知道吗?”

叙利奥有生以来第一次受着责骂,很是难受。心里想:是的,那样的事不能够长久做下去的,非停止不可。

这天晚餐的时候,父亲很高兴地说:“大家听啊,这月比前月多赚六元四角钱呢!”他从食桌抽屉里取出一袋果子来,说是买来让一家人庆祝的。小孩们都拍手欢乐,叙利奥也因此把心重新振作起来,元气也恢复许多,心里自语道:咿呀!再继续做吧。日间多用点功。夜里依旧工作吧。父亲又接着说:“六元四角哩!这虽很好,只有这孩子——”说着指了叙利奥:“我实在觉得可厌!”叙利奥默然受着责备,忍住了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觉得欢喜。

从此以后,叙利奥仍是拼了命工作,可是,疲劳之上更加疲劳,终究难以支持。这样过了两个月,父亲仍是责骂他,对他的脸色更渐渐担起忧来。有一天,父亲到学校去访先生,和先生商量叙利奥的事。先生说:“是的,成绩好是还好,因为他原是聪明的。但是不及以前的热心了,每日总是打着呵欠,似乎要睡去,心不能集中在功课上。叫他作文,他只是短短地写了点就算,字体也草率了,他原可以更好的。”

那夜父亲唤叙利奥到他旁边,用了比平常更严厉的态度对叙利奥说:“叙利奥,你知道我为了养活一家怎样地劳累?你不知道吗?我为了你们,是把命在拼着呢!你竟什么都不想想,也不管你父母兄弟怎样!”

“啊,并不!请不要这样说,父亲!”叙利奥含着眼泪说。他正想把经过的一切说出来,父亲又拦住了他的话头:“你应该知道家里的境况。一家人要刻苦努力才可支持得住,这是你应该早已知道的。我不是那样努力地做着加倍的工作吗?本月我原以为可以从铁路局得到二十元的奖金的,已预先派入用途,不料到了今天,才知道那笔钱是无望的了。”

叙利奥听了把口头要说的话重新抑住,自己心里反复着说:哎呀!不要说,还是始终隐瞒了,仍旧替父亲帮忙吧。对不起父亲的地方,从别一方来补报吧。学校里的功课原非用功及格不可,但最要紧的是要帮助父亲养活一家,略微减去父亲的疲劳。是的,是的。

又过了两个月。儿子仍继续做夜工,日间疲劳不堪,父亲依然见了他就动怒。最可痛的是父亲对他渐渐冷淡,好像以为儿子太不忠实,是无甚希望的了,不多同他说话,甚至不愿看见他。叙利奥见这光景,心里非常地痛苦。父亲背向他的时候,他几乎要从背后下拜。悲哀疲劳,使他愈加衰弱,脸色愈加苍白,学业也似乎愈加不勤勉了。他自己也知道非停止做夜工不可,每夜就睡的时候,常自己对自己说:“从今夜起,真是不再夜半起来了。”可是,一到了十二点钟,以前的决心不觉忽然宽懈,好像睡着不起,就是逃避自己的义务,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了,于是熬不住了仍旧起来。他以为父亲总有一日会起来看见他,或者在数纸的时候偶然发觉他的作为。到了那时,自己虽不申明,父亲自然会知道的。这样一想,他仍继续夜夜工作。

有一天晚餐的时候,母亲觉得叙利奥的脸色比平常更不好了,说:“叙利奥,你不是不舒服吧?”说着又向着丈夫:“叙利奥不知怎么了,你看看他脸色青青的——叙利奥,你怎么啦?”说时显得很忧愁。

父亲把眼向叙利奥一瞟:“即使有病也是他自作自受。以前用功的时候,他并不如此的。”

“但是,你!这不是因为他有病的缘故吗?”父亲听母亲这样说,回答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叙利奥听了心如刀割。父亲竟不管他了!那个连他一咳嗽就忧虑得了不得的父亲!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中已没有他这个人了!啊!父亲!我没有你的爱是不能生活的!——无论如何,请你不要如此说,我一一说出来吧,不再欺瞒你了。只要你再爱我,无论怎样,我一定像从前一样地用功。啊!这次真下决心了!

叙利奥的决心仍是依然。那夜因为习惯的力量,又自己起来了。起来以后,就想往几月来工作的地方做最后的一行。进去点着了灯,见到桌上的空白纸条,觉得从此不写有些难过,就情不自禁地执了笔又开始写了。忽然手动时把一册书碰落到地。那时满身的血液突然集注到心胸里来:如果父亲醒了如何;这原也不算什么坏事,发现了也不要紧,自己本来也屡次想说明了。但是,如果父亲现在醒了,走了出来,被他看见了我,母亲怎样吃惊啊,并且,如果现在被父亲发觉,父亲对于自己这几月来待我的情形,不知要怎样懊悔惭愧啊!——心念千头万绪,一时迭起,弄得叙利奥震栗不安。他侧着耳朵,抑了呼吸静听,并无什么响声,一家都睡得静静的,这才放了心重新工作。门外有警察的皮靴声,还有渐渐远去的马车蹄轮声。过了一会,又有货车“轧轧”地通过。自此以后,一切仍归寂静,只时时听到远犬的吠声罢了。叙利奥振着笔写,笔尖的声音“卿卿”地传到自己耳朵里来。

其实这时,父亲早已站在他的背后了。父亲从书册落地的时候就惊醒了,等待了好久,那货车通过的声音,把父亲开门的声音夹杂了。现在,父亲已进来了,他那白发的头,就俯在叙利奥小黑头的上面,看着那钢笔头的运动。父亲对从前一切忽然都恍然明白了,胸中充满了无限的懊悔和慈爱,只是钉住一样站在那里不动。

叙利奥忽然觉得有人用了发抖着的两腕抱他的头,不觉突然“呀!”地叫了起来。及听出了他父亲的啜泣声,叫着说:“父亲!原谅我!原谅我!”

父亲流着泪吻着他儿子的脸:“倒是你要原谅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我真对不起你了!快来!”说着抱了他儿子到母亲床前,将他儿子交到母亲怀里:“快吻这孩子!可怜!他四个月来竟睡也不睡,为一家人劳动!我还只管那样地责骂他!”

母亲抱住了孩子,几乎说不出话来:“宝贝!快去睡吧!”

叙利奥因为疲劳已极,就睡去了。几个月来,到今天才得好好地睡一觉,连梦也做得快活。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很高了。忽然发现床沿旁近自己胸部的地方,横着父亲白发苍苍的头。原来父亲那夜就是这样过的,他将额头贴近了儿子的胸口,还正在那里熟睡哩。

农夫的宝物

有个农夫快要辞别人世时,想要把自己的耕作经验传给儿子们,便对他们说:“孩子们,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了,你们都去寻找我埋藏在葡萄园里的东西,把它们统统都找出来吧!”儿子们以为那里埋藏了金银财宝。父亲去世后,他们把葡萄园的地全都翻了一遍,什么宝物也没找到,却使葡萄园的地很好地耕作了一番,所以这年比以往结了更多的葡萄。

劳动是最好的宝物。

蝉与蚂蚁

冬季,蚂蚁正忙着把潮湿的谷子晒干。饥饿的蝉跑来,向它们乞讨食物。蚂蚁问它:“你为什么在夏天不去收集食物呢?”

蝉回答说:“那时没有时间,我忙于唱美妙动听的歌。”

蚂蚁笑着说:“你夏季如要唱歌,那么冬季就去跳舞吧。”

勤奋劳动才能丰衣足食;如果一味玩乐,只能挨饿。

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巢里。

有一天,巢破了一个洞。

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巢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巢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严寒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窠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了。

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些。

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

结果,巢被风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麻雀的评论

麻雀叽叽喳喳,遇事爱发表评论,有什么法儿?它历来如此。

这天,麻雀看见地面冒出了一个嫩绿的小点儿,把附近的泥土都拱了起来,便好奇地飞近问道:“你是什么?”

“竹笋。”一个细弱的声音应道:“我想冒出来……”

“冒出来?唧唧喳喳。”麻雀笑得前仰后合,“你有多大能耐?我拉一兜屎就可以盖上你。识趣点,乖乖儿地躺着吧!”

麻雀飞到一株桃树枝丫上,见一只蜜蜂“嗡嗡”地在花间飞动,还从花蕊里钻进钻出。

“咦,这是干什么?”

“我想采集花蜜,和大伙酿成一缸子蜜糖……”

“喳喳,叽!小鸭子想生大鹅蛋哩!”麻雀边叫边笑,“这肯定是灯草搭桥白费劲儿,有眼前烂漫的春光,你何不趁机逛一逛,乐一乐,而去干这等蠢事儿?”

它评论一番以后,又快快活活地飞走了。飞着飞着,快靠近屋檐边的时候,猛地见一个灰团儿从鸽子笼边掉了下去。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麻雀扑下去急问。

“我想飞上蓝天,”一只羽毛没长满的小鸽子回答,“哎,没想到……”

“叽,喳喳,叽叽叽!”麻雀的喉咙里顿时滚出了一阵大笑,“傻小子,慢慢地走着玩好了,喳喳,想飞上蓝天,幸亏没有把屁股摔成两半儿,快死了这条心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麻雀又经过这一带。它见到了什么?——一根新竹挺立着指向天空;一只灰鸽在白云间翻飞;还有,在蜂巢边摆着一缸刚取出的蜂蜜,那只小蜜蜂飞在缸边甜甜地笑呢!

“唧唧喳喳,这难道是事实?”麻雀睁着圆溜溜的小眼睛嚷道:“你们莫不是在玩什么魔术,用来戏弄我这老实巴交的麻雀吧?”

蜗牛搬家

蜗牛住在水池边的石缝里,周围光秃秃的连个遮拦也没有,每天饱受风吹日晒之苦,只有阴天下雨时,他才从壳子里探出身子喘口舒服气。

一天,蜻蜓和蚂蚁来看蜗牛。

蜻蜓说:“前边小土冈子上是个好地方,那儿有密密的树林,有鲜花野果,林中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河……”

蚂蚁说:“我们和蜜蜂、蝴蝶、青蛙、蚯蚓他们都住在那里,蜜蜂采蜜,蚯蚓翻松泥土,蝴蝶传播花粉,大家快活极了!”

蜗牛送走了蜻蜓和蚂蚁,心里很兴奋。他没想到,就在前边不远的土冈上竟是个好地方;也没想到蜻蜓他们过得那么快乐。蜗牛打定主意,决心搬到小土冈上去住。

过了两天,蜜蜂来帮蜗牛搬家。蜗牛看看头上的太阳,就犹豫地说:“今天我不能搬,不然强烈的阳光会把我晒死的!”

又过了两天,蝴蝶来帮蜗牛搬家,蜗牛看看外面刮着风,就说:“今天我不能搬,我这细皮嫩肉,禁不起风沙吹打!”

又过了两天,青蛙来帮蜗牛搬家。这天下着蒙蒙小雨,既没有太阳又没有风沙,可是蜗牛说:“今天我不能搬家,天潮地滑,土冈的斜坡,无论如何我是爬不上去的!”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来帮蜗牛搬家了。蜗牛的家始终没有搬成,但是他有时冲着小土冈张望。低声叹息道:“只怪我身体不好,要不然这时我也在那边过着愉快的生活了。”

杜鹃学搭窝

春天来的时候,鸟儿们都要搭窝、生蛋,孵化自己的娃娃。杜鹃鸟多么想也搭个窝呀!可是,爸爸妈妈从来没教过怎么搭窝。她想来想去,决定去向伙伴们学学。

她抖起翅膀,到处飞呀,找呀,在河边看见一只小燕子,忙飞过去说:“燕妹妹,教我搭个窝,好吗?”小燕子热情地说:“学搭窝?好哇,跟我去吧!”于是,一同向燕子搭窝的院子飞去。

小燕子一下飞到窗棱上,招呼杜鹃说:“杜鹃姐姐,我的窝就在屋里的梁上,快来看呀!”杜鹃“嗖”地飞到窗棱上,抬头一看,啊呀,屋梁上贴着一块泥饼子,这有多脏啊。杜鹃心想:我最怕干脏活,得了,得了,谁搭这样的脏窝?我才不学呢!想着,她不管燕妹妹的热情叫唤,气哼哼地飞走了。

杜鹃慢慢地飞着,想着谁会搭又干净又亮堂的窝。忽然,她看见了斑鸠大姐正叼着一根树枝,就赶紧飞过去说:“斑鸠大姐,教我学搭窝,好吗?”斑鸠见从不搭窝的杜鹃也想学搭窝了,很亲热地说:“好吧,跟我去吧!”说完,就同杜鹃一块飞到村边的一棵槐树上。斑鸠顾不上歇一歇,就把衔的一根树枝放在正搭的窝上,然后招呼杜鹃说:“看吧,就这样……”

杜鹃抬头一看斑鸠搭的窝,又简单又背阴,一点也不亮,她感到很失望,懒得搭理斑鸠姐姐的话了,只是“哧呼哧呼”喘着粗气,心里暗暗地打着主意。

突然,她的眼睛一亮。原来,她看见了一棵穿天杨的树尖上,有一个大圆球。咦,这是谁搭的窝呢?又高又大,住在这样的窝里,空气好,亮堂堂,真是舒服极了。她决心立刻飞到树顶,去向他学习搭窝的本领。她使劲一纵,“嗖”地一声,一直向天上飞去。等飞到树顶,累得浑身打颤了。杜鹃歇了好一会,才飞到大窝的门口,再一看,噢,原来是喜鹊大嫂的窝。

喜鹊一见杜鹃可乐坏了,赶忙走出来,把杜鹃迎进屋。杜鹃高高兴兴蹦进屋,打量了一下喜鹊的窝,恳求说:“喜鹊大嫂,你的窝搭得可真好,又高大又漂亮,请教教我吧!”喜鹊说:“好哇,小妹妹,你也长大了,该学点本事了。来,我先领你看看。”

她们一起到窝外转了几个圈儿,杜鹃仔细看着,心里羡慕得不得了。这么大,这么结实,一不怕风,二不怕雨。杜鹃一面看,一面嚷着说:“太好了,太好了,我就搭这样的窝。您快告诉我,得用几天才能搭好呢?”喜鹊大嫂笑呵呵地说:“先别急,你再看看里边。”

杜鹃又到里面一看,四周严严实实,底下还铺满毛和草,软乎乎,暖和极了。她高兴地打了个滚儿说:“喜鹊大嫂,快告诉我,搭这个窝得用几天?”喜鹊摇摇头说:“几天?几个几天也不行哩。树枝要一根一根地拧下,再衔着飞上来搭成架;毛草要一根一根地叼,再飞进来铺好……”

杜鹃惊讶地说:“呀,那么费事,那……那还有时间玩吗?”说着,她立刻绷起了脸。闹了半天,搭个窝要这么费事,得吃多大的苦啊!她想,花那么大功夫,吃那么多苦,不如快快活活玩玩呢。

杜鹃这样想着,就抖抖翅膀,歪歪扭扭地飞走了。直到今天,杜鹃还不会搭窝,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家。

寒号鸟

在太行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住在这里,他把崖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漳河,漳河岸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好邻居,交了好朋友。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秋风一扫,树叶落尽,好像在报告冬天就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出门,飞向很远很远的村庄,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忙着筑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漫山遍野飞翔,累了就回来睡大觉。喜鹊说:“寒号鸟,别睡觉,趁着天好,赶快筑巢。”

寒号鸟听过一笑,睡在崖缝里回答说:“傻喜鹊,用不着,太阳暖和,睡个好觉。”

冬天说到就到,冷风漫山遍野刮着。喜鹊住在自己新筑的温暖的窝里,寒号鸟浑身上下没有一根毛,崖缝里冷得厉害,寒号鸟冻得直打颤,悲哀地叫唤:“嘶喽喽,嘶喽喽,寒风冻我,明天筑窝。”

第二天,风停了,天气晴和,暖烘烘的太阳当空照,好像春天回来了。寒号鸟还在睡大觉,喜鹊来到崖缝前劝说他:“趁天好,快筑巢,现在贪睡觉,后悔可晚了。”

寒号鸟听过一笑,伸伸懒腰回答道:“傻喜鹊,别啰唆,太阳暖和,得过且过。”

严冬腊月,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漫山遍野成了一片白色,西北风一阵阵猛刮,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就在这深冬的夜晚,喜鹊正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哭声:“嘶喽喽,嘶喽喽,寒风冻我,明天筑窝……”

天亮了,太阳普照大地,喜鹊同往日一样快活,高兴得又唱又跳。而懒惰的寒号鸟,早在昨夜就冻死了。

啄木鸟的新房子

小啄木鸟长大了,会飞了。他想:我不能总是和妈妈住在一起呀,我得自己动手,造一座新房子。

可是,造一座什么样的房子才好呢?他在森林里飞来飞去,想看看别的鸟儿都住什么样的房子。

小啄木鸟飞过一片阔叶林,小小的缝叶莺正在树上营巢。他那尖尖的小嘴,衔着一根长长的植物纤维,在两片大树叶之间穿来穿去,像一枚灵巧的针,不一会儿,就把两片大树叶缝成了一个袋子。然后,他又在袋子里絮上他们从各处拣来的枯叶和绒毛——一座小巧的房子造成了!

“啄木鸟,造一个树叶的房子吧!睡在里面又柔软,又暖和,很舒服呢!”

啄木鸟摇摇头说:“不行,不行!我的身体又大又重,哪里能住这么轻巧的房子?”他谢过缝叶莺的好意,振了振翅膀,从阔叶林里飞走了。

小啄木鸟飞过河边,鸊鷉妈妈正在河里营巢。只见她一会儿飞向芦苇丛中,一会儿又把身体潜入水里。她衔来一根根芦叶,在水面上搭起一座盆形的小房子,又在里面铺上柔软的水草和羽毛——一座舒适的水上房屋造成了,鸊鷉妈妈准备在里面生蛋、孵蛋,养育子女,过幸福的日子。

“啄木鸟,造一个水上的房子吧!这房子能随着水波荡呀荡的,睡在里面像摇篮一样舒服呢!”

啄木鸟摇摇头说:“不行,不行!你们鸊鷉都有好水性。可我既不会游泳,又不会潜水,如果住在水上,那可太危险啦!”他谢过鸊鷉的好意,振了振翅膀,从河边飞走了。

啄木鸟飞过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杜鹃正在树上唱着:“光——棍——好——苦!”他听说啄木鸟急着要造新房子,就嘲笑地说:“费那个力气做什么?看我,从来不造房子,可总是有房子住!”

“那么,你住在哪里呢?”小啄木鸟觉得社鹃的理论十分奇怪。

“哈哈!这就要靠自己找窍门儿啦!像我,总是占别的鸟的房子。把他们的蛋和雏鸟从窝里推下去,房子不就是你的啦!”杜鹃对自己的“本领”洋洋得意,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

小啄木鸟觉得这种不劳而获、残害同类的做法实在太可耻了!他不想再理睬杜鹃,毅然地扇扇翅膀,离开了这里。

小啄木鸟回到家,对妈妈讲述了自己的见闻。啄木鸟妈妈见孩子为房子的事儿发愁,觉得挺可笑,她说:“傻孩子,这种事情你该早点问问我呀!”

啄木鸟妈妈带着小啄木鸟,找到一棵枯朽的大树,她说:“你学着我的样子,用两爪紧紧抓住树干,用尾巴稳稳地撑住了身子,再把头猛地向前甩,用力啄这儿的树干……”

“笃,笃,笃!”只见木屑乱崩,碎片飞舞,啄木鸟妈妈一会儿就在树干上啄出了一个小洞。

小啄木鸟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在这个洞上用力啄起来。树洞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房子终于造好了!妈妈又教给小啄木鸟在树洞里铺上枯草和柳絮。现在,小啄木鸟也有一个温暖舒适的新家啦!

小啄木鸟钻进自己的新房子,伸出小脑袋,快乐地对妈妈说:“还是自己动手造的房子最好,住着真舒服啊!”

两棵摇钱树

一户人家有兄弟俩,父母去世后,哥哥只给了弟弟一把锄头,就把弟弟赶出了家门。弟弟拿着锄头,来到一座山上,搭了间草棚,开始了辛勤的劳动。哥哥霸占了所有家产,整日游手好闲、大吃大喝,没过几年,就把家产卖光了,成了靠要饭过日子的乞丐。

一天,哥哥走到一座山前,看到半山腰有户人家,便上前敲门,想要点饭充饥。谁知开门的竟是弟弟。哥哥见弟弟生活相当幸福,便问:“你离家时只拿了把锄头,怎么现在有这么多家产?是不是爸妈生前给了你很多钱?”弟弟笑着说:“是啊,爸妈给了我两棵摇钱树。”哥哥忙问:“摇钱树?在哪儿?”弟弟伸出手说:“这就是——每棵树上五个杈,不长叶子不长芽,只要不怕劳累苦,衣食住行都不差。”原来弟弟的幸福生活来自于辛勤的劳动。哥哥羞愧地低下了头。

三个钱的压岁包

从前,在一个山村里,住着一位老爷爷和他的三个儿媳妇,这年除夕,吃完了年夜饭,老爷爷拿出三个红纸压岁包分给三个媳妇,一面说:“今年的压岁包和往年的不同,只有三个钱,可是你们每个人都得用这钱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你们能做到吗?”

大媳妇和二媳妇没吭声,他们想:三个钱能派什么用?站在一旁的三媳妇,想了想说:“爹,我能做到!”

大媳妇拿了压岁包之后,根本没当一回事。第二天过新年的时候,孩子吵着要买糖,就随手掏出来给孩子买糖吃了。

二媳妇拿了压岁包之后,看着三个钱想:如果钱再多一点,还可以干点事。可是现在……只有三个钱!她顺手把压岁包放进抽屉里,把这件事丢到脑后去了。

三媳妇拿了这三个钱的压岁包之后,仔仔细细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她就按照自己想好的办法去做了。

转眼三年过去了,除夕又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老公公问三个媳妇:“大前年,我给你们每人三个钱的压岁包,不知你们做了些什么事?”

大媳妇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她的儿子在旁边插嘴说:“爷爷,那三个钱,妈妈早给我买糖吃了。”

老爷爷听了,摇了摇头,又转过脸来问二媳妇。

二媳妇早想好了话,她说:“爹,我的压岁钱还在抽屉里收着呢!”

老爷爷听了,仍是摇摇头。

问到三媳妇时,她不慌不忙地说,“我用压岁包里的三个钱,已经买了头小牛啦!”

“三个钱怎么能买头小牛呢?”大媳妇、二媳妇十分惊奇,一齐问三媳妇。

三媳妇就把经过说了一遍。原来她在那年除夕晚上想定主意之后,第二天就拿这三个钱买了个大鸡蛋,拿回家来孵了一只小母鸡。过了几个月,母鸡就会生蛋了。第二年春天,她把鸡蛋收集起来孵成小鸡。到年底,她把卖鸡卖蛋的钱凑起来买了几头小猪。三媳妇是个手脚勤快的人,不上半年,就把几头猪养得又大又肥,卖了猪的钱刚好买回一头小牛。

老爷爷听了,不住地点头,说:“三个钱看来很少,会用的人就能做很多事,这个秘诀就是勤劳啊。”

大媳妇和二媳妇听了,连连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