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尊老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的笔,整理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张良尊老拾鞋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庄子
张良(?~前186),字子房,伟大的谋略家、政治家。传为汉初城父(《史记·索引》引《后汉纪》云:“张良出于城父”)(即今河南宝丰东)人。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亡失于秦。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张良到东方拜见仓海君,共同制定谋杀行动计划。他弟死不葬,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约合现在50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按照君臣车辇规定,天子六驾,即秦始皇所乘车辇由六匹马拉车,其他大臣四匹马拉车,刺杀目标是六驾马车。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张良很快得知,秦始皇的巡游车队即将到达阳武县(现在原阳县的东南部),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到阳武县的必经之地——博浪沙。不多时,远远看到三十六辆车队由西边向博浪沙处行走过来,前面鸣锣开道,紧跟着是马队清场,黑色旌旗仪仗队走在最前面,车队两边,大小官员前呼后拥。见此情景,张良与大力士确定是秦始皇的车队到达。但所有车辇全为四驾,分不清哪一辆是秦始皇的座驾,只看到车队最中间的那辆车最豪华。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120斤的大铁锤一下将乘车者击毙倒地。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
然而,被大力士击毙命者为副车,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预防准备,所有车辇全部四驾,时常换乘座驾,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哪辆车中是秦始皇。秦始皇幸免于难,下令在全国大肆搜捕凶手,10天不得,后来不了了之。博浪沙从此一举成名。
张良锤击秦王未遂,被悬榜通缉,不得不埋名隐姓,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静候风声。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孩子,快到桥下把我的鞋子取回来!”张良觉得很奇怪,一个毫不相识的老头,竟故意难为我,如此不客气地下命令,一时火气上来,不想去拾。但又一想:他是一位老人,可以谅解,对老人应该尊重。于是,便压住火气,跑到桥下把鞋子拾来递给老人。谁知老人并不用手接,竟把脚伸过来,命令道:“快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替他取了鞋子,好事做到底,就给他穿上吧!”就跪下去给老人穿好鞋子。然而,老人只是对他笑了一笑,就走了。
张良心想:“这个奇怪的老人,可能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于是,便紧紧地跟随着老人向前走去。
走了一段路,老人忽然转过身来,对张良说:“我看你这个小孩子将来能有出息,我很乐意教教你。五天后一早,在这儿会面。”张良恭恭敬敬地连声说:“是!是!”
5天后,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谁知老人故意提前来到桥上,此刻已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忿忿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5日后再来!”说罢离去。到了第四天的后半夜,鸡刚叫头一遍,张良就到了,谁知老人又比他早到,生气地说:“为什么又来迟了?”说完,转身就走,边走边吩咐道:“五天后再来,早一点。”又到了第四天晚上,张良这次干脆不睡了。前半夜就赶到那里。等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笑眯眯地说:“这还差不多!”于是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说罢,扬长而去。
张良惊喜异常,天亮时分,捧书一看,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的“智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紧接着,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后因自感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自立为楚王的农民军领袖),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两人一见倾心,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于是,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这次不期而遇,张良“转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地发挥。
刘邦敬老得贤臣
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毛泽东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前256—前195),字季(一说原名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起兵于沛县(今江苏沛县)。汉族。其父刘煓(刘太公),字执嘉,生有四个儿子(刘伯,刘仲,刘邦,刘交),刘邦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称“沛公”。
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现在河南淮阳)以后,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这时,沛县的县令也想响应以继续掌握沛县的政权,萧何和曹参当时都是县令手下的主要官吏,他们劝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理,便让刘邦的挚友樊哙把刘邦找回来,刘邦便带人往回赶。这边的县令却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不好控制,弄不好还会被刘邦所杀,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将城门关闭,还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萧何和曹参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将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的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又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自称赤帝的儿子,领导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这一年,刘邦已经有48岁了。
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原来楚国贵族的后代项羽和叔父项梁,他们在吴中(现在江苏的吴市)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在项梁死后,项羽决定和刘邦一起西进关中。楚怀王与他们约定,先进入咸阳者为关中王。
刘邦率领大军直捣秦国国都的门户——函谷关。他途经高阳(今河南杞县西边),要消灭驻扎在那里的秦军。
高阳有位很有韬略的名叫郦食其的老人,酒量大得惊人。他看到刘邦是个能成就大业的人物,就让在刘邦帐下当骑兵的一个乡亲引见,想见刘邦,愿为他效劳。刘邦答应了。
郦食其来到刘邦居住的驿舍,进到屋里,看见刘邦正坐在床边,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这不是见贤者之礼,郦食其故意慢腾腾地走到刘邦面前,作揖而不拜。刘邦见来人是个60多岁的儒生,坐在床边纹丝不动。
郦食其看到刘邦这样傲慢无礼,很生气,高声问道:“足下带兵到此,不知是帮助秦国攻打起事的诸侯呢?还是帮助各诸侯讨伐暴秦?”
刘邦听他说话这样随便,明知故问,也不下拜,举止故作斯文,于是大动肝火,吼道:“你真是一个不识时务的书呆子!天下人谁没有尝过暴秦的苦头?天下的豪杰都讨伐秦,我怎么会去助秦?”
郦食其不紧不慢地说:“足下如果真心讨伐暴秦,为什么见到年长的人这样无礼?你对待贤人这样傲慢,谁还为你献计献策呢?没有贤才相帮,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推不倒暴秦的。”
刘邦听了这番话,知道自己失礼了,急忙擦脚穿鞋,整好衣冠,向郦食其道歉,请他坐在上座,并恭恭敬敬地说:“先生有何良策,请多多指教。”
郦食其见刘邦改变了态度,又虚心求教,便对他说:“足下的兵马还不到一万人,就打算长驱攻入秦国的国都,这好比是驱赶着羊群扑向老虎,只能白白送命。依我看不如先去攻打陈留。陈留是个战略要地,城中积存的粮食很多,作为军粮足够用,而且陈留交通四通八达。”
郦食其向刘邦献出了这条妙计,刘邦非常高兴,请郦食其先行到陈留,然后选派一员大将领一部分精兵赶到。郦食其来到陈留,见到县令,劝他投降,县令不肯。郦食其就在酒宴上灌醉了县令,然后偷出县衙令箭,假传县令的命令,骗开城门,把刘邦的军队放进去,砍死了县令。
第二天,刘邦的大队人马进入陈留。由于郦食其事先早已为刘邦写好了安民告示,刘邦一进城,就受到百姓的欢迎。刘邦看到陈留果然贮有大量的粮食,十分佩服郦食其的神机妙算,于是,封他为广野君。
刘邦在陈留招兵买马,军队扩大了将近一倍,抢在项羽之前攻入了关中。最后统一了天下,建立了汉朝。
韩信尊老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诗经》
韩信是汉高祖手下的一名大将。他出身于江苏淮阴一个穷苦的家庭,5岁时死了父亲,靠母亲给人洗衣缝补度日。17岁时,母亲因病去世,韩信无家可归,便到熟人家混碗饭吃,日子一长,人家就给他白眼看,他只得到处流浪。他没有手艺,又没有本钱做买卖,怎么办?后来他想出一个办法——到河边去钓鱼,以卖鱼谋生。
头几天,他还能每天钓上几条鱼,卖几个钱填饱肚子。后来河里鱼越来越少,他钓不到鱼,只好饿肚子。
一天,他从清早到晌午一条鱼都没钓上,肚子叽哩咕噜直叫。在河边洗衣的一位大娘见他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便拿出一块饭团分给他吃。一连十几天,大娘总是分给他一点饭团,韩信感到十分不好意思,对她说:“我天天吃您的饭,您真是我的重生母亲,将来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老人家!”
大娘笑了笑对韩信说:“我是看你可怜,才帮助你,谁要你来报答什么呢?”
韩信听了,簌簌地流下了眼泪,向大娘磕了头,就离去了。
从此,韩信再也不钓鱼了,他到铁铺去打工,后来到刘邦军营里去当兵。在军营里,他白天习武练操,晚上苦读兵书。一次,他结识刘邦手下的谋臣萧何,两人谈论争天下之道和用兵之法,深得萧何器重。萧何向刘邦推荐他为大将。此后,他为汉王刘邦屡立战功,把项羽围困于垓下。刘邦打败项羽后封韩信为楚王。
韩信想到自己有今日的荣华富贵全靠过去那位大娘的哺饭之恩,就回到江苏老家去寻找那位大娘。
大娘已是满头白发,两眼昏花。韩信见了连忙双膝跪下:“大娘,您还认得钓鱼的韩信吗?”
大娘先是一惊,后来才想起来,说道:“你就是韩信啊!”
“大娘,您是一位好心肠的老人,是我重生之母,我说过要报答您。”说完,韩信叫手下取出一千两黄金,他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老大娘。
王羲之和水饺师傅
右军本清真,潇洒出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
——李白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361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王献之自幼跟父亲王羲之学书法,有一次,王献之的同学举行一场书法观摩会,请王羲之到会评判。会后,一位少年问王羲之:“先生年轻时曾拜何人为师?”
“我最初有两位老师,第一位是我的母亲,叫卫夫人,你们都知道。第二位老师是做饺子的女师傅。”王羲之说着向众人讲了一段故事。
王羲之17岁时在母亲卫夫人的指点下书艺大有长进,笔锋初露,震惊了方圆百里,许多人赶来请他题字、写对联。王羲之少年得志,有些飘飘然起来。
一天,他经过一家饺子铺,看见门楣上写着“鸭儿饺子铺”,门的两边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王羲之看到这10个大字写得毫无骨力,结构又差劲。心想:是谁写出这种字来献丑?正想转过身去,腹中感到饥饿,又见铺内食客满座,就走了进去。
王羲之见矮墙边有一口大锅,锅内沸水翻滚。只见一只只饺子从墙上飞来,不偏不倚只只都落入锅的中央,十分准确。他看得惊呆了。
王羲之坐下招呼伙计,不久伙计端上一大盘水饺,只见个个水饺玲珑精巧,活像浮在水面的游鸭。再尝尝饺子,鲜美可口,不一会儿他便把一盘水饺吃下肚去。
付账后,王羲之问店主在哪里,伙计指了指矮墙那边。他看见一位白发老太太坐在一块大面板前独自擀饺子皮,包饺子馅,动作利索娴熟,不一会儿一批饺子包好。只见她一边与伙计讲话,一边随手把一只只饺子抛出墙外,连看都不看一眼。
王羲之惊叹不已,欠身问道:“敢问老妈妈,你学了几年才练成了这手功夫?”
“熟则50年,深练要一生。”白发老太回答说。
王羲之听了,心想,自己学写字不过十几年就自满起来,不觉脸上一阵发热。“吃了贵店的饺子果然名不虚传,但门口的对联为什么不请人写得好一点?”那老太一听生气地说:“你这位相公有所不知,我何尝不想请名人写副对子,只是像王羲之那种人架子太大,学了不到我这功夫的一半时间就眼睛抬上脑门,哪里会瞧得起我这店铺?我看他的那点功夫还比不上我这扔饺子功夫的一半深呢!”说完只顾做饺子,连看也不看王羲之一眼。
王羲之听了这番话,面红耳赤。
第二天,他亲自把给饺子铺写好的一副对联送到白发老太太手中。白发老太太受了这副对子,见来人便是王羲之,不好意思地说:“昨天不知王相公到来,言语失敬了,还请王相公原谅!”
王羲之回答说:“师傅给学生讲的一番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您老就是我的师父,请受学生一拜。”
此后,王羲之格外虚心刻苦练习,把水饺老太太讲的话当做座右铭,终于成为一代“书圣”。
魏征戏弄“假孝廉”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司汤达
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河北)人,唐初的政治家。少时孤贫,落拓为道。唐太宗时提升为谏议大夫。一生陈谏200余事。
他小时候爱好读书,曾有过“神童秀才”的美名。那时候,魏征家乡有个姓赵的财主,横行乡里,无恶不做。乡亲们都恨透了他。这年,他花银两向官府买了个“孝廉”美名,人们戏弄地称“假孝廉”。
这年春节,“假孝廉”对“神童秀才”魏征说:“我想借你的手,给我写副春联可以吗?”魏征答应下来,想了想说:“爆竹一声普天同庆人增寿,梅花数点大地皆春福满门。行不行?”假孝廉听了,说:“人人增寿哪能行!只有我家爹、娘才配增寿。”魏征听了,十分气愤,心想:谁不知你是假孝顺,既不孝顺爹,也不孝顺娘,觉得爹放过羊,娘当过支使丫头,不光彩。你想图虚名吗?好!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就把‘人增寿’——改成‘娘增寿’,贴在你门上自然是你娘了。写对子讲‘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娘’自然对‘爹’了。别处一点不动,你看如何?”“假孝廉”点头称是。魏征说:“那就一言为定!”“假孝廉”说:“一言为定。”
大年初一,乡亲们到各家去拜年。走过“假孝廉”大门口发现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爆竹一声普天同庆娘增寿,梅花数点大地皆春爹满门。”
凡是认字的乡民看了,都捧腹大笑。而“假孝廉”呢,还在屋里得意着呢。
当人们知道这副对联,是出自“神童秀才”魏征之手时,都说:“假孝廉,碰上真秀才,假撞真,哪有不栽的!”
唐太宗教子尊老
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平窦建德、王世充之后,始大量接触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国家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国家要兴望发达,长治久安,做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认为教诫太子诸王是“当今之急”。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的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
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
在封建社会里面,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外,其它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老师。
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圭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的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白居易尊老的故事
使老者事长,少者敬老。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汉族,河南新郑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破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白了。
白居易一生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特别关爱老年人。
白居易曾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司马,忠州(今四川忠县)、杭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让手下的官员先找来本地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倾听意见,以便制定地方的施政方略。公务之余,白居易常常简装便服,到百姓中听取他们的街谈巷议。听到一些老人遭受子女虐待的事,白居易特别生气,立即派人将这些不孝子女传讯上来,以情理责之,直到他们承认错误并答应一定要孝敬老人时,才放他们离去。
遇到一些贫困的老人前来求援,白居易热心接待,尽力周济他们。他任忠州刺史时,有一年冬天,一位因兵乱而流落到四川的老人前来找他。白居易见这位老人衣不遮体、饥寒交迫,当即送给老人御寒衣和回家乡的路费。老人捧着这些礼物,眼泪纵横,千恩万谢。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白居易心酸地吟道:“八十泰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再三怜得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更稀。”
忠州城内有一位以卖麻饼为生的老妪,因制作技术差,生意清淡,入不敷出,生活十分拮据。有一次,白居易路过老妪的店前,在与老妪攀谈中得知情况,非常同情。回去后,白居易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创造了一种发酵麻饼的制作工艺,传授给老妪,使她家很快摆脱了贫困。后来,这种麻饼盛名远扬,当地人因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便给这种麻饼取名为“香山蜜饼”。
由于白居易的德政深得人心,因此在他离任时,地方百姓都扶老携幼为他送行,许多得到白居易恩惠的老人更是痛哭流涕,依依不舍。白居易在离开苏州时,一些老人竟随舟送出十里之外。
白居易一生写下了几千首诗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老人为题材的。如《江南遇天宝乐叟》是写宫廷老乐工的,《杜陵叟》是写老农夫的,《上阳白发人》是写老宫女的。这些诗歌都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在这些充满血泪的诗歌中,饱含了白居易对穷苦、善良的老人们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白居易还曾专门就养老问题给唐朝皇帝上过一道奏疏。在奏疏中白居易提出:养老之道,不仅仅只是发给老人们一些衣帛和食物,更重要的是要使老人们生活在一个安定的社会,有个安居乐寿的生活环境。“牧以仁贤,慎其刑罚”,使老人们得以长寿;“不夺其力,不扰其时”,使老人们过上富足的生活;“使老者事长,少者敬老”。这些见解,有其独到之处。
状元汪应辰尊老
处之裕如也,益以修身讲学为事。
——汪应辰
宋朝状元汪应辰是信州玉川人。他小时候就和一般儿童不一样,好沉思,老成持重。不满5岁,就会背很多古诗,语出惊人。18岁考中了进士。他的试卷特别突出。主考官宋高宗出的题目:“吏道,民力,兵势何者为本。”汪应辰没有就事论事,指出三者都不是根本,“治之要以至诚为本”。高宗看后,非常满意,一定要殿试。结果一看是个少年,觉得非常惊奇,特开一例,让他到大殿上来。侍从让他到了殿上,高宗非常满意,让他中了状元,在朝中任职。
可是他总觉得自己知识有限,应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他小时候,就听说京城有个张九成,是个大学问家。久不得见,深为遗憾。如今和他同在一个朝廷任职,就主动到张九成府上,拜张九成为师。张九成很谦虚地说:“自己老了,没有资格担任当朝‘状元郎’的老师。”可是汪应辰不依,接连下拜,由于他对自己学业精益求精,二人成了忘年交,互相研究学问。以后又听说当朝宰相赵鼐有学问,又做了赵鼐的幕僚,虚心向他请教。二人也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由于汪应辰虚心求教,他的学问非常长进,成为宋代名流。
朱元璋向老秀才赔礼
朕特地向您赔礼。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原名朱重八,后取名朱兴宗,后改现名朱元璋。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
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自幼娇纵放任,7岁时朱元璋给他请的3位老师都先后告辞,不愿给太子授课。为此,朱元璋心中十分烦恼。一天,丞相刘伯温向他推荐一位老秀才,说:“此人年已70,但学识渊博,且为人刚直无私,可任太子的老师。”朱元璋说:“只要能严教太子,年纪大些更好。”第二日,朱元璋便请老秀才进东宫,对太子说:“你一言一行都要好好听从这位老师的指导,不得无礼!”说罢,唤过太子向老秀才行礼。
一日,老秀才要太子背诵一段《论语》,自己则闭目养神。太子背了两句就取出书来偷看。突然,老秀才耸起身来抓住太子的耳朵要他跪下。太子哪里肯听,反而挥起小拳头打老师。老秀才大声喝道:“大胆!”说完把太子双手反扭过来,一定要他跪下,太子硬是不肯跪。
朱元璋刚好经过东宫,见了这一情景便走到老秀才面前求情:“看在朕的面上,饶他一次吧!”
老秀才沉着脸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陛下应该知道这个道理。”
朱元璋见老秀才不仅不领情,反而当着太子的面来教训自己,不禁勃然大怒,喊道:“来人!把这老家伙关起来!”
事情传到马皇后那里,她觉得皇上为太子护短,居然惩罚起老师来,太不讲道理,决定去劝皇上认错。
傍晚,马皇后在与皇帝用膳时,先向朱元璋劝了几杯酒,然后说道:“皇上过去在淮西时曾说过,世上有两种人最无私心,皇上还记得吗?”
朱元璋一时记不起来,笑着说:“朕记不得了,还请娘娘讲吧!”
马皇后说:“一个是医生,一个是老师。皇上曾说,哪个医生不愿为病人治好病,哪个老师不愿把学生教成才,是吗?”
朱元璋听出娘娘话中有话,便说:“如果老师太蛮横无理,就不是好老师了。”
马皇后说:“这位老秀才脾气是有些怪,但他对太子教得严完全是为了他好呀!玉不琢,不成器,如果太子长大了无知无识,大明的天下不就完了吗?”
朱元璋听了心里懊悔起来,表示要向老秀才赔礼道歉。
第二天,朱元璋和马皇后先把太子叫来,当面教训一番,然后三人来见老秀才。老秀才见了他们,背着身子,故意不理睬。
朱元璋说:“您老人家不必再生气了,朕特地向您赔礼来了!”
老秀才这时才向皇帝跪下施礼,说道“老臣不敢,谢圣恩!”
朱元璋先请老秀才坐下,再命太子向老师跪下叩首认错。老秀才扶起太子后,走到书桌前写了“明王明不明贤后贤不贤”10个大字。
马皇后见了递给皇上。朱元璋一看顿时睁着两眼愣住了。
马皇后笑着说:“请老师吟给皇上听吧!”
老秀才吟道:“明王明不?明。贤后贤不?贤。”
朱元璋一听哈哈大笑。
徐光启尊重利玛窦
文宜得气之先,造理之极,方足炳辉千古。
——徐光启
徐光启是明朝末年著名的科学家,一生在学术上勤勤恳恳,孜孜以求,尤其在天文、数学和农学上,更是成果卓著。
公元1596年夏天,徐光启任广西浔州知府赵凤宇的家庭教师,随赵家一起来到浔州。在那里,他结识了意大利神父郭静居,他第一次看到了一张《万国全图》,神父指着地图给他看中国在哪里,欧罗巴(欧洲)在哪里,意大利在哪里。徐光启看后十分惊异,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除了中国之外还有那么广阔的地域。这使他非常倾慕,当他知道这图是耶稣教会会长利玛窦所绘时,便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找到利玛窦,拜他为师,跟他学习。
在郭静居的帮助下,徐光启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利玛窦。两人一见如故,从天文、地理谈到数学,非常投机。利玛窦用欧几里德的《原本》举例,对比中西方教学特点的一番谈论,使徐光启一下子便迷上了《原本》。
“先生,可以把你的《原本》一书借给我看看吗?”徐光启恳请道。
利玛窦笑了,他摊开两手说:“可惜还没有翻译成中文,先生读不懂。”
一种对科学强烈追求的欲望,使徐光启下了一个更大的决心,一定要将《原本》译成中文。
为了学习西方科学,为拜利玛窦为师,公元1603年,他全家加入了天主教。第二年他又考中了进士。在他的再三请求下,利玛窦终于开始向他讲授《原本》和绘制地图的方法。老师规定每两天向他讲授一次。无论是大雪纷飞,还是黄沙弥漫,徐光启总是按时到达,恭恭敬敬地听利玛窦的讲述。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徐光启终于弄通了欧几里德《原本》。他发现该书着重阐述数学的基础理论,有严密地逻辑推理,确实能弥补中国古代数学的不足,就建议利玛窦说:“这段时间先生不辞辛苦,精心讲授,晚生已基本掌握了《原本》的要旨。请先生继续赐教,与晚生一起把该书译成中文,名字可否定为《几何原本》?”在徐光启鼓动下,利玛窦终于答应试一试。《几何原本》的翻译工作终于开始了。
整个冬天他俩都是在灯烛下度过的。白天徐光启要去办公,只是晚上才能与老师一起译书,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多困难,书中专用名词在汉语中没有,只能由两人琢磨决定,都是经过多次推敲,反复修改,才定下来的。常常为了一个名词,他们想了几个晚上,改了十几次,还不满意,有时一个章节译完了,但因文字艰涩就推翻了再译,直到文字准确,通俗易懂为止。
时光荏苒,他俩从大雪纷飞季节译到了桃李花开时,译完了前三卷。他们没有时间去游春赏花,继续奋战,终于在五月前译完了前六卷。
初稿译完后,徐光启又反复修订了两遍,直到6月末,终于定稿刻印了。
公元1607年,《几何原本》终于印出来了。这本书装帧十分精致,第一页上工工整整地印着《几何原本》四个大字,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录。看着他们心血的结晶,两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康乾盛世的“千叟宴”
抽秘无须更骋妍,惟将实事纪耆筵。追思侍陛髫垂日,讶至当轩手赐年。
——乾隆帝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史称“康乾盛世”。康熙、乾隆两帝凭借国家雄厚的财力、安定的社会环境,先后几次举行规模宏大的“千叟宴”,为“康乾盛世”添写了一段佳话。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即位已过半个世纪,天下大治,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正如康熙帝所说,此时外面已无军事征战的粮饷开支,内部也无大兴土木的费用。于是,他在这一年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人丁总数为常额,其后出生的人丁不再征收丁赋(即丁税,或称人头税)。历朝历代,皆收丁税,已实行了2000多年,到这时由康熙帝宣布永远废除,此即“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意。同年十月,康熙帝又宣布:自康熙五十年为始,三年内,全国地丁钱粮全免一次。据统计,这三年内减免全国农业人丁应新征的和旧欠的税银共3206万余两。这个数额,约相当于康熙中后期半年的国家税收。此举实属前朝未有之事。
两项历史性的决策,是当时“海宇升平,国用充足”的表现,也使广大农民及其他劳动者从中获得了实惠。康熙帝要求各总督、巡抚“务须实心奉行,体朕轸念民生至意”。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十八日,适逢康熙帝六十寿辰。各省众多百姓及退休的官员,以老年人居多,纷纷从千里之外赶来京师,请求为其祝寿,“借此表达对朝廷尤其是对康熙帝的感激之情”。康熙帝为臣民的热忱深深感动,决定在生日这一天接见他们,并择日举行盛大宴会,颁赏礼物,以答谢臣民对他的拥戴。这就是“千叟宴”的由来。
按照康熙帝的旨意,此次宴会分批举行。三月二十五日,在畅春园正门前,正式举行盛大的“千叟宴”。首先邀请各省汉大臣、中下层官员与百姓。其中年龄在90岁以上的老人有33人,80岁以上的有538人,70岁以上的有1823人,65岁以上的有1846人,总共4240人。参加者皆属老人,人数在千人以上,故称“千叟宴”。
康熙帝传谕:宴会上,让他的子孙与皇室的人亲自执酒器,给老人们斟酒,而老人们都不必拘礼,无须起立,以此来表示他对老人的优待和敬老的殷切心意。席间,康熙帝命其子孙扶着80岁以上的老人到他的御座前,他要亲自看着他们一一饮酒。宴后,康熙帝又逐一赐给他们银两。
二十八日,康熙帝又专门宴请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大臣官员、兵丁及闲散人中的老人,其中90岁以上的有7人,80岁以上292人,70岁以上有1394人,65岁以上的有1012人,共2705人。同前一次宴会一样,康熙帝命其皇子们代表他颁赐食品,命宗室子孙们执酒壶给老人们斟酒,并请80岁以上的老人至其御座前饮酒。
当日,康熙帝还在畅春园宫门前,专赐宴70岁以上的老妇人及大臣妻数百人。与前两次稍有不同,因为是宴请老年妇女,皇太后特意参加,与康熙帝一道向她们颁赐茶果酒食。
三批宴请老人超过了7000人。康熙帝为表达他“养老尊贤”的心意,又对全国老人颁赏:各省70岁以上至百岁以外的老人,各赏给布、绢等若干,折合成白银,总计89万两;每人又赏给粮食,总共为16.5万石。这些赏赐,皆为专给年老的汉民夫妇。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年老夫妇,以及各级官员年老者,另给赏赐,不在上列数字的统计之内。
康熙帝做事,一向从简,不事铺张。诸如各种节庆,包括每年寿庆,都是搞一个简单的仪式而已,如上尊号,一概拒绝。惟此次破例,大办“千叟宴”,赏全国各省老人,是康熙帝有感于广大百姓对他的爱戴之情,以此种方式予以答谢。花费不少,却用到了老百姓身上。
乾隆朝承康熙、雍正之后,到其中期,清朝已进入鼎盛,清人称之为“全盛”“极盛”。此时,政局稳固,经济空前繁荣,社会安定,满汉和谐,边疆安宁。土地耕种面积不断扩大,国库资金常年储备保持在7000余万两,最高达到8000万两,被称为“国朝府藏之极盛”(《圣武记》),这也是清朝国库资金存储的最高记录。乾隆帝说:“天下之财,只有此数,不聚于上即散于下。”他的意思是说,国家资金有限,不存储在国库里,就散给百姓。他又说:“国家资财,莫先于足民”(《清高宗实录》),意思是国家的资财,应首先满足百姓的需要。乾隆帝效仿康熙帝的做法,从乾隆十一年到五十五年(1746—1790),相继4次减免全国钱粮赋税,总数达到一亿二千余万两。广大农民及其他劳动者都分享到盛世的成果,故后人记载称:“万民欢悦,颂声如雷;吴中谣,有‘乾隆室,增寿考;乾隆钱,万之年’之语。”(《啸亭杂录》)
乾隆帝又增开“宗室宴”“民族宴”,显示其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乾隆帝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在丰泽园举行盛大的“宗室宴”,人数达3000余人,也是以老人居多,意在叙亲情之谊。此情此景,亦“极一时之盛”(《啸亭续录》)。乾隆帝在平定新疆战乱后,蒙古、维吾尔、回族等上层王公前来朝贡。乾隆帝即于避暑山庄之万树园中,设能容千余人的大黄幄殿,举行盛大的“民族宴”,款待来朝贡的各族王公,亲自赐酒,以示无内外之别。
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初六,乾清宫又正式举行盛宴。规定凡内外文武官员60岁以上者,皆在其列。进而又扩大到边地土司、蒙古、回部五公,以及生活在底层、年在70岁以上的耆老士民、八旗兵丁以及匠役人等,总计3900余人。乾隆帝也仿效其祖父康熙帝,命皇子皇孙等分别向老人执爵献酒,召年过90岁的老人至御座前一起饮酒。
11年后,即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乾隆帝再次举行“千叟宴”。此次与宴人员达5900人,盛况空前,皇极殿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宴会结束时,乾隆向与宴的臣民们颁发如意、寿杖、缯绮、貂皮、银牌等物。其中,银牌自15两至30两不等,依据年龄而分出等次,加上其他赏赐,此次动用白银达百余万两。
康熙与乾隆两帝先后三次举行“千叟宴”,以最后一次规模最大。史家对此举动的评价是:康乾两帝“三举盛典”,使平民百姓,尤其是老人们“欢饮殿庭”,实属前所未有之事。康乾盛世,尊敬老人而举行的“千叟宴”不仅被后人传为佳话,而且“千叟宴”的尊老方式一直沿袭至今。
雍正帝扣银罚轻师
从学使正俸以外的补贴中扣500两银,给其师,以顺言正名。
——雍正帝
雍正帝即清世宗,名爱新觉罗·胤稹(1678—1735),雍正是他的年号。
雍正年间,有一个驻京学使,他喜欢在同僚中吹嘘自己为人正直、为官清廉。
有一天,一位早年的先生来求见他。他看了看老师那衣衫褴褛的样子,就猜透了八九分。于是说道:“恩师光临寒舍,学生三生有幸:有失远迎,万望恕罪。不知身体可佳?精神可好?专程前往,又有何见教?”寒暄了一阵,才让座。先生看了看满屋生辉的装饰和学生那不冷不热的样子,哪里还坐!便开门见山地说:“身体精神均佳,只是生活拮据……”
学使不等先生说完就说:“多年来,弟子牢记先生‘为官清廉’之教诲,不敢苟私。然清廉就要清贫哪!故手无银两,家无余资……”不等学使说完,先生道:“为师不难为你,告辞了!”
学生十分得意,照例在同僚中宣扬了一通,以示廉洁,心想传到皇帝耳朵里,定会龙恩大降,身价倍增。
此事,果然传到了雍正皇帝的耳朵里。哪知雍正帝不但没有“龙恩大降”,反而大为恼火,说:“国将富,必尊师而重傅。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又有‘一日三柱香,供奉天、地、君、亲、师’之礼。学使弃先人之说,违先人之礼,实属不道!”于是传旨:“从学使正俸以外的补贴中扣500两银,给其师,以顺言正名!”
从此,雍正帝扣银罚轻师的故事便传扬于世。
郑板桥对联尊老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
郑燮(1693—1765),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乾隆时进士,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住在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爱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一天,他领着一名书童走到城南一个村庄,见一民宅门上贴着一副新对联:
家有万金不算富,命中五子还是孤。
郑板桥感到很奇怪,既不过年又不过节,这家贴对联干什么,而且对联写得又十分含蓄古怪。他便叩门进宅,见家中有一老者。老者强颜欢笑将郑板桥让进屋内。郑板桥见老人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便问道:“老先生贵姓?今日有何喜事?”老者唉声叹气说:“敝姓王,今天是老夫的生日,便写了一副对联自娱,让先生见笑了。”郑板桥似有所悟,向老者说了几句贺寿的话,便告辞了。
郑板桥一回县衙,便命差役将南村王老汉的10个女婿叫到衙门来。书童纳闷,便问道:“老爷,您怎知那老汉有10个女婿?”郑板桥给他解释说:“看他写的对联便知。小姐乃‘千金’,他‘家有万金’不是有10个女儿吗?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他‘命中五子’,正是十个女婿。”书童一听,恍然大悟。
老汉的10个女婿到齐后,郑板桥给他们上了一课,不仅讲了孝敬老人的道理,还规定10个女婿轮流侍奉岳父,让他安度晚年。最后又严肃地说:“你们中如有哪个不善待岳父,本县定要治罪!”第二天,10个女儿带女婿都上门看望老人,并带来了不少衣服、食品。王老汉对女婿们一下子变得如此孝顺,有点莫名其妙,一问女儿,方知昨日来的是郑大人。
梅兰芳敬老
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齐白石
梅兰芳(1894—1961),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不断探索革新,在艺术上精益求精,虚心好学,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也称“梅派”,对我国京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梅兰芳不仅在我国戏剧艺术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而他甘拜他人为师、拜名人为师,活到老学到老、尊老敬业的美德,也广为传颂。
1931年春,南北京剧界名家齐集上海演出。演出的剧场在浦东的高桥,乘船过江后还有近10千米路。由于路远难走,雇车很不方便。这天,梅兰芳与杨小楼好不容易找到一辆车,刚坐上去,正要上路,突然见到年近六旬的龚云甫老先生步履蹒跚地走过来。梅兰芳立即下车打招呼,当得知龚先生没有雇到车时,便执意让龚先生上车先走,龚先生推辞说:“你今天的戏很重,不坐车,到台上怎么顶得住?”梅兰芳谦恭地说:“我还年轻,顶得住,您老别为我担心。”说着就搀扶龚老上了车,他自己则冒雨步行10千米赶到了剧场。梅兰芳当时已是名震海内外的“四大名旦”之一,论资历和声望,在梨园界都无人匹敌,但他从不摆架子,而是处处考虑别人。
张大千与梅兰芳,一位是泼墨挥毫、丹青写意的国画大师,一位是扮相俊美、唱念俱佳的京剧名伶。两人慕名而知,相敬相重。一次酒会,两人都受邀参加。一些官场人物以为两位大师相遇,必然会有一番排座位争名次的矛盾。岂料梅兰芳一进门见到张大千,恭敬地拱手致意,尊以大师。而张大千更是幽默,故作下跪之姿,慌得梅兰芳赶忙双手相扶,问他何以如此。张大千道:“古人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您以唱念为业,是‘动口’的,‘君子’当之无愧。我以作画为生,是‘动手’的,自然属于‘小人’。今‘小人’见‘君子’,岂有不跪之理。”说罢,两人开怀大笑,满座宾客也为之捧腹。
解放前,在一次京剧《杀惜》的演出中,剧场内,戏迷们喝采声不绝于耳。
“不好!不好!”突然,从剧场里传来一位老人的喊声。人们一看,是一位衣着朴素的老者,已有六旬年纪,正不住地摇着头。
梅兰芳看到这一情景,心里感到蹊跷。戏一下场,他来不及卸装、更衣,就用专车把那位老先生接到家中,待如上宾。他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道:“说我孬者,是吾师也。先生言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
老先生严肃而认真地指出:“惜姣上楼和下楼之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上八下八,请问这是哪位名师所传?”
梅兰芳一听,恍然大悟,深感自己的疏漏。纳头便拜,连声称谢不止。
后来,梅兰芳凡在当地演戏,都要请这位老者观看,并常请他指教。
梅兰芳不仅在京剧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琴棋书画上也是妙手。他师从齐白石,虚心求教,总是执弟子之礼,经常为齐白石磨墨铺纸,老师对这个“学生”也十分敬爱。
有一次,齐白石到朋友家作客。客厅内宾朋云集,皆是社会上之名流。齐白石较之这些人自觉寒酸,不引人注目。正在这时,主人上前恭迎梅兰芳,人们也蜂拥而上,一一同他握手。可是,梅兰芳已知齐白石也在赴宴,他四下环顾,寻找老师,亲切地问:“难道齐白石先生没来?”当他看到被冷落到一旁的齐白石老人时,立即让开别人一一伸过来的手,挤出人群,向老画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和他寒暄问安。
在座的人见状,都很惊讶。齐白石也深受感动。隔了几天,他特向梅兰芳馈赠《雪中送炭》一画,并题诗道:
记得前朝享太平,
布衣尊贵动公卿,
如今沦落长安市,
幸有梅郎识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