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与家世
8世纪中期,我国文坛上升起了两颗灿烂的明星,以它们耀眼的光芒,辉耀着唐朝当时整个诗坛。这两颗明星,一个是李白,另一个就是杜甫。
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生于河南巩县城东二里瑶湾的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飘泊流离到湖南,冬天,病死在洞庭湖上的舟中。杜甫一生只活了58岁,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篇。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散失,现留传下来的有1400多篇。这些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朝当时的社会面貌,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真实地叙述了这一历史时期许多关键性的事件,所以被人们称为“诗史”,成为认识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就诗歌的内容来说,无论是它的广泛性还是深刻性,都远远超过了他以前或同时代诗人的作品。
杜甫的童年时代,正处在唐朝“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国内各民族文化的密切融合,进一步促进了唐代文化高涨,绘画、舞蹈、音乐、书法等都获得高度的成就。诗歌艺术更发生了质的变化,开始走上一个黄金时代。首先是“初唐四杰”崛起于诗坛,扩大了诗的题材与内容;接着陈子昂举起了诗歌革新的旗帜,端正了唐诗发展的方向。到了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王昌龄、李颀、高适、岑参相继登上诗坛,以他们特有的题材和气魄,开拓了唐代诗歌的新局面。大诗人李白,更以他那纵肆的笔调、奇丽的幻想、奔放的感情,描绘了壮美奇谲的祖国山河,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抑郁与不平。唐代诗歌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杜甫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环境之中。诗人的生活、思想、创作都和这个时代环境密切相关。
杜甫的祖籍在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他的家族世系可以追溯到西汉御史大夫杜周。杜周本居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以豪族迁移到茂陵(今陕西兴平县西北)。杜周之子杜延年又迁居到杜陵。杜延年的子孙在汉、魏、晋时期世代为官,其中以东汉的杜笃、西晋的杜预最为著名。杜预第三子杜耽为凉州(州治在今甘肃武威县)刺史。而到了杜耽的孙子杜逊的时候,杜家这一支就随晋元帝南迁到了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又经过五代,到了杜甫的曾祖杜依艺任巩县(今河南巩县)县令,自此,杜家遂世居巩县。
在杜氏家族中对杜甫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十三世祖杜预。杜预是西晋名将,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因灭吴有功,封当阳县侯。杜预精通战略,博学多才,世号“杜武库”;又嗜好史书,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杜甫30岁时,自齐鲁归洛阳,曾在杜预的坟墓所在地——河南偃师县西25里的首阳山下筑陆浑山庄居住。这年寒食,他作《祭远祖当阳君文》:“小子筑室,首阳山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表示自己不忘这位远祖的勋绩,决心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对杜甫也有很大影响。杜审言,字必简,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进士,曾做过县尉、县丞等小官,武则天时授以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因与武后嬖幸张易之兄弟有交往,中宗时被流放峰州,不久起复为修文馆直学士。杜审言当时以五言诗著称,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人称为“文章四友”,而其成就则在三人之上。杜审言自视甚高,常说:“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军府的属官),吾笔(书法)当得王羲之北面(古代学生敬师之礼)。”他病重的时候,宋之问、武平一去看望他,他却说:“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但恨不见替人也。”其矜诞傲世可以想见。杜甫对他这位祖父在文学上的成就,一直引为自豪,在《进鵰赋表》中说:“亡祖故尚书膳部员外郎先臣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又说:“吾祖诗冠古。”足见他对其祖父的推崇。前人早指出,杜甫有不少诗篇可明显看出所受其祖父的影响。在继承过去诗歌的优良传统和向前人学习艺术技巧方面,杜甫融贯百家,兼采众长,把前人及同时代作家的文学成果都放在自己的艺术熔炉里加以提炼、铸造而自成机杼。而家学真传,祖父影响确也是公认的事实。
童年
杜甫的先祖虽然显赫一时,但到杜甫的时代已经衰微没落了。杜甫在《进鵰赋表》中说:“臣之近代陵夷(衰落),公侯之贵磨灭,鼎铭之勋不复照于明时。”杜甫的祖父杜审言虽然文名不小,但官做得并不大。杜甫的父亲杜闲只做过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兖州(今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母亲崔氏在杜甫幼年时就去世了,几个弟弟——杜颖、杜观、杜占、杜丰和一个妹妹,都是继母卢氏生的。杜甫“少小多病”,身体不好,父亲把他寄养在洛阳建春门内仁风里二姑母家中。二姑是一位贤达的女人,她本身也有一个儿子,两个孩子年龄差不多。在姑母家寄养时,恰恰两个孩子都得肺炎发烧之类的疾病。唐代时医学并不发达,除传统地给孩子灌一些苦味的汤药以外,姑母还请了女巫来“诊视”。女巫说:“处于厅堂前柱的东南方向,是一个吉祥的方位,如果让孩子睡在那里比较妥善。”二姑母的孩子原来正睡在那儿,可是二姑母却将自己的孩子抱到别的地方去睡,让杜甫睡在那里。当时,她怎么想的,没有人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姑母的亲生儿子不治而夭,杜甫却战胜疾病,长大成人了。杜甫懂事以后,知道了这件事的始末,便经常和来访的朋友们讲述,宾朋们听了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杜甫的姑母,由此便被呼为义姑。
义姑之名是有典故、有出处的。据《列女传》记载,春秋战国时代,齐国攻打鲁国,攻到郊外,远远看见一位妇人,一手拉着个孩子,另一只手还抱着个孩子。齐兵呼啸而至,这位妇女知道跑得太慢,便丢掉怀中的孩子,将那个拉着的孩子抱在怀里,快步逃走。本来齐军想要将她一箭射死,却放下弓箭,把妇女抓来审问:
“你怀里的孩子是谁的?”
她说:“是我哥的孩子。”
“那刚才你丢掉的孩子是谁的?”兵士又问。
“那是我的孩子!”妇人回答说。
“你为什么丢弃自己的孩子,抱着你哥哥的孩子逃跑呢?”
那妇人回答说:“儿子对于母亲,是私爱也。侄子对于姑姑,是公义也!背公而向私,我所不为也!”
这一席话,让进攻的齐军大为感动,他们说:
“鲁国有如此深明大义的妇人,能持节而行,何况他们的朝廷了!”
于是,他们便下令撤军,伐鲁之战乃止。
消息传至鲁国的国君,国君赐给这位妇女一束帛绸,并称她为义姑。
杜甫的这位姑母嫁在济王府录事参军裴荣期家。过了若干年,姑母去世时,杜甫又制孝服,又撰文纪德,又刻石制碑版,跑前跑后,一切都由他动手办理。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姑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之情。
杜甫童稚时留下深刻记忆的第二件事,是他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剑舞是一种戎装舞蹈,动作刚劲,节奏铿锵。当时杜甫说公孙大娘的舞姿忽而自空而落,光彩夺目,如同后羿射落的九个太阳;忽而拔地而起,凌空飞腾,如同一群天帝驾着蛟龙飞翔。她上场时神情端庄,如同雷霆初止,天地一片肃穆;她收舞时英姿卓立,如同江海停止翻腾,凝聚着清冷的光辉。这些说明幼年的杜甫就已对艺术有了较强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事后,公孙大娘教导杜甫:舞蹈、书法、绘画、音乐和诗歌是彼此相通的。
从此杜甫便喜欢上了诗歌,在7岁的时候开始创作诗歌。儿童作诗,往往以动物为题材,记得初唐诗人骆宾王也是7岁时开始作诗,那首《咏鹅》诗确实写得不错。但是杜甫所咏的却非平凡的鹅,而是神鸟凤凰(注:诗已失传)。在古人心目中,凤凰是祥瑞之鸟,它象征着王朝的兴盛。杜甫开口便咏凤,这足以说明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萌生出对国家富强的期盼。中国有句老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以此观之,此言不差。
9岁时,杜甫的大字写得已经不错了,又能写字,又能作诗。杜甫的祖父杜审言的字写得不错,他曾自言“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杜甫的父亲杜闲,书法也相当精到。杜甫从小受到的家学的熏陶,不仅有诗学,还有书法。杜甫自己对书法的理解是:“书贵瘦硬方通神。”
童年是美丽的,杜甫的童年虽然小时缺少母爱,但二姑母给他的“母爱”仍是无与伦比的,故亦可推知,杜甫的童年当可有一段不解人间忧愁的快乐日子,只是这种童真的快乐很快便过去了,稍解人事,他便陷入愁苦之中了。
少年时代
唐代法律规定,“十六为中”,相当于今天的青年男子,进入16岁,已近成年,许多欲入世求职的人便开始到处拜谒,晋见一些能够提携后进的长者与名流。
在进入这个年龄前后,杜甫已经学有所成,只是他还在努力,他的大字还在不停地写着,他的诗作也在不断地增加着。可是,在到达16岁以前,人的心理感觉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心胸万夫之志,也有酣观八极,视俗物如不见之概。杜甫走出家门,进入社交界,并以自己的作品和名流相接触,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崔尚是对杜甫作出较高评价的第一位知音。他于武则天久视元年登进士第。第二个人是魏启心。杜甫与崔尚和魏启心结交时,约为开元十三至十四年,此时杜甫年方十四五岁,而崔尚与魏启心却在杜甫出生之前多年便已经科考及第了,可知这两个人要比杜甫大许多岁,也正应了杜甫“结交尽老苍”那句诗。如是,崔、魏二人对杜甫的推崇,也就有力得多。
唐朝以来,青年知识分子入仕的出路,有这么几条可供选择:
首先是科考。科考取士,是唐代青年知识分子,尤其是出身于中下层的知识分子进身的必由之路。可是,对于刚进入翰墨场的十四五岁的杜甫来说,科考还没提到日程上来。他离家远行,到处结交名流,大概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以求闻达,为以后的科考入仕创造条件。在社交场中活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扩大眼界,增加知识,是提升自己资历水平的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这样,从十四五岁起,杜甫就走进社会,游历于翰墨场中,结交名流,就是他人生的第一课。
唐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第二条出路,就是由于拜谒名流而受到举荐,从一个幕僚或某一小官职做起。杜甫能诗能文,崔尚和魏启心夸他文笔似班扬。对一位十四五岁的小孩子来说,给予激励,给予赞赏,给予鼓劲,该是多么地重要!文化是一种塑造心智的无形的力量,表扬、激赏对人生的奖缅,一定会对他一生所走的路发生重大的影响。不言而喻,十四五岁的杜甫一定从这种褒扬中,得到了某种驱动力与快感。就这样,杜甫不仅在某些官府走访求谒,他还敲开了王侯之门。岐王李范愿意同文人雅士荟饮唱和,可是玄宗偏偏下令禁止,而且凡和岐王有过唱和的官员,皆被贬谪。这样,岐王只好接见那些布衣文人,尤其是还没有谋职的青年知识分子。如是,杜甫在十四五岁时便有幸出入岐王李范之宅了。
可是,十四五岁的杜甫毕竟稚气尚未脱尽。他外出去拜谒名流高官,出入翰墨场,参加酒宴,又能作诗,又能喝酒,表现得仿佛已经长大成人。然而,一回到家中,回到自家的庭园,在入秋梨枣快熟未熟时,上树便是他的拿手好戏了。他的《百忧集行》一诗,又记述了他孩提时代的另一面。诗的前四行略谓:“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童年的快乐差不多每个人都有,当杜甫上元二年移居四川成都草堂时,孩子倚在门口向父亲喊饿、索要食物时,却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孩提时代。少年时,他没饿过肚子,又能淘气地上树摘梨枣吃。尤其是梨枣刚熟时,还不能一晃,果便落地,要想吃,就只好屡屡地上树去摘了。除了自己吃之外,或者还要摘给站在树下的弟弟、妹妹吃。此时他还和玩耍的伙伴一起登山,一起上树,一起钓鱼,一起捉蟋蟀,也一起读书,一起写字,一起谈理想,谈人生,谈大志……这是杜甫十四五岁时的又一面。
除了拜谒,除了上树摘梨枣吃,杜甫更重要的生活常课是学习。这在他的《进封西岳赋表》中已经说过:“……是臣无负于少小多病,贫穷好学者已。”杜甫在另一首题为《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诗中,又说:“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早期漫游
开元十八年(730年)杜甫曾到郇瑕(今山西临猗县)去过一次,但逗留的时间很短。后来杜甫入湖南去投奔的老友衡州刺史韦之晋,就是在这时结识的。第二年,他就开始到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去漫游。这一年他正好20岁。
青年知识分子在参加举业之前到全国各地漫游,是唐朝当时的社会风尚。他们在漫游中饱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同时又可以和各种人物交往,借以扩大自己的声誉,增加进士考试及第的希望。
杜甫这次漫游,是由洛阳出发,从水路先到江宁(今江苏南京市)。在江宁,他参观了瓦棺寺,欣赏了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为瓦棺寺所画的维摩诘(佛教菩萨名)像。接着又东下苏州,登虎丘,参观吴王阖闾的丘墓、剑池的石壁;出阊门,拜谒吴太伯庙;游览飘着荷花清香的长洲苑。不久又到浙江,泛舟于清澈的鉴湖,遨游于秀美的剡溪,凭吊越王勾践的遗迹,攀登高耸入云的天姥。祖国壮丽的河山景色,开拓了他的眼界,丰富了他的情趣,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这次漫游前后将近4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他回到洛阳参加一次进士考试。由于文章不合主考官的意思,他落第了。这时他的父亲正在兖州任司马,他便离开洛阳到兖州省亲去了。
到兖州不久,他又开始了第二次漫游。同游的有他的好友监门胄曹苏预(后改名源明),他们共同过了一段惬意的生活: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轻(放辔疾驰),引臂落鹙鸧(鸟名)。
——《壮游》
他们或到战国赵王所建的丛台上高歌,或到齐景公田猎的青丘旁打猎,或在皂枥林中纵鹰捕鸟,或在云雪冈前逐兽投枪。轻裘肥马,雄姿英发,无忧无虑,到处漫游,这确实是一种十分“快意”的生活。这种生活大约持续了5年时间。
杜甫到山东后的第一篇作品是《登兖州城楼》,这是他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此外还有《望岳》、《题张氏隐居二首》、《与许主簿游南池》等,《房兵曹胡马》、《画鹰》可能也作于此时。其中以《望岳》最为著名。这首诗显示了诗人在青年时代就已具有着不平凡的气魄和才华。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全诗40个字,回环曲折,波澜起伏,使人有看不尽的风光。在写法上,运用了夸张、渲染、亦虚亦实的手法,由景及情,又由情及景,描绘了泰山的雄浑壮阔,生动地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魄、洒脱的胸怀以及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画鹰》和《房兵曹胡马》也是诗人这一时期的两篇著名作品。《画鹰》诗说: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倏镞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诗的内容是题画。全诗以准确凝练的语言,对画鹰作了逼真形象的描写,使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诗中句句不离画鹰,而又不为画鹰所局限,不仅赞美了画家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对鹰卓尔不群的姿态神情的描写,寄寓了诗人抱负不凡、疾恶如仇的壮志豪情。
《房兵曹胡马》是一首咏物诗,内容是咏“胡马”(指当时西北边疆地区所产的马)。诗的前半部分描写胡马的“骨相之异”——瘦骨锋棱,双耳削尖;后半部分描写它“骁腾无比”;最后归结到主人,期望房兵曹立功沙场,鹏程万里。全诗在赞扬马的矫健勇敢、势凌万里之中,也赞美了马的主人房兵曹,同时也隐然透露出诗人自己的襟怀、品格和思想。清人浦起龙说:“此与《画鹰》诗自是年少气盛时作,却为自己写照。”
杜甫在论述自己青年时期的才华时曾这样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估量)扬雄敌,诗看子建亲(相近)。”(《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说明诗人是多么自负!从上述诗作来看,青年时期杜甫的诗歌艺术确实已达到很高水平了。而这次漫游也为杜甫以后的诗歌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