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先秦学术概论
8270000000012

第12章 儒家(3)

六艺有二:一《周官》之礼、乐、射、御、书、数,一孔门之《诗》、《书》、《礼》、《乐》、《易》、《春秋》也。信今文者,诋《周官》为伪书。信古文者,又以今文家所称为后起之义。予谓皆非也。《周官》虽六国阴谋之书,所述制度,亦必有所本,不能凭空造作也。《吕览·博志》:“养由基、尹儒,皆文艺之人也。”文艺,一作六艺。文艺二字,古书罕见,作六艺者盖是。由基善射,尹儒学御,称为六艺之人,此即《周官》之制不诬之明证。予谓《诗》、《书》、《礼》、《乐》、《易》、《春秋》,大学之六艺也。礼、乐、射、御、书、数,小学及乡校之六艺也。何以言之?曰:《周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此乡校之教也。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此小学之教也。《论语》:“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子罕》。谦,不以成德自居,而自齿于乡人也。六艺虽有此二义,然孔门弟子,身通六艺,自系指大学之六艺而言。不然,当时乡人所能,孔门能通之者,必不止七十二人也。

《管子·山权数》:“管子曰:有五官技。桓公曰:何谓五官技?管子曰:《诗》者,所以记物也。时者,所以记岁也。《春秋》者,所以记成败也。行者,道民之利害也。《易》者,所以守凶吉成败也。卜者,卜凶吉利害也。民之能此者,皆一马之田,一金之衣,此使君不迷妄之数也。六家者,即见其时。使豫。先蚤闲之日受之。故君无失时,无失策,万物兴丰无失利。远占得失,以为未教。《诗》记人无失辞,行殚道无失义,《易》守祸福凶吉不相乱,此谓君”。上云五官,下云六家,盖卜易同官也。此与《诗》、《书》、《礼》、《乐》、《易》、《春秋》大同小异。盖东周以后,官失其守,民间顾有能通其技者,管子欲利田宅美衣食以蓄之也。此亦王官之学,散在民间之一证。

《新学伪经考》曰:“史迁述六艺之《序》曰:《诗》、《书》、《礼》、《乐》、《易》、《春秋》,西汉以前之说皆然。盖孔子手定之序。刘歆以《易》为首,《书》次之,《诗》又次之。后人无识,咸以为法。此其颠倒《六经》之序也。”以此为刘歆大罪之一。《史记经说足证伪经考》。《汉志艺文志辨伪下》。案《汉志》之次,盖以经之先后。《易》本伏羲,故居首。《书》始唐尧,故次之。以为颠倒六经之序,殊近深文。谓《诗》、《书》、《礼》、《乐》、《易》、《春秋》之序,为孔子手定,亦无明据。予谓《诗》、《书》、《礼》、《乐》,乃大学设教之旧科,人人当学,故居前。《易》、《春秋》义较深,闻之者罕,故居后。次序虽无甚关系,然推原其朔,自以从西汉前旧次为得也。

附录二 经传说记

《六经》皆古籍,而孔子取以立教,则又自有其义。孔子之义,不必尽与古义合,而不能谓其物不本之于古。其物虽本之于古,而孔子自别有其义。儒家所重者,孔子之义,非自古相传之典籍也。此两义各不相妨。故儒家之尊孔子,曰:“贤于尧舜远矣。”曰:“自生民以来,未有孔子。”《孟子,公孙丑上》。而孔子则谦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即推尊孔子者,亦未尝不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言也。《礼记·中庸》。若如今崇信今文者之说,谓六经皆孔子所作,前无所承,则孔子何不作一条理明备之书,而必为此散无可纪之物?又何解于六经文字,古近不同,显然不出一手,并显然非出一时乎?若如崇信古学者之言,谓六经皆自古相传之物;孔子之功,止于抱遗订坠;而其所阐明,亦不过古先圣王相传之道,初未尝别有所得,则马、郑之精密,岂不真胜于孔子之粗疏乎?其说必不可通矣。

惟《六经》仅相传古籍,而孔门所重,在于孔子之义,故《经》之本文,并不较与《经》相辅而行之物为重。不徒不较重,抑且无相辅而行之物,而《经》竟为无谓之书矣。

与《经》相辅而行者,大略有三:传、说、记是也。《汉书·河间献王传》曰:“献王所得,皆经传、说、记,七十子之徒所论。”盖传、说、记三者,皆与经相辅而行;孔门所传之书,大略可分此四类也。

传、说二者,实即一物。不过其出较先,久著竹帛者,则谓之传;其出较后,犹存口耳者,则谓之说耳。陈氏澧曰:“荀子曰:《国风》之好色也,其《传》曰:盈其欲而不愆其止。其诚可比于金石,其声可内于宗庙。”《大略》篇。据此,则周时《国风》已有传矣。《韩诗外传》亦屡称《传》曰,《史记·三代世表》褚先生曰:“《诗传》曰,汤之先为契,无父而生。此皆不知何时之传也。”《东塾读书记·六》。陈氏所引,实皆孔门《诗传》,谓不知何时之传者,误也。然孔子以前,《诗》确已自有传,《史记·伯夷列传》引轶诗《传》是也。以此推之,《孔子世家》称孔子“序《书传》。”《书传》二字,盖平举之辞。孔子序《书》,盖或取其本文,或取传者之辞,故二十八篇,文义显分古近也。如《金滕》亦记周公之辞,其文义远较《大诰》等篇为平近。古代文字用少,书策流传,义率存于口说。其说即谓之传。凡古书,莫不有传与之相辅而行。其物既由来甚旧;而与其所传之书,又如辅车相依,不可阙一。故古人引用,二者多不甚立别;而传遂或与其所传之书,并合为一焉。汉人引据,经传不别者甚多。崔氏适《春秋复始》,论之甚详。今更略举数证。《孟子·万章》一篇,论舜事最多。后人多欲以补舜典。然《尚书》二十八篇为备,实不应有舜典,而完廪、浚井等事,亦见《史记·五帝本纪》。《五帝本纪》多同伏生书传。盖孟子、史公,同用孔门书说也。以此推之,《滕文公》篇引《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论语·为政》孔子引《书》曰:“孝乎惟孝”,亦皆《书》传文矣。《说文》旻部敻下引《商书》曰:“高宗梦得说,使百工复求,得之傅岩。”语见《书·序》。盖《书》传文,而作序者窃取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见《易·系辞》。《系辞》释文云:王肃本有传字。案《太史公自序》,述其父谈论六家要旨,引《系辞》“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谓之《易大传》,则王肃本是也。然《自序》又引毫厘千里二语称《易》曰,《大戴·保傅》、《小戴·经解》亦然。此汉人引用,经传不别之证,故诸家之《易》,《系辞》下或无传字也。《孟子·梁惠王下》:“《诗》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此文王之勇也”,“此武王之勇也”,句法相同,自此以上,皆当为《诗》、《书》之辞。然“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实为后人称述武王之语。孟子所引,盖亦《书》传文也。传之为物甚古,故又可以有传。《论语》邢疏:汉武帝谓东方朔云,传曰: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又成帝赐翟方进策书云,传曰: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是汉世通谓《论语》、《孝经》为传。然《汉志》、《鲁论》有传十九篇,《孝经》亦有杂传四篇。盖对孔子手定之书言,《论语》、《孝经》皆为传;对传《论语》、《孝经》者而言,则《论语》、《孝经》,亦经比也。传之名不一。或谓之义,如《礼记·冠义》以下六篇是也。或谓之解,如《管子》之《明法解》,《韩非子》之《解老》是也。《礼记》之《经解》,盖通解诸经之旨,与《明法解》、《解老》等专解一篇者,体例异而旨趣同,故亦谓之解也。《墨子·经说》,体制亦与传同,而谓之说,尤传与说本为一物之证。《孟子·梁惠王上》对齐宣王之问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下篇“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管子·宙合》曰:“宙合有橐天地,其义不传。”此所谓传。并即经传之传也。《明法解》与所解者析为两篇。《宙合》篇前列大纲,后乃申释其义,则经传合居一简。古书如此者甚多。今所传《易》,《系辞》下无传字,亦不能议其脱也。

①定公元年。

②朴,即老子“朴散而为器”之朴。《淮南·精神》注:“朴,犹质也。”所谓木不断不成器也。此可见经而无传,传而无说,即成为无谓之物。

③以前此未著竹帛,故至汉世仍谓之说也。

《公羊》曰:“定哀多微辞,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知己之有罪焉尔。”①古代文字用少,虽著之传,其辞仍甚简略,而又不能无所隐讳若此,则不得不有藉于说明矣。《汉书·蔡义传》:“诏求能为《韩诗》者。征义待诏。久不进见。义上疏曰:臣山东草莱之人,行能亡所比。容貌不及众,然而不弃人伦者,窃以闻道于先师,自托于经术也。愿赐清闲之燕,得尽精思于前。上召见义,说诗。甚说之。”又《儒林传》:“儿宽初见武帝。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②及闻宽说,可观。乃从宽问一篇。”并可见汉世传经,精义皆存于说。汉儒所由以背师说为大戒也。凡说,率多至汉师始著竹帛。③夏侯胜受诏撰《尚书》、《论语说》。《汉书》本传。“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家《易》说,皆祖田何、杨叔元、丁将军,大义略同,惟京氏为异,倘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汉书·儒林传》。是也。《汉书·王莽传》:莽上奏曰:“殷爵三等,有其说,无其文。”又群臣请安汉公居摄如天子之奏曰:“《书》曰:我嗣事子孙,大不克共上下,遏失前人光,在家不知命不易,天应棐谌,乃亡队命。《说》曰:周公服天子之冕,南面而朝群臣,发号施令,常称王命。召公贤人,不知圣人之意,故不说也。”然则说可引据,亦同于传。盖传即先师之说;说而著之竹帛,亦即与传无异耳。汉人为学,必贵师传,正以此故,刘歆等首唱异说,其所以攻击今文师者,实在“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两语。而古文学家之学,远不逮今文师者,亦实以此。以其奋数人之私智,以求之传记,断不能如历世相传之说之精也。公孙禄劾歆:“傎倒《五经》,毁师法。”《王莽传》。毁师法,即背师说也。

传附庸于经,记与经则为同类之物,二者皆古书也。记之本义,盖谓史籍。《公羊》僖公二年:“宫之奇谏曰:《记》曰:唇亡而齿寒。”《解诂》:“记,史记也。史记二字,为汉时史籍之通称,犹今言历史也。”《韩非子·忠孝》:“记曰:舜见瞽瞍,其容造焉。孔子曰:当是时也,危哉,天下岌岌。”此语亦见《孟子·万章上》篇。咸丘蒙以问孟子,孟子斥为齐东野人之语。古亦称《史记》为语,可为解诂之证。记字所苞甚广。宫之奇、咸丘蒙所引,盖记言之史,小说家之流,其记典礼者,则今所谓《礼记》是也。记与礼实非异物,故古人引礼者或称记,引记者亦或称礼。《诗采繁》笺引《少牢馈食礼》称《礼记》。《聘礼》注引《聘义》作《聘礼》。又《论衡·祭意》引《礼记·祭法》,皆称礼。《礼记》中投壶奔丧,郑谓皆同逸礼;而《曲礼》首句,即曰“《曲礼》曰”,可见礼与记之无别也。今《仪礼》十七篇。惟《士相见》、《大射》、《少牢馈食》、《有司彻》四篇无记。宋儒熊氏朋来之说。凡记皆记《经》所不备。兼记《经》外远古之言。郑注《燕礼》云:“后世衰微,幽、厉尤甚。礼乐之书,稍稍废弃。盖自尔之后有记乎?”《士冠礼》疏。《文王世子》引《世子之记》,郑注曰:“世子之礼亡,此存其记。”盖著之竹帛之时,有司犹能陈其数;或虽宫失其守,而私家犹能举其本末,如孺悲学士丧礼于孔子。则谓之礼;而不然者,则谓之记耳。记之为物甚古。故亦自有传。《士冠礼》疏:“《丧服记》子夏为之作传,不应自造还自解之。‘记’当在子夏之前,孔子之时,未知定谁所录。”案古书多有传说,已见前。记之传,或孔门录是记者为之,或本有而录是记者并录之,俱未可定也。而《礼记》又多引旧记也。如《文王世子》引世子之记,又引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云云。《祭统》引记曰:“齐者不乐”;又引记曰:“尝之日,发公室”云云皆是。

传说同类,“记”以补“经”不备,“传”则附丽于“经”,故与“经”相辅而行之书,亦总称为“传记”。如刘歆《移太常博士》所言是也,《河间献王传》并称经传说记,传盖指古书固有之传而言,如前所引轶诗《传》及孔子所序之《书传》是。其孔门所为之传,盖苞括于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