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废纸
纸张可分为原生纸和再生纸。原生纸的生产原料是木材,全世界每年因生产纸张而消耗的木材量是相当惊人的。再生纸可用废纸作原料。据统计,回收1000千克废纸,可生产800千克的再生纸,节约木材4立方米,相当于保护17棵大树。一个大城市如能将一年丢弃的近万吨废纸全部回收利用,就相当于保护了数十万棵大树,这不仅节约了造纸的木材,更重要的是间接地保护了森林资源,保护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
回收废纸用作再生纸,还有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比如建造一个以废纸为原料的纸厂,可以省去以原木为原料造纸时的原木加工处理工序,因而节约投资50%。另外用废纸造纸,水、电、煤、烧碱的消耗也大大减少,使再生纸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世界各国对废纸的回收利用相当重视。如日本全国的废纸回收利用率在50%以上,德国高达83%,而美国更是废纸利用和废纸出口的大国。据悉,美国除了将废纸中的主要部分——废报纸送入造纸厂制造再生纸浆外,更开发出了两种利用价值更高的新用途——用废报纸改良土壤、用废报纸生产饲料,都取得了成功。
回收废纸,减少了城市的垃圾量,也减少了对森林的砍伐量,还降低了纸张(再生纸)的生产成本和价格,真可谓一举多得。
不盲目生产和使用一次性木筷和木杆铅笔
我国有两个令人辛酸的“世界第一”:一次性木筷和木杆铅笔的产量及出口量。
说它“辛酸”,是因为这些“第一”是以消耗大量木材和破坏森林为惨重代价的。
据说,一次性木筷的发明专利属于日本,日本国内一次性木筷的消耗量也名列世界第一,但日本自己却从来不生产这种筷子,全部从国外进口。不仅如此,筷子用后还要统一回收,再用于造纸,基本收回进口筷子的成本。中国每年向日本出口300万箱200亿双木筷,制造这些木筷要用去40亿立方米的木材。国内一次性木筷的消费也与日俱增,300多个厂家在竞相生产,所有大中小城市的饮食行业几乎都在使用一次性木筷,也没有听说有人回收这种筷子,作为造纸的原料。试想,每年我们扔掉了多少木材、多少森林呀?!
我国年产木杆铅笔超过75亿支,占世界木杆铅笔总产量的75%,出口40亿支,均为世界第一。生产75亿支铅笔需要10万立方米的木材。而美国、日本已将生产纸制铅笔作为发展方向;德国和台湾地区的木杆铅笔业已减产和转产。发达国家早已把木杆铅笔工业定为夕阳工业。
难道中国的森林资源特别丰富吗?回答是否定的。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3%,居世界第121位,平均每人只有0.5立方米的木材,而日本虽为弹丸之地,但森林覆盖率高达65%。
环境专家普遍认为,21世纪人类将面临空前的资源危机,包括水危机、土地危机、森林危机,等等。解决危机的惟一出路是节约使用资源。因此,必须对一次性木筷和木杆铅笔的生产进行限制。
少用纸尿布
纸尿布有的原料来自于树木纤维素,消耗着森林资源,制造过程中又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水,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废水。因此,大量生产纸尿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另外,纸尿布用后丢弃,成为固体废弃物,而且在掩埋时会产生污染问题(1/3的纸尿布带有排泄物,而且所有的纸尿布甚至一开始就含有病原体,即使加入少量氯化物消毒也无济于事)。
在美国,每个儿童在婴儿期平均使用数千条纸尿布。在都市固体废弃物中,又脏又臭的纸尿布占了一大宗。1978年,美国俄勒冈州的一项研究发现,该州的固体废弃物中,有16%~32%是纸尿布。美国每年用过的纸尿布已经多到“足以从地球到月球来回铺上七趟”。
我国传统的育儿方式惯于用布尿布,这一好习惯,应该继承发扬。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出生千余万人,都用起纸尿布来,我们的环境和资源都吃不消。因此,很多事情不是经济上能否承受的问题,而是公民的责任心问题。
保护森林
森林对于人类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森林提供了人和动物呼吸的氧气,吸收工业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森林调节地表径流,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森林减低风速、吸附尘埃,吸收硫化物等保护森林环境。森林是人类绿色的家园有毒气体;城市绿化带消纳噪音,降低噪声污染;森林是地球上生命最为活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区。
然而,森林正在迅速消失。如果失去森林,地球生态系统就会崩溃,人类就将无法生存。我国现有森林1.34万公顷,居世界第五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4%,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7%,居世界第一百零四位,属于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另外,我国森林质量不高,中幼龄树比重大,约占全国林场面积的71%,人工林中的中幼龄树比重高达87%;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西南、东南、东北多,西北、华北少;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乱砍盗伐屡禁不止;森林灾害频繁,如虫害、风沙等。
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在参观北京天坛公园时,曾经对着公园里的柏树群大发感慨:“以美国的科技实力,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容易地复制出你们的寰丘和祈年殿。但复制这些古树,却必须用上千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古树名木是一种活着的文物,是自然遗产,还是活的基因载体。研究古树名木对了解古代气候、水文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我国,每个省份都分布有数不胜数的古树名木。这些历尽沧桑的大树,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和象征,也是大自然顽强生命力的体现。为了保护古树名木,各地先后出台了地方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并为古树名木建立了“户籍”和档案。
节约水资源
当前,水资源不足不仅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且已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健康甚至生命。不断加剧的水资源危机使人们终于清醒了: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再也不能无节制地浪费水资源了,而必须管好、用好这有限而又宝贵的水。
人们的日常生活、科研工作和工农业生产都要用到水,因此就要在各个环节都做到节约用水。
农业上的用水量很大,占人类生产和生活用水的70%以上。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是,往田里大量灌水。这种“漫灌”方式任水到处流淌,结果不仅有一半以上的水白白地流失,而且还可能造成土壤的盐碱化。目前我们已发展了很多新的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渗灌等。
喷灌技术采用像小喷泉似的中轴喷灌装置,来进行灌溉。它可使水的利用率达到70%。
更为先进的滴灌技术,是把水管埋到植物的根部,水通过小滴头渗入土壤,直接喂到庄稼“嘴边”,这样进一步减少了水的蒸发损失,使水的利用率达到90%。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推广灌溉新技术,最成功的例子是以色列。这个国家沙漠地区很大,降雨量很少,一条内河也没有,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状况促使它研制出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世界各国的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只要提高10%,节省下来的水就可满足全球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了。
工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22%,因此节水潜力很大。工业节水的主要途径是使水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技术处理,得以一水多用、循环利用。一些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水的重复利用。日本工业用水的重复率在1982年就已达到74%,而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率只有45%,全国每年有70亿立方米的工业冷却水未经循环就白白流走了。
我国的单位产品用水量与国外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华北的几个大钢厂,每生产1吨钢材需要25~56立方米的水,而美国等先进国家的钢厂,生产1吨钢耗水量一般都在5.5立方米以下。我国和先进国家在水的利用率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节水的潜力也相当大。所以,我们应该努力采用节水新技术,大大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生活用水节水潜力也不小。有人计算过,如果水龙头没有关紧,仅仅流出像火柴棒那样细的水流,一昼夜就可流失432升水。再拿抽水马桶来说,我国旧式马桶因结构不合理,80%都漏水,平均每套每年漏水110吨。我国共有这种旧式马桶2000万套,仅马桶漏水一年就漏掉176000万吨。如果采用节水设备,则可以使生活用水量大大降低。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系列节水型卫生设备,可使住宅用水量节约30%左右。
采用节水新技术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在于提高我们的节水意识。自古以来,人们常用“花钱如流水”来形容花钱大手大脚,这恰恰表明水在人们的头脑中是没有价值的。然而,全球水资源危机正在向我们逼近,未来许多国家可能会因水源发生战争。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意识到,水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应该自觉地珍惜水、节约水!
保护地下水
保护地下水,就是保护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地下水是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田灌溉的一个重要供水水源。
地下水不同于地表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在地下不声不响地流动,不直接受大气降水的影响。由于受地下周围环境的限制,它流量较小,流速较慢,水温较低。俗话说“流水不腐”。地下水的这个特点使它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和稀释,也不利于污染物质的分解和转化。因此,地下水的自净能力差,不像地表水那样可以向周围环境迅速扩散。
二是地下水潜藏在地下,不接触外界环境,不接触阳光,曝气净化和生物净化的过程难以进行。
因此,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清洁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以及城市化的扩展,地下水的污染日益严重。地下水被污染后,反过来对工业生产造成危害,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1943年,美国的一个化学兵团租用落基山某处生产军需物资。8年后该处又转租给一个石油公司生产杀虫剂。此时,距工厂几千米之外的农场的牲畜开始出现无法诊断的疾病,庄稼大片大片地死亡,树木逐渐枯萎,村民也患上了怪病。调查发现,灌溉这些农场的水中含有多种化学试剂,其中有军工厂投产期间排入的氯化物、氯酸盐、磷酸盐、氟化物,甚至还有砷。显然,这些军工厂的排放物在渗入地下以后,经过7~8年时间的“漫游”,已扩散影响到了一个很大的范围。令人惊奇的是,地下水中还含有一种可杀死杂草的物质2,4-D,显然农作物的大片死亡与它有关。然而,在军工厂的生产流程和以后化工厂的生产中都没有生产过2,4-D。它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这是由军工厂排放出的物质,在空气、水和阳光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合成的。这表明有些排放物尽管最初无害,但可能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结合而产生新的有毒物质。
有机合成化学物质造成的污染,对世界各地的地下水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地下水污染来自危险废物处置场、化粪池、地下污水管泄漏、地下油库、农业径流中携带的杀虫剂和化肥残留物、城市和高速公路的废物(如化雪用盐)、地下或露天矿场,以及受市政和工业污染物影响的地表水。
化肥中的硝酸盐已成为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源。随着化肥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使用,这将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美国,对10多万口水井的调查发现,有6%的水井硝酸盐含量超过标准,20%的水井氨态氮含量超标。1986年美国环保局宣布,这个国家79.6万个钢制地下储油罐中有1/3因结构缺陷和腐蚀而泄漏,在2000个需清理的危险废物处置场中有一半存在危险废物向地下渗漏的问题。纽约长岛约300万居民生活主要依赖地下水。但是,当地的地下水已经受到工业污染、化粪池泄漏和土地废水处理以及海洋咸水入侵的严重影响。
利用森林净化废水
一条条管道从纽约市通向郊区的林带,工厂排放的废水沿管道涌向森林,随后,几部特制的喷洒器一齐开动,霎时间,森林上空下起了倾盆“黑雨”……这不是科学电影中的镜头,而是美国科学家特纳等人正在进行的一项实验——利用森林净化废水。这项实验最终获得了成功。
特纳的实验进行了7年,证实森林不仅能净化空气,也能净化废水。将大量废水引入森林,喷洒在树木身上,非但不会抑制树木生长,而且能促使树木成材。这是因为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磷、钾、钙、镁等矿物质,它们是树木生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森林中有些树木因土壤贫瘠,“营养不良”而生长缓慢,一经废水浇灌,它们便恢复长势。废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在江河中会毒化水质,毒害鱼虾,传播疾病。然而当它们随着废水进入森林,却犹如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它们被吸附于地表,土壤中有它们的天敌;许多树木能分泌大量的植物杀菌素,一旦有细菌和病毒闯入它们的领地,便会被就地歼灭;爬上枯草、树木的病原体,也逃脱不了紫外线和杀菌素的攻击。经几番“围剿”,废水中的细菌、病毒就被消灭得差不多了,这些水再从森林中流向江河湖泊或渗透到地下,就不会污染环境了。
利用废水灌溉森林,既净化了废水,废水中的养料又能被树木吸收,促进了树木的生长。用废水灌溉后,有的树木的生长速度甚至比常态下的快2~4倍。繁茂的森林在净化大气、滞留尘埃、消减噪声等方面起着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