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报人成舍我研究
8284600000027

第27章 中国报纸的将来(2)

“新闻大王”的产生,和现今所谓“报纸商业化”,这都是整个的经济制度问题,整个的经济制度不变更,“新闻大王”,和所谓“商业化”的弊害,是无法矫正的。资本主义的运命,现已逐渐受着新时代的摧毁,在全世界尤其在中国,究竟能延长到什么时候?假使在中国,有革故鼎新的机会,我想,将来报纸的趋势,在组织方面,定不外两种方式。一种是报纸国有,一切报纸,都由国家来经营,或指导,不许任何私人,握有如此伟大的舆论威权。另一种,是虽许可私人经营,但其资本,唯以在报馆任有工作者为限,自社会以至工人,均为主权者,均有分担报馆责任分享报馆利益之权,非工作员而坐分红利,换言之,即不劳而获之大资本家,概在屏除之列。而关于报馆主张及言论,应另有一监督机关,所有报馆对政治,社会的批评,概应受此机关指导。总编辑之进退,亦应由此机关决定。此机关之人选,应由社会民众团体推选。而每一报之读者,亦得有权推代表参加每一报馆之此种机关。

如此,则个人操纵舆论,或违背公众福利的弊害,自可铲除。在中国最近的将来,似乎第二种方式,比较第一种容易实现。因为这种办法,虽然不能容许新闻大王的存在,然尚可容许私人报纸的经营。而资本与言论分开,使报纸与社会合一。如此,则报纸的营业方面,尽可商业化,报纸的言论,却并不因商业化,而损害社会福利。此不但可以矫正现代资本主义下报纸的恶弊,而比较报纸国有的办法,亦实平妥易行。英国工党机关报Herald,现在很想向这方面做去,中国未来的三五十年的报纸,如果能像这样,那么,虽然还是需要资本,营业方面,也还是尽可商业化,然而欧美报纸已有的害处,总算可以避免。我们也不必顾虑到,报纸越发达,社会的罪恶越增多了。

现在我可以将第一个问题归纳起来,得到以下的结论:未来的中国报纸,他应该受民众和读者的控制。他的主权,应该为全体工作人员——无论知识劳动或筋肉劳动者所共有。他在营业方面虽然还可以商业化,但编辑方面,却应该绝对独立,不受“商业化”任何丝毫的影响。

讲到第二个重大变化,就是中国报纸,今后将怎样去确定他的言论方针,和用怎样敏捷精确的方法,去采集并选刊国内外重要新闻。这完全属于报纸内容上的问题,也就是报纸编辑方面两个主要的事件。关于言论方针,现在中国的报纸,一部份是依着报馆主人的喜怒为转移。除却极少数,他们在良心上,或顾虑到销路的关系上,不能不对于社会公共福利,有所考量外,其余多半是只图本身的利益,社会公共福利,他们是丝毫不管的。这本是资本制度下,报纸“资本”“商业”化共通的现象。我在前面第一个问题内,既然说到资本制度下的报馆组织,必将有重大改革。一个报馆的主张,要受民众的控制,那么,言论方针,自然不会和公共福利,即民众利益相违反。那些昧着良心,专给私人鼓吹圣德的机关报,或只图迎合社会上低级病态的心理,来诲淫诲盗的所谓营业报,在未来的中国报纸中,当然无再行容许他们存在的可能。

编辑方面监督机关的组织,是救济现在报纸“资本”“商业”化唯一有效的方法,替未来的报纸,开辟了一条新的光明的路。这种监督机关,和军阀政府假借所谓出版法或什么戒严条例,实际上就是拥护军阀本身利益,来压迫一切报纸,绝不相同。他是完全属于民众方面的,用拥护民众的利益,来代替拥护个人的利益。因为报纸既然标榜着“代表舆论”“民众喉舌”,最漂亮的口号,而事实上却只是报馆主人的舆论,报馆主人的喉舌,这是多么不通!多么矛盾!“挂羊头,卖狗肉,”虽然“滔滔者天下皆是”,但我们要改革中国的新闻事业,要站在民众的立场,这种欺骗民众的报纸,我们是不能不及早觉悟,来主张整个的革命。那么,由“民众”,“读者”来组织监督报馆言论的机关,当然绝对必要。

“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这句话,在从前,固然仅是想表现他的独立,和自由,然实际上,却只利用了这句成语,来掩饰新闻记者骄傲,狂妄,和自私。在未来的新时代,无论有冕无冕,“王”,这一样东西,是根本不能存在。所以“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这一句话,未来的新闻事业中,当然无再称引的余地。老实说,就是应该打倒。未来的新闻事业,新闻记者,只是在“民众”,“读者”监督下一个忠实服务者,他不能再以自己或他的主人的个人爱憎,来强奸民众的意思。并且,这种以个人爱憎强奸民意的办法,既在“资本”“商业”化的旧时代也已渐感失败。比如一九二九英国的总选举,属于保守党或倾向保守党的报纸,当时都极力反对工党,那时工党机关报Daily Herald销数不过三十万,与敌方报纸比较,总在一比十以下。然而选举结果,工党胜利。从前,英国所视为报纸乃操纵选举之最有力者,经此试验,已知其不然。我们对于威廉博士所说,希望读者道德知识的增进,来改革报纸资本商业化的弊害,固觉得近于“河清难矣”,然而,资本制度下的报纸,如果始终还抱着自私自利欺骗民众的方针,那么,暂时纵能挣扎苟存,终久亦必为新时代所摧毁。我们因此,更可证明,未来报纸的言论方针,确有向民众公开,受民众控制的必要。我所建议民众监督报纸言论方针的办法,在未来的中国报纸,实有必然的趋势,和实现的可能。

以上讲的第二项问题中,报馆言论方针的变化,现在再讲到报纸新闻的采集与选择。中国报纸,在过去数十年间,传递新闻的工具,是如何缺乏,穷劣。即至十四五年前,如我前面所说,北平报纸,所载消息,大部都是抄袭沪报,官厅文告,电报目录,和一些变相的宫门抄。到最近几年,无线电发达到了中国,各处短波电台,和广播无线电台,如雨后春笋,纷纷设立,报纸上的电讯,才突然增多。即就北平报纸而论,上海,南京,广州的重要事件,差不多当天的北平报,都可接到报告,几万字的外交上重要条约,都用电报拍发,极迅速的在报上全文刊登。这不但不是几十年前北平的报纸,所不会想到,就是六七年前,也绝没有进步到现在境况。这当然由于交通工具比从前进步而增多的结果。可见科学,机器的发展,对于新闻事业,有如何重大的影响。我曾经提议,二十世纪,可以称他是一个飞机与无线电世纪。无线电所以影响到中国报纸的,已如前述。飞机呢,没有飞机以前,我们若要从甘肃兰州,寄一封通信到北平,起码总要十多天,现在北平到兰州的航空,就要完成,那么,昨天兰州的通信,今晚就可收到,明天北平报上,即可登出。

在仅有有线电报的时候,我们贵国的电报局,是如何腐败,他们对于一封新闻电报的递送,即由南京到北平,也往往隔天才到。自从有了无线电,起初由建设委员会主管,因为比有线电特别迅速,原来交通部主管的有线电报局,才大起恐慌,对于机器和一切事物,才想到必须改良。现在无线电虽然也并归交通部主管了,有限电局,没有竞争的恐慌,然有线电报,得了无线电的补充,收发电讯,就不至像从前那样拥挤。由南京到北平的新闻电,如果不是被所谓军事机关检查延误,大约总很少当天不到的了。如果中国的航空,更能一天比一天发达,电报的传送,如果不能比现在更迅速,那么,飞机的效用,或许要代替了电报。一九一九年,英国的北岩爵士Northcliff,他为提倡飞行,曾由每日邮报,悬赏十万镑,给与横渡大西洋成功的飞行家。当阿可克Sir,John Alcock飞行成功,领取奖金时,北岩在他给阿氏的一封慰劳书中,说:“飞机的发明,简直给未来报纸,开辟了新的生命,假使那些专利的电报公司,不去赶快设法改良他们对于公众的服务,那么,我们今后,是可以不去再求他们了。”我们中国的电报事业,是由政府独占,我们也愿意用这同样的语句,去警告他们。飞机和无线电,在中国继续的发达下去,中国未来的报纸,对于消息的传达,无疑的,自然也会更比现在迅速而详确。

无线电,飞机,继续的进步,普遍,同时,电传写真,也当然包括在无线电范围以内。我想,未来的报纸,外勤记者出动,一定每人可以携带一具无线电机,随时随地,都可拍发,就和现在带照相机一样的方便。运动大会的一切照片,可以将电传写真的器具,装在汽车上,向报馆立时放送。每一报馆的采访部,从前专备汽车,到那时或许要用飞机来作大部份的代替品。像这样采集新闻的设备,在欧美,大约十年左右,就可做到,在中国,三五十年内,也一定会有同样的事实。

至于报馆选择新闻的标准,换言之,也就是读者对于一切新闻趣味的倾向。据我的意见,现在的报纸,尤其中国的报纸,对于政治消息,和社会上盗窃,及变态恋爱,太注意了。这种新闻,在将来,一定要渐渐退落到极不重要的地位。因为将来的人们,他的兴趣,一定会向两方面发展,一方面是科学的兴趣,科学上一个新的发明或发现,必能占将来报纸最要最多的篇幅。一方面是艺术的兴趣,人们要求精神上的慰藉,对于艺术,一定会有特别的爱好。至于人们对政治盗窃恋爱等事件,决不会再像现在那样津津乐道。我记得十几年前,上海盗劫,绑票,不如现在流行,那时,一条强盗,绑票消息,总是看得很重要登在本埠新闻第一条。及到如今,大家都司空见惯,除却极特别的案情外,总登在新闻末尾,有时就来一个“盗窃汇志”用极小字排印。固然,未来的三五十年,不见得还会像现在那样盗贼载途,人欲横行,假使还有,经过了这几十年的经验,也不至于认为有特别新奇可喜的价值。所以我对于第二问题的结论,是:

中国未来的报纸,他的言论,既然要受民众的监督,那么,他的言论方针,自然会专以民众利益为前提。至新闻资源,随着科学的进步,采集方面,当日去敏捷。而报馆对于新闻的选择,科学消息,与艺术消息,一定将要占据未来报纸中极重要的地位。现在报纸所注意的政治斗争,强盗,恋爱,都要渐渐不为读者所重视了。

报馆的组织,编辑,采访,在最近三五十年中,他前途的展望,都已经预测过了。现在,讲到最后的一项,就是关于报纸的发行问题。将来中国的报纸,应该用怎样极敏捷的方法,将每日的报,分配于全国各地。使内地,或较偏僻地方,都有同时阅读本国重要都会最著名报纸的机会。不过,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下,我们先应该注意到中国报纸的篇幅,和价目,因为这两件事,于报纸的普及,是有极大关系。假使这两件事,不能有极合理的改正,发行的工具,纵极精利,也不足使中国报纸的销数,能够与欧美日销几百万的报纸,达到同等的地位。

我们第一,先来看看中国报纸的篇幅,尤其是上海的报纸,是如何不经济,不与报纸的环境相适合。就目前说,中国既没有自设的造纸厂,所有纸张,都是由外国购入,取价既高。同时中国又不是一个商业发达的国家,广告很少,来的广告都不能付较高价钱。在这样环境之下,怎样可以像英美一样,刊行极多的篇幅。世界的报纸,就篇幅多少来分析,也本可勉强用“英美派”“大陆派”两个名目,来代表他们的差别。英美报纸,篇幅最多。英国如伦敦泰晤士,晨报Morning Post每日电闻,Daily Telegraph,他们大抵每天要刊行到三十二面,即八大张。美国如纽约泰晤士报则又加倍,其星期增刊,更多至二三百页,煌煌巨装,等于一本专门书籍。英美报纸,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由于工商业发达,广告多而价昂,国内纸厂林立,纸价便宜,另一方面,则由于传统的读报习惯。而大陆报纸,如法,如德,他们虽然并不是工商业不发达,也不是没有纸厂,然而在习惯上,他们的报纸通常总不过两三张,德国则大部份,更为小型的四开纸,和我们北平的一般晚报大小相似。日本报纸通常亦仅两大张。在这两种不同的派别中,中国的报纸,不幸竟走入了英美的一派。前几年,上海申新两报,有日出至七八张者。以报价与纸价比,每售报一份,常赔本到大洋一分左右。即以所收入之广告费,与所需之纸张比,亦所获甚微。固上海报纸,虽年有盈余,然此种盈余,实际上只是从极力减低同人的俸给,新闻费及一切事业费而来。一个在上海著名报馆服务的编辑,普通常不过五六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