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幅既然缩小,就报馆经济方面说,报价自可减低。这两种现象——篇幅多定价高——在中国未来新闻事业中,如能有合理的改正,同时普及教育,能逐渐发达,那么,中国的报纸,一定会蓬蓬勃勃,特别繁荣起来。一个全国著名的报纸,他的销数,将来不仅可以同英国每日邮报相等,并且,拿中国人口土地做比例,中国报纸,还应该比每日邮报多销好许多倍。在推行全国的时候,发行所需要的唯一利器,就是飞机。飞机对于消息方面的贡献,前面已经说过,但他对于发行方面的贡献,更比消息重大。以如此疆域辽阔的中国,报纸发行,非依赖飞机不可。所以,我们即已研究过篇幅缩小和价目减低两大问题,现在所要研究的,就是怎样来利用飞机,使我们的报纸,将来可以极迅速的,传播于全国各地的读者。
世界著名的报纸,现在虽还没有利用飞机,来全部代替了火车,然遇有特殊机会飞机运输的功效就可马上特别的显著出来。一九二九年,伦敦的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因欲在总选举时机,特别表现他发行的神速。除专备三百辆汽车,向铁路公司包定了六辆专车,供他运送报纸以外,还另备十架飞机,将他的报纸,随时传达于全国各地。因此,在此期间的每日快报,销报特较他报增多。英记者赫而特Harold Herd说过,全世界的报馆,到一九五零年,大概不必再用火车送报了,这说自极有见地。至于世界报之所以尚没有尽量利用飞机送报的原故,第一,当然是飞机还没像我们理想中那样普遍,飞机的安全和完善,也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境地,所以飞机运输的费用,比火车还要贵许多倍。而各国报纸篇幅,大部份仍极繁富,由飞机运送,需费太巨。第三,除却美国以外,在英法德各国,他本国的疆域,并不辽阔,都会的报纸,大抵几小时火车,就可遍及全国,没有十分即须改用飞机的必要。然而这三个原因:第一,第二,当然在最近的将来,就可不成问题,第三原因,在飞机尚没有十分成功时,虽然觉到几小时相差,尚不怎样极端重大,然若飞机十分普遍了,且彼时人类重视时间必千百倍于现在,则几小时相差,自会感到万难忍受。赫而特所说一九五零年后,不再用火车送报,当然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中国未来的新闻事业,在发行方面,需要飞机,就疆域辽阔言,实在比较世界任何国家,还要迫切,重要。现在的中国,一份北平的报纸,不仅运到新疆,青海,西藏,要在两三个月以上,就是到河北不通火车的各县,也有需要到十天半月,才能达到的。在这样运输不便之下,中国报纸,即使其余的各种缺陷,都能补救,也无法望其发达。所以中国的报纸,就他销行的性质说,大都是地方报,不是国家报。“国家报”这个名词,不是指由国家办的机关报,是指一个可以推行全国伟大的报纸。地方报的销行,是限于报馆所在的一个区域,不像国家报,能遍及全国各省市县镇,甚至一乡一村都有他的踪迹。上海报虽在外埠推销,但成绩很小。我觉得地大物博的中国,应该可以产生十个二十个设备最完全的国家报,每报以四百万份。像这样四百万份的国家报,在教育普及,工商业发达以后,一定可以许多家,同时并存。有人说,一个都会中的大报,如果要向外埠去推销,无论他消息如何丰富,分配如何神速,他总不能敌那各当地所有的地方报,能够使当地读者满意。因为都会中的大报,消息纵丰富,总不能将全国各省区,商埠,以至一县一镇的一切消息,都刊载在他报上。
分配纵神速,也很难比当地出版的报纸,能够在晨光熹微中,就送到读者的面前。欧美的都会大报,有特制的地方版,专在某一地方发行,但这种地方版,消息由当地达到总馆,总馆编辑刊印以后再送到当地。无论如何,总还比当地地方报落后。所以欧美的都会报——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国家报——还不能尽量向外埠畅销。欧美尚且如此,中国的国家报,当然更难达到普及全国的目的。这种说法的确很有道理。不过,我们正可另想办法,战胜这种困难。据我的理想,未来的中国“国家报”,譬如就北平说,北平的一个大报,他总馆设在北平,它可以就他经济能力所许可的范围,去尽量普设分馆于他所要推销的全国各省市县镇。
这种分馆,当然不能像现在上海报的外埠分馆一样,只是一个报纸的批发所。未来国家报的分馆,他应该等于一个地方报。他一切组织就是比总馆具体而微,他有发行,广告,编辑,采访,印刷各部的组织。但他每天只刊行一小张,专载本埠新闻,他的内容,应该比当地最好的报纸更丰富,精美。每一分馆,均有自用无线电,可随时与总馆及其他分馆,互通消息。每一地方,有特别重大事件发生,可立时报告总馆及其他分馆。总馆如遇有关系全世界,全国之重大事件,亦得随时通知各分馆,俾得刊发号外。每晨,由总馆,将应运往外埠之报,提前用飞机分别送达,如果航程仅在一小时,或最多二小时以内者,每一外埠之分馆,可俟总馆报到,以总馆出版者为正张,分馆出版之本埠消息为附张,一并分配于阅者。如此,则属于全世界及与全国有关之事件,各地方重大事件,正张已全部包容。而属于每一地方之事件,则副张可详载无遗。都会报与地方报之长,可冶于一炉。都会报之短,为不能详载地方消息,地方报之短,为不能有巨大资力,可以供给地方读者,以最灵捷详尽之世界的全国的重要消息。由此办法,两种报之缺陷,即均可弥补。而因各分馆均有采访部,及专用电报之设置,可随时将当地发生之特殊事件,报告总馆,则在都会之总馆,其消息自更较其他在都会报馆,仅仅任用一二访员,在外埠探访消息者,特别可靠。照此方法,无论在外埠,在本埠,此报必可使读者满意,殆无疑义。
比如北平有这样组织的一个报,他每晨六时,可以将他总馆所出的正报,连同当地出版的副张,用飞机运送,使在天津,济南,保定,郑州,开封,察哈尔,绥远,以及其他各地的读者,于每晨七八时前,完全接到,这个报的销路,又怎能不增高到几百万份呢?而每一地方的分馆,还可以吸收当地的广告,性质限于当地者,可以在本埠版刊登,须向全国宣传者,可以经手介绍于总馆,如此,广告方面的收入,一定也非常可惊。在经济上,也不愁不能发展。纽约的一种周报叫礼拜六晚报的,Saturday Evening,他能同时在伦敦,纽约,巴黎,用同一的版子,刊印发行。这已经使现在的新闻界,惊为异举。如果我们能够有这样的报纸出现,那么,怎能不能算世界上最伟大报纸之一?
中国报纸的将来,所有三个重大问题,组织,编辑,发行,都已经分别讲完,现在,我应该将这个讲题,来宣告结束了。至于新闻事业中,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广告。我觉得这个问题,在未来新闻事业中,比现在,不会有很大的变迁。所以我不在这个短促时间再来详细解说。总括我以前所说,对于中国报纸的将来,我的意见,是:
中国报纸,依着科学和机械的进步,在未来的三五十年中,一定有很大的变迁。最显著的,就是飞机,无线电,电传写真,这几样东西,将成为未来新闻事业中最重要的工具。又因为资本主义的没落,现今的社会经济生活,将根本动摇。私人包办下至报纸“资本”“商业”化,也一定不能再延长他的运命。凡此,皆全世界潮流所趋,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我们推测中国报纸的将来,在组织方面,资本与言论必须分开。在编辑方面,言论方针应该受社会和读者的控制,指导,专以拥护民众利益为依归。至新闻采集,可尽量利用最新的工具。而未来读者对于新闻趣味的变换,一定将由政治斗争,要人行动,盗劫,恋爱等,而注意于科学的发明,和艺术的爱好。在发行方面,一定会缩减篇幅,减低报价。销路最多的报纸,必定由总馆用飞机分布于全国,在全国各地广设分馆,就当地刊行地方版,与总馆所刊行者,合并发行。组织,编辑,发行,能照这样创设,改革,就全体说,这就是我理想中,中国未来的新闻事业。就个别说,也就是我理想中,中国未来的模范报。我所说的这许多话,并不是全凭玄想。
他虽然尚有三五十年的时间,然而“将来”两字的意义,尽可从明天起——也可说从现在说完了这句话就开始计算。从明天到第五十年的末了一天都是我所指的将来。所以,我们有志于新闻事业的,马上就应该开始努力去创造,或改革中国的新闻事业。并且中国新闻事业的将来,也就是世界新闻事业的将来。在三五十年以后,或许因为科学和人类知识道德的进步,人类社会中,真会有一个大同世界出现。那时的报纸,他的销路或许不像现在——甚至不像三五十年内的将来——那样的范围只限于一国了。或许那时真有一个普及世界的报纸。现在我们只想在三五十年内,中国都会中的著名大报,能同时遍布于全国各省市县镇,或许三五十年后,一个世界的著名大报,能同时遍布于世界各国。普天之下,莫非此世界报足迹所及。或许那时不必用纸印刷,只须报馆在世界上,选择一个最中心的地方,装设一最大的电传写真器Television。由此中心地方,随时将所有评论,新闻,文艺,电传于全世界的订户。在每一阅户的客厅,书房,或饭厅内,大家张着银幕,就可以,随时坐着,很安闲的去读他所要读的报。这是如何神奇的现象。那么,我今天所说的那些“组织”,“编辑”,“发行”,此时或许有人,要笑我拉杂,无稽,在那世界报出现的时候,或许又要笑我这些话,太腐败太落伍了。
过去世界一百年的进化,比一千年还快,那么,则未来世界,十年,百年,的进化,当然比最近的一百年更快。我们不要以为这些话,同现在事实,相差很远,就以为太离奇。我记得民国四年,有一个美国人到上海演习飞机,在江湾卖票,去看的,要五块钱一张,这样贵的票价,去看的人,还挤得水泄不通。那时,谁能想到,十几年后,飞机在屋上飞过,连三岁小孩子,都司空见惯,觉得没有什么惊异的价值。更不会有人拿五块钱,买一张票去看。那么,以现在的飞机,无线电,电传写真,进步的趋势,在未来三五十年中,又安知不能如我所说的那样普遍,来做创设未来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利器。
诸位,或者已经是新闻界的老同志,或者正准备着要走近新闻界的领土。大家对于未来的中国新闻事业,都肩负着最重大的责任。现在只有祷祝各位的努力,和成功。
话说得太多了,耽误了各位,许多最宝贵的光阴。起初说过,我这个厨子,今天是只会做一样“大杂烩”,这个“杂烩”如果不中吃,还要请求各位顾客们特别特别的原谅。(完)
(原载北平《世界日报》,1932年5月6日至12日第七版,李磊录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