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与渴望联结(全7册)
82903700000002

第2章 心理营养

从1990年开始,我在马来西亚做大量的心理个案咨询,在此期间接触了很多家庭,也接触了很多具有所谓“偏差行为”的儿童和青少年。

这些孩子,之所以会被父母带来见我,通常是因为行为不当或者带有严重的情绪问题,抑或是他们很难社会化,比如没有办法和别人相处,会突然之间情绪过激,伤害别人或者自己。他们中间有人不愿意去上学,导致父母和老师特别焦虑。

面对这些所谓的偏差行为时,我们会觉得奇怪——每个人天生都渴望人见人爱,被别人喜欢、接纳,为什么这些孩子会有偏差行为,使别人觉得厌烦呢?

在帮助很多父母改善亲子关系的过程中,经过大约10年,从上万例个案中,我终于发现,这些孩子是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一些相同的东西,在心理学范畴里我首次把它们总结为“心理营养”,提出了“心理营养”这样一个理念。

从2001年开始,我就教导那些来咨询的父母怎样给孩子提供心理营养。当这些父母真正能够给孩子提供心理营养时,他们很惊奇地发现,孩子变得快乐有朝气,像得到滋养的种子一样,开始绽放生命的美丽。

给孩子心理营养,其实不难,这是一种能够使父母轻松,孩子也觉得非常快乐的教养方法。上万的孩子因此而改变,完全可以证明心理营养育儿法是实用的。

什么是“心理营养”

“心理营养”这个概念的灵感,其实来自“生理营养”。

一般来说,父母对于怎样给孩子补充生理营养知之较多,知道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补充哪些营养素。当父母能够满足一个婴儿生理营养需求时,会看到婴儿到了4个月左右就会翻身,到了6个月左右就能够坐,到了7个月左右能够爬,到了1岁左右就可以自己走路了。

孩子从生下来开始,慢慢会翻身,会爬,会走,会跑会跳,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的天性,这是人类生命力的呈现,就像鸟会飞、鱼会在水里呼吸是动物的天性一样。

人类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类不但有生理上的天性,还有心理上的天性,我把人类在心理上最主要的五种天性称为“五朵金花”,具体包括:

第一,爱的能力,能爱别人和希望被别人爱。

第二,跟别人连接的能力。

第三,独立自主的能力,能够自己自由地做选择。

第四,有价值感,有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希望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第五,有安全感,能信任自己、信任别人、信任这个世界,最大的安全感是信任自己。

任何人只要得到了足够的心理营养,这五朵天性之花就会像走路一样,自然而然发展出来。因此,只要父母给足孩子心理营养,孩子的五朵天性金花就能美丽绽放——能够去爱,去连接,去选择,去追求价值感,也能够有安全感。

那么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的心理营养,究竟包括什么呢?我把它归纳为下面五个方面:

第一,无条件的接纳。

第二,能够得到重视,也就是说我必须知道我在你心目中是重要的。

第三,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以便能和重要他人分离。

第四,得到肯定、赞美、认同。

第五,能够找到自己的榜样和模范,通过学习和模仿他们,促进自己的成长。

在后文中将会一一讲解,为什么这五个方面的心理营养对孩子来说特别重要,以及怎样给予孩子这五个方面的心理营养,让孩子能够积极向上,追求理想,自信阳光。

人类需要的五种心理营养

无条件的接纳

人类所需要的第一种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从出生到3个月大的婴儿,最需要的心理营养,就是无条件的接纳。

什么是无条件的接纳呢?为什么说它是人类需要的第一种心理营养?

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没有能力为自己做任何事情。刚出生的婴儿,模样也不是很漂亮——皮肤皱皱的、红红的,五官也比较平,看不出长大会是什么样。他是否聪明,将来会不会优秀、成功……通通不知道。所以这个时候的孩子,几乎什么条件都不具备,单单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你就能够无条件接纳他。

在孩子3个月之前,妈妈很容易接纳孩子,因为妈妈的身体在分泌一种叫作“苯乙胺”的激素,这和妈妈能够分泌母乳是一样的道理——当妈妈的身体分泌苯乙胺之后,在看自己的孩子时,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看怎么好,哪怕他不停地哭,妈妈一点都不会觉得烦,心里反而会有一丝喜悦。

孩子则能够通过妈妈看他的眼神,妈妈的微笑、声音,以及触摸等,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此时此刻,在我没有任何条件可以作为交换时,妈妈完完全全地以我本来的样子接纳了我。这就奠定了将来,在孩子的人生中,他的内心常常保有一份自信。因为当孩子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能做时,妈妈就已经无条件接纳他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我的孩子现在已经长大了,早已经不是3个月的婴儿了,他已经3岁甚至13岁了;作为妈妈,我的身体也早已不再分泌苯乙胺了——妈妈分泌苯乙胺大约只有3个月的时间——那我怎么为孩子补充心理营养呢?其实,不管孩子是5岁,还是15岁,甚至是25岁,只要孩子还在妈妈身边,妈妈都可以无条件接纳孩子,只是与孩子婴儿阶段相比,妈妈无条件接纳的难度增加了。

在具体方法上,无条件接纳孩子要怎么做呢?

第一,当孩子做错事时接纳孩子。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情是错的,但是,即使你做错了,妈妈还是一样接纳你。每个人都有做错事情的时候,当孩子做错事时,依然接纳孩子,不因为孩子的错误而给他负面评价。这不是溺爱,也不是“你做错了,当作你没有错”,而是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就算你做错了,妈妈还是一样接纳你这个人。

第二,当孩子做事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时接纳孩子。比如,妈妈希望孩子有礼貌,也教过孩子见了长辈要打招呼,但孩子目前还做不到,见人会紧张害羞,不敢问候。就算孩子做不到,无法达到妈妈的预期,妈妈还是要接纳孩子,而不是去批评他:“你怎么不跟叔叔阿姨打招呼,妈妈不是教过你吗?”

第三,当孩子失败时接纳孩子。孩子不是做错事,而是努力去做却还是失败了,这时要接纳孩子,不对他做出负面评价。比如孩子去参加一个比赛,很努力但还是输了;孩子很想考进某所重点大学,读书一直很用功,但是高考确实没有考好……在孩子觉得自己很失败时,父母依然接纳他,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无条件接纳的。

第四,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接纳孩子。比如孩子生气了,甚至特别愤怒,乱发脾气;或者孩子特别难过,感到悲伤痛苦……此时也要接纳孩子。孩子的情绪生而有之,他的生气、嫉妒、悲伤、痛苦,都是他这个人的一部分。所以看到孩子有负面情绪时,父母可以简单地对孩子说“孩子,我看到了,你现在很生气”,或者“孩子,我知道,你一定很痛苦”。父母能够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也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表现。

上面提到了四种特别不容易做到无条件接纳的情况——当孩子做错事时,当孩子达不到父母的预期时,当孩子失败时,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父母依然能够清楚地让孩子知道“我接纳你”,那么无论孩子长到多大,都能够获得心理营养的补充。其实,父母对待自己也可以这样,无条件接纳自己,为自己补充心理营养。比如,希望自己温和善良,但一时在某件事上做不到,没关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必过分苛责自己。

这一节讲了第一种心理营养——无条件接纳。对于0~3个月的孩子,因为苯乙胺的影响,妈妈很容易接纳孩子。妈妈身体分泌的苯乙胺,跟孩子心理营养的需求刚好相配合。孩子长大以后,妈妈也能够通过以上方法,做到无条件接纳孩子,给孩子补充心理营养。

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人类所需要的第二种心理营养,就是在生命之初,孩子需要有人——简单来说,这个人就是孩子的妈妈——把孩子看成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就是说,在生命之初,孩子能够清楚地知道:“我是重要的,我比照顾我的那个人——我的妈妈,或者其他的照顾者更重要。”我把这种心理营养称为“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婴儿能够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引起妈妈的注意,从而证实自己的重要。比如,当婴儿哭泣时,妈妈的血压就会微微上升,对此婴儿是知道的,他知道自己的任何一个动作都能引发妈妈情绪上的改变,由此证实——我,能够牵动妈妈的心;我,在妈妈的心里是最重要的。这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非常重要,从而证明自己的生命价值。

当孩子已经长大,不再时时刻刻牵动妈妈的心时,孩子怎么知道自己在妈妈心里是重要的呢?

有一次,一个女孩和她的妈妈一起来找我咨询。我一看就知道,这个孩子一定患有厌食症。

在咨询过程中,我问了孩子妈妈一句很重要的话:“这个孩子在你的心目中重要吗?你爱她吗?”妈妈马上说:“当然了,你看,我愿意为孩子做这么多事情,我当然是爱她的。”我接着说:“孩子妈妈,你不用说这么多,你能不能简单告诉孩子——孩子,你对我是重要的,我很爱你。”然后妈妈马上这样对孩子说了。我就转而问孩子:“刚才你的妈妈说,她是爱你的,你在她的心目中是重要的,你相信吗?”这个孩子听了马上就摇头,表示她根本就不相信。这时,孩子妈妈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流下来。

咨询临近结束时,我又问这个妈妈:“你爱这个孩子吗?她对你而言是不是重要的呢?”这一次,妈妈马上转过头对孩子说:“孩子,你很重要,我很爱你。”我又转而问孩子:“妈妈又说了,她很爱你,你很重要,你相信吗?”孩子这次没有马上摇头,她想了很久,最终还是摇头了。我看到,孩子妈妈又在掉眼泪。

很明显,这位妈妈肯定是爱孩子的,可问题是——孩子知道吗?虽然这位妈妈心里真的很看重孩子,也真的很爱孩子,但孩子没有吸收到“我是重要的,在妈妈的生命里我最重要,我甚至比妈妈更重要”的心理营养。孩子缺乏这样的心理营养就会出问题,比如厌食,或者滥用暴力、打架惹祸等,为的就是得到别人的注意和重视。

如果妈妈发现孩子的心里有这种缺憾,想要弥补心理营养,需要怎么做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个人的专注时间。简单来说,如果想让孩子知道“我是重要的”,首先妈妈要愿意花时间在他的身上,不但要花时间在他的身上,还要把注意力完全投注在孩子身上。

有一样东西是孩子最讨厌的,从某个角度来讲也是孩子最大的一个敌人——手机。很多父母本来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少,陪伴过程中还无法专注在孩子身上。比如跟孩子一起出去散步,大部分时间不是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话,而是专注在手机上。这样孩子是没有办法收到“我是重要的”心理营养的。

如果想给孩子一些专注的个人时间,可以做些什么呢?第一,陪伴孩子,跟孩子一起玩;第二,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要专注地倾听;第三,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里,要精心安排,和孩子共度美好时光;第四,在日常生活里刻意安排一些时间跟孩子一起活动,比如一起打球、逛街等。

专注于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能够让孩子知道——不管我到了什么年龄,我在父母的心目中都是重要的,因为他们愿意把时间花在我的身上。

如果父母不愿意花时间在孩子身上,就等于告诉孩子:“你在我的生命中没有一席之地。”有的父母会说,我没有时间精力陪孩子,因为我要去工作,要养家糊口,要给孩子买他喜欢的东西……但是,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够的。如果父母没有花时间在孩子身上,没有听孩子说话,没有陪伴孩子,没有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站在他的身边支持他,那么孩子无论如何都收不到这个信息——在父母的心目中,我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孩子可能会做一大堆事情,用很多方法,只为获得父母的注意。有些孩子甚至会认为:如果我无法用正面健康的方法来引起父母对我的注意,那么我就用一些不健康的方法——比如打架、生病——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当父母注意到孩子的反常,不得不花时间在孩子身上,甚至打骂孩子时,孩子才会觉得自己被看见、被重视。

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缺乏“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这种心理营养,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痛。将来到了恋爱结婚时,那些没有被重视的孩子,往往会不断要求配偶向他保证,他是重要的。这就是因为年幼时他的心理营养一直都没有补足。

这一节讲了第二种心理营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孩子渐渐长大,做父母的要多花时间专注在孩子身上。即便工作实在很多,也要每天留出一点专门的时间来跟孩子互动。只要能让孩子感觉到,至少有一段时间可以绝对拥有爸爸妈妈,孩子就不会有问题。

安全感

人类所需要的第三种心理营养是安全感。从4个月一直到3岁,差不多3年的时间里,孩子最需要吸收的心理营养,就是重要他人——尤其是妈妈——给予的安全感。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社会化过程中,对孩子有决定性影响的人。这个人由孩子自己挑选,最初、最本能的选择当然是爸爸妈妈,如果没有选择爸爸妈妈,可能会选择祖父母、老师或其他长辈。因为孩子的第一个重要他人通常是妈妈,所以下面就用妈妈来代表重要他人。

在3年的时间里,孩子都需要妈妈给他安全感,到了3岁时孩子吸收了足够多的安全感,才能和妈妈分离,在心理上真正成为一个人。

而3岁之前的孩子,我们称为“共生体”。什么叫“共生体”?孩子最初是在妈妈的子宫里长大的,他的生命和妈妈是一体的,这就叫共生体。孩子要在妈妈的子宫里生活近10个月,不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件事,必然是剪断脐带。在生理上,当孩子的脐带被剪断时,他就成了一个独立的人,不再是一个共生体。

可是,在心理上却不是这么简单。在心理上,孩子与妈妈的共生期不是10个月,而是延续到3岁。也就是说,孩子的“心理脐带”是在3岁前的分离过程中一点一点被剪断的。在这3年中,孩子需要妈妈给他很多安全感,直到他准备好分离。如果这个分离过程没有做好,孩子可能永远也不知道如何独立。

那在这3年里,妈妈如何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呢?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做。

第一,注意妈妈的情绪。妈妈的情绪越稳定,孩子的安全感越足。基本上,妈妈不需要特别做什么,只要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对孩子而言就是最安全、最好的妈妈。所谓情绪稳定,并非说妈妈不能有任何情绪,而是妈妈不会为了小小的事情就乱吼发飙,歇斯底里发脾气。处于焦虑状态的妈妈,很难心平气和,常常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暴躁的妈妈,一不高兴就会为了很小的事情,发很大的脾气,甚至随意打骂孩子。而情绪稳定平和的妈妈,只要陪在孩子身边,观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来源。

第二,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孩子的爸爸妈妈之间关系越和谐,孩子就越有安全感。因为爸爸妈妈就是孩子的天和地,如果两个人常常吵架,相互指责,甚至要离婚,那么孩子就会觉得不安全,感到害怕。

第三,允许孩子独立自主。在孩子表现出想要独立自主的时候,需要妈妈的“允许”——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选择分离和独立。

肯定、赞美、认同

人类所需要的第四种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

3岁的孩子,能够跟妈妈分离,才在心理上真正成为一个人。那么这个刚刚感受到自我意识的幼儿,到了四五岁时,最想知道什么呢?他很想知道:我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我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跟其他小孩相比,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聪明吗?我美丽吗?我能做什么,我有能力吗?——关于自己的能力、品性、优点和特点,孩子都非常想知道。

四五岁的孩子,最需要得到的心理营养,就是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家里有一个人,也就是孩子的爸爸,是特别重要的。那个原本常常黏着妈妈、很少注意爸爸的孩子,到了四五岁时,会对爸爸特别感兴趣。他想要跟爸爸在一起,通过爸爸对他的评价,知道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够不够好,优点和特点是什么……

如果说在安全感的给予方面,妈妈比爸爸更重要,那么在肯定、赞美、认同方面,爸爸的重要性要大过妈妈。当然,这并不是说妈妈就不用肯定、赞美、认同孩子,只是孩子四五岁时,爸爸对孩子的影响确实非常大。爸爸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肯定、赞美、认同,送给孩子三个礼物。这三个礼物是什么呢?

礼物一: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人生观。

为了得到父亲的肯定、赞美、认同,孩子会尽全力去做父亲认为对的事情,孩子的人生观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父亲通过肯定、赞美、认同,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人生观。

礼物二:帮助孩子树立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就是孩子觉得自己怎么样,有什么优点和特点。这个自我形象不只是外在的——别人怎么看我,也是内在的——我怎么看我自己。以我自己为例:在我4岁时父亲给了我人生的第一个肯定——他说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然后,我就简单地相信,我一定是聪明的。后来不管谁说我笨,我都不相信,我只相信父亲说的——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所以做父亲的一定要常常关注,孩子哪些方面做得好,而且在当时就要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方式告诉孩子,比如:我看到了,你做了什么事,你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孩子……一定要在当时非常具体地告诉孩子,在哪些方面他做得好。

通过肯定、赞美、认同,父亲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我形象。对自我形象有底气的孩子,抗压力、抗挫折力都会特别好。孩子的一生中难免面对挫折,一定会有失败的时候,一定会遇到让自己很沮丧的事情。如果小时候能得到父母的肯定、赞美、认同,孩子就会对自己有信心,有勇气面对各种压力和挫折。

礼物三: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的性别认同。

什么叫作“自我的性别认同”呢?比如,你家生的是儿子,父亲肯定、赞美、认同儿子,会让儿子非常高兴自己是个男孩,然后尽力把男性的特质发挥出来。如果你家生的是女儿,父亲肯定、赞美、认同女儿,女儿就会非常高兴自己是个女孩,长大了以后会尽力把女性的特质展现出来。

上面提到的三个礼物,都是通过非常简单的肯定、赞美、认同就能送给孩子的,并且会对孩子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因为四五岁的孩子没有办法自主地知道自己是怎样的,都是通过重要他人对他的评价和对他的肯定、赞美、认同才能够了解。

具体的方法,首先是通过语言来表达肯定、赞美、认同。

在语言方面要注意三点:第一,不要称赞孩子做事的结果,而要称赞孩子努力的过程;第二,要在当下及时告诉孩子,看到了他的什么优点,千万不要等到很久以后再说;第三,肯定孩子要尽量具体,不要泛泛而谈,比如不要只对孩子说“你很善良”,而要告诉他,你怎么知道他是善良的。

除了语言以外,还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肯定、赞美、认同。

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比如肢体语言表达肯定、赞美、认同。比如,可以对他微笑,拍拍他的肩膀,摸摸他的头发,或者给他一个拥抱,或者竖起大拇指……甚至有时可以给孩子一些特权,比如平常孩子只能看一小时电视,因为孩子某件事做得好,非常想肯定、赞美、认同他,那么可以给他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看电视30分钟特权”,孩子可以自由花费这30分钟,但底线是不能做伤害自己的事,也不能伤害别人。

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孩子,我看到了,我很高兴,我很欣赏你。这样能让孩子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为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建立基础。

这一节重点讲了四五岁的孩子所需要的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爸爸妈妈都可以给孩子这样的心理营养,但是爸爸的作用会更大一些。只是简单地通过肯定、赞美、认同的表达,父亲就能给孩子三份相当重要的礼物——建立孩子自己的人生观,树立孩子的自我形象,建立孩子性别的自我认同。肯定、赞美、认同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分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至于在生活中如何具体去表达,书中会做细致的讲解。

模范

人类所需要的第五种心理营养是模范。

什么是“模范”呢?孩子从6岁开始会不断寻找榜样,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孩子想要模仿的榜样,一般是他的重要他人。前文提到,重要他人是对孩子有决定性影响的人,因为父母最重要,所以这里用父母指代孩子的重要他人,也就是孩子模仿的榜样。

那么孩子想要模仿什么呢?

首先,他会模仿父母的声调、说话的方式、动作、表情等。

孩子就像一台录像机,会把父母所有的表情、语气、动作等都录下来。然后,他会自然地把这些内容存在大脑的某个地方,并开始刻意模仿父母。

比如,有时候说一个孩子像他的父母,实际上可能在样貌和五官上并没有那么相似,真正像的地方是神态、表情或者说话的方式。因为孩子在刻意模仿父母,所以从整体来看会觉得孩子非常像父母。

再比如,有时候会说一对夫妻很有夫妻相。是不是两个人真的那么像呢?不是的,而是他们结婚以后非常相爱,都把对方当作自己的重要他人。在一起过日子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地、下意识地互相模仿。久而久之,两个人在语气、表情和行为上都会很像。所以别人看到他们时就会觉得这两个人很相似,说他们有夫妻相。其实,这也是模仿的结果。当某一个人愿意模仿另外一个人时,表示他在内心里已经把对方当成自己的重要他人了。

除了模仿外在的声音动作表情以外,孩子还会模仿什么呢?

孩子最想要模仿的,其实是父母如何应对这个世界。

第一,模仿父母怎样去面对问题。

在生活中各种问题、困难来临时,父母的态度是怎样的。比如,在面对压力时,父母是迎难而上还是逃避退缩呢?遇到难题时,父母是怎样处理的?孩子会把这些应对态度和方式都存入大脑,作为将来应对类似问题的第一参考。

第二,模仿父母怎样处理人际关系。

比如,父母在面对喜欢的人时,是否会表达出来,如何表达?遇到讨厌的、不喜欢的、强势的人,父母又是如何应对的?这些都会在孩子的心里起到模范作用。

第三,模仿父母怎样处理情绪。

孩子在处理情绪问题时,会先观察父母是怎样做的。

比如,父母愤怒时会怎么做?父母悲伤时会不会把悲伤表达出来?所有这些情绪的表达方式,孩子也会放在心里作为模仿的范本。在这样一个模仿的阶段,孩子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加上自己本身原有的天生气质,以及成长的实际经历,都会影响孩子将来面对情绪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和处理态度。

因此,只要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良好,孩子肯定会把父母当成重要他人,父母不用担心其他人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父母只要把自己做好,孩子就会模仿父母来处理问题,包括行事为人和人际关系等。

那么,作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所有想要教导孩子的内容,父母必须以身作则。比如,不能对孩子说:“孩子,你也知道,爸爸的脾气不好,你千万不要学你爸爸啊!你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乱发脾气,遇到事情时要心平气和的。”其实这样说一点都没有用。因为孩子不会去做“你说的”,而是看“你做的”——就像一个录像机,把父母的言行举止记录下来,存在大脑里作为参照去面对生活。

第二,父母必须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有机会看到和模仿。有些父母自身非常好,但是孩子一点都没有学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看不到!这些父母实在太忙碌了,忙于工作,很少在家里。虽然父母各方面都很好,但是孩子压根儿没有机会看到,因此父母没有办法成为孩子的模范。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孩子模仿的特性,以及为什么需要模范的心理营养。作为孩子的重要他人,作为孩子重要的模范,特别是在孩子6岁以后,父母一定要注意两点:第一,想要教孩子什么,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第二,父母的模范教导,必须让孩子有机会看见。

本书的内容和价值

下面,我想简单分享一下,这套书包括哪些内容,读者能够从中收获到什么。

我挑选了父母最关心的养育难题,比如孩子性格胆小内向怎么办,好习惯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孩子攻击性强爱打人怎么办……聚焦一个难题,把这个难题的来龙去脉分析清楚,给出切实可行且有效的解决方法。

我从事育儿辅导咨询工作,至今已经27年,根据我在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真实案例,我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和问题,通过对这些真实案例的分析,使读者对育儿有更全面和透彻的理解。

表面上看起来各不相同的问题,背后的解决方法都是围绕着“怎样给孩子补充心理营养”来谈的,所以通过深度分析有关育儿的典型问题,读者逐渐可以学会自己运用心理营养育儿法,举一反三地解决遇到的其他育儿难题。

我常常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养孩子有什么难呢?如果养孩子养到披头散发的地步,十有八九是你用错方法了,现在就是一个重新学习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