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8295700000012

第12章 礼之根本,在于和谐

“原文”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②为贵。先王之道③,斯④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解”

①礼:指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和生活准则,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贵贱、长幼、尊卑的一种秩序。

②和:调和、和谐、协调。

③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贤明帝王的治世之道。

④斯:主语代词,这个。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贤王的治国方法,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但不论大事小事都依照这个方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因为为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调节和约束,那也是不可行的。”

“边读边悟”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的《论语疏证》中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因此,提出“和为贵”,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在今天,“和为贵”也是我们一直所提倡的,它不仅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