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你其实不懂心理学
8311300000035

第35章 禁果效应——罗密欧本来不该死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考察的对象是孩子,第一次,实验者在茶盘里放入五只茶杯,这五只茶杯均向下扣着且不透明,结果孩子们对这些杯子毫不在意,没有人去查看那些杯子;第二次,实验者在其中某只杯子下放一块糖,将杯子扣好,并在出门的时候跟孩子说:“茶盘的杯子下面放了重要的东西,你不要去碰那些杯子!”然后实验者假装出门并在外面观察孩子的反应。结果,越是警告孩子不要去看杯子,孩子们越是纷纷去查看那几个杯子,有的小孩还会将每个杯子都打开细细地查看一遍,然后放好。

实验结果表明,孩子们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你越是禁止他去做的事,他越是想要去做,这就是“禁果效应”。那么什么是禁果效应呢?

“禁果”这个词来源于《圣经》。在《圣经》中有这样一节,夏娃和亚当原本在伊甸园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有一天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偷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结果他俩受到上帝的惩罚,一起被逐出了伊甸园。

禁果效应又被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被禁止的事物,人们越是想要去尝试。这跟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很大的关系。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就是源于这种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双方家族越是反对他们结合,他们越是想要冲破阻碍结合在一起,而且家族反对的声音越大,他们坚持在一起的决心也就越大。所谓的“禁果格外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其实如果不是禁果效应的作祟,罗密欧也本不该死的,他如果再能多等一会儿,朱丽叶就会醒来。但是冲动让他的思绪变得混乱,于是做了殉情的傻事!

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不了解的“神秘”东西,比那些人们日常接触到的东西更有吸引力和诱惑力,也更能让他们产生接近与了解的心理诉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等词语,实际上就是利用禁果效应的心理基础,即让人们产生一种好奇和期待的渴求心理。在那些涉及普通人切身利益的大问题上,人们害怕的不是确凿的事实,而是那些尚不确定、不了解的事情,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渴望获得那些不确定的事情的信息。

禁果效应几乎充斥着整个爱情的领域,热恋中的男女会情不自禁地去偷食禁果,结果演绎出一段段旷世奇缘,当然也有铸成大错的,比如怀上了不该来的小生命,比如对家人的背叛和伤害,比如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比如小三如雨后春笋般滋生……越是被禁止,越是要尝试,人们的这种逆反心理将整个爱情的国度搞得烽烟四起。如果你不想看到某些状况的发生,那么就请巧妙运用禁果效应,给予自己的子女或者朋友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粗暴地干涉。他看到你不再禁止了,那种逆反的冲动和好奇心也就自动减弱了,人也更容易变得理智,而不是像罗密欧那样去飞蛾扑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