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不是教你诈:左右你一生的120个心理策略
8312200000103

第103章 取名的艺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一个好的商品名可能无助于劣质产品的销售,但是一个坏品名则会使好产品滞销。不过,店铺的招牌只是个“看板”,人们最终关注的还是货真价实的东西,还有商家的服务态度。只要有创意,在“新”与“特”上做文章,就会有发展的商机。“市”在人为,“追市场”不如“造市场”。为了更好的推销商品,我们必须了解顾客,同时让顾客了解你。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与该顾客相联系的那些人。那些接受了你一个小的要求的人,以后更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在我们无法改变游戏规则或赢家通吃法则之前,最好的办法是找到自己的优势,并把它做大做强。如果能在冬天的逆境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逆境是学习和探索的时机,顺境的时要居安思危,这样才会有永续的发展。

取名是一门艺术。一个好的名字,应是独特、悦耳、脱俗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取名者的情怀、品位和水平,是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店铺的招牌只是个“看板”,人们最终关注的还是货真价实的东西,还有商家的服务态度。

有些人可能认为名字不重要,它只不过是区别于他人的一个代号,但中国的文化传统却认为,人的名字里包含有人的一生命运的全部信息,名字是沟通天地万物的抠扭,体现着人与自然血肉相连的直觉意志。因此,大部分中国人都比较注重取名,从而使取名成为一门取名艺术。

不过,要艺术地选取一个名字,还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情。一个好的名字,应是独特、悦耳、脱俗的,具有某一特定的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取名者的情怀、品位和水平,或明白易懂,或耐人寻味,或幽默风趣,或典雅庄重。因此,为了取个好的名字,人们有的搜索枯肠,有的查遍诗文,有的向智者求助,想尽办法想得到一个好名字。

1987年新任香港总督David Wilson,取中文名“魏德巍”。有人算过,三个字一共54画,签名要花20多秒种,比英文多费五倍时间。香港人认为,前任总督“尤德”死了,再来一个“德”,不吉利。后来经高人指点,其改名“韦亦信”,好认、好写。后来,又把“亦”字改为“奕”,迎合了中国人的心态。可见,中国人对名字是何等看中,即使是洋人,即使贵为总督,也要给有一个好名字才受人喜欢。

要给自己的店铺取一个优美动人的名称,其艺术构思的总原则是:名字要醒目。漫步在喧嚣的市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商店的店名,一个好的店名,不但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为店铺招来顾客。因此,经商、开店,花点心思给商店起个好的名字,是很值得的。

其实,人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好名声,这首先就想有一个好名字。人们都希望自己创建或从事的事业有个好的前途,如果“下海”,这首先就想给所经营的企业、产品的商标取一个好名字。

例如广州的陆羽茶叶店,这个店名就颇为雅致,而且还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众所周知,陆羽是我国唐代的一位学者,他曾撰写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系统地阐述了唐代以前我用人民种茶、制茶、煮茶以及饮茶的历史。以“陆羽”作为店名,顾客自然就会联想到,这个店大概是比较懂懂得茶经的。

又如在炎炎似火烧的夏日里,走到“北国冰室”门前的顾客,自然会联想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句;相反,进入“燎原冰室”门前,人们就不会有这类联想。这两个冰室的命名者对顾客心理的体验,显然有天渊之剧,效果也大不一样。

店名有如一篇文章的题目,有匠心独运的作用。一家商店的命名是否贴切,对于显示商店的经营特色,加强它对顾客的吸引力都有密切关系。广州人喜欢饮茶,饮茶的地方叫“居”。广州的一家古老而闻名的茶居就叫“陶陶居”。这个店名,突出了该店的经营特色,使顾客一目了然。而“陶陶”二字,让茶客有“乐也陶陶”之感。

巴黎一家古董店的橱窗里,陈列着五个姿态各异的少女雕像,在它们旁边的标牌上写着“爱神们”。

没多久,当一个少女雕像被卖出后,经理换了个新标牌,上面写着“四季”。

又有一个少女雕像被售出,标牌改为“三个少女”。

当少女雕像只剩下两个时,被取名为“夜与昼”。

最后只剩下一个少女雕像了,它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孤独”。

一个好的,有特色、有品味的名字是你商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商店的起名,具体说来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第—,与经营特色或主营商品的属性相联系。例如:舒步鞋店、良友茶庄等。

第二,与服务精神或经营理念相切合。例如:半分利餐厅、深巷酒庄等。

第三,与历史名人或民间传说相联系。如,太白酒楼、华佗药店等。

第四,与创制或生产商品的生产地或人名相联系。如,武夷茶庄、傻子瓜子店等。

第五,与美好意境相联系的命名。如,快活林酒家、杏花村酒家等。

第六,尽量少用或不用当地的区、县、街道等名称,如“某区第一百货商店”、“某县第二百货门市部”等等,这样的命名毫无特色,更无趣味。

第七,命名还要与商店身份相符,如有的小店铺却冠以大名,如“环球贸易中心”、“太平洋小吃店”等等,名不符实,未必能博得消费者好感。

第八,命名还要避免俗套,如有的商店还保留“文革”遗风,叫“风雷日杂用品店”、“红卫照相馆”、“革命旅舍”等等。如果消费者不是猎奇的话,不会光顾的。

第九,商店取名避免政治时髦。比如说,某个人要理发,当走到“三个代表”理发店门前,不知顾客该有何感想?商店取名紧跟政治时髦,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

最后应该主义的是,店铺的招牌只是个“看板”,是供人观看的。板好不好看,固然对顾客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把顾客吸引过来之后,它便失去作用了。人们最终关注的还是货真价实的东西,还有商家的服务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