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不是教你诈:左右你一生的120个心理策略
8312200000058

第58章 把握时机,机智转换话题

在演讲或者会话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如下情况:话题内容枯竭;产生了不同意见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不必要的争论;谈及了别人的隐私;话题没有积极意义。这时候我们就要立即转换话题。可是怎样去转换话题呢?

你和你的朋友在谈话中对一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们一直在那里争执不休就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和感情,这时候你会怎么做?是坚持自己的原则还是适当的转换一下话题,重新开始另一个问题的讨论,再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和他交换想法?你心理恐怕已经做好了选择。一个优秀的交谈者,不仅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倾听对方的谈话,同时还要有驾驭话题的能力。就像上节中所说的那样,千万不要只顾自己在那滔滔不绝地在那乱讲别人不爱听或者不感兴趣的话。你需要观察你说话的对象想听什么,他的关注点在什么地方。当然转换话题也是有规则的,不是胡乱转的。比如说你不能太突然。太突然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或者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交谈中触及自己不愿谈及的话题时我们可以转化话题。

三国早期的时候,刘备的势力还没有成长壮大起来,还需仰仗曹操的帮助。有一次曹操与刘备饮酒。曹操想试探一下刘备的野心。于是在喝酒的时候曹操以手先指刘备,后指自己,说道:“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一晃,手中所拿的筷子落到了地上。当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就从容地弯下腰把筷子捡起来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之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筷子)之故,轻轻掩饰过了。曹操于是就没有怀疑刘备。刘备在惊慌落箸之后,机敏地利用天气变化,把谁是英雄的话题岔开,转移了曹操的注意力,才化险为夷。

当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下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的转换话题,可是仍应该在时刻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这在国家交往时很是重要。

1988年日本首相中曾根访问莫斯科,同戈尔巴乔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在交谈中,因为谈及了两国谁强谁弱、谁要屈服谁的问题,两个国家领导人争论的“喋喋不休”。如果照这样争执下去,双方的会谈肯定是无国而终。因为毕竟是双方牵涉到国家利益,都不愿意把关系搞僵。日本首相先生转换了话题就说“我是东京大学法律系毕业,而你是莫斯科大学法律系毕业的。我们俩属于法律系门槛,理应了解国际法的规则、条约和联合声明。我们知道,国与国之间是平等的,各国都必须互相尊重,苏联也不应该例外,而在国际上都承认日本收回北方四岛的主张是正确的”。戈尔巴乔夫也不甘示弱,听出了中曾根的话外之音,但是为了国家利益不能随便相让,也饶有幽默地说:“我正是当法律家吃亏了,所以才变成了政治家。”巧妙地以自谦的形式避开了中曾根提出的有关领土问题的纷争。

转换话题,关键点在于抓住对方的好奇心心理,让她产生对话题感兴趣的欲望。这样,我们就能避开一些不必要的啰嗦。

有一个乖孩子,看到了火车,觉得很好奇,不知其为何物,便问妈妈:“这是什么啊?”妈妈说:“这是火车”。“它为什么跑这么快呢?”其实这是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这位聪明的妈妈便说:“是呀,火车跑的很快,过几天咱们去你舅舅家,就坐火车好不好?”孩子只顾在那想着去舅舅家的事,就把先前的问题给忘了。

举了这么多例子,其实转换话题是有一定的方法可循的。《公关词典》上对其方法的定义是“指用暗示或提问的方式将对方的谈话引向主题或者脱离自己不想谈的主题”。具体有:

暗示。如果对方的谈话离题太远,你可以用暗示的方法启发他回到正题。例如通过一些简短的插话或展示一下与谈话正题有关的物品等。

提问。提问是引导话题和转换话题的好方法。提问可以把对方的思路引导到某个话题上来。

答非所问。就是说别人问你话,而你不愿意对这件事发表评论,你可以试着回答另外一个和这个话题不相关的事。比如说在吃饭时,你可以把话题转到吃饭上,其实一句“菜都快凉了,快吃吧!”就可以转移很多话题。

见风使舵。就是顺着说话人的想法走到另外一个话题上,而这个办法往往是要以贬低自己为代价的。到企事业单位面试时,我们可以多运用此招。比如说,有个人去面试,经理直接跟他说“不缺人”就想把他给打发走。这个人很是聪明,从书包中掏出了一个早已制作好的牌子“人已招满”递给经理,然后就走。这个经理被他这种有创意的、又不失礼貌的举动给“惊”了一下,就让他去广告部了。

另外,还有另起炉灶、分心转意等方法,其实我们自身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创造出一些“惊人之举”的方法的,大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