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出手就要快、准、狠
第三节 拥有先机便拥有了财富
第四节 主动挖掘市场
机遇总是转瞬即逝的,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说机遇来得快去得也快,失去之后就不会有第二次,如果放弃就将追悔莫及。所以遇到好的机会,切记看准了就出手,只要大方向把握对了,就不要患得患失,敢于行动,果断地出手。
同样的机遇摆在不同的人面前,有的人能够迅速做出决断大胆出手抓住机遇;而有的人在大好机会面前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结果让机会白白流失,自己却一事无成。
在风云激荡的现代商场竞争中,时间就是机遇,时间就是金钱。商业竞争往往就是打时间战,也许很多人都看到了那个机会,就看谁先出手,谁就赢了。所以有人说,在商战中,如果你赢了,那么你是赢给了时间;如果你输了,那么你就是输给了时间。
在出手之前,经营者需要做出谨慎详细的判断,衡量采取行动是否会盈利、是否会创造大的长远的盈利。也就是说,投资有风险,我们在做出任何选择时都必须花费机会成本。有人提出抉择中的“51%原则”,也许可以使你获得至少不低于机会成本的价值。
所谓“51%原则”,就是说面对非此即彼、二者必须择其一的选择,此与彼几乎有着相同的吸引力。如果其中一个有51%的选择理由,那就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它,这就是经济学中常说的51%原则。运用51%原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两难的抉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两难的选择中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即使当时认为选择是正确的,也很难说以后此选择就一定优于彼选择,这时候,最好的选择办法是采用51%原则。对两个选择对象进行分析,如果其中一个有51%的选择理由,即使只比另一个选择多百分之一的可选择性,都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它。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然已经选择了其中一个,另外一个必须彻底放弃,从而全力以赴地谋划如何把51%尽快地转化成100%。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这个51%原则,有人还专门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决策模型”:把各种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一一列出,然后根据经验或个人偏好,按照重要程度给每一个因素加上一个“权重”,也就是给出一个系数,再根据分析,分别给两个选择对象一个分值,权重乘以分值就是被选对象在这个因素上的得分。把各项因素的得分加起来,就得到两个备选对象的总得分,总分高者自然就是最后的选择。这不失为一个方便易行的方法,当我们在面临两难的抉择时,不妨用来一试。
在进行二选一的选择题时,还要注意在做战略决策时需要权衡现实和长远的利益。也即是说,在面对企业日常运行之中的一些琐事时,可以通过51%原则简单地做出判断。但是当这个选择关乎大局时,就需要综合考虑进前因后果、牵涉的各种关系,有时为了长远利益考虑甚至可以违背51%原则而做出暂时的让步。
而一旦通过考虑做出了选择,就要毫不犹豫地出手,自己所排除的“鱼”要把它想象成完全不可能、机会为零的一着,而自己既然选择了“熊掌”,就要通过早出手、准出手、狠拼抢、稳扎稳打,将51%的可能性变为100%的成功。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出手时是指做出了那51%选择的时候,而出手之时,你已经掌握了100%的胜算。
我们在做出任何选择时都必须花费机会成本,利用51%原则,也许可以使你在原理上获得的价值至少不低于机会成本的价值。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碰到的事情往往是非常复杂,或者说是“模糊”的,而且通常不可能用准确的数字来表示,我们也很难将一件事所牵涉的关系全部考虑进来,因此在实际运用中很难准确地运用这一原则来进行判断。所以,这里所说的51%并非真的要计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而只是提供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当我们面临一个决策时,通过判断明确了哪个方案“好一些”后,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通过这种思考方法,我们可以节约机会成本,使我们在遇到问题时不会优柔寡断、拖泥带水,从而逐渐养成简洁明快、善于决断的良好思维品质。在机遇面前才能“该出手时就出手”,不会眼睁睁看见好的机会付诸东流。
有人说:“弱者等待机会,强者抓住机会,智者创造机会,只有蠢才才会放弃机会。”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嗟叹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越来越艰难,甚至还有些人就在抱怨自己总是怀才不遇而郁郁终生。其实,人的一生机会很多,但最重要的却是抓住现在的机会。如果都像猴子掰玉米那样,掰一个丢一个,到最后连一个机会都没留住。当机会来临时,一定要出手抓紧,看到时机成熟时就行动。我们不一定是智者,没本事创造机会,但我们应该做生活的强者,善于抓住眼前的机会。先知先觉的人总是善于洞察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也许我们并没有那种智慧,属于后知后觉的人,但跟着那些少数的先知者的步伐我们还可以抓住机会的尾巴成就我们自己,怕就怕那种不知不觉者,在已经有人指引的情况下,还执迷不悟。
意大利侨界的“鞋王”詹杨毅就是一个找准机会就毫不迟疑地下手,会充分利用眼前机会的人。正因为如此,詹杨毅才能从当年那个单枪匹马闯荡异国他乡的山里娃摇身一变成了“鞋王”。
刚到意大利时,詹杨毅在亲戚家的厂里帮工,不久又“自讨苦吃”来到一家外国人办的钢铁厂里打工。在这里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詹杨毅与老外的交往过程,实际上也是他的意大利语突飞猛涨的时期。经过这一阶段的强化训练,他已经能顺畅地与意大利人交流。同时,在与意大利人广泛接触中,还学习到了他们在生产、经营、生活等方面的许多新理念。就在这段蛰伏之后,机会终于眷顾了他。在詹杨毅为外国人打了一段时间工之后,决定自己创业,于是创办了一个皮包加工厂。在加工厂刚创办起来时,詹杨毅就在一次与外国人的交流中意外获悉了一笔生意:一位意大利电视直销商和他聊天时提到,自己需要定做6万个皮包。詹杨毅当即欣喜若狂,马上揽下了这笔生意。事后他不禁感叹道:幸亏自己与老外有过较多接触,听得懂意大利语,否则这笔生意就从眼皮底下溜走了。
在这次机遇之后,詹杨毅积累了进一步发展的资金。他随后做起了箱包批发生意。看准了市场,他又开始做起皮鞋进出口贸易,与家乡温州“中国鞋都”遥相呼应。在贸易形势大好之时,不失时机地开设了一家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大型超市。在发展势头正好时,又抓紧机会开了另一家连锁超市。加上之前开的一家大型超市,詹杨毅在意大利一共拥有了三家大型超市。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业界人士,都不得不对这位年轻有为、年上缴200多万欧元税额的华商刮目相看。
詹杨毅从发家的起步开始,到生意逐渐做大,每一次都是紧紧抓住了眼前的机会,只要看到时机合宜,便毫不犹豫地下注,虽然有时也因为太过冲动而造成损失,但是随着詹杨毅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对全盘考虑的渐渐周全,在决策中所做的失误也越来越少,而这些经验也是在不断的出手、经历、失败中总结出来的。在机遇面前,如果畏畏缩缩不敢向前,或者犹犹豫豫错失良机,都不会得到成长发展的机会。该出手时就要出手,即使不能十拿九稳,也是百利一害的。
看准了就要迅速出手,认为对了就要果断做出决策,这样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商业局势。要能迅速抓住机会,就需要在平时具备一定发展的眼光。经济和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现在不景气的行业可能下半年或者明年就会成为紧俏的行业;而今年紧俏的行业可能由于一段紧张激烈的竞争在过一段时间后成为不景气的行业。培养自己对市场的预见性,才能对此时是否出手、出多大手笔、效果如何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在不放弃机会的同时降低风险。
总而言之,世界随时在变,商场随时在变,我们的眼球也要随着整个世界随时不停地转动,敏锐地寻找商机、迅速地抓住商机,要在别人没发现时就看到,要在别人未跟进时先一步出手。这样还有谁能从你手中抢走商机与赚钱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