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无敌小侯爷
83162200000061

第61章 幽帝台

融合后的神技,依然叫遮天印,这是高洋决定的.

他觉得这名字霸气侧漏,一听就很牛逼。

一万时光值,总算不残缺了。不过所谓的第一桶金也自告罄。

赤色的遮天印,不知威力如何?密室里不敢试,出来后更不敢试。

算了,就当多个绝杀,加些底蕴。也不知将来谁会头一个成为遮天印下的处子鬼?

想到这里,不自禁洋洋自得。感觉来日可以好好装个大逼。嗯,扮猪吃虎。

密室外面,高振山在等候。看见高洋出来,也没问修炼得如何?

他也想过,千百年来,始祖之后,高家无人可以得天火印精髓,乖孙多半也未必例外。

与其问了,乖孙尴尬,不如保持沉默。

高振山不问,高洋正好装傻充楞。

毕竟他也不知道融合后的遮天印,是否能冒充得了天火印?

万一不像,解释起来极是麻烦。

……

三日后。

万里无云万里天,烈日炎炎似火烧。

此时正值仲夏,但离月圆之夜尚需半旬之久。

高洋往乾京尚有要事,耽搁不得,便选了今日去幽帝台感悟擘窠大书。

由渤海郡城出发至海边,步行一日。高家人是渤海郡的天,倘然高层悉数出城,不定引起民疑。

遂驾浮空巨舟。

巨舟升起,渤海街巷百姓凡看见的,当即叩首膜拜;巨舟至城池高墙,郡卫兵丁跪伏于地。

其势如帝巡无疑。

也是。

高家人在渤海郡犹如一郡之王。整个郡府,上到郡丞,下到兵丁,大半是高家人。

除了郡守由朝廷指派。

这还是高振山看在长子长媳的面上。

前几任郡守多是靠拢高家之人或直接出自高府。

千余年来,渤海郡民只知高家是天,不知朝廷为谁?

三艘浮空巨舟,一前两后,呈品字形,浩浩荡荡,驶向远方。

海边潮声澎湃,瞭望远方的无尽海,湛蓝、透明、安静、无暇……

与天一色,横无际涯。

银白沙滩边,礁石处处,其中有一块,大若山丘,上平下椎,中间椭圆,鼓鼓的宛若一面横置的巨鼓。

巨舟围着这块礁石落下。

周围有江湖人凭吊先贤,望见高家族徽的巨舟,纷纷避让。

老祖视若无睹,指指那巨鼓般的大石,“洋儿,那便是幽帝台了。”

高洋早就留意,周边上百块礁石里面,貌似只有这块大石上刻有态势雄浑,气象磅礴,形体浑圆的擘窠大字。

有巨舟下来的高家人在搭建帐篷。

高振山道:“乖孙,咱们会在此处静候三日。”

高洋点点头。三天里面,不管成不成,族里高层都要回去坐镇。不可能无限制地等待自己感悟。

高洋走下舷板。

适好看见高思涵。

只听他用低不可闻的声音道:“不要装了,幽帝台岂是随便领悟?

你就认个输,放弃悟道碑机缘,说不定能留住几分颜面。”

高洋漫不经心地笑笑。

与井中蠢蛙争鸣,没得贬值了自己。

高锐却是眉头蹙起.

怫然不悦道:“高思涵,这是老祖和族长之令,休要在此口不择言的薄唇轻狂。”

高思涵冷哼一声。

他本来可以在家照顾气怒攻心的儿子高念永,却偏要毛遂自荐.

意思就是要亲眼看见高洋出乖露丑。

他就不信,上古至今,万人弗能。

单你这个嘴上无毛的初出牛犊即可从幽帝台获得好处?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边上还有不少不看好高洋之人,一个个捂嘴偷笑。

脸上都带着看好戏的神情。

包括八大族老也是如此。

他们神色轻松,闲如度假。

有时望见高振山,那不经意的高视阔步,颇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矜傲感。

高洋懒得分说。

什么事都要有结果了才好打击别人。

届时事实俱在,容不得他们狡辩。

施施然步到幽帝台附近。

向上瞭望。

中间鼓鼓的椭圆部分,一个个凹陷的窟穴,每一个窟穴里面,均有一个大字。

字划方直,笔力苍劲,直面便有一股苍凉朴实的古意。

余营营碌碌,嗟夫,妖魔当道,人噬兽嗑。

首先看见这些字。

笔线粗阔,棱角分明。

转向左首。

却是:友陨族背,天地否来。

八个大字,起笔较重,直势皴出,好似有种变化无常,世事更替的意悲心凉。

右面则只有一句话。

何故臻至斯也?

连在一起则是:友陨族背,天地否来。余营营碌碌,嗟夫,妖魔当道,人噬兽嗑。何故臻至斯也?

高洋久久凝视。

虽不知其时幽帝所逢何事何物,但能让一位掌执天地的人皇。

发出这般独力难支,吁叹奈何的感慨,必是天地大势不利于人族。

“洋儿,靠海的一面还有,我带你飞过去看看……”

千军老祖亲自带着高洋,绕着幽帝台,转了一圈。

底下的高家族人无不嫉妒,眼睛通红。

记忆里,千军老祖素未带人一同飞翔于天。

不管出于何因,老祖万分疼爱高洋,自不待言。

临海大书,又是另一篇文。

天宇四极,地宙八荒,孰能考之?孰营度之?孰初使之?

呜呼,曷其有所?何薄于我?

两篇文,总计六七十个大书。

每一个字均是直劲简率,好似擎战戈,舒笔意,酣畅淋漓,直入心扉。

大书构成的意境。

前半部分惝恍迷离,后半部分多用疑问,希望钜制天地之灵释以解忧之策。

看到后半的大书,高洋情不禁忆起前世也有一人,与幽帝一样向天叩问。

似乎他们都想从天地奥秘中索求鼎革天下之道,复萃人间求益之途。

若想感悟幽帝大书,其实单从文意里面感触不到什么。难道是笔画?

高洋自行循着幽帝台,走了一圈。

闭目休息休息,又走一圈,这次是仔细端详笔画的斧斫劈皴之痕。

精神力逐寸逐毫地感知。

意识海灵须摇曳,意境种子若隐若现。

这让高洋的思维更为清晰。

靠陆地一面大书,笔划顿挫,转起折伏,字形硬朗;临海的一面,刻痕圆浑,形意精密。

两面大书,中间有螺旋纹相连。

为何要用螺旋纹?

信手弄之?

为了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