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奢侈品营销
8323900000003

第3章 奢侈品的目标顾客

有专家认为,奢侈品与非奢侈品不同,它是以产品为出发点的营销,要用现有的优秀产品寻找顾客,即喜欢该产品的人,因此目标顾客是自然形成的而非事先规划出来的。不过,我们坚持认为目标顾客是企业营销的对象,它是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组合的基础和前提。奢侈品目标顾客的选择方法,类似于一般商品目标顾客的筛选逻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奢侈品目标顾客与一般商品的目标顾客会有很大的区别,换句话说,一种商品或品牌选择目标顾客的方法是相同,但是结果是不同的。目标顾客选择具体分为三步走:(1)市场细分;(2)评估细分市场;(3)选择目标市场。

2.1 奢侈品顾客细分

市场细分,是指以一定的标志把市场分为几个有明显差别的消费者群体,他们有不同的需求特点和消费行为。这一概念是美国营销学家温德尔·斯密(Wendell R。Smith)在1956年提出来的。其宗旨是强调企业选择自己具有优势的市场而不是全部市场进行营销活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市场细分包括明确细分市场目的、确定细分市场变量、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和描绘细分市场五个阶段。

1.明确细分市场目的

细分市场目的,会直接影响细分市场的全过程,包括细分市场变量的确定、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描述等。如果一家奢侈品公司定位的目的是为增加市场分额,那么细分市场的宗旨,就是分析哪些因素影响顾客的购买额,然后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差异进行市场细分。如果定位的目的是为提升顾客满意度,那么细分市场的宗旨,就是分析哪些因素影响顾客的满意度,然后根据这些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差异进行市场细分。

2.确定细分市场变量

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已经流行着三种细分市场变量:地理细分、人口统计特征细分和销售量细分。在1968年又有人提出利益细分变量,这与营销管理的目标一致起来。随后被提及的细分变量不断增加,但是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消费者本身特征性变量包括地理变量、人口变量和心理变量,消费者对产品反应的变量包括消费和购买行为等方面的变量。奢侈品顾客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富有,或者说收入较高,但是也不排除一些中等收入阶层对奢侈品的偶然购买行为。换句话说,无论是经常购买奢侈品的人,还是偶然购买奢侈品的人,都属于奢侈品的顾客。同时,由于人们所在的地区不同、心理不同,导致购买和消费奢侈品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前述细分市场的变量在奢侈品顾客细分中也广泛地得到应用。

有学者以收入标准,将奢侈品顾客细分为百万富翁、传统的有钱人、新富人群和中产阶级;以品味标准,分为庸俗主义、奉从主义、保守主义和个人主义;以阶层标准,分为上产阶层、中上产阶层、中产阶层、中下产阶层和工人阶级;以爱好标准,分为精英人群、民主人群、反对人群和编外人士;以市场标准,分为传统奢侈品消费者和新兴奢侈品消费者。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内容是,沿着消费者的购买过程进行细分研究,他们在不同的购买阶段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消费者购买过程分为6个步骤。

3.数据采集

一般情况下,细分市场数据采集都通过随机抽样,采取询问调查的方法(较少采用观察法和专家调查法等),具体形式包括面访、电话调查、邮寄问卷和网络调查等类型,访问时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调查的内容包括人口统计特征、心理特征、对奢侈品营销组合要素的需求和偏好特征等。

伯纳德·迪布瓦(Bernard Dubois)和吉利斯·劳伦(Gilles Laurent)在1996年曾经进行奢侈品顾客的数据采集,向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消费者(商学院的学生)发放问卷,问卷包括对奢侈品的态度、对奢侈品的看法和行为等34个问题,让他们回答,目的是通过态度的研究,发现奢侈品顾客的细分市场和不同地区的差异,尽管学生群体不是奢侈品研究的理想人群,但是仍然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

RISC国际咨询公司每年开展一次奢侈品消费方面的研究。比如,在2003年向美国、日本、欧洲五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和西班牙)的消费者发放了18500份问卷,内容涉及对奢侈品态度、品牌意识和梦想品牌选择等,列出40个公认的奢侈品名单,然后筛选出20多个核心品牌,供被调查者评价选择,以得出不同国家消费者心中的梦想奢侈品品牌。

卢晓在对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进行研究中,首先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在北京和上海分别对多位受访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在对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态度、消费价值观全面了解之后,又对采访结果进行了内容分析。从中提炼出主要的价值观变量、消费心理变量、消费者个性变量进行问卷设计。然后通过问卷的方式向北京及北部地区,上海及东部地区,广州、深圳及南部地区,成都、重庆及中西部地区的500名社会精英收集数据。这次研究对“社会精英”的定义是:个人月平均收入达到人民币两万元左右,并受过良好的大学以上高等教育,在不同领域内的成功人士。

4.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过程,一般包括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提取的影响因子是否稳定合适)、可靠性分析(使用的量表是否可靠)和最终的聚类分析(进行市场细分)。聚类分析法是多变量统计技术,其过程正是市场细分的过程:将受访者按某种方法分组,使组内个体之间差别最小而不同组的个体之间差别最大。

5.描绘细分市场

在这个阶段,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对细分后的每一个子市场进行描绘。具体内容包括:各个细分市场的名称、各个细分市场的特征、各个细分市场对营销组合的要求。

(1)依收入多少进行的描述。美国奢侈品研究专家通过调查认为,可以以收入为标志,将美国奢侈品顾客分为三个群体:近富裕人群、富裕人群和超富裕人群。

近富裕人群,家庭年收入为7.5万~9.9999万美元,占美国家庭总数的11%,他们是奢侈品的偶然购买者,购买场所一般在居住区附近,随着收入的增加他们会增加奢侈品的购买数量。

富裕人群,家庭年收入为10万~14.9999万美元,占美国家庭总数的9%,是奢侈品重要的购买人群。

超富裕人群,家庭年收入为15万美元以上,占美国家庭总数的5%,是奢侈品重度消费者。

前述三类,可以统称为富裕人群或奢侈品顾客,他们的家庭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家庭人口较多,平均为3.2人,而全美平均家庭人口仅为2.5人;二是就业人数较多,平均为2.1人,而普通家庭就业人口仅为1.4人;三是拥有汽车较多,平均为2.9辆,而普通家庭拥有车辆仅为2.0人;四是拥有自己的房子,占比达90%,而普通家庭仅有2/3有自己的房子;五是多是白人,非洲裔美国人仅占6%,而全美这个比例高达12%;六是学历较高,有80%以上的受过高等教育,而全美平均水平仅为56%;七是中年,45~54岁的人具有全国平均最高水平的年收入,达到7.5万美元。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则将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分为两类:一类是富有阶层的消费者,他们喜欢避开人潮,追求个性化服务,经常光顾奢侈品零售商店,购买最新、最流行的产品,一般不会考虑价格问题。在奢侈品消费上逐渐理性化,表现为在奢侈品消费上的享乐体验多于其象征价值,不再一味追求地位炫耀和虚荣。

第二类是“透支”奢侈者,多为月薪数千元的白领上班族,其中以外企公司的雇员最为典型,他们会花上一整月工资甚至不惜透支来购买一件奢侈品。这些消费者的年龄大约在20~40岁之间;而欧美地区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多在40~70岁之间。与之相比,中国奢侈品消费一族的年龄是相当年轻的。

(2)依阶层高低进行的描述。唐·佐加迪(Don Ziccardi)以生活阶层为标志,将奢侈品顾客分为四种类型:盛世达人、传统贵族、新贵一族和中产贵人。

盛世达人,是指在太平盛世发家的人,包括社会名流和体育明星,以及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精英。

传统贵族,是指继承家族财富的富有者,他们不需要工作或者从事与自有财富无关的职业。

新贵一族,是指通过自己奋斗而发家致富的人,他们挣钱不容易,进而花钱谨慎。

中产贵人,是指通过职业薪水获得收益的高级中产阶层,他们是理性消费者,花钱谨慎。

(3)以态度行为进行的描述。卢晓等人的研究发现,虽然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在历史和文化传统上或多或少有着相似的大背景,但他们在三个维度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三个维度分别是:以崇尚个性或注重集体为代表的消费者价值观维度;以感情冲动型或逻辑分析型为代表的消费者思维方式维度;以显示炫耀型或功能实用型为代表的消费者对奢侈品的理解维度。以这三个维度为基础,可以将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划分为四种类型:奢侈品消费的钟爱者、奢侈品消费的跟随者、奢侈品消费的思考者,以及奢侈品消费的滞后者。

奢侈品消费的钟爱者。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在购买奢侈品时带有强烈的显示和炫耀意图。从价值观维度来看,他们注重集体和周围环境对自己的看法,从而更加放大了他们炫耀的意图。但这种炫耀心态并没有驱使他们盲目地购买奢侈品。这类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之前,往往要经过仔细思考:什么样的品牌能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什么样的款式将更加流行等。

奢侈品消费的跟随者。他们对于奢侈品的炫耀需求比钟爱者弱一些,但他们十分重视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购买某个产品的理由很单纯:因为别人(钟爱者)已经拥有了这件产品,他们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时尚潮流中的一员并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因此,这类消费者大多是在冲动的状态下购买奢侈品的。

奢侈品消费的思考者。他们在选择奢侈品时注重个性的宣扬,因而他们对各大品牌有着冷静的思考和理解。与色彩、款式等因素相比,他们更加注重奢侈品的良好品质、悠久历史,以及实用、人性化的设计。这类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前会进行观察思考,不会盲目跟随,因此可以称他们为稳重的消费者。

奢侈品消费的滞后者。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产品的实用性。相对保守的性格,使他们对购买奢侈品抱有谨慎甚至否定的态度。尽管他们认同奢侈品的优秀品质和设计理念,却并不赞同为实用性以外的产品(或体验)支付过多的金钱,并且他们对流行时尚也没有强烈的追求。因此,除非某些奢侈品在功能和价格上,有着超越一般产品的优势,否则他们根本不会考虑购买。只有当奢侈品商店挂出“大减价”招牌的时候,你才有更多机会在店里看到这些滞后者们的身影。

(4)以多种标志进行的描述。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补充了消费者在营销组合等方面的需求内容,探索性地描绘出奢侈品消费需求的全貌。

评估奢侈品顾客细分

如何评估细分市场,较多的学者提出进行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和企业的适应性(竞争优势)两方面的评估,麦肯锡公司也应用这个方法进行实际的咨询活动。我们以贝恩公司对中国奢侈品顾客的分析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1.中国顾客细分

贝恩公司在2006年对1000多名中国消费者进行了调查,受访者的年龄分布在18~65岁之间,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根据调查结果,可以把中国奢侈品顾客依收入分为三个细分市场。

2.市场吸引力评估

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评估方法,是通过销售额规模、复合成长率、利润前景、价格敏感顾客比例和竞争程度五个方面来评估。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的相关方法,分析每一个细分市场在这五个方面的得分情况,然后进行加总就会得出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市场吸引力分数,假设细分市场A、B、C三个细分市场的市场吸引力分数分别为3、8、5.

3.公司适应性评估

某个细分市场具有合适的规模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也不一定适合作为目标市场。要分析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公司自身的适应性,即竞争优势,具体方法是在产品能力、价格能力、渠道能力、零售能力、沟通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最后得出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公司适应性分数,假设细分市场A、B、C三个细分市场的公司适应性分数分别为9、8、7.

2.3 选择奢侈品目标顾客

目标顾客是公司将要满足其需要的消费群体,也称为目标市场,这个群体有相同或相似的消费和购买特征。

1.确定目标顾客

把前面已经完成的市场吸引力和企业适应性两个方面的得分进行综合,建立一个坐标,处于坐标右上角的细分市场群意味着两个方面都得到较高分数,可为备选的目标顾客或是目标市场。我们综合前例网络公司的市场吸引力和企业能力适应性得分,建立了一个目标市场选择的坐标,由图可见,处于右上角的细分市场B为这家公司的备选目标市场。

2.协调吸引力和适应性的矛盾

尽管很多学者对这种评估方法表示认同,但是在同样的分数分布情况下,选择哪部分为备选的目标市场也存在争议。从理论上讲,应该选择市场吸引力和企业竞争优势都强的细分市场。但是,在现实的营销活动中会面对一强一弱的细分市场。一项研究结论是:公司应该率先追求市场吸引力小但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市场,后追求市场吸引力大但相对竞争优势处于平均水平的市场。

3.奢侈品目标顾客的描述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把目标顾客描述为高收入、中收入和低收入。一些文献资料在描述奢侈品目标顾客时,也是以性别、年龄、收入和职业为标志,致使目标顾客有很大的相似性,无法实现不同品牌同种商品之间的顾客差异化,同时也不利于进行差异化和针对性的定位选择。因此需要描述目标顾客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利益、价值的需求。

(1)香奈儿5号的目标顾客。香奈儿5号的目标顾客可以描述为:注重自由、崇尚知识、尊重人本位的较高收入女性。她们的共同特征是:非常重视自我,追求自由,甚至以香奈儿女士和邓肯女士为榜样,模仿她们的生活方式、习惯,经常光顾自己偏爱的店铺,翻阅时尚类杂志等。这部分目标顾客也是不断变化的,初期体现为崇尚贵族生活、具有较高生活品位且财力雄厚的女士,仅有200人左右,到20世纪90年代也不足3000人,导致针对这部分顾客群的法国高级女装业出现行业亏损,因此现在除了影星名流,高收入的知识职业女性成为了香奈儿5号的主力顾客群,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上。

(2)尊尼获加的目标顾客。尊尼获加的目标顾客群,大多为中产阶级,追求梦想和成功,或者已经是成功人士。冒险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习惯。概括地说,目标顾客群是那些不断追求梦想的绅士,他们有些唯我独尊,走自己的路,任由他人评说。长期以来,公司把目标顾客分为追求梦想的不同阶段:开始追求梦想,取得阶段成功,最终实现梦想。处于不同阶段的人,有不同的收入,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偏好,自然对威士忌也会有不同的需求。

(3)路易威登的目标顾客。路易威登的目标顾客群,大多为王室成员、富有阶层和中产阶级。初期是那些声名显赫又经常需要周游列国的客人,第一代行李箱就是专为拿破仑三世生产的,而后一直围绕着上流社会进行顾客的拓展:西班牙国王、尼古拉大公、东京市政官后藤象二郎、奥特曼·阿卜杜拉米特苏丹,以及印度的王公贵族都是路易威登的顾客,另外贝克汉姆、莎朗·斯通、伊丽莎白·赫利等明星也钟爱路易威登的产品。当然,目前路易威登的顾客已经延伸至城市中产阶级和一些服务的成功人士。

4.奢侈品目标顾客的泛化

过去我们可以容易地描绘出奢侈品顾客的一些共同特征,诸如贵族出身、收入很高、生活奢华和追求象征性消费等。但是今天,我们很难归纳出奢侈品顾客的共同特征。因为在今天,奢侈品顾客有了泛化现象,即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奢侈品的目标顾客。

(1)奢侈品目标顾客泛化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愈来愈多的人能够买得起自己喜欢的奢侈品,即使有些人买不起大件的奢侈品,也可以买一两件小件奢侈品,来满足自己的心理或情感需要。例如,平时很少购买和消费奢侈品,但是在情人节时可能为恋人或爱人送上一条爱马仕的丝巾,或是一瓶香奈儿5号香水。这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

另一方面是工业化的发展,使过去手工制造的稀缺商品变得丰富起来,价格低得让大众也能买得起。例如过去的服装、手袋、行李箱、钟表等大多为手工制作,奢侈品产量很少,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传统奢侈品引入了工业生产线,可以进行批量化的生产,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增加了市场供给量,使中等收入的人就可以大量地消费这种“新奢侈品”。新奢侈品的出现,就意味着奢侈品目标顾客的泛化。

三是奢侈品制造商扩大市场的欲望,使其推出大量的衍生产品,许多衍生产品的材料、质量和价格都低于主品牌,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法国高级时装向成衣时代过渡,就说明了这种现象。在法国现代历史上,高级定制服装和成衣几乎是同时发展的,高级时装定制采用高级面料,精良的工艺,反复试穿改制,价格高达1万~2万美元,世界上不过1000名有能力购买它们的顾客;成衣是设计师把服装分成不同的系列,进行批量制作,即满足个性需求又价格低廉,1000~2000千美元即可。这样直接对定制化的高级时装产生威胁,1966~1967年法国高级时装公司品牌数量由39家变为17家,营业额已经普遍下滑,这使他们不得不向成衣领域延伸,古亥基(Courreges)、圣罗兰、迪奥和纪梵希等就开始了成衣的设计和制造。这种转移带来了市场的扩大,使诸多奢侈品公司摆脱了困境。至今,靠高级时装打品牌,靠成衣赚利润,几乎成为诸多奢侈品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

(2)奢侈品目标顾客泛化的影响。其结果一方面导致新奢侈品的出现,增加了奢侈品公司获利的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把握不好尺度的制造商砸了自己的牌子,甚至退出奢侈品的历史舞台。

寇兹(Coach)就迎合了新奢侈品的浪潮,针对25~35岁的女性顾客,在设计上追求简单、实用,同时品质好,价格比高档法国品牌LV、古琦便宜一半以上,深受刚踏进奢侈品的中产阶级喜爱,也让中产阶级进入奢侈品的门坎大幅度降低,使它的税后利润大大增加,2003年为2.4亿美元,2005年就快速窜升至2.6亿美元,股价更在三年间涨了六倍。

相反的例子是华伦天奴(Valentino)。在中国,有150多个以华伦天奴冠名的服装品牌,它们以几十元的价格将“华伦天奴”从世界顶级奢侈品牌的宝座上拉扯下来,跌入中低档品牌的廉价泥潭。1908年,意大利鞋匠和皮革师华伦天奴创立该品牌。20世纪50年代,华伦天奴家族的第二代马里奥·华伦天奴(Mraio Valentino)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后来华伦天奴的第三代维琴佐·华伦天奴(Vicenzo Valentino)执掌帅印,他的弟弟卓凡尼·华伦天奴(Giovani Valentino)同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卓凡尼·华伦天奴”,这一品牌的服装、皮具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在相近的时间里,资深设计师华伦天奴·格拉瓦尼(Valentino Garavani)在荷兰注册了另一个重要的华伦天奴品牌,这个品牌成为意大利的服装奢侈品牌,尤其以生产高档女装而著名。为了让这些华伦天奴品牌不产生矛盾,1978年,华伦天奴家族和华伦天奴·格拉瓦尼达成协议,华伦天奴·格拉瓦尼在服装类产品上拥有华伦天奴商标专用权,马里奥·华伦天奴在皮鞋以及皮具类产品上拥有华伦天奴商标专用权,而由于卓凡尼·华伦天奴成立品牌时是在这个协议产生以后,因此他既可以生产鞋类皮革制品,也可以生产服装,但是产品必须用商标全称卓凡尼·华伦天奴。正因为华伦天奴分属于不同的几个公司,因此,他们在中国工商局注册商标时产生争议,到目前为止,国家工商局尚没有批准任何一家的华伦天奴商标,这为国内大量厂商仿冒华伦天奴商标埋下隐患,大街小巷到处是华伦天奴的招牌和降价打折的海报。

法国品牌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曾经一度作为法国奢侈品品牌的代表而风靡全球,但是由于对全球的分销商和制造商控制不严,其产品被大量生产和分销,使其品牌形象一落千丈,不再被人视为奢侈品。皮尔卡丹公司在2010年1月8日发表公告称,公司已经与温州诚隆公司签署协议,后者以3700万欧元(约3.7亿元人民币)的收购款,正式取得了皮尔卡丹大中国区皮具、针织服装、皮鞋等部分商标的使用权。另一个历史悠久的法国高档休闲品牌梦特娇(Montague),也由于疏于对分销商和制造商的管理和控制,使得原本应该珍贵独特的产品变得跟日常消费品一样容易购买到,再加上受到假冒品的冲击,梦特娇最终跌落到乏人问津的地步。

2.4 中国奢侈品顾客的特征

中国奢侈品顾客,既具有西方奢侈品顾客的一般特征,也有自己的独特特征。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专家,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们部分转述于此。

1.中国将拥有全球第四大富裕消费群

麦肯锡公司界定的中国的富裕消费者,是指其家庭年收入超过36500美元的人,该收入水平具有的消费能力与年收入大约10万美元的美国家庭相当。这些中国富裕家庭的平均年收入约为8万美元。

(1)市场规模急速扩大。2008年,中国富裕家庭的数量达到了160万户。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攀升到超过440万户,在绝对数量上仅次于美国、日本和英国(根据经过购买力平价调整后的财产定义)。在未来5~7年中,中国富裕家庭的数量也很可能以大约16%的年增长率快速增加。与此相比,在发达国家,富裕家庭数量的增长预期在很大程度上与GDP的增长保持一致。当一个市场如此爆炸式地增长时,消费习惯可以很快改变。例如,仅仅在几年以前,中国消费者还是到国外去购买大部分奢侈消费品。而如今,他们消费的奢侈品有60%都是在中国大陆购买的。

(2)市场覆盖二三级城市。目前,绝大多数中国富裕家庭都生活在中国东部和中南地区的特大型和最发达的城市之中。中国的四个最富裕的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的富裕消费者占到全部富裕消费者的大约30%;而十大城市的富裕消费者占到所有富裕消费者的大约50%(与之相比,美国十大城市的富裕消费者仅占其全部富裕人口的大约25%)。不过,这种聚集现象正在发生变化。

研究表明,在未来5~7年中,中国富裕消费者数量的增长有3/4将出现在规模最大的几个大都会以外的地区。由于许多这种“新富”都是企业家,以及其他一些与其居住地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士,因此,他们很少会随着收入增加而迁移到特大城市中去。

2.与其他国家富裕群体不同

中国的富裕消费者比较年轻:他们大约80%都在45岁以下,与之相比,美国富裕消费者中这一年龄段的比例为30%,而日本则为19%。中国年轻的富裕消费者,是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新手,因此对奢侈品品牌知之甚少。此外,与其他国家的富裕消费者相比,他们在购买任何特定奢侈品时,更重视其功能性价值(如质量、材料、设计或工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比较看重其情感价值,例如,用于表示其拥有者的品位。

这些差异对于市场营销具有很清楚的含义。例如,兰蔻(Lancome)为了吸引较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强调了尽早采取行动,防止皮肤老化现象的重要性。这种方法大幅提升了针对较年轻消费者的销售量,帮助兰蔻成为中国最大的奢侈化妆品和护肤品牌。奢侈白兰地品牌路易十三用比较简洁的广告(通常只聚焦于酒瓶和包装)替换了以奢华形象(如钢琴、骏马和游艇)为特色的传统广告。其他一些品牌承认中国消费者通过强调产品质量来鉴赏其功能性价值的特点。例如,当意大利时尚品牌杰尼亚在中国的门店开张时,演示了其领带的制作过程,以强调该品牌的精湛工艺。

3.与中国其他消费群体不同

在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上的差别尤其明显,例如,52%的富裕消费者表示,他们信任外国品牌,而如此表示的主流消费者仅为11%。富裕消费者还更愿意尝试新技术,更愿意借贷消费,而且在保持工作与生活平衡方面更有可能难以满意。

与所有中国消费者一样,富裕群体也花大量时间看电视:77%的富裕消费者有此爱好——在列举的所有活动中,看电视的比例最高。此外,富裕消费者们花在浏览互联网上的时间要比其他收入水平群体的成员长得多。与其他消费者相比,富裕消费者还会花更多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参加体育运动、到健身房健身,以及外出喝酒吃饭。事实上,富裕消费群体的家庭收入有17%花在外出就餐上(主流消费者为7%),有10%花在休闲娱乐上(主流消费者为3%)。

可见,电视仍然是影响富裕消费者的重要媒介,互联网广告、博客以及其他在线渠道对富裕消费者的影响力可能比对其他消费者更大。富裕消费者要花费大量时间走出家门,外出活动。例如,某些高档威士忌品牌会在富人们经常光顾的酒吧和俱乐部举办营销活动,而更多的品牌也可以利用这种机会。赞助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而不仅仅关注传统上富裕消费者经常参加的体育运动(如高尔夫球),也可以帮助企业对富裕消费者施加影响。例如,手表制造商欧米茄(Omega)就一直是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的赛事之一——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的主要赞助商。

4.中国富裕消费群体的细分

随着中国的富裕消费者的增长(并将继续增长),他们之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区别。根据富裕消费群体的购买需求,可以将其分为7个不同的细分市场。

企业必须了解这些不同的细分群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制定能同时吸引几个细分群体的营销战略,从而获取最大效益。例如,大多数行业的企业都可以通过对每个细分群体进行分析而获益,这种分析是根据群体成员是否“愿意为最贵最好的产品支付溢价”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愿意炫耀自己购买的商品”来进行的。这种分析将7种细分群体分为四组。例如,分析表明,两种最富有细分群体中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最贵最好的产品支付溢价;而与其他三组中的消费者相比,第一组中的消费者更有兴趣炫耀自己购买的物品。

智威汤逊广告公司则把中国奢侈品顾客分为四类:功成名就者、新贵、独立女性和青年。

(1)对于功成名就者,要通过奢侈品反映出学问和练达,对一切最精美事物的理解,以及施展权力和控制的方式。这个群体也是最宠爱他们太太和“二奶”的消费者。“二奶”这一群体成为男富豪之后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群体,甚至被英国《泰晤士报》认为推动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二奶”和情妇中的奢侈品消费非常有竞争力,品牌在情夫和爱人手中成为了权力的象征,当然男人为自己的妻子和自己的“二奶”所买的品牌完全不同——给二奶的更招摇、更性感。

(2)对于新贵来说,要通过奢侈品表现成绩,反映出生活不同层面的眼光,以及新富并非都缺乏品味。因此要求奢侈品必须真材实料。

对于前两个细分市场,奢侈品的礼品消费占有一定的比重。如果说“二奶”推动了中国奢侈品市场,那么“关系”也是刺激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依儒家文化的视角,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是由他们的外在社会关系决定的。在当代中国,人们是通过互惠、互助、奖赏和荐举来管理这些关系并占据自己的社会位置的。因此灰色收入也是奢侈品市场发展的温床,有人估计商务送礼占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的50%。奢侈礼品在中国销售一直很好。

(3)对于独立女性来说,要通过奢侈品来反映自己的时髦、优雅和品位,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别人我是认真的,以及温柔地推开机会之门。迪奥的性感、知性广告,浪琴(Longines)女表的“优雅态度,真我个性”诉求,都是迎合了独立女性的心理。

(4)对于青年来说,要通过奢侈品反映自己很懂行,与世界接轨,眼界很高,被适当的人注意到。在22~27岁的青年人中,36%属于月光族,15%入不敷出。不断向前又不好高鹜远,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和关键。一些奢侈品小件受到他们的欢迎。爱马仕在中国开始经营手镯和手机链。他们愿意为昂贵的物品攒钱,何况中国有这个传统,至今没有改变。

总之,市场细分是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基础。市场细分,是指以一定的标志把市场分为几个有明显差别的消费者群体,他们有不同的需求特点和消费行为。细分消费市场的变量包括地理变量、人文变量、心理变量和行为变量。市场细分包括明确细分市场目的、确定细分市场变量、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和描绘细分市场五个阶段。选择目标市场,是指通过评估各细分市场的吸引力,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作为营销活动的对象或目标。在市场吸引力与竞争优势矛盾时,公司应该率先追求市场吸引力小但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市场,后追求市场吸引力大但相对竞争优势处于平均水平的市场。同时还要注意中国富裕群体的特殊性和细分性,针对性地进行营销战略和策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