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箴言13∶24” 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He who spares the rod hates his son, but he who loves him is careful to discipline him。
家庭教育自古就是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养不教,父之过。幼年是认识真善美的启蒙时期,是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阶段。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在4~7岁间获得30的智力,剩下的20的智力在7~17岁间获得。这一研究结论与中国民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说法基本吻合。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冰心先生教育子女异常严厉。困难时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冰心规定孩子们每人每天只能吃两块饼干。一天,女儿吴青多吃了几块饼干,吴青不承认,冰心就罚她用肥皂水刷牙,因为撒谎脏了嘴舌。总有些糊涂父母,溺爱孩子,孩子做错了事情,舍不得训诫,结果放纵了孩子,终生吊儿郎当,一事无成,连自己都不能养活,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圣经》认为,溺爱不是爱,而是恨,因为这是对孩子的未来不负责任的行为,是放任孩子堕落下去。
中国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说话,其实,这并不是要求父母天天拿棍棒打孩子,而是说,做父母的要严格管教子女,在言语相劝无效的情况下,可以打两下,以示惩戒。教育孩子和培育树苗一样,要让树成为有用之材,就要经常修剪,不然枝丫满身,将来成不了什么材料,正是“玉不琢,不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