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屠格涅夫的创作进入了高潮。特别是在反映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人物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作家自己就说过,现实主义作家的任务就是要在当代生活的发展进程中捕捉到它,而不能太迟了。当年杜勃罗留波夫在谈到屠格涅夫的创作时说过一段十分精彩的话:“他很快地猜到了新的要求,猜到了渗透社会意识的新观念。屠格涅夫君在他的小说中,只要已经接触到了什么问题,只要描绘了社会关系的什么方面,这就证明,这个问题已经在有教养的人们的意识中真正出现,或者快要出现了。”这一论断除了十分准确、形象之外,用词也极为精当,特别是其中的“猜到”一词中内涵极其丰富,极其符合屠格涅夫的思想和艺术个性的特点。
还是从40年代起,屠格涅夫开始探索贵族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特征和作用。他在一系列中短篇小说中创造了一批不满现存社会秩序同时又找不到出路的“多余人”形象。而185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罗亭》的形象已不再是奥涅金或皮却林的翻版,而是一个新的“多余人”,在这个形象中显示出时代的特点,它既表现在主人公的语言和行动的矛盾上,更表现在他富于启蒙色彩的思想和行动上。与此同时,屠格涅夫又敏锐地意识到,俄罗斯贵族,作为一个阶级,它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他怀着无限的惋惜和惆怅,用他那富于诗意的笔触给我们描绘出一幅衰败的贵族庄园的图画,这就是发表于1859年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贵族之家》。在这部作品中,贵族阶级不可避免的衰落的命运是与小说的主人公——贵族阶级中的一员拉甫列茨基的爱情悲剧交织在一起的。就小说所显示出的令人信服的真实性来说,屠格涅夫无疑是为贵族阶级唱了一曲挽歌。那么,俄罗斯的希望在哪儿呢?不在那个理想家罗亭身上,自然也不在温和而善良的“务农”的拉甫列茨基的身上,屠格涅夫把目光离开了俄罗斯的哈姆雷特即贵族知识分子,而转向俄罗斯的堂吉诃德——平民知识分子的身上。1860年,在俄罗斯废除农奴制的前夜,屠格涅夫把题名极富于象征意义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前夜》推上文坛,引起巨大的反响。
正当读者在期待中等待屠格涅夫推出下一部 表现社会新动向和新人物的作品时,屠格涅夫却把目光转向了过去,他陷入了回忆之中。而这回忆的果实便是一部中篇小说《初恋》。
1860年,屠格涅夫完成了中篇小说《初恋》。洛罗亚这样说过,《初恋》即使不是屠格涅夫“最伟大的一部作品,可能也称得上一部绝妙佳作”。
这是一部诗一般的作品。然而评论和分析《初恋》这样的诗一般的作品是困难的,因为诗意的东西只能体味而不可言传,诗意的东西一经理性的分析,便破坏了它的感性和完整性,其魅力和韵味将消失殆尽。以往人们在谈到屠格涅夫时很少有人不会注意到《初恋》,然而对它作深入分析和评论的著作却很少出现。原因就是前面所说的,诗意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可分析的或难以分析的,对这样的作品大概至多只能进行某些提示或者说“解读”。
如同屠格涅夫不少中篇小说一样,《初恋》的故事也是通过一位故事中介人来讲述的,采用的也是第一人称的角度。《初恋》的故事带有浓重的自传色彩,在某种程度上说,它讲述的是作者自己的故事。
而就故事本身而言,《初恋》的情节是非常简单的,它写的是一个少年初恋的感觉。从今天的角度看,这部作品可以称作一部“感觉派”作品,尽管屠格涅夫写作《初恋》时还没有这一文学流派。但今天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它类似于感觉主义大师川端康成的某些作品。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川端康成在艺术上可能也受到了屠格涅夫的某些影响,因为屠格涅夫对日本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不少日本作家和读者甚至称屠格涅夫为“我们的作家”。
在以往的评论中,《初恋》与屠格涅夫另一些中篇小说都被视为心理小说或爱情心理小说,自然,这也是不错的。如果要更准确地把握《初恋》的独特性,我们可以把它称作“感觉主义”小说。
自然,在《初恋》中,屠格涅夫表现的重心是人物的心理,不过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感觉”。感觉是心理的前奏,或者说感觉是一种“前心理”。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作家着力表现的是一个即将成熟但还未完全成熟的少年的“感觉”,而少年也就是“前成年”。这样,我们就发现屠格涅夫在《初恋》中着重表现的都是一种萌芽式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萌芽”状态的东西更具真实性。
这是一个情窦初开的16岁的花季少年:“那时候我的血液在沸腾,我的心在发痛,有一种极舒服而又莫名其妙的感觉。那个时候,女人的形象,女性的爱的幻影在我的脑子里差不多还没有成形,然而我所想到的,我所感觉到的一切中间已经有一种新鲜的、说不出甜蜜的女性形象的预感——一种半意识的、羞涩的预感偷偷在那儿隐藏着。我整个身体充满了这种预感,这种期待;我呼吸它,它跟着我每一滴血流通我全身的血管它注定了很快就要实现的。”
命运果然给青春的少年送来一位天使,在他充满着爱情的预感的时候,他们家旁搬来了一户新邻居一位穷公爵夫人和她的女儿,正是这位美丽的公爵小姐齐娜伊达很快地成为小说的女主人公。
这样,少年便很自然地与齐娜伊达相遇,当他第一次见到齐娜伊达时,少女正在同一群年轻人戏耍,她的纤手握着一束小花,轮流敲打包围她的男青年们的前额……此时主人公的感觉是这样的:
我差一点惊喜交集地叫出声来了,我想只要这些秀美的手指敲一下我的前额,我愿意马上抛弃人世间的一切。——我忘记了一切,我目不转睛凝望着她那优美的体态、颈项、美丽的手、白头帕下面微微蓬松的淡黄色卷发、半闭的敏慧的眼睛、睫毛下面的娇柔的脸颊。
此后少年便朝思暮想与她结识,直到他最后如愿以偿:“现在,我坐在她的对面。我想道:我已经认识她了……多么幸福啊,我的上帝!我高兴得几乎要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我快活得像水中的鱼,我愿意永远不走出这间屋子,不离开这个地方。”
这天晚上,“我感觉到非常新鲜,非常甜蜜——我几乎什么都不看,静静地坐着,轻轻地呼吸,只是有时候我回想起什么事情,我就禁不住默默地微笑,有时候我想起我是在恋爱了”……对于主人公而言,这种感觉是这样深刻,以至在后来的日子里,他总是在追寻着这种感觉:“啊,温柔的感觉,柔和的声音,深受感动的心灵的善良和宁静,第一次爱的觉醒的令人陶醉的欢乐——如今,你们在哪里,你们在哪里?”
初恋给少年主人公带来了全新的感觉。这感觉也不尽是幸福、温柔和甜蜜:“我说过,我的热情是从那一天开始的,我还可以加一句,我的痛苦也是从那一天开始的”。
初恋的少年甚至也学会了嫉妒。而这正是主人公真正坠入情网的最有力的明证。
不过,所谓“初恋”,只是对我们的少年主人公而言的,或者准确地说,这其实还只是一种“单恋”。女主人公齐娜伊达21岁,比我们的小主人公大出五岁,是个成熟的甚至老练的女子。她情归何处呢?她是否也真的爱上了少年?或者她只不过是同这个可爱的多情的少年郎玩几出爱情的游戏。作品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有一天,我正坐在墙上望着远处,倾听钟声——忽然有什么东西在我身边掠过——不像是风,也不是战栗,仿佛是一阵人的气息,仿佛有人走近的感觉。我朝下一看。下面路上——齐娜伊达身穿一件浅灰色衣服,肩上撑一把粉红色阳伞,匆匆忙忙地走过来。她看见我,就站住了,把草帽边往上一推,抬起她那天鹅绒似的眼睛望着我。
“您在那么高的地方做什么?”她带着一种古怪的笑容问我。她接着说下去,“您总是说您爱我,——倘使您真爱我的话,那么就跳到路上我这儿来。”
齐娜伊达的话还不曾说完,我纵身凌空地跳了下去,就像有人在背后猛地推了我一下似的。这墙大约有两沙绳高。我跳下来的时候,脚先落地,不过震动得太厉害了我竟然站不住:我倒在地上,一下子就失去了知觉。我醒过来,还没有张开眼睛,就感觉到齐娜伊达在我的身边。
“我亲爱的孩子,”她向我弯下身子……她的声音里透露出一种惊讶不安的温柔:“你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你怎么可以听我的话呢?你知道我爱你……起来吧!”
她的胸部就在我的胸旁一起一伏,她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我怎么来说明我那时的感觉呢?——她那柔软的、清凉的嘴唇吻了我的整个脸——她的嘴唇吻到我的嘴唇了。……我的腿再没有劲站起来了。……可是这一次我所经验的至上的幸福感,在我的生命里绝不会再有第二次了。它成为一种甜蜜的痛苦渗透我的全身,最后它爆发为大欢大乐的狂喜和狂跳。的确,我还是一个孩子。
这一情节具有一种神奇的甚至是神圣的意味:爱情在一个纯情少年的心中引发的是一种多么巨大的力量,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力量,它能战胜恐惧乃至死亡,或者说它根本就不知道恐惧和死亡。同时爱情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也是巨大的:“那一整天我都是那么快乐那么骄傲;我脸上还那么鲜明地保留着齐娜伊达吻我的感觉。”
对于少年主人公来说初恋的感觉是那样纯洁和神圣,是那样令人感动;然而,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大凡初恋还算不上恋爱,初恋其实是一种对爱的向往。小说后来的情节发展便证实了这一点。
对齐娜伊达这个少女而言,与少年的爱情原本只是一场游戏,她根本没有料到少年对她爱到如此痴迷的地步。少年的真诚和勇敢甚至也感动了她,不过在她的心中所唤起的不是爱情,而只是一种怜爱。因为她早已陷入另一爱河。
《初恋》后半部的情节多少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作家通过少年主人公“我”的眼睛,观察了另一场爱情的游戏,在这场爱情的游戏中主角的位置发生了有趣的转换:少女齐娜伊达取代了少年主人公。
就小说所显示的各种信息来看,齐娜伊达似乎也在经历自己的“初恋”,而她所爱恋的这个对象竟是一位英俊的彪悍的中年男子——“我”的父亲。
这样看来,《初恋》中展示出两条“初恋”的线索,一条是明线——“我”的初恋;一条是暗线——齐娜伊达的初恋。前者显示出爱的幸福和欢乐,后者显示出爱的痛苦和不幸。通过这一明一暗的情节线索,屠格涅夫揭示出爱的本质和真谛——这就是在作品结尾处主人公父亲对他所说的话:“当心女人的爱情——当心这种幸福,这种毒素……”而这,在某种意义上又可视为《初恋》的主题。
在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中,《初恋》是一部很特殊的作品,对这样的作品是不能用分析一般的小说作品的方法去评判的。
作品的重心不在于塑造性格,而在传达感觉和情绪,从美学特征看,我们不妨称之“诗小说”或“小说诗”。
自然,作为一部小说,它不可能没有人物和情节,然而我们要注意到作品并不是通过一定情节的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性格的,像一般小说那样。自然,这样说也并不意味着作品的人物全然没有自己的性格特征。事实上,无论是作品的少年主人公,还是少女齐娜伊达,还有少年的父亲,都具有一定的性格特点,都具有自己的个性。不过,这种性格或个性在人物出现的一开始,都差不多已经定型,并且在后来也少有变化和发展,他们都是以一定的性格或个性的人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传达某种感觉,显现某种情绪,表露某种心理,揭示某种思想。
同《阿霞》一样,《初恋》也是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在内容上它渗透着诗意,然而这诗意并不浓重,它是明净的、轻盈的,有一种甜蜜感,又略带点忧伤;而与这淡淡的诗意相协调,它的形式是高度单纯的,甚至可以说是透明的,还可以说它是“无形式”的。诗意自然流露的轨迹便是它的形式,而这种“水到渠成”的形式便是一种“最高的形式”。
可是《初恋》毕竟又是一部小说,它里面也有人物,也有一定的情节,这与抒情诗又是有区别的。怎样来看待《初恋》中的人物呢?
《初恋》中的人物,不论是“我”还是“我”的父亲,是不能与一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同日而语的。与其说他们是作家塑造出来的人物性格(典型),不如说他们是作家着意表现的具有某种普遍意义的感觉和心理的“载体”。
女主人公齐娜伊达无疑也是一个有魅力的少女形象,但她却难以进入“屠格涅夫家里的姑娘”的行列,她具有一种抽象的意义,她是美的化身,爱的幻影,是屠格涅夫把爱情视为一种自然力量的爱情观的体现。不要说把她与屠格涅夫长篇小说中一系列女主角相比较,就是较之于“自然的女儿”阿霞,这个形象也更少一些社会的内容,更多一些自然力的象征。如果女主人公身上带有鲜明的浓重的社会的烙印(如屠格涅夫长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叶琳娜和玛利安娜),那与《初恋》的情调显然是不协调的。
正是这种超社会超时代的普遍意义,赋予《初恋》以哲学的光彩,从某种意义上说,《初恋》又是一部哲理小说,它展示的主题具有一种全人类性,一种永恒性。它是一曲青春的颂歌,又是一支“初恋”的挽曲:
青春啊青春!你什么都不在乎,你仿佛拥有宇宙间的一切,甚至忧愁也能使你快活,甚至悲哀你也很欢迎——你全部美妙的秘密不在于一切事情你都能做到,而在于你想着一切事情你都能做到。
这种画龙点睛式的哲学抒情是对作品的思想的最精练的概括。
《初恋》的自传性很强,“我”的原型就是少年时期的作者,男主人公的原型则是作者的父亲。关于包括《初恋》、《春潮》这一类中篇小说,屠格涅夫这样写道:“整个故事都是真实的,我亲身经历过它,感觉过它,它是我的故事。”屠格涅夫曾多次说过他最喜爱的作品就是《初恋》这一类,恐怕也就是这一类作品更为充分地表现了他自己的个性和情感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