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是成功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它将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就如亲临般地经历一系列的管理事件和问题,接触各式各样的组织情景。案例的引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逼真的练兵场,使他们在边“干”中边学习,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自从20世纪初被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用于管理教育以来,已为愈来愈多国家的管理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具有特殊效果的教学方法。
本书是为了辅助国内“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而编写的。作为“工商管理(MBA)教学案例精选丛书”之一,本书在1998年初版后多次重印。尽管那些经典的案例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管理问题在不断出现,解决问题的视角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因此,在本书修订过程中,我们在保留原书中对当今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仍有指导意义的一些课堂常用案例的基础上,增选和编写了近30个新的案例。这些“精选”的案例基本上涵盖了“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本书依照惯常的课程框架体系,将所编案例分成概述、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综合六个部分。在案例编写的格式上,力求多样、灵活、实用,并将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的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具体说来,本书中编入的案例可以区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一是问题待定型。它只是描述一个像团乱麻似的某管理情景,学生的任务包括确诊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和选择满意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难度最大的案例,它模拟了管理问题决策的全过程,因而有助于全面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它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和挑战性也最大。书中的案例58、514就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
二是方案待决型。它已在组织和管理情景描述中点明了问题的实质和可供选择的对策方案,希望学生通过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备选方案的权衡比较,从而选定或综合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例如,案例24、312前半部分就是这种类型的案例。
三是说明型。它叙述了某一管理问题实际解决的全过程,让学生对之进行评审,指出其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得失成败和经验教训。例如,案例1-7、3-4、3-12后半部分、6-1等都属于此类。这种说明性质的案例可使学生在阅读案例材料和随后的评价中获得知识与经验,不过,它的难度要求相对较低,对学生技能培养的功效也弱些。
四是练习型。它侧重理论知识的直接应用,可为学生将所学过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提供一个微缩的、近似逼真的练习机会。这方面的案例包括1-5、2-16、4-5等。
总之,案例的格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目的、形式和安排的课堂讨论时间,选择适用的案例进行教学。对于某一个案例,书中虽然提出了若干供思考或便于指导学生讨论的提示性问题,并将之归类在某一章节之下,但现实中的管理问题往往是涉及面很广的,不能绝对地说它就是计划或控制的问题,或是组织或领导的问题。因此,同一个案例实际上完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教与学。另外,对于案例中所明示或暗含的问题,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各自不同的可行的解决办法。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是很难有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的。案例讨论的主旨不是要拿出一个唯一正确的方案,而是要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培养其审时度势、积极倾听、沟通意见、分析问题和制定决策的能力,并使学生从形形色色的管理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中领悟出管理的真谛。
对案例材料的使用不存在固定的模式,而教师对课堂上案例讨论进程的指导也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发和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管理案例教学模式。鉴于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管理教育界仍处于探索的阶段,许多教师在自身的“角色”转换过程中仍有不少的工作要做。
为帮助缺乏案例教学经验的教师组织和指导案例的课堂讨论,本书选登了两个分别反映“强指导型”和“弱指导型”案例讨论方式的课堂指导范例模式,仅供参考。
本书的编写旨在便利和促进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管理学有关着作和教材,谨向这些作者对本书的“贡献”致以衷心感谢。本书除选编和摘编了国内外工商管理教材中的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学教学案例外,还有一定比例的案例是基于实际调研和咨询而编成的,另有相当部分的案例系根据多份第二手材料改编而成。由于时间和联系方面的问题,本书选入的一些案例未能事先征得其初始撰写者和编译者的同意,特在此表示歉意,并恳切地希望这些作者主动与本书编者取得联系。对于许可我们选编其已有成果的先辈和同行们,以及对我们编写工作给予了启迪、指导和帮助的所有的人们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辛勤的编辑们,我们一并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编写中有些使用了虚拟的企业名称,有些则直接使用其原名,但对不影响客观事件发展和问题分析的有关数据作了调整、掩饰,有些地方还多多少少渗入了观察者对这些事件的提炼。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的案例都是为进行课堂讨论和案例教学准备的,不说明有关组织和人员对管理问题的实际处理是否有效。
本书的修订工作得到了原书责任编辑苏荣刚先生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苏荣刚先生不仅倡议我们对这本有了些年头但一直有着比较稳定的读者群的案例书加以修订,而且还专门请人将原书的内容改排成便于在家用电脑上操作的Word文档,从而极大方便了新版本的案例添减和文字校正。
刘松博副教授、博士在得知本书要修订的消息后,就积极参与同出版社的联系、沟通过程,并立即投身于修订准备工作及新添案例的资料收集和编写。要是没有他的加入,本书的修订很难达到这样的时间进度和质量水平。
本书修订之后编写工作的具体分工为:案例1-1~3,2-7~8,2-21~23,3-24~27,4-2~4、2-7,5-1、2、7和6-1、4、5由刘松博编写;案例1-6、11,3-23,4-9和6-2由朱克强编写,王凤彬负责其余所有案例和附录的编写工作。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恳请读者和使用本案例材料的师生们批评指正。
编者
2009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