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作为企业扩张的一种方式,能让企业拥有在更多市场驰骋的机会。但是,许多国际著名企业的发展历程也证明,企业的成功不一定是采取多元化经营的结果。相反,2004年全球500强企业的前50名中,只有通用电器采取的是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其他如沃尔玛、壳牌石油、福特汽车以及西门子等等,采取的都是单一发展的策略。有一些企业,如西门子,甚至还在收缩自己的经营范围,以使自己的目标和优势更加集中。
很多企业在采取多元化战略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多元化只是企业成长性战略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如果企业是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而不是为了促进企业成长或提高企业绩效而多元化,那么,这样的多元化往往是行不通的。一个具备竞争力的战略,应该使企业做到与众不同:企业具备一整套不同于竞争者的经营活动,能够创造一种独特的价值组合,等等。
因此,企业采取多元化的战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企业本身已经具有了专业化的经营基础,即已经有了一块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可以为企业新的经营行为提供必要的资金和管理支持。多元化固然存在规模效应和收入多元化的好处,但如果企业不具备核心能力支撑多元化,那么这种尝试便不具备任何意义。多元化道路跟盲目规模做大是联系在一起的,好处虽然不言而喻,但如果没有核心能力支撑多元化,那么这并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企业盲目地一味求多,只能是无源之水,到头来镜花水月而已。有些企业专注地在某些似乎并不起眼的领域发展,也能取得大的成就。比如,浙江义乌有一家专门生产吸管的企业,从创业以来这家企业就专注于生产吸管这个产品,终于利用十年的时间把自己发展成了全球最大的吸管王国。目前,其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30%,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已经达到50%。所以,企业制胜的关键是寻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发展领域,只有做“专”了,企业才能立足,才能盈利,才有条件考虑在多方面发展自己。彼得·德鲁克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发现,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并取得成功的企业,它们所经营的各项业务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这一核心或者表现在市场方面,即企业的各项活动都服务于共同的市场;或者表现在技术方面,即企业的产品和产品线都采用共同的技术。因此,成功的多元化必然以做“专”为前提,是企业核心优势的拓展。企业采取多元化战略的其他理由,如反经济周期和分散经营风险等等,往往是行不通的。
其次,企业要有充足的现金流或有很强的融资能力。开创一个新领域,不管采用的是什么手段,都会需要大量的资金。多元化从财务上对于企业现金流的要求更高,新领域面临困难时,需要企业拿出资金支持,没有资金去开创新领域,那么几个行业多元化的经营往往带来资金链断裂的恶果,多元化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再其次,企业要对即将进入的新领域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最好是已经掌握了充足的市场信息,并有在进入该领域后创出特色的能力。如果仅仅是对当前产品简单的重复,不仅不能带给企业预期的效益,甚至还有可能成为原品牌的累赘,进而影响其发展。
最后,企业的管理团队还需要有适合管理多元化的人。从管理能力上看,即使宏观经济能够经历黄金的发展时期,但企业出于行业限制往往很难对其他行业具备深入了解,人才储备方面亦存在非常大的难度。
中国民营企业家需要摒弃“做大”情怀,从企业发展的本质来看待自身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而不是单纯地以为规模就能带来效益。多元化带来的问题还在于,你的企业形象是模糊的,这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也是不利的。因而民营企业如果不具备多元化条件,就不要贸然踏入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