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小企业成功经营十三讲
8333200000010

第10章 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五点区别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才能扬长避短,生存发展。

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没有大企业,也就没有中小企业;同理,没有中小企业,也就没有大企业了。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第一,企业规模大小不同

建国后,我国曾对企业进行过多次分类。现行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是2003年2月19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制定的。按行业不同具体规定:

1.工业企业。凡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2.建筑业企业。凡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3.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凡职工人数5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4.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企业。凡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5.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凡职工人数800人以下,或销售额1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企业。

要辩证地看待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小与大”的区别和联系。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方向。今日的强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俗话说:“有小不愁大”。现下是柔弱的幼苗,未来可能就是参天大树。

第二,企业数量多少不同

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合计426113家,其中大企业为3188家,仅占总数的0.75%,中型企业37204家,占总数的8.73%,小企业385721家,占总数的90.52%。

规模以上企业分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商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0年之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及以上的工业企业,2011年标准有了变化,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商业企业是指年商品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和年商品销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这就是说,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不包括在上述数据之内。

大企业数量少,统计是比较准确的;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有统计数据可查,而大量的规模以下的中小企业几乎是无法统计的。2007年国家发改委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我国中小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已达4200万户。

第三,企业寿命长短不同

企业有的寿命长,有的寿命短。大企业的寿命比较长,中小企业的寿命相对较短。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平均寿命为4.2岁,优秀企业为29岁,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寿命最短,仅为2.9岁。大概民营企业这个数字也是从“规模以上”统计得来的,如果连同那些“这个月开张,下个月倒闭”的“规模以下”的小企业算在内,其寿命一定会低于2.9岁。

在2006年度世界500强大企业中,百年长寿企业有15家,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国杜邦公司,204岁;排在第二位的是法国米其林集团,174岁;排在第三位的是德国贝塔斯曼集团,171岁。

大企业长寿,中小企业短寿,是相对而言的,或者说中国目前的情况是这样,并不是说,中小企业就一定不能长寿。2006年,《胡润百富》发布了《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全球100家长寿家族企业上榜。在这100家长寿企业中,从规模上来说大多属于中小企业,就从事的行业来看,有24家从事手工制作,18家从事酒类制造,5家从事酒店行业,4家茶叶企业,还有2家葬礼企业。居榜首的是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是相传了40代的家族企业,已有1428年的历史。

第四,企业治理结构不同

大企业的治理结构比较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执行机构四部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欠规范,普遍存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度不高的现象。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源自于家庭小作坊,多是业主及亲戚朋友投资设立,产权结构单一,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都集中于业主手中,企业中的大小事情一般由业主说了算。在私营企业中,企业主兼企业厂长或经理的比例为96%;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由主要投资人单独作出的比例占39.7%,由主要投资人参与决定的比例占29.8%;企业一般管理决定由主要投资人单独作出的比例为34.7%,由主要投资人参与决定的比例占37.2%。规模越小的企业业主和学历越低的企业主越倾向于直接掌握管理权,实收资本20万元以下或小学学历的企业主有64%倾向于直接掌握管理权。中小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没有起到有效的内部监控作用,多数中小企业不设置监事会或虽设置监事会却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据统计,2002年我国家族企业设置监事会的比例仅为26.6%。

第五,企业经济地位不同

有人打比方说:大企业像是家里的“公子哥”,事事有人宠着、惯着,吃穿不愁,花钱无忧,上学有人教,出事有人管。或者说,大企业像是现在娇贵的“独生子女”。中小企业像是家里的一群“野孩子”,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吃穿没有人管,自己能折腾点啥就吃点啥、穿点啥,折腾不来,就饿着光着。干活的时候想起这群“野孩子”了,一个劲夸他们能干。一旦生病最可怜,那帮“嫌贫爱富”的银行,既不给“吃药”,更不给“打针”,命大的抗过来了,归天的只能怨命薄。这几年,“野孩子”长大了,上上下下都说应该关心他们,关爱他们,无奈家里孩子多,还是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话虽刻薄了些,却也是实情。

中小企业希望能得到政府支持:一是遏制、消除垄断,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不要厚此薄彼;二是给中小企业降税,抑制乱收费;三是政府采购也要向中小企业倾斜;四是支持中小企业搞科技创新,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