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别人想不到的生意
8335400000060

第60章 香饵之下有陷阱

商人做生意必须分清正当收益与诱饵的区别,以免中了他人的算计。没有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只有布置好诱饵让人钻的陷阱。小心谨慎,看清前面的每一步路。

一只狼外出捕食猎物,雪地里一片白茫茫的,每到这个时候,很少能看见在外游走的小动物。

狼早已饥肠辘辘,多日未进食已使它不再敏捷。

正在这个时候,前面有一只受伤的野鸡在挣扎。

狼连忙跑上去,饥饿已经使它失去了应有的警惕。脑子里只有尽快吃掉那只野鸡了。

只听一声闷响,狼掉进一个很深的枯井里,无论它怎么跳也跳不出来。

两天之后,一伙猎人来到这里,从他们的陷阱中收取自己的猎物。

有陷阱,一定要在周围设下诱饵,有诱饵,自然有欣喜若狂的贪婪者。

1973年10月,阿拉伯产油国因为中东地区发生的战乱,采取了大封锁政策,于是,西方发生了“石油危机”。当时美国大型石油公司在艾克森公司带头下,把每桶原油的价格从3.5美元提到20美元。

石油原产地开采者马上一哄而上,石油生产量由原来的日产1.2万桶上升为1.6万桶,结果,生产过剩,市场行情又开始暴跌。

生产者同盟发现生产过剩的严重性之后,立即决定在半年内不准开发新油井,如果半年后还不能解决生产过剩,就再封锁30天。

这个限制生产石油的措施,给“下游工程”——炼油企业造成严重困难。没有原油,还炼什么?这时,洛克菲勒突然宣布:高价收购石油,每桶4.75美元,数量不限,有多少收购多少!

谁也不知道他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但谁也无法不对每桶4.75美元的高价怦然心动,大批的石油生产者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闻风而至,早把“自我约束”抛到脑后。同时,洛克菲勒派出大批掮客。

掮客们个个能言善辩,口里像抹了层蜜,他们皮包中塞满了现金,四处游说,拼命怂恿:“美孚石油公司每天将以现金收购1.5万桶石油,快和美孚石油公司签约吧。”

同盟方面也并非毫无知晓,他们拼命劝阻那些利欲熏心的原产地业者:“美孚石油公司是条大蟒蛇,大家干万不要上当!”

可是原产地业者对这些警告充耳不闻,因为诱饵实在太迷人了!

这些原产地业主们看也不看,便轻率地订了合同。为了应付这突如其来的美景,他们又纷纷开发新油井,可是在签订的合约中,美孚石油公司并未保证永远保持4.75美元的价格。

由于石油行情的变化是不定的,因此无法预测市场的价格变化,供需变化的状况更是无法确定。洛克菲勒当然不会白白做出蠢事,他这招果然迅速瓦解了生产者同盟的防线!他们不顾“限制生产原油”的那一纸同盟书,纷纷起动大量开采原油,开发新井……

可当美孚石油公司保证每天购进1.5万桶石油,并已购进20万桶之后,突然宣布中止合约。维持了两星期的抢卖热潮遂告结束,原产地的火也熄灭了。对此,原产地业者纷纷要求作出解释,美孚石油公司答复:供过于求的状况已打破了历史上最高记录,这是你们的责任,因为你们大量到处抛售原油。现在我们可以出价每桶2.5美元,到下星期如果每桶高于2美元我们就不买了!

实际上,原产地方面在落克菲勒提出每桶4.75美元的价格后,各家疯狂扩采,等到发现阴谋,日产量已高达5万桶。因此,事到临头,他们没有办法,又不能解约,他们最后的命运是一样的:破产!而洛克菲勒布的陷阱又一次套到了猎物!

洛克菲勒的陷阱从表面看上去的确相当有诱惑力,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人不顾一切地纷纷往下跳。洛克菲勒正是利用一些人贪婪的心理特性,巧妙地装饰自己的陷阱。其实,这些原产地业主们只要稍加留心,用照妖镜仔细鉴别,是不难看出洛克菲勒所设圈套的。但“利”字当头使他们失去了应有的理智,不顾一切往前钻,自然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的牺牲品。

在商业竞争中,谋利是第一要素。为了谋利,商场中尔虞我诈现象十分普遍,种种陷阱摆在我们的身畔,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其中。

那么,如何有效地防止自己堕入他人所布的陷阱呢?

首先,是不能贪利。谋利是商人行事的目的,但贪利往往会使商人落人对手所设的陷阱。

其次,谋利要合法行事。有的商业陷阱是以引导竞争对方触犯法律为手段,来打败对方的,对此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