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集
8347400000019

第19章 把握机遇,留心细节

机遇往往体现在细节中

很多人都抱怨说没有机遇,无法抓住机遇。其实,一个具有智慧和灵性的人会领悟何为机遇、何时遇到机遇以及如何抓住机遇。其实机遇就在我们身边,但是它可能稍纵即逝,这需要我们时时刻刻留心找寻,机遇之神将会眷顾你。

一个年轻人到某公司应聘临时职员,工作任务是为这家公司采购物品。招聘者经一番测试后,留下了这个年轻人和另外两名优胜者。面试的最后一道题目为: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支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主持人问他是怎么计算的,他说,采购2000支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他杂用就算20美元吧。主持人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支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主持人同样没表态。

最后轮到这位年轻人。他的答卷写的是108.3美元。这位年轻人说:“铅笔每支5美分,2000支是100美元。从公司到这个工厂,乘汽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费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人需用1.5美元,因此,总费用为108.3美元。”

主持人听完,露出会心的微笑。这名年轻人自然被录用了。这名年轻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生活常常会隐藏一些小小的信息等人去发现,细微之处见真章,就看你够不够用心去探索和发掘了。生活对于每个人其实是平等的,机遇往往就存在于这些毫不起眼的细节当中。

最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但一定是精明的人,是有眼光看准时机、抓住机遇的人,他不会错过那条通往成功的密径。

拥有一双慧眼能发现机遇,拥有抓住机遇的勇气和魄力,你就掌握了先机。

细心思考,总有办法

当莱特兄弟在经营自行车行的同时,动手研制能在天空中飞行的飞机,人们都说“不可能”;但经过不懈地努力,飞机终于上天了,并且很快成了时速最快的运输工具。莱特兄弟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当全世界都认定中国是贫油国,地下找不到石油时,李四光带领他的地质勘探队,找到了一个又一个蕴藏量丰富的油田,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当人们对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持观望、怀疑的态度时,杨元庆和同事们以“蛇”吞“象”的大无畏的气魄给了观望者一个肯定的答案,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事实上,很多事情看似不可能,但只要你换一种方式去做,并突破固定思维的束缚,很多“不可能”都会变成“可能”。

1921年6月2日,《纽约时报》为纪念电报诞生25周年,发表了一篇评论。评论中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现在人们每年接收的信息是25年前的20倍。在大多数读者眼里,这是一句普通的话,普通得甚至很多人读后就忘记了。但是,在一些喜欢思考而且眼光独特的人眼里,这却是一条极具商业价值的信息,美国至少有20位人士立即对这一信息做出了反应,即准备创办一份文摘性刊物。他们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都到银行存了1000美元,作为资本金,并办好了营业执照。

然而,当他们到邮政部门办理有关发行手续时,邮政部门告诉他们,由于很快就要进行中期选举,此类刊物的征订和发行暂时不能办理,开禁时间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总之,在这种情况下办这样的一份刊物是不可能的,因为大环境不理想。

听到这个消息后,有19个人认为局势对创业不利,于是他们很快就递出了暂缓执行的申请。但是,一个名叫德威特·华莱士的年轻人却没有理会这一套,也没有把别人那句“不可能”的话放在心上。他认为,“不利因素”也可能转化为商机,这不,邮政人员一句话,就为他“消灭”了19个竞争者。

华莱士回到他租住的纽约格林尼治村的一个储藏室,在未婚妻的帮助下,他们一共糊了2000个信封,并装上征订单寄了出去。就这样,《读者文摘》诞生了,而且很快创造了奇迹。到了20世纪末,《读者文摘》已拥有19种文字和多个版本,畅销127个国家和地区,用户1.1亿,年收入5亿美元。几十年以来,在美国期刊排行榜中,《读者文摘》一直牢牢坐在第一把交椅上。《读者文摘》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华莱士已把人们认为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在工作中,假如我们也能像华莱士那样,遇到困难时就换一种思维、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这样就能发现事物有利的一面。如果华莱士也像其他人一样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那么,现在美国期刊排行榜上,就不一定会有《读者文摘》的名字,而华莱士也不可能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

华莱士成功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者绝不会等到时机成熟、万无一失时再开始工作,只有那些在既定的环境中能从“不可能”中看到希望,并自发去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我们平时喜欢讲一句话:“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其实,这往往是在特定时期,特定人物的状况。要有好的点子和想法,应当付出更多的努力。

洛克菲勒曾经一再告诫他的员工:“请你们不要忘了思索,就像不要忘了吃饭一样。”

比尔·盖茨说过:通往最高管理层的最迅捷的途径,是主动承担别人不愿做,并在其中展示你出众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只要努力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总是有的,同时也只有努力地去找方法解决困难,你才有可能成功,也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10多年前,汤姆在一家建筑材料公司当业务员。当时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讨账。产品不错,销路也不错,但产品销出去后,总是无法及时收回货款。

有一位客户,买了公司10万美元产品,但总是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付款,公司派了三批人去讨账,都没能拿到货款。当时汤姆刚到公司上班不久,就和另外一位叫迈克的员工一起被派去讨账。他们软磨硬泡,想尽了办法。最后,客户终于同意给钱,叫他们过两天来拿。两天后他们赶去,对方给了一张10万美元的现金支票。

他们高高兴兴地拿着支票到银行取钱,结果却被告知,账上只有99900美元。很明显:对方又耍了个花招,他们给的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第二天就要放圣诞节假了,如果不及时拿到钱,不知又要拖延多久。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一筹莫展了。但是汤姆突然灵机一动,于是拿出100美元钱,让同去的迈克存到客户公司的账户里去。这样一来,账户里就有了10万美元。汤姆立即将支票兑了现。

当汤姆带着这10万美元回到公司时,董事长对他大加赞赏。之后,他在公司不断发展,5年之后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来又当上了总经理。

注意细节,就一定可以成功。

寻找最佳机遇

有一个衣衫褴褛、满身补丁的男孩子,名叫胡尔达。他跑到建筑工地上,来到一个衣着光鲜、叼着雪茄的男人面前,诚恳地问道:“先生,请问您能不能告诉我,我要怎样做,才能使自己长大以后变得像您一样有钱呢?”

这个衣着光鲜、叼着雪茄的男人就是工地的一个建筑商,他吐出一口烟雾,笑着回答道:“小伙子,回去买一件红色的外套,在工作中拼命地干活儿。”看男孩子一脸困惑的样子,他又吐了一口烟,接着说道:“你看到那边在脚手架上工作的那些人了吗?他们是不是看上去全都是一样的,分不清彼此?是的,我根本不可能把这些工人的名字全都记住,也记不住他们的样子。”

“但是,”他接着说,“能让一个老板记住的员工靠的就是他的工作。你仔细看那边,有一个穿红外套的工人,他的脸也晒得红红的。我格外注意到了他,因为他似乎总是比别人更卖力,做得更带劲。每天早上,他都比大家来得早那么一点,下工时,他似乎又总是走得晚一点。因为他的那件红外套,和他的工作表现,我一下就能认出他来。我准备找一个工地上负责的监工,由于他给我留下的这些印象,我已决定由他来担任,如果他表现出色,我还会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做。如果他努力,他会成为一个有钱人。”

“小伙子,其实这也是我发达起来的过程,我卖力工作,成为我周围所有人中最好的。如果我和大家一样穿白色衬衫,可能就没人注意到我了,所以我天天穿红色外套,同时加倍努力。不久老板就注意到了我,让我当他的副手。后来我努力存钱,自己成为老板。”

胡尔达听从了这个老板的意见,在自己找的新工作中,他力求突出表现,与众不同的外观加上他的努力,公司经理很快开始注意到他,没有多久胡尔达就被升了职,几年后,胡尔达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管理者。

假如你手中有一项工作,那么就一定要把它做到最好。你如果想要在业绩上超过所有的人,那就不要表现得和别人一样,一定要成为你所在的那个群体中最突出、最耀眼的那一个。如果你想要别人注意到你,只有专注于一件事,只有恒久地付出,才能将你打造成一个不平凡、不寻常的人,才能自己给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

你所寻找的最佳机遇其实就紧紧握在自己的手里。它不存在于周围的任何环境中,也不是依赖于你的运气,更不是依靠他人的帮助,它就存在于你自身之中。

机遇往往在身边

当机遇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时,有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只有做一个有领悟力、有观察力、有感知力的有心人,我们才不会错过机遇而追悔莫及。

欧洲某山谷里有一个老牧师,40多年勤勤恳恳地按照上帝的旨意给教区的人施行洗礼,举办葬礼和婚礼,抚慰病人和孤寡老人,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非常称职的上帝使臣。

这年,天降暴雨。倾盆大雨连续下了20多天,水位高涨,淹了教堂。老牧师不得不爬上教堂的屋顶。当他在教堂屋顶冻得浑身发抖的时候,突然有个人划船过来,对他喊道:“快上来,我把你带到高地去。”

牧师看了看他,回答道:“40年来,我一直忠诚地按照上帝的旨意做事,我相信上帝会来救我的。”

那人听后摇摇头便划着船离开了。水位涨得更高。一架直升机来了,飞行员对他喊道:“我们可以把你带到安全地带。”但老牧师仍然坚持要等待上帝的救助,不肯上飞机,对牧师劝了很久也没办法的驾机人员,只好开着直升机离去了,几个小时之后,老牧师被水冲走,淹死了。

老牧师的灵魂在天堂遇到了上帝,上帝惊讶地看着他,说:“可爱的神父!你在人间的工作还没有完结,怎么到这里来了!”老神父很不高兴地凝视着上帝,说:“40年来,我忠诚地遵照你的旨意做事,而当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让我淹死。”

上帝回望着他,迷惑不解地说:“你是被淹死的?我不相信,我明明给你派去了一条船和一架直升机呀!”

这个故事说明了上帝是公平的,他给每一个人提供同样的机会。那么人们的命运为何大相径庭呢?原因在于你是不是能够把握住机遇。机遇的头上是不贴标签的,而且它如流星一般稍纵即逝,他来到你的身边时,你能不能看到它呢?善于把握和利用机遇的人和被动地等待上帝眷顾的人,也便有了不同的命运。

有些机遇你错过了,但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它还会再出现,它也许已经不是当初的面貌,但它就如上帝派去的直升机一样,可以给你又一次的救赎。及时地吸取教训,领悟这其中的深意,好好地珍惜这新的机遇,让它带着你走向成功。不要等到时间的尽头,留下无尽的遗憾。

做最充分的准备,抓住机遇

当今社会,在你的漫长人生路上,机遇是经常出现的,但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对机遇的看法。捕捉机遇一定要处处留心,慧眼独具。其实只要你仔细留心身边的每一件小事,这当中都可能蕴藏着相当的机会,成功的人绝不会放过每一件小事。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极其敏感,能够从许多平凡的生活事件中发现很多成功的机遇。

幽默大师林语堂一生应邀做过无数场演讲,但是他不喜欢别人未经事先安排,临时要他即席演讲,他说这是强人所难。他认为一场成功的演讲,只有经过事先充分的准备,内容才会充实。像林语堂这么擅长演讲的学者,都不做没有准备的演讲,可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是多么重要。苏格拉底也说:“没有经过考验的人生是一文不值的。同样,没有做前期准备的工作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有了第一天的短短几分钟的准备过程,就能对第二天的工作有充分的认识,这样就知道第二天哪件事最重要,哪件事是应该最先做的,就能知道做事的轻重缓急和先后顺序。相反,如果你在工作中无视“准备”,事先准备不充分,事后就会麻烦多多。

有一次,索尼公司名誉董事长井琛大到理发店理发,他一边理发一边看电视,由于他躺在理发椅上,借助面前的玻璃镜看电视,所以他看到的电视图像都是反的。就在这时,他突然灵机一动:“如果能制造出一款反画面的电视机,那么即使躺着也能从镜子里看到正常画面的电视节目。”

他认为这个想法很好,于是回到索尼公司之后就组织力量研制和生产了反画面的电视机,并把自己研制出来的电视机投放到市场上去销售。果然这种电视机受到了理发店、医院等许多特殊用户的普遍欢迎,因而取得了成功。

富兰克林曾经会说过:“凡事做过准备的员工,每一天都可以很轻松地达到工作的目标,而受企业欢迎的员工,也一定是凡事都有准备的人。”

没有人不渴望成功,也没有人不羡慕别人的成功,却很少有人为成功做准备。正如歌曲所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所以职场上成功者总是极少数,成功都属于那些有所准备的人。不管你在哪个行业,哪个部门只要你想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有所成功,你就必须得提前为你的成功而准备着。因为最好的结果都属于那些做最充分准备的人。

刘芳是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员工。一次,在和朋友聚会时,她偶然听到一个内部消息,市政府有意向在市郊划出一块地皮,用来建经济适用房,以解决市内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问题。得知这一消息后,刘芳便立即多方求证这条信息是否可靠,同时还着手准备一些前期资料。她认为如果这个消息是真实的,那么一旦公布,市政府就会公开招标,到时将会有多家开发商去投标。如果自己的公司先做准备,中标的胜算不就更大了吗?

一些同事见了,不解地问:“刘芳,你干吗自讨苦吃呀?你现在做的这些事,老板可没吩咐你去做呀!再说,如果那个消息是假的,你岂不是白忙一场?”“如果是真的呢,我现在做的这一切不就变得非常有价值了吗?”刘芳坚定地回答道。

两个月后,这个消息得到了证实。市里有实力的几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立即忙碌起来,开始了投标前的紧张准备工作,刘芳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就在经理紧急召集中高层管理人员开会,商讨竞标工作时,刘芳拿着一摞厚厚的资料敲开了会议室的门。

“你不是财务部的员工吗?”总裁看到那一摞资料,既高兴又意外。

“是的。”

“谁让你这样做的?”

“没有人吩咐,但我认为提前去做这些,能给公司带来帮助。在其他公司还在忙着收集资料时,我们就可以动手制作标书和筹备其他事情了,这样我们将会占尽先机。”刘芳的话刚说完,会议室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公司领导层对刘芳的感谢,又是对她自动自发、提前准备工作的肯定。

在后来的竞标中,刘芳所在的公司果然一举中标。在庆功会上,总裁郑重地代表公司向她敬了一杯酒,并宣布刘芳将接替即将退休的财务主管的职务。

机会不会凭空从天而降,只有充分做好准备的人才能及时地抓住机会。一个不肯准备的人,纵然机会在他面前,他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眼前飞逝。

在工作中毫无准备的人干事总是畏首畏尾,不仅效率不高更可能给工作带来麻烦,而遭到公司领导的不信任,误了自己的前程。

从细节中赢得机遇

机会总是游荡在人们身边,只有有心人才会关注并抓住它。因为它往往隐藏在普通事件之中。只有平时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才能发现并把握机遇。

美国第四大家禽公司——珀杜饲养集团公司董事长弗兰克·珀杜,讲述了他成功的经历和童年的一段故事:珀杜10岁时,父亲给了他50只自己挑选剩下的劣质仔鸡,要他喂养并自负盈亏。在小珀杜的精心照料下,这些蹩脚的鸡日见改观、茁壮成长。不久,产蛋量竟超过了父亲的优质鸡种,每日卖蛋纯收入可得15美元左右,这在大萧条时期可是一大笔钱。开始时,父亲不相信,当他亲眼看见小珀杜把鸡蛋拿出时才开始相信他。后来珀杜开始帮助父亲管理部分鸡场,事实再一次证明他的管理和销售能力。他管理的几个鸡场的效益超过了父亲。1984年,他的父亲终于将整个家禽饲养场全部交给珀杜去管理。

珀杜之所以能比父亲经营管理得好,是因为他能注意到一些很细小的环节。因为他对事物的仔细观察,使他发现了隐藏在细小事物中的机遇,从而见微知著。

原来,珀杜10岁的时候,珀杜对鸡的生活习性一点也不了解。但是他认真观察后发现,当一只鸡笼里的小鸡少了时,小鸡吃得就多,成长得就快,但是太少了又会浪费鸡笼和饲料。于是他就慢慢地寻找最佳结合点,最后总结出每只笼子里养40只小鸡是最合理的。注意事物的每一个细节,从中可以发现使人成功的机遇,从而对总体的把握更加准确。抓住了微妙之处,也就把握了事情的中心环节。

机遇总是在不经意间从你身边溜走,如果你不能明察秋毫,你就很容易错过它,导致无法走向成功。因此,一定要学会把握细节。

机遇是留给准备好的人

劳伦斯·J。彼得说过,不要有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想法。无需抱怨,天长日久,是金子总会发光。

在人的一生中,机遇总会有降临的时候,如果这时你不能从容地抓住它,它就会从你的眼前滑过。

守株待兔地消极等待、守望机遇,这是一种不想努力,却希望获得意外收获,这样的侥幸心理不可取,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变通一下,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及勤奋努力,不断进取,踏踏实实地耕耘,你才能具有抓住机遇的能力,并最终收获成功。

能否抓住机遇,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抓住机遇,就必须有一个精明的头脑去合理地计划,细心地观察,捕捉机会。英国细菌学家费莱明,童年时就爱好探问事情的究竟,一次他跟母亲去医院探望一位病人,他见到医生就问一连串的问题,医生看他聪明伶俐,便回答了他提出的问题,最后说道:“孩子,人们还没有详细研究过的病症多得很呢!”这句话给费莱明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暗暗下定决心,长大了要当医学家,专门对付那些没有研究过的病症。费莱明长大后,果然攻读医学,大学毕业后,他进圣玛丽医院从事疫苗的治疗研究。“还没有详细研究过的病症”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想着。特别是其中的传染病症,期望能找到一种杀灭病原菌的方法。他在实验观察中偶然发现青霉素的分泌能杀葡萄球菌。从此人类的传染病症有药可救。费莱明发现青霉素,似乎是非常偶然的,但都是他细心观察的必然结果。

除了详细地研究,细心地观察捕捉机遇外,还要有勇气和决心参加实践,去抓住机遇。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他从小就对航海有浓厚的兴趣,20多岁时已成为一个很有经验的水手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读到了一本《东方见闻录》,从此,他一直想到东方寻找财富,后来,他带着87名水手,乘着三艘帆船,开始远航了。人们都觉得非常新奇,有些人怀疑,他们能到东方吗?哥伦布真是异想天开!他们顶着狂风巨浪,历尽艰难险阻,在茫茫的大西洋海面上度过了70多个白天黑夜,终于在一块陆地上着落了。哥伦布在人类历史上,首先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航行。他的功绩是多么伟大。因此,一个人如果缺乏敢冒风险的勇气,就不会有成功的良机。在哥伦布之前,任何人都有发现新大陆的可能,然而他们之所以终究没有发现新大陆,就在于没有去实践。哥伦布这样做了,他成功了。事实证明机遇不是那么容易被抓住,并不是所有人见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就都能想到万有引力。

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在球场上的激烈争夺中,能巧妙地将球踢入球门,不仅仅靠他的勇猛和技术水平,还要靠选定的最佳角度,准确把握战机。踢球如此,人生的事业也是这样。如何才能准确地把握时机,抓住机遇,那还得讲究策略。这样方能事半功倍,马到成功。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里,只要你平时注意加强自身能力的积累,具备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把握时机。那么你就能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道是:“机不可失,时不待我。”

机遇来自勤奋

勤奋的人才是最终能把握住机遇的人,否则,机会就是满天飞,而你却无动于衷,也是枉然。

著名漫画家方成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每个人都知道他以画漫画为业,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位从事化学研究的工作人员。方成在漫画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完全是凭借个人的奋斗才赢得的。多年以来,方成一直在报社当编辑,专门为文章配漫画,常常是夜里定下题目,然后仔细构思反复揣摩,第二天就要交稿见报。然而并不是每次工作都能顺利完成,有时画稿交上去以后回家时又想出新的主意,于是又重新画一幅;有时费尽心思也想不出好的点子,他就把头直接在水龙头下冲一冲,继续思索,直到画出一幅自己满意的漫画为止。

几十年如一日,方成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抓住了一个几乎不存在的机遇——作为一个漫画家享誉中外。由此可见,如果我们缺乏一种奋斗精神,那么他不可能碰到这种得之不多的机遇;如果对一开始的退稿感到心灰意冷,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动力,从而自暴自弃,对自己的工作也疏懒起来,那么他不可能最终成为知名的漫画家。

同样的案例在商场也是屡见不鲜。有一次,苦于买不到衣服的胖女士南茜走出第六家服装店,真的有些绝望了,难道偌大一个新加坡就真的买不到一件适合自己穿的时装吗?

自从生下第二个孩子开始,不到6年的时间,南茜的体重增加了80磅,到处也买不到像她这样身材的女人可以穿的漂亮时装。时髦的新款没有大号码,有大号码的款式既难看又过时,那些时装设计师和商人们只注意到那些身材苗条的女人,从而有些忽略了为数众多的肥胖女人。无奈的南茜只好自己动手做起各式各样的时装来。好在对于曾经是服装设计专业高才生的她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有一天,买菜回家的路上,南茜遇到了两个和她差不多胖的女人。她们惊讶地问她的衣服是在哪儿买的。当得知是南茜自己做的时,两个胖女人摇着头失望地走了。南茜回到家中,突然涌出来一个念头:为什么不开一家服装店,专门出售自己为胖女人设计制作的时装。

第二天,南茜就风风火火地干起来了。新店开张后,生意出乎意料地火爆。原来,竟有那么多胖女人渴望着能买到专为她们设计的服装。没有多久,南茜的时装公司就拥有了16家分店及无数个分销处。她每年定期去欧洲进布料,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巡视业务,豪宅、名车也随之而来。最让南茜高兴的是,她每天都可以穿一件自己设计的漂亮时装去逛街。

南茜创办的那家时装公司的名字就叫:被遗忘的女人。不久,美国内华达州举行“最佳中小企业经营者”选拔赛,南茜赢得了冠军。南茜夺冠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把服装尺码改了一个名称而已。一般的服装店都是把服装分为大中小以及加大码4种,南茜唯一不同的做法就是用人名代替尺码。

玛丽代替小号,林思是中号,伊丽莎白是大号,格瑞斯特是加大号。她们都是女强人。这样一来,顾客上门,店员就不会说“这件加大号正合你身”,取而代之的是“你穿格瑞斯特正合身呢”。

南茜说:“我注意到,所有上店里来买大号或加大号服装的女性,都呈现出不很愉快的表情。而改个名称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况且这些人都是名声很响的大人物。”

在挑选店员时,南茜也别具匠心,站在大号和特大号服装前的店员个个都是胖子,无形中又使顾客消除了不好意思的感觉,因而顾客盈门,利润滚滚。

由此可见,在得意的时候不飘然,在失意的时候不失志,那么,你把握机遇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你就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小需求也有大商机

年仅15岁的格林伍德收到别人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一双冰鞋,他非常高兴。拿到这件礼物后,格林伍德马上跑出屋子,到离家很近的结了冰的河面上去溜冰。可能是他初次出来溜冰的原因,他感觉天气太冷了,一溜冰,耳朵被风吹得像刀子割似的发疼。他戴上了皮帽子,把头和脸捂得严严实实,结果时间长了,又闷又热直流汗。

格林伍德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只是玩滑冰,他想,应该做一件能专门捂住耳朵的东西。接下来的几天,他都一直在考虑这件事,终于琢磨出一个大概的样子,于是请妈妈照他的意思做。妈妈摆弄了半天,给他缝了一双棉耳套。

格林伍德戴上棉耳套再去溜冰,果然很保暖。一些朋友看见,都向他要。格林伍德和妈妈商量了以后,便把祖母也请来,一起做耳套。经过几次修改,耳套做得更适用、更美观了。格林伍德把它叫做“绿林好汉式耳套”,并且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专利。

你也许会问,一副耳套值多少钱?申请专利又有什么用?你如果这样想,那很遗憾,类似的机遇你将永远抓不住、看不见。格林伍德后来成为世界耳套生产厂的总裁,因为这项专利,他成了千万富翁。

细心钻研,也能成功

很多人总以为成功的人都是做大事的,其实不然,那些最终做成大事的,都是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的。而且,如果你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更谈不上做大事了。

很多年前,美国兴起石油开采热。有一个雄心勃勃的小伙子也来到了采油区。但开始时,他只找到了一份简单枯燥的工作,他觉得很不平衡:我那么有创造性,怎么能只做这样的工作?于是便去找主管要求换工作。没有料到,主管听完他的话,只冷冷地回答了一句:“你要么好好干,要么另谋出路。”

那一瞬间,他涨红了脸,真想立即辞职不干了,但考虑到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只好忍气吞声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

回来以后,他突然有了一种感觉:我不是有创造性吗?那么为何不能就从这平凡的岗位上做起呢?

于是,他对自己的那份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他发现其中的一道工序,每次都要花9滴油,而实际上只需要8滴就够了。经过反复试验,他发明了一种只需8滴油就可使用的机器,并将这一发明推荐给了公司。可别小看这1滴油,它给公司节省了成千上万的成本。

这个有想法的年轻人就是洛克菲勒,美国最有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事实:只要拥有一颗创造性的心,无论从哪里开始,你都能取得成功。

同样的例子也是发生在美国。可口可乐不是阿萨·坎德勒发明的,但正是在他手上,可口可乐才成为风靡世界的王牌饮料。这仅仅是因为,发明可口可乐的彭伯顿只完成了科技创新,却不懂得市场价值,而阿萨·坎德勒懂。

阿萨·坎德勒出生在佐治亚的一个医生家庭,南北战争打破了他的学习生涯,19岁的他在一家小药店打工,干了两年半。考虑到前途,他离开小地方,来到亚特兰大。大城市是孕育大成功的土壤。

在跟别人打工7年之后,阿萨·坎德勒开了一家药材公司,这对可口可乐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他由此获得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在后面的叙述中,我们会感受到,这几年独立经营的经验(而不再是打工),对高度专业化的商业能力的形成是多么的重要。通过这几年的经营,阿萨·坎德勒发现,药房的利润主要不是来自配方,而是出售药材。

阿萨·坎德勒开始着力建设自己的商品体系。在这样的商业背景下,可口可乐出现在他的面前。

1862年,11岁的阿萨·坎德勒从一辆装满东西的货车上掉下来,车轮从头上碾过去,造成头部骨折。可怜的小阿萨·坎德勒虽免一死,却留下后遗症:偏头痛。彭伯顿于1886年发明可口可乐,把它作为药物来推广。1888年,阿萨·坎德勒的一个朋友,建议他试试可口可乐。阿萨·坎德勒照办了,头痛果然减轻。后来,他不断饮用可口可乐,偏头痛竟逐渐好转。这使得身为药剂师的阿萨·坎德勒对可口可乐大感兴趣。经过调查,他发现,彭伯顿并不善于经营,于是他决定入股,把这种优良的“药品”推广开来,并且相信有利可图。

关键的一步是,阿萨发现,把可口可乐作为饮料来卖,市场会大得多。就是这个微妙而伟大的灵感,才有了今天的“可口可乐”。但就阿萨本人来说,他终生都相信可口可乐的医疗价值。阿萨入股可口可乐之后,觉得彭伯顿和参与生产、销售可口可乐原浆的人都没有做好工作。他不想部分地接管一项管理不善的事业。要么不干,要么完全控制!阿萨经营的药剂事业在南方最为兴旺发达,从他的有利地位出发,他认为可口可乐可以大展宏图。果然,在阿萨的精心经营策划之下,“可口可乐”今天已经成为全球流行的饮料品牌。

很多人都喜欢抓大放小,认为只有大事才能轰轰烈烈,其实他们不明白:小事做好,同样也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把事情的细节做好,也是一种成功。

拾起别人扔掉的机会

我们总有这样一种心理:只要是别人放弃的,自己也一定不能再用,认为不适用他人的,同样也不适用自己。这是最大的误区,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机遇都适合任何人,同样,不适合别人的机会,也许会适合你。所以,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认真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只要有适合自己的机会,就别怕别人是否尝试过。

法布利奥是纽约城里的一个摄影师,经营摄影生意已有十几年,而且在这一行中已小有名气,但却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改行开起美容沙龙来了。就利润而言,如果经营得法,摄影生意并不会比美容赚钱少,而且,就发展前途来看,摄影是属于艺术创作范畴,很受上流社会人士的喜爱,要是真的深入钻研下去,很可能扬名国际艺术界。而做美容生意,整天为女人做头发、化妆,似乎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尤其在人力昂贵的美国,想要做这一行赚大钱也困难。

然而,法布利奥竟然舍弃了十几年的老行当,加入到竞争激烈的美容业里来打天下,这种选择的确令人有些费解。虽然他现在住在纽约地区,而那里已经成为女人美容创新的领先地区,但仍有很多人在怀疑他为什么要改行?原因是因为他听到了一个信息,而且他认为这个信息非常有价值,值得自己舍弃老本行而去进攻竞争激烈的美容行业。

原来,一天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便起身穿好睡袍,信步走到阳台上。他住在自己的照相馆的二楼,从阳台眺望出去,纽约城依然灯火通明,这时虽然已是半夜,但街道上仍然有人来来往往,有的是在赶火车赶飞机,有的则是娱乐休闲。

以他住的地方来说,不算是纽约最繁华的地方,如果要搬到百老汇一带去,夜间将会更繁华,对他开办新的产业也更有利一些……正当他这样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有两个女人谈话的声音传进他的耳朵里。

“你看,我的头发乱得像草一样,连个整理的地方都没有,多寒碜。”

“我不也是一样,”另一个女人说,“所以我最讨厌大清早就出门。”

“美容院都什么时候开门?”

“最早也要早上八点。”

“我的天哪!就让我这样蓬头垢面地坐飞机吗?到了芝加哥下飞机怎么见人呢?”

“凑合吧,我们到飞机上,自己随便梳洗一下就算了……”

很快,她们的谈话声就随着出租车一起消失在夜幕中。而法布利奥却仍呆呆地站在阳台上,他的心绪突然在这一刹那间被这几句话激活起来,思想也开始活跃起来,突然间,突现的灵感让他找到了答案——他要开一家24小时营业的全天候美容院。

不久,法布利奥“美容城”开张了,而且因为实行了24小时营业制的独特的经营方式,生意很快就开始火爆起来。其实,法布利奥也并未对此付出多少,只是把听到的顾客的需求付诸行动,仅仅是这条别人不经意谈话中隐含的一条信息,但就是抓住这一被人忽略了的细节,从而迎来了辉煌事业的开始。

一天24小时营业的全天候做法,给不少女人带来了很大便利。她们不必再因为美容院会打烊而去赶时间,或者因为做美容而耽误别的事,她们现在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用自己的便利时间去做美容,因为“美容城”的大门时刻都是敞开的。

另外,常在夜间去做美容的女人往往都是一些神通广大、交际广泛的人,她们的语言无疑就像是一个广播电台,只要她们对其他的女人说:“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再也不必为半夜没有地方化妆而发愁了,百老汇附近新开了一家非常好的美容院,而且是全天候营业,美容效果包你满意。”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里,全城的女人都知道了法布利奥的二十四小时营业的“美容城”。

就这样,经过法布利奥的不断努力,他终于成为纽约最大、最有名的美容院的老板。他也因一次偶然的机缘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转变。

别人放弃一个机会,那是因为别人经过实践后觉得不合适,如果你试都不试就想当然地认为也不适合你,那你就会失去成功的机会。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态度决定命运

每一个人,都要对生活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只要你有,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在任何一个人面前。

乔·巴普的母亲是个裁缝,父亲是个穷工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家庭在纽约不可能过得很宽裕。他从小在贫民区的肮脏小街上游荡,长大一些的时候,就在附近简陋的学校里半工半读,一直到念完高中。

他一直狂热地喜爱着戏剧,最大的梦想就是去看一场百老汇的表演,可惜他无论如何努力工作,都买不起一张门票。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坚定不移的梦想,又有着顽强的意志,他最后终于当上了一家电视台的舞台监督,终于有机会到百老汇去看那里精彩的表演了。不过,他又有了更大的愿望,他要创作一些戏剧,为那些永远买不起百老汇门票的人尽情演出。

他果然办了一个剧团,像美国许多小剧团一样,先是在教堂的地下室演出,等到积累了一点点资金和知名度后,再租个露天圆形剧场来表演。剧团创办初期,他先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

然而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电视人,他深深地明白广告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他希望有剧评家来观看他的表演,只有靠他们的宣传,才会有人捐助演出经费。

有一天,他来到《纽约时报》总部,要求拜见戏剧评论家布鲁克斯·艾金生。但艾金生当时正在伦敦,他的助手亚瑟·吉尔布接待了他。

“那么,我就在这里等艾金生先生回来吧。”他坚决地说。吉尔布对他的固执非常诧异,于是询问他的来意。

乔·巴普的情绪相当激动,他告诉吉尔布,他的剧团是如何的优秀,他的演员是如何的专业,观众的掌声如何的热烈。他告诉吉尔布,他的观众大多数是从未看过真正舞台剧的移民,他们不知道他的表演是如何的出色,所以他需要帮助;如果《纽约时报》不介绍他的戏,那么他就没有经费再演下去,他的穷朋友们就再也看不到这些精彩的表演了。他的信心和决心终于打动了吉尔布,这个善良的小伙子同意在当天晚上去看他的演出。

不巧的是,当吉尔布到达露天剧场时,天上已经乌云密布;到中场休息时,滂沱大雨瓢泼而下,舞台浸湿了。吉尔布也只好跑去避雨。乔·巴普赶过来说:“我听说剧评家从来不会评论半场演出,但我恳求你,无论如何要帮助我们。”

当夜,吉尔布果然破例写了一篇简短介绍,对那半场戏颇多好评。在文中,他提到,这个优秀的剧团必须资助。第二天,立即有人给剧团送来了一张750美元的支票。要知道在1956年的时候,这笔钱已经足够剧团维持整个夏季的演出。艾金生从伦敦回来以后,也去看了乔·巴普的表演,并在他的星期天专栏里热情地赞扬了这出戏。

不久以后,乔·巴普开始在纽约各处免费演出莎士比亚名剧,反响特别强烈。

1991年,在美国戏剧界深具影响力的乔·巴普与世长辞。在他的葬礼上,出现了很多陌生人送来的鲜花,那些人都是他的观众。

乔·巴普曾经说过,他深信戏剧对人们生活非常重要,所以他坚持不懈地完成他的事业。他说:“如果你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么你就放弃吧。”

每一个人,都要对生活有一个严肃的态度。只要你有,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在任何一个人面前。只要你有,每一个了解你的人,都会对你肃然起敬。这是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品德之一。

不要错过任何机会

世界是随时变化着的,其中的事情发展也是瞬息万变,机遇亦然。今天看着是机会,明天也许就已经失去了价值;同样的,今天看着很平常,也许明天就是天大的机遇。我们需要辩证地分析局势,准确地把握、利用机会,让自己尽快获得成功。

19世纪中叶,美国人在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这个消息就像长上了翅膀,很快就吸引了很多的美国人。在通往加利福尼亚州的每一条路上,每天都挤满了去淘金的人。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恨不得马上就赶到那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在这些做着美梦的人流中,有一个叫菲利普·亚默尔的年轻人,他当年才17岁,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穷人。就是这个亚默尔,后来却干出了使人感到很惊奇的事情。到了加利福尼亚州之后,他的“黄金梦”很快就破灭了:各地涌来的人太多了。茫茫大荒原上挤满了采金的人,吃饭喝水都成了大问题,刚开始的时候,亚默尔也跟其他人一样,整天在烈日下拼命地埋头苦干,每天都是口干舌燥,一般人无法忍受这种折磨。

头脑灵光的亚默尔很快就意识到,在这里,水和黄金一样贵重。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听到有人说:“谁给我一碗凉水,我就给他一块金币!”可是很多人都被金灿灿的黄金迷住了,没有人想到去找水。亚默尔想到了,他很快就下了决心,不再淘金了,弄水来卖给这些淘金的人,赚淘金者的钱。

卖水其实很简单,挖一条水沟,把河里的水引到水池里,然后用细沙过滤,就可以得到清凉可口的水了。他把这些水分装在瓶里,运到工地上去卖给那些口干舌燥的人。那些人一看到水,就像苍蝇发现血迹,一下子就拥了过来,纷纷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的辛苦钱来买亚默尔的水解渴。

看到亚默尔的举动,很多淘金者都感到很可笑:这傻小子,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来不去挖金子,而干这种低下的生意,没出息!

其实,放弃淘金转而卖水,这本身就是一种大胆而又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亚默尔自然不会被这些话吓回去,依然我行我素,天天坚持不懈,一直在工地上卖水。

经过一段时间,很多淘金者的热情减退了,本钱用完了,血本无归,两手空空地离开了加利福尼亚。亚默尔的顾客越来越少,“点水成金”已经成为昨日黄花,他也应该走人了。这时,他已经净赚了8000美元,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一个小富翁了。

当很多人一股脑奔着某一个目标的时候,说明机会已经非常渺茫。此时,倒不如开拓思路,像亚默尔一样为那些寻找机会的人提供服务,同时也为自己争取机会。岂不美哉?

细心,不放过任何机会

胆大心细,在险恶的商海中需要特别细心。这样才能火中取栗,在别人认为危险的地方获取巨大的利润。

有一次,但维尔地区经济开始变得非常萧条,不少工厂和商店纷纷倒闭,被迫贱价抛售自己堆积如山的存货,价钱低到1美元可以买到100双袜子。

那时,约翰·甘布士还是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他觉得这次经济萧条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于是马上把自己积蓄的钱用于收购低价货物。很多人见到他这股傻劲,都公然嘲笑他是个蠢材。约翰·甘布士对别人的嘲笑漠然置之,依旧收购各工厂和商店抛售的货物,并租了很大的货仓来贮货。

他妻子劝他说,不要轻易把这些别人廉价抛售的东西购入,因为他们的储蓄也不充裕,而且是准备用做子女教养费的。如果此举彻底失败,那么后果便不堪设想,整个家庭可能面临破产的危险。对于妻子忧心忡忡的劝告,甘布士笑过后又安慰她道:“3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发大财了。”在当时看来,甘布士的话似乎兑现不了。

过了10多天后,那些工厂即使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了,便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以此稳定市场物价。他太太看到别人已经在焚烧货物,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对于妻子的抱怨,甘布士一言不发,只是信心满满地等待。

果然,美国政府最终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但维尔地区的物价,并且表示将大力支持那里的厂商复业。这时,但维尔地区因焚烧的货物过多,存货欠缺,物价一天天飞涨。约翰·甘布士马上把自己库存的大量货物抛售出去,一下子赚了一大笔钱,二来使市场物价得以稳定,不致暴涨。

就在他决定抛售货物时,他妻子又劝告他暂时不忙把货物出售,因为物价还在一天一天飞涨。他却看到了繁荣背后的危机,平静地说:“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存货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业务也发达起来。如今,甘布士已是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了。

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里,如果能够留心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那么所谓的冒险行为也就变得不那么“冒险”了。

日本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古川久好就从报纸中一条普通的小信息敏锐地捕捉到先机,从而走上发家之路。

年轻时代的古川久好只是一家公司地位不高的小职员,平时的工作是为上司干秘书工作,跑跑腿,整理整理报刊材料。工作很是辛苦,薪水也不高,他总琢磨着想个办法赚大钱。

有一天,他在经手整理的报纸上发现这样一条介绍美国商店情况的专题报道,其中提到了自动售货机。上面写道:“现在美国各地都大量采用自动售货机来销售商品,这种售货机不需要人员管理,一天24小时可随时供应商品,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营业。它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新的售货方法会越来越普及,必将被广大的商业企业所采用,消费者也会很快地接受这种方式。前途一片光明。”

古川久好开始在这上面动脑筋,他想:日本现在还没有一家公司经营这个项目,将来必然会迈入一个自动售货的时代。这项生意对于没有什么本钱的人最合适。我何不趁此机会走到别人前面,经营这项新行业。至于售货机销售的商品,应该是一些新奇的东西。

于是,他就向朋友和亲戚借钱购买自动售货机。他筹到了60万日元,当时这一笔钱对一个小职员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一共购买了20台售货机,分别将它们设置在酒吧、火车站等一些公共场所,把一些日用百货、饮料、酒类、报刊等放入自动售货机中。他的这一商业行为成就了他的事业。

古川久好的这一举措,果然给他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人们头一次见到公共场所的自动售货机,感到很新鲜,只需往里投入硬币,售货机就会自动打开,送出你需要的东西。

一般地,一台售货机只放入一种商品,顾客可按照需要从不同的售货机里买到不同的商品,非常方便。

古川久好的自动售货机第一个月就为他赚到了100万日元。他再把每个月赚的钱投入到更多的售货机上,扩大经营的规模。5个月后,古川久好不仅还清了所有借款,还净赚了200万日元。

古川久好在公共场所设置自动售货机,为顾客提供了方便,受到了很多大的欢迎。一些人看到这一行很赚钱,也都跃跃欲试。古川久好看在眼里,敏锐地意识到必须马上制造自动售货机。他自己投资成立工厂,研究制造“迷你型自动售货机”。这项产品外观特别娇小可爱,为美化市容平添了不少光彩。

古川久好的自动售货机上市后,市场反应极佳,立即以惊人之势开始畅销。古川久好又因制造自动售货机而大发了一笔。

敢于冒险,同时具备细心的品质,这种组合是最容易获得成功的,当今社会也正需要这种品质和精神。

为自己创造机遇

生活中,其实机遇是随处、随时可见的。可是,你有发现机遇的“慧眼”吗?你有发现机遇的能力吗?若想发现机遇,利用机遇,就一定要有发现机遇的素质。而且,如果你拥有了很高的素质,那么即使没有机遇,你也能为自己创造出机遇。

美国钢铁巨头安德鲁·卡耐基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曾经受雇于一家小小的纺织厂。他当时的工作就是记账,只要把收入和支出记清楚就行了。

当他听说还有更好的复式记账法时,便利用晚上空闲的时间自费学习了复式会计。这一先进的会计知识,对他日后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后来,舅舅又推荐他到电报公司当了一名邮差。卡耐基每天都会提前一个小时到公司打扫卫生,然后就悄悄地跑到电报房里学习接收和发送电报的技术。他每天都为能有这种秘密学习的机会感到快乐和兴奋……

有一次,卡耐基一大早就赶到了电报公司,打扫完卫生以后便习惯性地来到了电报房。突然,他听到有人说:“紧急电报!可是电报员还没来,有谁能帮忙收下这份电报吗?”卡耐基连想都没想就主动上前,即刻收报,录在了纸上,一点儿也没有耽误。到了月底领薪水的时候,公司老板把他召唤到了另一间房里,对他说:“你做得很好,从这个月开始公司给你加薪。”不久,他就成了一名真正的报务员。

16岁那年,卡耐基开始为美国西部铁路管理局局长汤姆·斯考特先生工作。“安德鲁,能不能帮我赶快把这15封电报拍发出去?”局长经常会交给卡耐基一些紧急的任务,他总是能又快又好地完成,由此他获得了局长的赏识。

而且,工作之余,卡耐基从不贪图玩乐,总是不断地读书,此间他读了大量有关钢与煤的专业书籍。

有一天,卡耐基收到了一封加急电报:“货车在阿尔图纳附近的单轨路线上被堵塞,客车从早上开始,已经堵了4个多小时。”这封电报是请求管理局长斯考特处理的,可是局长外出去处理别的情况了。当时,铁路管理局有一个铁的纪律: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只有管理局长才有权下达对列车的调度命令,如果有人违反禁令,不管是什么理由,立即革职。

卡耐基拿到这封电报之后,试图联系斯考特,但是始终无法与斯考特联系上。他知道多耽搁一分钟,都将给铁道公司造成严重的经济和名誉损失。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有了足够的胆量与勇气。于是,他壮着胆子走进了斯考特的办公室。他查看了货车的配位图,立刻发现了阻塞的原因,于是提笔拟好了电文,并冒名签上了斯考特的大名,然后拍发了出去,塞车事故得到了及时的解决。

几个小时以后,斯考特回来了,发现塞车的电报后,立刻拟了一封电报让卡耐基发出去。卡耐基看了看电报的内容,十分窘迫地说:“我先前已经拍发了一封同样的电文给他们了……”

斯考特严厉地追问是谁签的字,卡耐基只好承认是自己冒签的。这个时候,斯考特一语不发,目光森严地盯着卡耐基看了一会儿,竟然什么也没说。后来,斯考特晋升为宾夕法尼亚铁路局的副董事长。卡耐基非常希望能继续跟随他工作,他却意味深长地对卡耐基说:“其实,你的才能远远超过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电报员,我已经向我们的董事长推荐你担任匹兹堡管理局长。这次匹兹堡管理局的职能扩大了,现在的宾夕法尼亚地区将归入你的管辖之内。”当时还不到24岁的卡耐基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不但接替了斯考特的职务,而且还拥有了更大的管辖范围,年薪从35美元增长到1500美元。处在匹兹堡管理局长的位置上,卡耐基能够清楚地了解全国的经济及其发展的方向,这为他以后成为美国钢铁市场的巨头做了充实的准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成功的机遇都是自己创造的,外部环境的好坏,并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那些善于主动学习、探索,懂得勤奋、努力的人更容易受到机遇的青睐,因为他们时刻学习着、探索着、勤奋着、努力着,做着迎接成功的准备。

拥有信心,促进成功

在成功之前,很多人都经历过苦闷、彷徨和对自己的怀疑,但是他们都挺过来了,因为他们对自己的选择有信心,坚信自己的选择。把信心当做进步的动力,如果你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成功必定会向你招手。

一天,有个男孩将一只鹰蛋带回到他父亲的养鸡场。他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一起让母鸡孵化。后来母鸡孵化成功。于是一群小鸡里出现了一只小鹰。小鹰与小鸡们一样生活着,极为平静安适,小鹰根本不知道自己不同于小鸡。

小鹰慢慢长大了,却发现周围的小鸡们总是用异样的眼神看着自己。它想:我绝不是一只平常的小鸡,我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同于小鸡。可是它却无法证明自己的怀疑,为此十分烦恼。直到有一天,一只老鹰从养鸡场上飞过,小鹰看见老鹰自由舒展翅膀,顿时感觉自己的两翼涌动着一股奇妙的力量,心里也激烈地震荡起来。它仰望着高空自由翱翔的老鹰,心中无比羡慕。

小鹰心中对老鹰非常佩服,想:要是我也能像它一样该多好,那我就可以脱离这个偏僻狭小的地方,飞上天空,栖在高高的山顶之上,俯瞰大地和山川。可是怎么能够像老鹰一样呢?我从来没有张开过翅膀,更谈不上有飞行的经验。如果从半空摔下自己不就粉身碎骨了吗?小鹰面对天空的诱惑和为此有可能要付出的代价,内心也非常矛盾、犹豫、徘徊、冲动,经过一阵紧张激烈的内心斗争,小鹰终于决定冒着粉身碎骨的风险,也要尝试一把,于是展翅高飞。

它终于起飞了,飞到了空中,成功了。它带着极度的兴奋,再用力往高空飞翔,飞翔……小鹰这才发现:世界原来这么广阔,这么美妙!

细心的小鹰并没有因为别人的言辞和态度而轻易改变自己的梦想,虽然也曾经历迷茫和反复,但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自己,最终成功翱翔蓝天。我们平时做事也是这样,在出现未曾见过的情形时,心中总是感觉空荡荡的,甚至无法说服自己要不要坚持下去,因为你当时看不到任何希望,幸亏还有信心支持着你,知道光明就在穿越眼前黑暗不远的地方。信心是成功的最主要前提。所以,我们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重视信心的作用。

发掘谈话中的商机

我们知道,机会总是萦绕在我们周围,就看你有没有细心去发现、去捕捉了。有时候一次偶然的谈话,一个正常的问候语,都有可能携带某种对你有用的信息。

在香港有“假发业之父”称号的刘文汉就是靠餐桌上的一句话抓住机遇的。1958年,不满足于经营汽车零配件的小商人刘文汉到美国旅行、考察商务。有一天,他到克利夫兰市的一家餐馆同两个美国人共进午餐,美国人一边吃一边谈着生意经,其中一个美国人说了一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话:“假发。”刘文汉眼睛一亮,脱口问道:“假发?”美国商人又一次说道:“假发。”说着,美国人拿出一个黑色假发表示说,他想购买几种不同颜色的假发。

这种餐桌上的交谈,在当时来说,只不过是普通的谈话,一共只有两个字的话,按说也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和价值,但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刘文汉凭着他那敏捷的头脑,很快就作出判断:假发可以大做一番文章。这顿午餐,竟成了刘文汉发大财的起点。

他经过一番调查了解发现,一个戴假发的热潮正在美国兴起,在刘文汉面前,展现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市场。他一回到香港,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对制造假发的原料来源的调查。他发现,用从印度和印尼输入香港的人发(真发)制成各种发型的发笠(假发笠),成本相当低廉,最贵的每个不超过100港元,而售价却高达500港元。刘文汉喜出望外,算盘珠一拨,立即作出决定:在香港创办工厂,制造假发出售。

成功虽然就在眼前,但是制造假发的专家到哪里去找呢?刘文汉又陷入了烦恼和焦虑。一天,一位朋友来访,闲谈中提到一个专门为粤剧演员制造假须假发的师傅。刘文汉不辞辛苦终于找到了他。可是,这位高手制造一个假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这样怎么能做生意?怎么办?刘文汉的思路没有就此停住,他在头脑中飞快地将手工操作与机器操作联系起来,终于想出了办法。他把这位独一无二的假发“专家”请来,又招来一批女工,精通机械的刘文汉又改造了几架机器,他手把手地教工人操作,由老师傅把质量关,发明与生产同步进行,世界第一个假发工厂就这样建成了。

各种颜色的假发大批量地生产出来,消息不翼而飞,数千张订货单雪片般飞来,刘文汉兜里的钞票也与日俱增。到了1970年,刘文汉的假发外销额突破了40亿港元,并当选为香港假发制造商会的主席。

有句古话说的好:酒后吐真言。如果你和商务伙伴相处时间长了,很容易会在酒足饭饱之时道出某些机密,从而从对方口中获得珍贵的商业信息。

机遇之手在召唤

很多年前,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去订房。“很抱歉,”柜台里的服务人员回答说,“我们饭店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往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都会把客人介绍到另一家饭店,可是这次真的很不凑巧,据我所知,另一家饭店也已经客满了。”老夫妇听了,脸上不禁显出落寞的样子。

柜台服务员对这对老夫妇说:“在这样的晚上,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可以在我的房间里住一晚,虽然它不是什么豪华的套房,但是却十分干净。我今晚要在这里完成手边的订房工作,你们可以在我的房间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一个晚上。”

这对老夫妇感到对柜台服务员造成了不便,显得十分不好意思,他们谦和有礼地接受了服务员的好意,并向他连连道谢。第二天早上,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时,这位服务员依然在当班,但他委婉拒绝了,说道:“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我全天待在这里,已经赚取了很多额外的钟点费,那个房间的费用本来已经包含在内了。”

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一个旅馆老板都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属于你自己的旅馆。”

年轻的柜台服务员听完笑了笑,他明白老夫妇的好心,但只当它是个笑话。

又过了好几年,那个柜台服务员依然在同样的地方上班。有一天,他收到老先生的来信,信中清晰地叙述了他对那个暴风雨夜的记忆。老先生邀请柜台服务员到纽约去拜访他,并附上了往返的机票。

几天之后,他来到了曼哈顿,在座落于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间的豪华建筑物前见到了老先生。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大楼解释道:“这就是我专门为你建造的饭店,我以前曾经提过我要建造一所属于你自己的旅馆,你还记得吗?”“您一定是在开玩笑吧?”服务员不敢相信地说,“都把我搞糊涂了!为什么是我?您、您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年轻的服务员显得很慌乱,说话略带口吃。

老先生很温和地微笑着说:“我的名字叫威廉·阿道夫·爱斯特。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阴谋,因为我认为你是经营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

这家饭店就是著名的阿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而这个年轻人就是乔治·白特,他成为这家饭店的第一任经理。

也许,很多人都会感叹乔治·白特的美好机遇,在感叹他的好运气、好机遇的同时,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他能得到机遇、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乔治·白特勤于自己的工作,并乐于帮助任何一位陌生人,他在为别人提供帮助的同时,也等于是在为自己积累财富,他终于得到了机遇的垂青。

的确,机遇总是对那些孜孜不倦、乐于助人的人招手,它从不肯与懒惰、冷漠、自私、无情的人会面。

走下去,条条大路通罗马

美国有个企业家叫保罗·道弥尔,被业界称为“接收大王”。所谓“接收”,说简单一点就是“收破烂”。

保罗·道弥尔原是匈牙利人,年轻时来到美国,只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而二十多年后,他却成了一个亿万富翁。想当年,他从充满血腥味的死人堆里爬了出来:亲人都被德国鬼子杀害了,他孑然一身,手中只有父亲弥留时交给他的五美元,要不是父亲用宽厚的身体挡住了德国鬼子的子弹,他的躯体也许就已经不在这个地球上了。

他无依无靠,四处流浪,自食其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他能奇迹般地生存下来,这磨炼出了他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

1948年,道弥尔离开了匈牙利,辗转来到美国。21岁的他一无所有,也无一技之长,身上只有父亲送给他的那五美元。

他始终没有花掉这五美元,哪怕是在最危难的时候。因为在这五美元里,不仅珍藏着一份难忘的亲情,还寄托着父辈那殷切的希望。

在美国找一份工作勉强度日,实在不是很难的事。何况道弥尔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呢!但是,胸怀大志的他并不以能够维持生计为满足。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竟换了15次工作,一旦碰上了较好的工作机会,他就把原来的工作辞掉,另谋高就。

他这样做,并非是朝秦暮楚、好高骛远,而是为了更深更多地了解美国,尽快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会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

一天,他来到一个制造日杂用品的工厂,希望工厂老板给他一个工作机会。

老板问:“你能做些什么工作?”

道弥尔回答得很简单:“除了技术性工作之外,做什么都可以。”

老板说:“那好,你就来做搬运工吧。不过,这个活儿是挣不了多少钱的。”

道弥尔考虑的不是工钱多少,他另有打算。他问工厂几点开门,老板说早上七点半。不过可以八点半上班,因为来早了也没有活儿干。

第二天早上七点钟,道弥尔已经在工厂门口等候了。老板感到他是个诚实可信的青年,对他产生了好印象。道弥尔不声不响,主动帮助老板忙里忙外,干活很卖力气,还做了许多分外的工作,一直到晚上九点才离开。

以后,道弥尔仍然一直这样坚持下来。他以这种刻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终于赢得了老板的信任。

老板最后决定把整个工厂交给道弥尔管理。一天,老板把道弥尔叫到办公室说:“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我想请你替我照管这个工厂,你不会不同意吧?”

道弥尔当然高兴,也很自信:“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会把工厂管理得很好的。”

道弥尔做了工厂主管,每周工资由30美元升到195美元,当时,这种收入是很令人羡慕的。

更重要的是,道弥尔从此有了一个创业的基础,他从这里开始,最终成为了美国最有成就的企业家之一。

人生的机遇也许并不是一个烤好的汉堡,而是一堆做汉堡的原料。轻浮的人会对这些面粉和生肉不屑一顾。只有聪明的人才会想到只要努力就可以把它们变成一顿美味的晚餐。

广撒网,细求证,终成功

细心的人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正如西方的一句谚语说的那样: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没有成功之前,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方面擅长。所以,你需要在成功之前进行不断的选择、求证,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追寻属于自己的成功。

全球知名企业“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30岁时已是某金融公司的副总裁。然而当贝索斯偶然看到“网络用户一年中猛增23倍”这样一条信息后,出人意料地就告别了华尔街,转而创办网上商务。

网络即现实,在林林总总的商品目录中,到底卖什么才能成功?贝索斯列出了20多种商品,然后逐项淘汰,精简为书籍和音乐制品,最后他选定了先卖书籍。为什么作出如此唯一的选择?因为贝索斯在分析过程中发现传统出版业有一个根本矛盾:出版商和发行零售商的业务目标相互冲突。出版商需要预先确定某部图书的印数,但图书上市之前,谁也无法准确预知该书的市场需求量。为了鼓励零售商多订货,出版商一般允许零售商卖不完就退回,零售商既然囤积居奇毫无风险,也往往超量定购。贝索斯一针见血地说:“出版商承担了所有的风险,却由零售商来预测市场需求量!”

贝索斯所看到的,其实就是经济活动中无法彻底根除的一种弊病:市场需求与生产之间的脱节。他自信,运用互联网,省略掉商品流通一系列中间环节,顾客直接向生产者下订单,就可以真正做到以销定产。

4年之后,贝索斯创办的“亚马逊”的市值已经超过80亿美元,拥有60万长期顾客,每月的营业额数亿美元,杰夫·贝索斯也成为全球年轻的超级大富豪。

广撒网,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和长项,然后再经过仔细推敲求证,从而决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继而向着理想中的成功坚实迈进,最终抵达成功彼岸。

从细节上提高服务质量

有一家小餐馆的内部装饰得非常别致而温馨。原来,每个餐桌上都摆上了一个颇有创意的牙签筒:筒体以某品牌商品的主打色为主,并印有其logo,看似一件设计精美的艺术品;另外餐厅的墙壁上也挂上了一个很有个性的店表,整个店面也都以品牌主打色为基调,配以红色的表针,表面也印有该品牌的logo,下半部分印有该品牌的相关广告词。虽然一看就知道是某品牌的广告,但整个店表浑然一体,没有丝毫的杂乱之感和过度的商业化。

小小的牙签筒,设计精美,图案简洁,色彩明快,告别了单调的白色,既为顾客的就餐消费提供了方便,同时,又通过与产品包装罐体一致的图案设计吸引了顾客的眼球,形成了极强的品牌联想力与品牌亲和力。该品牌的牙签筒不仅商家欢迎,消费者也喜欢。顾客吃完饭,都很喜欢把牙签筒拿回家作为装饰品,同时也对该品牌进行了无偿宣传,最终使宣传效果得以放大。

该品牌选择这家店并非单纯为了宣传他们自己,而且也装饰了餐厅本身,虽说上面也有自身的宣传语,但是却很好地融合了周围环境和气氛,更好地进行了细节处理,从而达到了效果与使用的高度统一。

细心研究失利原因,努力改变命运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忽略了失败的重要意义。一旦遭遇失利,就迅速跌入唉声叹气的境地,而忽视了从失利中汲取经验教训,为自己的东山再起积蓄力量。因为,自己的亲身体会才是最宝贵的经验,虽然最终失利了,但所收获的经验是实实在在的。

1832年,有一个年轻人失业了。而他却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他又着手办自己的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就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里,他不得不为偿还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此间,他再一次决定竞选州议员,这次他终于成功了。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可能有了转机,可就在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他心力交瘁卧床不起,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

1838年,他觉得身体稍稍好转时,又决定竞选州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但是这对他丝毫没有影响,他没有放弃努力,他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失败。试想一下,如果是你处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从心理上溃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你的梦想?他没有放弃,也始终没有说过: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终于当选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仍在失败中奋起,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最后,终于在1861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被美国人尊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威望甚至超过了开国总统华盛顿。虽然他最后被南方的狂热分子暗杀,但却无法掩盖他在历史上的光芒,为后人所敬仰。

林肯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他用永不言败的精神迎来了成功。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不是运气和才能的问题,关键在于适当的准备和不屈不挠的决心。面对困难,不要退却,不要逃避。林肯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努力。他不愿放弃,也从不言败。

不要轻言放弃

人生在世,总会遇上某些不顺心的事和困难,很多人一遇到这种情况,就退缩了,自己的信心也产生了动摇……这些消极的想法和行为是你成功的拦路虎,是必须要放弃的。正确的做法是:在失意的时候,要看到成功的希望,在失败的时候,要想着成功后的那份喜悦。总之,不要在关键的时候轻言放弃,也许成功已经离你不远。

举重冠军詹姆士·J。柯伯特常说:“再奋斗一回,你就成了冠军。事情越来越艰难,但你仍需再努把力。”

威廉·詹姆士指出,我们不仅要重整旗鼓,而且还要做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甚至是第7次的努力,在每个人体内都有巨大的储备力量,除非你明白并坚持开发使用,否则它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碰到困难,绝不轻言放弃。

英国首相丘吉尔下台之后,有一回应邀在牛津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演讲。那天他坐在主席台上,打扮一如平常,还是一顶高帽,手持雪茄。

经过主持人隆重冗长的介绍之后,丘吉尔走上讲台,注视观众,沉默片刻。然后他用那种特别的丘吉尔式的风度凝视着观众,足足有30秒之久。终于,他开口说话了,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永不放弃。”然后又凝视观众足足有30秒。他说的第二句话是:“永远,永远不要放弃!”接着又是长长的沉默。然后他说的第三句话是:“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他又注视观众片刻,然后迅速离开讲台。当台下数千名观众明白过来的时候,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永不言弃,靠的是一股精气神,一百次的跌倒不可怕,一百零一次的爬起更值得尊敬。有了不放弃的勇气和信念,成功就是你的囊中之物。如果你希望获得成功,必须坚持下去,平时做好准备,一是可以应付不时之需,二是为机会的到来做好准备。

两个人横穿大沙漠,一段时间以后,他们的水喝光了。烈日当空,酷热难当,其中一个人中暑倒下。另一个人给他留下了一把枪和5发子弹,并叮嘱他:“三小时后,每隔半小时向天空放一枪,我会尽快回来的。”说完,这个人就找水去了。中暑的那个人在沙漠里焦急地等待。

时间在痛苦的时候显得非常难熬,好不容易才过了两个半小时,他忍不住了,鸣响了第一枪;然后,第二枪、第三枪、第四枪也相继鸣响。可是找水的伙伴还是无影无踪。

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了,怎么办?如果最后一颗子弹还不能唤回伙伴的话,自己就会被酷热的沙漠灼烤着痛苦地死去。他一次次地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最后,他完全失去了信心和毅力,把最后的子弹,也就是第五颗子弹对准了自己的头打响了。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最后的第五颗子弹鸣响的时候,伙伴回来了,手里拿着满壶的清水……

总之,在还没有最终结果之前,在仍然有希望的时候,千万不能轻言放弃,否则,你会在离成功最近的地方停下,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憾。

专注于任何一个细节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过度地专注于某一事物,那么在他的生活中就会处处围绕这个事物。走路、工作、吃饭甚至在梦中……满脑子都离不开它,这样的人看似迂腐不堪,其实他们才是最有希望接近成功的人。因为专注创造机会,专注把握机会,专注让你在细节中发现机会。

法国人莱比锡是19世纪最杰出的化学家之一。莱比锡从法国著名化学家盖·吕萨克那里学成归来时,年仅20岁,便已是台森大学的教授。

——天,一个制盐工厂的熟人给他送来了一瓶浸泡过某种海藻植物灰的母液,请他分析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经过一番处理,莱比锡从中提炼出某些盐类。他又将剩下的母液与氯水混合,再加一点淀粉试剂,母液立即呈蓝色,这说明母液中含有碘化物。第二天一早,莱比锡又拿起这溶液来看,发现在蓝色的含碘溶液上面还有少量的棕色液层,这个没见过的液层是什么呢?他并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想当然地断定它是氯化碘,于是马上标签,实验便告结束。

一年以后,一个与莱比锡同龄的法国青年巴拉,因为家境贫寒,一面在当地学院读书,一面在药学专科学校实验室当助手。他没有轻信莱比锡的结论,而对棕色液体进行多方试验,结果发现了一种化学性质与氯、碘极为相似的新元素“溴”。莱比锡因为自以为是、忽视细节,与化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发现,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失之交臂。为了永生不忘这一深刻教训,莱比锡每当指导学生实验时,就将“氯化碘”标签拿出来,告诫学生不得粗心大意,而应留心细节。只有留心细节的人才不会与机会失之交臂。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想当然,否则,真相往往被你贴上似曾相识的标签,从而离揭开它的日子更远了。只有实事求是、缜密求证,才能真正获得科学真相,在别人认为不可能成功的地方取得成功。

坚持梦想,留心机遇

没有梦想,人类就会失去联想力,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就无法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没有梦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明创造,如电灯、电视机、汽车、核电站、电脑、宇宙飞船……许多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艺术家,都是从一个小小的梦想起步的。梦想像一粒火种,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创造愿望,也造就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

美国《妇女家庭》杂志的编辑爱德华·包克从小就有一种想法——创办一家杂志,实现自己的梦想。由于他树立了这个明确的目标,所以特别留心每个机会。有一回,他看见一个人打开一包纸烟时,从中抽出一张纸条,随即把它扔在了地上。包克拾起那张纸条,见那上面印着一个著名女演员的照片,下面有一行字:这是一套照片中的一幅。包克把纸片翻过来,发现它的背面竟然是空白的。

包克立即感到这是个机会。他推断:如果把印有照片的纸片充分利用起来,在它的背面印上照片上人物的小传,价值就可大大提高。于是,他走到印刷这种纸烟附件的公司,向经理说明了他的想法。这位经理立即说道:“如果你给我写100位美国名人小传,每篇100字,我将每篇付给你10美元。请你给我送来一张名人的名单,并分为总统、将帅、演员、作家等。”

这就是包克最早的写作任务。他的小传的需要量与日俱增,以致他不得不请人帮忙,于是他聘请了自己的弟弟,每篇付给5美元的稿费。不久,包克又请了五名新闻记者。就这样,包克成了著名的编辑。

正是由于他长期以来不曾改变自己的初衷,无论环境如何都坚持自己的梦想,才能迎来最后的成功,这也是一个人能够成功的最大动力和源泉。

40多年前,赛尼·史密斯6岁,在威灵顿小学读一年级。有一天,品行课老师玛丽·安小姐让他们各说出一个自己的梦想。全班24名同学都非常踊跃,尤其是赛尼,他一口气说出两个:一个是拥有自己的一头小母牛;另一个是去埃及旅行一次。可是当玛丽·安小姐问到一个名叫杰米的男孩时,不知为什么,他竟说自己没有梦想。为了让杰米也拥有一个自己的梦想,她建议杰米向同学购买一个,于是在玛丽·安小姐的见证下,杰米就用3美分向拥有两个梦想的赛尼买了一个。由于赛尼当时太想拥有一头自己的小母牛了,他就让出第二个梦想——去埃及旅行一次。

40年过去了,赛尼·史密斯人已到中年,并且在商界小有成就。40年来,他去过很多地方——瑞典、丹麦、希腊、沙特、中国、日本,然而他从来没有涉足过埃及。难道他没想过去埃及吗?想过。据他说,从他卖掉去埃及的梦想之后。他就从来没忘记过这个梦想。然而,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和一个诚信的商人,他不能去埃及,因为他把这一行为连同那一个梦想一起卖掉了。

2002年感恩节前夕,他和妻子打算到非洲旅行一次,在设计旅行线路时,妻子把埃及的金字塔作为其中的一个观光项目。赛尼·史密斯再也忍不住了,他决定赎回那个梦想,因为他觉得只有那样,他才能坦然地踏上那片土地。

赛尼·史密斯能赎回那个梦想吗?他没有赎回那个梦想。因为经联邦法院审定,那个梦想价值3000万美元,赛尼·史密斯要赎回去,就必须倾家荡产。其中的缘由,我们从杰米的答辩状中,也许可略知一二。

杰米是这样说的:在我接到史密斯先生的律师送达的副本时,我正在打点行装,准备全家一起去埃及。这好像是我一口回绝史密斯先生要求赎回那个梦想的理由。其实,真正的理由不是我们正准备去埃及,而是这个梦想的价值。现在各位都非常清楚,小时候我是个穷孩子,穷到以至于不敢有自己的梦想。然而,自从我在玛丽小姐的鼓励下,用3美分从史密斯先生那儿购买了一个梦想之后,我彻底地变了,变得富有了。我不再淘气,不再散漫,不再浪费自己的光阴,我的学习有了很大进步;我之所以能考上华盛顿大学,我想完全得益于这个梦想,因为我想去埃及。我之所以能认识我美丽贤惠的妻子,我想也是得益于这个梦想,她是一个对埃及文明着迷的人,如果我不是购买了那个梦想,我们绝不会在图书馆里相遇,更不会有一段浪漫迷人的恋爱时光,也不会有现在像我们这样幸福的一对。我的儿子现在在斯坦福大学读书,我想也是得益于这个梦想,因为从小我就告诉他,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去埃及,如果你能获得好的等级,我就带你去那个美丽的地方。我想他也是在埃及的召唤下,走入斯坦福大学的。

现在我在芝加哥拥有6家超市,总价值2500万元左右。我想如果我没有那个去埃及旅行的梦想,我是绝不会拥有这笔财富的。尊敬的法官和陪审团的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我想假如这个梦想是属于你们的,你们一定会认为这个梦已融入了你们的生命之中,已经和你们的生活、你们的命运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你们一定会认为,这个梦想就是你们的无价之宝。

赎回一个被3美分卖掉的梦想,要花3000万美元。在我们看来也许没有必要,或者说根本就不值得。然而,据《芝加哥电讯报》报道,前不久,赛尼·史密斯已经上诉到联邦法院,说哪怕花3个亿,把官司打到自己的曾孙那一代,也要赎回自己儿时的那个梦想。

赛尼·史密斯现在是否如愿赎回了他的梦想,不得而知。读完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久久不能释怀,是因为它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一个梦想竟然价值3000万美元?梦想对于人生有着这等神奇的魔力!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梦想的价值。

无论是赛尼·史密斯,还是杰米,他们都因一个梦想所系,开启了自己人生新的历程。

人类的梦想是一种伟大的创造期望,一种非凡的创新思维。失去了梦想,人类将迅速退化为普通的动物,不能称为高级智慧动物。正是有了梦想,才让人类不断地自我更新,提出更高、更美好的追求,从而激励自身不断发展进步,推进文明的大发展。可以说,是梦想赋予了人类进步的力量,因此,人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梦想,将宝贵的生命赋予更有价值的创造中去。

细心成就灵感

灵感是苦苦追求的最终产物,因此,你只要对某种信念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灵感并不是非常遥远的事。

一个很平常的街景,使一个日本商人突发“灵感”,经过几年的创造,一种“用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的面条竟神话般地历经多年而不衰,这就是方便面的前身。很少有人知道这种被人称为“方便面”的发明者,就是日本著名的“日清食品公司”的老板安藤百福。

年轻时的安藤百福是个安分的日本小商人,他辛勤地经营着一家以加工和出售食品为主的小企业。每天晚上,安藤在回家的途中,总要经过一家小饭铺。每天都看到有很多人在门口排着队,原来是大家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都想在这里吃上一碗热汤面。他忽然想到这样一个念头:既然大家都喜欢吃热面条,为什么不可以发明一种“用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的面条,让大家随时都能吃上。谁也没料到,安藤的这个“一闪念”,最终创造了一个拥有500亿日元市值的大企业,也使他成为名噪日本的大老板。

当时,尽管员工们对安藤的想法反应很冷淡,但安藤还是一步步实现着他的“梦想”。虽然过程是曲折的,道路是艰辛的,但最终还是在国内市场一炮打响。

20世纪50年代,安藤到英、法、美等国家做市场调查,看到欧美人对这种面条的口味是认同的,只是泡面要用碗之类的容器,这对于欧美人来说习惯上还有一点障碍。

有一次他看到公司的女雇员吃午饭时,把干面条折断后放进杯子用开水冲而受启发,安藤就把欧美市场上的产品改成一手就能握住的“杯装面”,即便是在走路时也能吃,结果大受欧美人士的欢迎。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这种“方便面”已经成了上班族的快餐之一,靠“方便面”起家的小生意也摇身成为赫赫有名的“日清”大公司。

一个灵感成就了一个公司,这种灵感来自对所从事职业的细致追求,因为总是专注于这方面,灵感就会在不经意间闪现在脑海,这就是所谓的机遇。所以才有那句话,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你一直花费大量的精力关注它,机遇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溜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