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森林资源社区共管脆弱性研究
8350500000024

第24章 脆弱性实测结果的区间划分及描述

由于对脆弱性测度指标权重赋值时,遵循的原则是第一层各指标权重之和为1,第二层各指标综合权重之和也为1.并且在对社区共管脆弱性进行实测时,对各研究区域脆弱性测度指标数值统一了计算口径,把定性描述数据和不可公度的定量数据都按照统一标准规定为0~10分值。因此,对阳尕山、迭堡寨和李子坝这三个社区共管村进行脆弱性的测度结果都分布在[0,10]这个数值区间内。把这三个研究区域的实测结果与脆弱度的判别标准进行比较即可得到各区域社区共管脆弱性的最终评价结果。测度结果数值越大,表明该研究区域的脆弱程度越高。反之,数值越小,表明脆弱程度越低,社区共管这一管理模式发挥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越持久。本研究把森林资源社区共管脆弱性划分为四个等级———不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和强度脆弱。

对于不同社区、实施不同的社区共管项目,其脆弱性的测度结果具有差异性。测度结果在[0,2.5]这个数值范围内时,规定为社区共管不具有脆弱性。社区共管项目的设计真正体现了当地社区群众的需求,有专门的预算资金投入到项目开展的各个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社区共管非常成功,达到了社区共管的最终目标:当地社区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同时,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有效保护。实施社区共管后,社区经济发展表现出显著的持续状态,农户的经济收入有明显提高,农户生计呈现多样化。社区群众保护意识很强,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的资源保护管理。社区共管机构能够长期发挥作用,人员配备齐全,具有较强的冲突处理能力。该组织机构管理项目资金的效率相对较高,能够以最低成本对项目资金进行有效管理。项目结束后,后续资金来源多样化,能充分满足使项目持续发挥保护资源作用所需的资金。

在[2.5,5]这个数值范围,规定为森林资源社区共管具有轻度脆弱性。社区共管轻度脆弱性的表现主要是在特定时期内,社区共管能够发挥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但某些潜在风险会影响到它的持续性。村民保护意识比较强,能积极参与自然保护活动,且能够自发形成规模不大的民间保护组织。社区内部有精英领导人物,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有一定的管理、组织和协调能力并能带领本社区群众发展经济。但社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没有形成规模的产业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经作物收入受市场变化影响严重,当地社区群众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社区能够通过自身发展为项目结束后的后续资金提供一定的来源,但数量并不非常充足。

[5,7.5]这个数值区间,规定为社区共管具有中度脆弱性。这种区域通常距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较近,交通不便,社区群众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随着森林资源社区共管项目的逐步实施,社区群众保护资源的意识有所增强,但幅度并不很大。社区贫困户及女性参与程度不是很高,参与决策的程度就更低。共管机构有一定的项目资金管理能力,但处理冲突的能力并不令人满意。社区共管实施过程中项目政策法规执行情况较差,社区农户反应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众参与保护的积极性。项目设计较合理,但资金分配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影响了社区共管的进一步实施。社区发展具有典型的小农经济特征,并且有“靠天”吃饭的特点,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社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脆弱性。项目结束后,有一定的后续资金来源,但额度较小,不能满足后续发展的需要。

[7.5,10]这个区间,规定为社区共管具有强度脆弱性。社区共管实施的地点通常处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边缘,人们主要靠采集林间产品、砍伐木料维持日常生活,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极强。野生动物损害社区群众农作物的现象严重,但群众长期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补偿,造成当地社区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比较紧张,存在严重冲突。社区共管项目设计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到社区群众的传统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没有体现群众的真正需求。项目资金的分配和管理效率很低,没有专门资金投入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比如,关于自然保护的宣传、思想教育方面及保留并发扬特色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社区共管实施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不同民族的特殊性,加之社区共管机构解决冲突的能力差,造成项目中断,不能按原计划开展。社区共管机构管理项目资金的效率低,不能按时收回本、息。社区内部不够团结,且缺乏领导精英人物,没有人带领整个社区群众发展经济,更不能带领社区全体参与自然保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