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动员10万之众的第二次大规模的粮食清仓查库工作,自2009年4月1日始在全国开展。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粮食清仓查库电视电话动员会议上指出:“粮食库存是粮食流通的重要汇聚点,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随着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粮食库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适时开展一次粮食清仓查库,摸清粮食家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服务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粮食是季节生产,常年消费。库存对于维持正常的粮食供需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粮食年度间的供需余缺最终都体现为库存水平的变化,而库存的波动直接影响粮价的运行。一个最新的例子是4月9日美国农业部在4月份供需报告中大幅下调了美国2008/2009年度大米期末库存数据,当天CBOT糙米期货价格大幅飙升,市场根本不理会美国农业部同时预测2009年美国水稻播种面积可能增长6.2%的信息。为什么?因为库存是粮食供需状况的“最高总结”,单个年度的产需变化往往不能对库存造成较大的改变。当库存处于低位时,某一年产量的上升并不能即刻改变库存处于低位的状态;当库存处于高位时,某一年产量的下降也不能迅速改变库存处于高位的事实。因此,我们往往会发现:当库存处于高位时,粮价不断下降,粮食产量不断下滑;当库存处于低位时,粮价不断走高,粮食产量持续回升。1998年国内粮食产量达到历史顶峰,库存畸高,此后粮食产量连年下滑,价格亦持续低迷,直至2003年底。此后,粮食连续5年增产,粮价经历了持续5年的上涨过程。由此可见,库存是决定粮价水平高低的最终力量。当年的产需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价短期走势,但只有累积起来的产需变化最终实质性改变库存状态时,才会对粮价的走势起决定性作用。1998—2003年粮食生产的连年下滑最终改变了国内粮食库存畸高的状态,由此开启了粮价新一轮上涨的序幕。此轮粮食连续5年的增产,对库存的累积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国内的粮食库存显然又达到了阶段性的高点,粮食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如果没有政府近年的强力“托市”,粮价也许已经处于下行通道。
显然,丝毫不用怀疑此次全面清仓查库的意义。只有彻底了解掌握了我们国家真实的粮食库存信息,政府的粮食宏观调控决策才能更加有底气,才能更加有的放矢。但是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充分利用此次清仓查库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前面说了,粮食库存信息如此重要,不但是政府,市场各主体也渴望得知这一关键信息。无论是粮食生产者、经营者还是市场研究机构,准确权威的粮食库存数据对于他们作出合理的决策均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国内粮食库存数据一直是一个谜。无论是农业部还是国家粮食局,均未公布过国家的粮食库存数据。无论怎样,我们认为,借助此次全面清仓查库的机会,政府是时候定时公布国内的库存数据了。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粮食库存数据是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在备战备荒或粮食紧缺年代,粮食库存数据秘而不宣还可以理解,但在粮食供需有实质性改善、粮食流通完全市场化、粮食国际贸易正常化的今天,粮食库存数据应定期公开,服务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这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表现。实际上,许多国家政府均定期公开本国的粮食库存数据。这方面的典型就是美国。美国农业部每周、每月、每年均会定期公布粮食生产流通各方面的数据,其中,美国农产品的数据最全,同时也包括世界农产品的供需数据,当然也有对中国粮食数据的估计。
第二,库存及相关数据的公开,也是争夺国际农产品定价权、话语权的重要基础。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定期报告被视为当今农产品领域最权威的信息,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美国农业部的报告对农产品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一点已经屡次为市场所证实。可以说,世界农产品领域的话语权操于美国农业部之手毫不夸张。也就是说,美国农业部只要动动嘴皮子、写写报告就可以改变农产品市场大势,试问什么样的宏观调控具有这样的威力?
近年,我们国内一直在提要争取世界基础性商品的定价权。我们认为,争夺定价权不但取决于我们的市场、资金等“硬实力”,更取决于我们的“软实力”。当今世界农产品的定价权掌握在美国人手中,我们说那是因为他们有CBOT,因此,我们也要拥有像美国一样发达的期货市场。经过10来年的建设,我国的大连商品交易所就成交量和成交金额而言,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但是我们的期货分析研究人员在作大豆、玉米研究的时候,用的是谁的数据?美国农业部的。就是研究国内的农产品市场,往往也是言必称USDA(美国农业部)。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凭什么和人家争夺“定价权”?我们丝毫不怀疑,大连商品交易所在交易量、交易金额方面终有超越CBOT的一天,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交易所,但是我们却怀疑,即使到了那一天,我们能否有底气说,我们取得了农产品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我们只看到了前台的CBOT,而没有看到背后的美国农业部。如果我们的研究人员在研究国内农产品市场时只能引用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的状况一天不改变,我们就一天不能说我们取得了农产品领域的定价权、话语权,哪怕我们国内农产品期货的交易规模将CBOT远远地甩在后面。
第三,公开信息,有利于引导市场,实现更高效的宏观调控。显然,政府此次大规模清仓查库,是为了摸清家底,以便政策制定更加贴近现实,避免出现偏差。但是如果清仓查库得到的信息为政府所垄断,外界得不到真实的信息,而外部对此类的信息是相当渴求的,于是必然会有“相关机构”去填补这个真空。有需求,就有市场。目前国内还是有一些机构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去发布一些国内农产品供需及库存数据的。但是这类机构一是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为了挣钱或是其他目的,二是与政府机构掌握的信息相比,非常不全面,权威性值得怀疑。因此,此类信息容易误导市场,并不利于整个市场的稳定。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差异往往很大,市场主体往往无所适从。这个时候迫切需要权威部门出来正本清源,以全面准确的数据以正视听。而这个角色显然只能由政府来扮演,因为这是其他单一市场主体显然无法胜任的。实际上,政府根本无须担心数据的公开会对市场造成不稳定,相反,不公开,反而会给市场造成更大的不稳定。因为真实的数据不公开,小道消息、流言甚至阴谋必然充斥市场,而这样的市场显然是难以稳定的。由于不稳定,客观上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更多的调控,这显然是对行政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公开数据,市场自身更易趋于稳定,自然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调控。
因此,我们认为政府应利用此次清仓查库的机会,建立定期公布农产品市场信息制度,打造权威信息发布平台,争夺世界粮食话语权。
(此部分完成于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