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稳定粮价的具体措施,国家近期调低临时存储小麦和稻谷的底价,增加投放量,并重启临时存储进口小麦的竞价销售工作,然而市场反应冷淡。但这至少表明,目前市场上的总体供给是充分的。并且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秋粮生产的乐观估计,2007年很可能又是一个增产年,很难想象粮食的供给会在连续4年增产的时候出现问题。在供给充分的情况下,入夏以来粮价为什么又出现了一波突然快速的上涨呢?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的专家认为,从大的方面来讲有三大原因:一是国际粮价普遍高涨;二是粮食生产成本的上升;三是社会物价水平的整体上扬。但是具体而言,此次粮价上涨的导火线在于新产早稻收购价格的快速上涨。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储备粮轮换补库任务的刚性约束。
新早稻上市期间,也是各储备库补库的时机。然而2007年早稻收购市场农民惜售严重,各国有收储库点为了完成补库任务,出现了竞争性的收购场面,直接推高了新稻上市期间的收购价格。到了2007年9月份,由于补库任务基本完成,来自于补库方面的需求骤然下降,早稻收购价格也应声而落。可见,储备补库对早稻的收购价格具有直接的影响。
近年早稻愈来愈蜕变为适合炒作的品种,这也正是其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首先,早稻的“盘子小”。早稻是主要谷物品种中产量最少的,天然的“小盘”迎合了炒作的需要。其次,早稻需求的“储备性”使其适于炒作。储备需求占据了早稻需求的大部分比例,而储备并不是最终的、真实的需求,其仅仅是政府的一个计划与任务。与任何计划都不能摆脱僵化与缺乏灵活性一样,储备计划也不能免俗。市场正是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大肆炒作。比如,预料到储备必须在某一段时间完成某个数量的采购任务,正好粮食又处于较为紧张的时期,市场便普遍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死了都不卖”,坐地漫天要价。再次,早稻上市的时间也有利于其炒作。作为第一个登场的稻谷品种,早稻对全年的新稻上市价格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早稻价格的炒作,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如果国家的收储政策能够灵活一点,在发现早稻价格短期内出现非正常的快速上涨苗头时,及时停止硬性的轮换补库任务,那么来自于储备补库这方面的需求便会受到抑制,从而从根本上缓解收购的紧张局面。如果早稻收购期间的价格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那么也许当前的粮市宏观调控就是另外一番局面了,或者根本不需要这种刻意的调控。但是良机却被坐失,等到各储备库争先恐后地不惜高价完成补库任务时,市场粮价已经居高不下了。这个时候再寄希望于通过加大2005年、2006年托市粮的销售力度来抑制粮价上涨,就有点“缘木求鱼”的味道了。其实,政府如果调整储备政策,将部分2006年的托市稻谷转为常规储备,一方面可以解决2006年托市稻销售的压力,同时又可减少新稻的补库压力,且能进一步缓解新稻收购价格的上涨压力,“一石三鸟”之举,何乐而不为呢?
许多专家建议对目前的储备策略作出大的调整。首先,储备计划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尽量避免成为市场助涨助跌的力量。其次,改变储备品种较为单一的格局,大幅增加中、晚稻的储备比例。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减少早稻的储备可以减少僵硬的计划指标对早稻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增加中晚稻的储备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因为早稻进入口粮市场的比例低,而中晚稻绝大部分进入口粮市场,如果政府储备有相当比例的中晚稻,那么,关键时刻,就可以真正发挥调控市场的作用。再次,就现阶段而言,应改变各级储备粮各自为战的包干轮换现状。由于储备粮规模巨大,各自为战的包干轮换操作往往成为市场上助涨助跌的主要力量。在粮价上涨、粮食供给紧张的时候,各储备主体担心粮价继续上涨,竞相抬价抢购,造成粮价进一步上涨;在粮价低迷的时候,各储备主体为回避后市粮价进一步下跌的风险,竞相卖出,使粮价进一步趋弱。在包干轮换模式下,各储备主体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是其主要目标,从而使储备粮的社会功能缺失。因此,应该尽早地改变各级储备粮轮换模式,国家在全国设立若干个粮食交易中心,作为储备粮统一集中的交易平台,使储备粮轮换避免无序竞争的局面,走出各自为战、助涨助跌的怪圈,从而在粮食价格波动时,成为稳定粮食市场价格的重要力量,真正起到为民储备、为政府分忧的作用。
(此部分完成于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