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一辑
8355100000028

第28章 托市早稻销售强劲反弹,多方博弈决定后市走向

近期正值传统的新稻上市时节,但是从各地反馈的情况来看,2007年的早稻收购进度明显不如2006年。据国家粮食局的统计,截至7月31日,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8个早籼稻主产区中,除安徽、福建尚未开秤外,其他6省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07年新产早籼稻71.1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46.2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5%,比2006年同期减少55.6万吨。按此计算,国有粮食企业收购量不到去年同期的50%。

早稻收购艰难的同时,收购价格却居高不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普通新稻收购价江西普遍在1.56元/千克之上,湖南普遍在1.52元/千克之上,湖北普遍在1.46元/千克之上,广东普遍在1.8元/千克之上,各地平均收购价要比去年高10%以上。

8月8日,就在市场认为2006年最低收购价早稻将沦为“明日黄花”之时,其销售成交量却展开了绝地反击,从上一次区区3.8万吨,猛然上窜到9.62万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令市场对2006年早稻的态度“由冷趋热”?

8月9日,华南粮食交易中心2007年新稻采购大幕开启,汕头采购2100吨2007年早稻,底价1860元/吨,未能成交。值得注意的是,1860元/吨的底价创下了华南粮食交易中心历史上新稻采购最高“开盘价”。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的早稻市场正在上演一场多方角力的“暗战”,后市愈发云谲波诡。

(一)托市早稻销售的强劲反弹表明新稻收购确实举步维艰

对于2006年的托市早稻销售前景,笔者曾撰文分析过。基本观点是随着新稻收购的展开,其成交量将会日趋萎缩,当时的预计是新稻上市后,平均单场成交量将会低于4万吨。8月1日,2006早稻在暂停一周拍卖之后,决定新稻上市期间继续拍卖2006年早稻。结果这一场交易会的成交量从上一次(7月18日)的7.8万吨,剧烈下降到3.8万吨。市场对国家的“善意”举动并不感冒,这初步印证了当时我们对后市的判断。然而8月8日成交量的报复性反弹,显然出乎之前的预料。我们之所以作出新稻上市后2006托市稻将剧烈下降的判断,是基于新稻上市后,必然对2006年早稻起到强烈的替代作用。替代的原因不但体现在其品质上,也体现在其价格上。然而,随着新稻收购价的步步攀升,价格优势已经大大削弱;同时收购陷于僵局,企业的收购数量同比大幅减少。这严重地影响到了新稻对旧稻的替代性,当企业,特别是生产加工企业难以收到新稻时,为维持生产,只有将目光再次转向2006年的早稻了。2006年早稻成交量再次上升便在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原本是计划在新稻上市期间暂停托市早稻拍卖销售的,然而仅仅停了一周,便又恢复,这表明什么?我们认为这反映了两个问题:首先,这表明目前的新稻收购困难已经影响到了生产加工企业的用粮,为保证这方面的供给,国家顺应市场的要求,放开2006年托市早稻的销售;其次,也表明有关部门早稻收购市场态度的改变。国家原计划新稻收购期间停止托市早稻拍卖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给新稻收购期间的价格造成压力,防止价格下滑。现在新稻收购价格不但处于高位,而且出现了继续上涨的势头,有关部门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变化——由之前的担心价格下滑转变成担心价格继续高涨,从而引起粮食市场的不稳定。

(二)如何看待目前的早稻收购

现在各地普遍反映早稻收购异乎寻常的艰难,目前各地收购量普遍不到2006年同期的50%,个别地方甚至只有2006年同期的10%。对此,我们认为应客观看待:

第一,对于早稻而言,立秋(8月8日)之前早稻基本上还处于少量上市阶段,此时的收购量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然今年早稻收购的开局艰难,也表明全年的早稻收购将肯定不如往年那样顺利,企业必须对此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第二,秋后(今年8月8日立秋),各地晚稻播种基本上结束,农民有望迎来售粮高峰。由于今年早稻一开始便是大幅的高开,吊足了农民的胃口,再加上前期处于农忙,反正也没多少时间售粮,更加助长了农民观望的心态。现在农忙已过,并且开学临近,中晚稻也需要生产资金,农民的售粮积极性应该会有所提高,僵持局面不可能持续下去。

第三,农民售粮方式的改变。随着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经济条件的改善,传统的过于集中的售粮方式将会得到改变,农民现在并不急于将手头的粮食集中在短期内出售。但是这种改变并不能认定为“惜售”。惜售是预期价格上升时采取的一种理性行为,但是这种“预期”却往往是感性的或缺乏根据的。然而,基于经济条件的改善所导致的售粮时间跨度的延长,却是一种理性的风险规避行为。从规避价格风险的角度而言,多次分散售粮比一次集中售粮面临的价格风险要小得多。这种售粮方式的改变,意味着收购企业“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收购战略逐渐面临失效的可能,企业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然而,市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转变,仍然将收购量减少归责于“惜售”。

第四,“农民惜售”的原因值得探讨。有关人士曾多次公开指出,在作粮食市场分析时,惜售只能成为表面的原因,不能成为直接的原因。我们近期对湖南、江西、广东等地的多家收购企业进行了早稻收购市场调查,一个共同的看法是,现在猪肉等各种物品的价格都在上涨,农民们认为粮食价格没有理由不上涨,甚至袁隆平的讲话“粮食价格收到100元/50千克都不算贵”都成为农民坚持不卖粮的理由。但是对于目前收购出现严重困难的早稻市场而言,这个理由是苍白的。其实对比一下小麦收购就清楚了。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8月5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新疆10个小麦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7年新产小麦3395.9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024.4万吨,占收购总量的89%,比2006年同期减少64.2万吨。这个数据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今年的小麦收购量同比几乎没有什么减少。如果前述的惜售理由成立的话,那么为什么小麦市场收购进度相对如此顺利呢?为什么小麦收购市场和早稻收购市场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并且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在小麦价格大幅低于早稻的情况下发生时,就显得更加令人费解。下面给出一个颇具代表性的数据:7月24日汕头采购2007年普通三等新麦的成交价格是1700元/吨,8月9日汕头采购2007年普通三等早稻的底价是1860元/吨,但是没有成交。一些贸易商表示,早稻底价要到1900元/吨才予以考虑。按此计算,二者之间的差价达到200元/吨。这样的价格差距在小麦和早稻的价格史上是不多见的。

因此物价上涨、生产成本上升不能成为目前早稻收购进度过于缓慢的根本原因。物价上涨、生产成本上升会造成农民惜售,但是这个因素对小麦市场和早稻市场的影响应该是同等的。然而,现在早稻市场的惜售程度远大于小麦市场,可见上述原因并不充分。那么如何解释目前的局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首先,早稻价格的大幅高开。因为粮食市场多年的规律是“卖跌不卖涨”,早稻价格的大幅高开给农民以2007年早稻市场极度紧张的感觉,助长了农民待价而沽的心理。相较之下,小麦市场的高开并不明显,收购价格的上升也比较缓慢,结果小麦收购进展顺利。由此可见,大幅高开显然对后市收购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

其次,早稻的供给出现了问题。不考虑2007年的产量,之前的早稻库存消费比要低于小麦的库存消费比,关于这一点我们曾作过分析。2007年小麦获得连续第4年的丰收,增产显著,小麦面临阶段性的库存压力,这是小麦、早稻价格比偏低的原因之一。关于2007年早稻的产量,政府部门的预计是会略有增产,但是面对目前高高在上的早稻收购价格,农民仍然表现出如此的惜售心态,我们不得不怀疑2007年早稻的真实产量情况。如果早稻是增产,在价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如此强烈的惜售情绪。若增产属实,那么前期的早稻库存消费比之低下可能超出市场的预期。总之,有可能是早稻的供给出现了问题,才导致高价却收不到粮的局面。

再次,基于中晚稻减产的担忧。目前全国各地秋粮生产正面临严重的干旱问题,晚稻栽插刚刚结束,目前还是幼苗生长阶段,此时的干旱对产量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中晚稻减产,那么后期粮价必然有进一步的上升空间,这会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惜售心理;同时如果中晚稻减产,农民也会相应地留一部分早稻作为口粮,这势必会减少早稻的商品量,从而增加了收购的难度。

(三)早稻采购:多方博弈的“暗战”

2007年8月9日,汕头首开广东地区2007年储备稻谷采购的先河。往年第一次采购交易会均会吸引大批的报名者与关注者的目光,然而今年的情况却相当冷清。据华南粮食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对客户的调查,大家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手中没粮。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现在“手头没货,心中没底”。并且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现在后期早稻收购价格走势变数加大。因为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稻谷采购交易一般都有1~2个月的交货期,在市场价格平稳的时候,即使竞价采购时客户手中没粮,客户也可以先拍下来,然后回去再收购组织货源。现在由于收购困难,并且价格处于敏感期,没人敢做这样的操作。因为一旦拍下来,万一后市价格突然出现大幅波动,客户面临的市场风险太大。

对于储备采购企业而言,现在采购大幕刚刚开启,市场价格还处于朦胧之中,也不敢开出过高的底价(实际上汕头的价格已经是今年采购“开盘价”的新高),也是处于试探市场反应的过程。同时储备采购是政府买单,指望政府出高价也是不现实的。如果市场价格继续上升,那么由于政府的底价跟不上市场价格,今年的采购成交数量势必会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华南粮食交易中心历年的稻谷竞价采购交易表明,稻谷采购的成交数量与市场价格走势呈反方向运动——市场价格高涨的年份,采购的总体成交数量会大幅减少。

现在的情况是,储备采购方与贸易商(收购企业),农民和收购企业在进行多方博弈,比比谁更有耐心。农民的惜售还能坚持多久?收购企业会不会继续提高收购价格加大收购力度?储备采购方能否坚持自己的底价?这是一个多方博弈的过程,每一方的策略变化都势必影响到另外两方,从而导致整个市场走势的变化。这值得市场人士密切关注。

(此部分完成于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