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一辑
8355100000030

第30章 最低收购价早稻销售及早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分析

2006年最低收购价早稻(下称06托市早稻)自2007年1月17日开拍以来,截至7月18日,半年时间共举行了24场固定场次交易会,累计成交234万吨(少量的网上挂牌成交未统计),平均每场成交近10万吨。目前06托市早稻仍有近129万吨未销售,占2006年全部托市早稻(363万吨)的36%。受新稻上市的冲击,06托市早稻近期成交量呈直线下降态势,后期其销售前景如何?2007年早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于7月18日正式对外公布,早稻最低收购价仍为1.4元/千克,如何理解今年的早稻最低收购价?笔者将对上述市场人士关心的话题予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谨供参考。

(一)06托市早稻交易回顾

06托市早稻从推出到现在(2007年7月18日),刚好历时半年,我们先回顾一下这半年来历次早稻交易成交情况。

单看这个曲线,非常类似于一个完整的股价走势运行图,具备各个阶段的特征:

1.第一阶段:底部徘徊(1月17至3月21)

这一阶段,除了开始两场成交数量在8万吨以上外,其他场次成交数量仅在3万吨左右,相应的成交率不到2成。这是2006年早稻成交极为低迷的时期,为“底部徘徊”。与之相对应的是,当时早稻需求不振,并且市场上2006年最低收购价早稻之外的供给充裕,价格相对便宜,市场上本就偏弱的有效需求大多依赖于企业自身的库存、各级储备粮的轮换、农民手中的余粮等,最低收购价稻谷处于需求的最下方,备受冷落。

2.第二阶段:直线上升(3月21至5月16)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的供需力量逐渐改变。这一时期,最低收购价早稻之外的市场供给日趋减少,而需求则从低迷中走出,呈缓慢回升态势,最低收购价早稻的市场地位得到提升,越来越多的用粮主体开始更多地购买最低收购价早稻,从而导致这一时期的成交量呈直线上升态势。成交量从3月21日2.77万吨的低点,一直上升到5月16日的16.04万吨高点,期间不曾有过任何的回落,堪与同一时期国内气势如虹的股市相比。

3.第三阶段:高位盘整(5月16至6月27)

成交量直线上升的势头在5月中下旬受阻,呈现出高位盘整的态势。巧合的是,股市也在5月底结束了此前势如破竹的涨势,出现大幅震荡行情。股市震荡原因的论述超出了本文论证的范围,我们看看这一期间早稻的成交量维持在15万吨左右,未能进一步上升的原因是什么?毕竟这一时期最高成交率也不到75%,每场仍然有10多万吨的早稻未能售出。毫无疑问,这一时期最低收购价早稻之外的市场供给肯定比前期进一步减少,合理的结果是此时最低收购价早稻成交量应较前一阶段进一步上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么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受新稻即将收割上市的影响。道理很简单。一般来说,参与最低收购价早稻交易会的粮食加工企业,由于生产加工的连续性,其参与采购的往往是备用粮,是为下一阶段准备的。现在由于市场主体的需求可以在不久的将来从新稻中得到满足,并且很可能成本比最低收购价稻谷还要低,因此,市场主体降低了当下的库存采购比例,这抑制了成交量的进一步上升。

4.第四阶段:急剧下行(6月27以后)

一进入7月份,成交量就有了显著的下降。6月27日的成交量还有16.1万吨,7月4日的成交量就迅速下降至12.6万吨,7月11日为12.0万吨,7月18日则进一步减少至7.83万吨,与6月份的成交量相比,下降幅度超过50%,下降趋势非常明显。此时的股市亦在未能突破前期高点的情况下转头向下、疲态毕现,几百支股票价格在此期间被“腰斩”。托市早稻成交量与股票交易行情走势亦步亦趋。股市短期调整的原因难料,然而最低收购价早稻成交量7月份的震荡下行却是可以预期的。因为此时新稻已经上市,对最低收购价早稻构成了现实的替代。用粮企业不但未来的需求可以指望新粮,当下的需求就可以从新稻中得到补充,因此,06托市稻成交量有了进一步剧烈的下降。

(二)剩余06托市早稻可能会销售到2008年

虽然7月18日的成交量已较前期高点下降了50%多,但是我们预计随着新稻大规模收购工作的逐步展开,06托市早稻的成交量将会进一步减少。

06托市早稻销售的第一阶段,由于当时市场上托市稻以外的供给充裕,并且价格相对便宜,托市早稻成交量一直在3万吨左右徘徊。现在由于新稻正面临大规模上市,后期市场供给非常充裕,并且新稻相对便宜。目前湖南、江西大部地区普通早稻的收购价在76~77元/50千克左右,优质稻达到80元/50千克左右,个别优质品种收购价为90元/50千克左右。2006年托市早稻底价为1470元/吨,加上搬迁费用、运输费用等,实际入库成本在1600元/吨左右,而目前普通新稻收购价为1520~1540元/吨,按50元/吨的收购费用计,实际成本为1570~1590元/吨,略低于2006年托市早稻。由于2006年托市早稻无论在价格上还是品质上都不具有任何优势,后期其成交量估计将下降到第一阶段的水平。那么在不考虑调低底价以及市场行情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以每周一场交易会、平均成交4万吨计,这剩下的129万吨早稻估计需要32周的时间才能消化完毕。这样算来,2006年托市早稻估计要一直卖到2008年3月份,几乎遭遇到与2005年托市早稻一样的处境(2005年托市早稻一直销售到2007年的5月份,估计仍有70万吨的库存未售)。

国家于7月18日公布了2007年早稻最低收购预案,2007年最低收购价与去年持平,仍为1.4元/千克。我们知道,目前各地早稻的收购价已经显著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这样早稻2007年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将很可能难以执行,也就是说2007年托市早稻数量很可能为零(加价收购除外)。这将对余下的06托市早稻的销售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2006年托市早稻将没有2007年托市早稻的销售压力(在2006年托市早稻推出后,2005年托市早稻几乎无人问津);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国家托市,市场上粮源为各个分散的市场主体所掌握,后期市场供给充裕,对托市稻的依赖性下降。

(三)如何解读今年的早稻最低收购价

前面说过,2007年早稻的最低收购价为1.4元/千克,而目前新稻收购价普遍高出这个价格不少,如果不考虑加价收购的可能,那么2007年的早稻托市可能是和2004年一样的“颗粒无收”。另外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是,2006年国家在早稻生产还未开始前就公布了最低收购价,而2007年新稻收购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月后,国家才进行公布,并且公布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

稻谷的生产成本在上涨,据国家发改委的调查统计,今年粮食的生产成本同比上升5.99%,最低收购价保持不变意味着国家在价格上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减弱了(虽然目前早稻的实际收购价高于托市价,但是最低收购价代表了国家在价格上对粮食生产者所承诺支持的力度,与市场价格的高低无关)。笔者认为作出这样的决策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国内粮食生产已经连续3年丰收,小麦已经是连续4年增产,并且当年新增供给量已经超出当年消费量,小麦面临着新的库存增加压力。据国家统计局消息,夏粮已经丰产,早稻产量有望和去年持平,中国粮食生产有可能迎来历史罕见的连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关系已经大为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可能并不急于继续鼓励粮食总产的单纯提高,而是对粮食品质结构上的平衡重视度提高。

第二,迫于高涨的CPI压力。据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6月份CPI上涨幅度高达4.4%,今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涨3.2%,下半年及全年CPI涨幅将超过3%。而粮价的波动被认为是造成CPI上涨幅度过快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有可能为CPI的上涨推波助澜,与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的主旨相违背。

第三,与托市政策的调整有关,我们对此进行重点分析。

目前早稻价格的高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托市托上去的。关于这一点我们曾经有公开论述。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对2006年托市稻采取加价销售的方式从而将市场价格托上去?要知道2005年托市稻开始销售的时候并没有采取加价的形式,当时是以最低收购价作为底价的。由于2006年托市早稻采取加价销售,初期遇到了严重的销售困难,每场仅成交3万吨左右。鉴于加价销售不畅,当时许多市场人士皆预测后期国家会调低底价,以促进销售。当时笔者在2007年3月份第90期《华南粮食信息》上撰文指出:调低底价是不可能的,因为“调低底价将会使得之前的托市努力付诸东流,并且对今年的新粮上市期间的价格造成极大压力,从而政府被迫再次真正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这显然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政府的意图显然是希望通过最低价收购政策将市场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或者说目标价位,尽量避免在今夏又一次真正启动托市收购。让该政策备而不用,这才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上佳选择”。事实证明,通过不调低2006年托市早稻销售底价,国家运用市场手段达到了将新稻收购价提升到1.4元/千克之上的目的,从而避免了国家今年再一次真正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因为托市收购虽然可以维持市场价格稳定,保护农民利益,但毕竟是对市场的一种干预,容易扭曲价格、对市场带来消极影响。现在通过市场自身将价格维持在政府的目标价格之上,使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得到保护、财政支出大大减少、市场得到健康运行,从而让最低收购价政策达到“惠而不费”的理想效果,政府何乐而不为?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假设:如果2006年托市早稻以最低收购价作为底价销售,那么今年早稻上市时市场价格很可能低于1.4元/千克,从而以1.4元/千克作为最低收购价的托市政策又必须启动。而通过加价销售,不用启动托市政策就可以达到托市政策一样的效果,这样的市场宏观调控行为显然是最经济的。

当然2007年新稻收购价能稳定在最低收购价之上,另外一个因素也是由于早稻的库存消费比相对于小麦而言偏低,否则就没法解释同样是加价销售,新麦上市之初的价格大部地区低于最低收购价。无论如何,加价销售还是有效地提升了粮食的市场价格,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国家在新的年度里因托市而收购的粮食数量。

加价销售的另外一个作用便是激励其他市场主体在新粮上市期间收购的积极性,因为后期国家托市粮销售没有便宜货。这样通过调动市场主体的收购积极性,国家也可以有效减少托市收购量。

可见托市政策的调整,特别是不再将托市全部的重点放在新粮收购上,通过其他相关调节手段,达到同样的托市效果,将是政府日后所追求的目标。

(此部分完成于200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