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DIY打造财富人生
8355300000014

第14章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要准备自己做老板,还需要一点什么呢?吃苦,而且这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这个道理,更不要说创业本身就是一个艰难困苦的过程了。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磨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如果你不去尝试新机会,就永远不会翻身得解放;如果你不愿身体受苦,就不会有好身材;如果你不想改变自己的环境,就必将被环境所改变。

想当初多少人出来创业的时候,得到的是一句“节哀顺变”的祝福,结果怎么样呢?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一失足成千古恨”——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踏踏实实积累经验、资本、人际关系。

冷馒头充饥办起大企业

1998年6月,代建国来到北京的时候身上只剩下十几块钱。为了吃饭,他天天穿梭于劳务市场和各个职业中介公司之间找饭碗。几经周折,6月21日他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保洁公司业务员。

按照规定,每月的工资是200元。这一点可怜的钱对于一个“漂”在北京的人来说实在微不足道。于是,代建国向老板万分请求,希望每天能给一个伙食费,如果自己在一个月内跑不到业务,伙食费如数退还。在这样的许诺下,老板破例给了他300元标准的工资。

从此,代建国每天起早摸黑前往各公司、办公楼、宾馆,嚼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不时遭受别人的白眼。但是这些困难都没有吓倒代建国,反而更激发了他那高昂的斗志。

白天他冒着高温、顶着烈日奔波于北京街头,晚上就铺一张报纸随便找一个角落睡觉,一连几天靠着冷馒头就着自来水充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多天后他终于在文联宾馆接到了第一笔业务。虽然业务不大,但是给代建国带来的鼓舞可不容小看,而且树立了他对从事保洁工作的信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代建国不辞辛苦地这样奔波,随后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客户,所做的业务也越来越大。这时给人打工的弊端就表露无遗了——老板常常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他,通过各种强制手段要求他干份外工作。在这样的刺激下,他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在几位同事的竭力支持下,代建国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豪友保洁公司就这样成立了。

李世民“自讨苦吃”闯北京

和代建国有些不同,李世民所吃的创业之苦仿佛是自己自找的。

1994年,李世民在北京海淀走读大学毕业后,本来是要回老家山东一家中学教书的。可是,过惯了自由生活的他实在害怕“朝九晚五”制度的约束,便对家人撒了一个谎,说北京有一家大型装饰公司决定聘用他,并且可以提供非常优厚的条件,所以他决定留在北京了。

撒谎容易圆谎难。接下来怎么办呢?这个与唐太宗同名的年轻人说干就干,真的一下子投入到了装饰市场。通过向朋友东挪西借,用5万元作本金成立了一家北京宏林装饰公司,自任总经理。

天晓得,这时候的李世民对装修一窍不通。显然,学习、学习、再学习是当务之急。

没人教他怎么做,他就自己开始摸索出来,从北太平庄到通县,这样漫长的道路他不知走了多少回——作为北京最大的装修材料集中地,那里的材料流通代表了北京装修材料的底价。他就这样不停地看,一边看一边记录,慢慢地他胸有成竹了,为以后搞装修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在的李世民再也不是当年的“漂”族了,他已经拥有4家连锁店,每年的纯利润都超过30万元。

除了吃苦耐劳,还需清醒头脑

社会上随处可见比代建国和李世民更加勤奋、更加成功的老板们。他们的经验证明,从事创业的准备并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不管你的开头怎么样,只要付出刻苦勤奋,就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此以外,还有这样几点需要牢记:

首先是要绕开陷阱

商场如战场,要钱不要命的事每天都会大量发生,各种各样的陷阱随时随地等着你。创业需要投资,但是投资应该投于某种盈利方式,而不是单纯的概念。特别是不要听见人家说什么赚钱就干什么,这样有太多的盲目性。

其次是一个好汉三个帮

要想别人给你撑腰,首先你自己得有腰。也就是说,你必须具有一定的实力,这种实力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技术、或者其他什么方面的优势。有了这样的实力,你和人家谈判才会有底气。如果你什么实力都没有,那就只能给人打工赚取劳动力价格。

最后是要有忍耐挫折的韧性

创业初期谁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所以,创业之初千万不要对自己有太高的期望值,不要制定太高的盈利目标,否则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最要紧的是胜不骄、败不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权当学做生意。

浪费时间就等于缩短自己生命

要准备吃苦、准备创业,就要改掉一些坏习惯,特别是不能把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在无谓的地方。

下面这些就是最容易消磨时间的方式,请您切记:

打电话;

打扰者、突然来访者;

会议(包括预约和没有预约的会议);

争吵、发火;

缺乏目标、时间计划、优先计划;

杂乱的办公室和办公桌、个人的无序性;

无效率的代表、委托人;

做无用的尝试;

同一时间想法、尝试过多;

不现实的时间期望;

无效的通讯;

下属的训练和发展不充分;

拖延、犹豫、作白日梦;

不会说“不”;

努力不彻底、或改变努力;

琐碎小事;

员工不足或工作不力;

社会的、闲聊的谈话;

缺少自律;

保持优越感;

错误的倾听;

缺少反馈;

争议、个人问题;

忧虑、恐惧、焦急;

不充分的计划、错误的变更;

等待;

记忆本身;

差的记忆;

对结果行为的迷惑;

疲劳、讨厌;

责备其它;

压力、紧张;

不充分的工具与设备;

公司策略;

不充分的登记系统;

过多的文案工作、邮件、读物;

宠物、外界活动;

不耐烦、草率;

不知道该做先做的事。

珍惜时间才能办成大事

不善于支配时间的人,经常会感到时间不够用。那么,怎样才善于支配时间呢?时间管理专家列出了下面一张测试表,要求每位创业者和希望取得成功的管理者,每6个月就对照下表进行一次自我检讨与自我改进:

是否有一套明确的长、中、短期目标?

是否了解自己下星期要做的工作?

是否在每天开始之前就制定当天的工作计划?

是否以事情的重要性而非紧迫性作为处理事务的依据?

是否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而非集中于程序、是否以绩效而非活动量作为自我考核之依据?

是否在高效率的时间内做最重要的事?

是否每天为达成长、中、短期目标做某些事?

是否每天都保留少量的时间做计划,并思考与工作有关的问题?

是否善于利用上下班时间?

是否故意减少中午的食量,以免在下午打瞌睡?

是否对自己的作息时间做松弛安排,以便有时间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是否尽量把工作交给别人处理?

是否将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以及具有例行性的工作都交给别人处理?

是否根据权责相称的原则进行授权?

是否一味阻止别人把感到困难或不耐烦的工作另外授权其他人?

是否有效利用员工的力量而又不浪费员工的时间?

是否有适当的措施防止一些无用的资料及刊物摆放在办公桌上并且占用时间?

是否善于用电话或亲历亲为去处理事情、只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利用书面的形式沟通?

是否在下班以后对工作置之不理(除非万不得已)?

是否主张宁可提早上班也不延迟下班?

是否迫使自己迅速作出一些微小决策?

是否在得到关键性资料的第一时间就制定决策?

是否经常对具有循环性的危机保持警觉,并提前采取遏止行动?

是否经常为自己及别人规定完成工作的时限?

是否推却任何毫无益处的经常性工作或例行性活动?

是否在口袋中或手提包中携带一些物件,以便利用偶然的空余时间处理问题?

是否懂得并运用“80/20原理”(即只掌握20%的重要问题,而不受80%的不重要的问题所羁绊)?

是否能够真正控制自己的时间(即我的行动完全取决于自己、而不是取决于环境或他人)?

是否试图对每一种文件只作一次性处理?

是否积极地设法避免妨碍工作的常见干扰?

是否尝试面对现实思考现在要做的事,而不是总缅怀过去或担心未来?

是否将时间的货币价值铭记于心?

是否腾出一些时间为员工提供训练?

是否尽量将电话集中在一起拨打、打电话之前是否先准备好有关资料?

是否拥有一套处置各类文件的系统?

是否有时采取“闭关自守”的方式专心处理自己的工作?

是否每天工作完成后都会扪心自问:哪些工作无法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补救措施是什么?

是否在筹备会议之前已经考虑过取代会议的各种可行性?

是否在开会时通过有效途径提高会议的效率与效能?

是否定期检查自己的时间支配方式,以确定有无重蹈以往的各种时间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