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0几岁决定男人成功
8377500000001

第1章 抓住时机展现才华

“时机”历来都被成功者视为事关成败的关键要素,对于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而言,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更重要的是抓住展现自己才华的最佳时机,因为只有这一刻,你才能使大家认识到你的与众不同。人生的事业就如同舞台上的戏剧。戏剧的动作与台词,在演出时必须把握得恰到好处才行。事业也是如此,每个男人的表演如何,就看你是否能抓住表现自己的时机了。

曾经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到摩天大楼的工地,向衣着华丽的承包商请教:“我应该怎么做,长大后才能跟你一样有钱?”

承包商看了少年一眼,对他说:“我跟你说一个故事:有三个工人在同一个工地工作,三个人都一样努力,只不过,其中一个人始终没有穿工地发的蓝制服。最后,第一个工人现在成了工头,第二个工人已经退休,而第三个没穿工地制服的工人则成了建筑公司的老板。年轻人,你明白这个故事的意义吗?”

少年满脸困惑,听得一头雾水,于是承包商继续指着前面那批正在脚手架上工作的工人对男孩说:“看到那些人了吗?他们全都是我的工人。但是,那么多的人,我根本没办法记住每一个人的名字,有些人甚至连长相都没印象。但是,你看他们之中那个穿着红色衬衫的人,他不但比别人更卖力,而且每天最早上班,也最晚下班,加上他那件红衬衫,使他在这群工人中显得特别突出。我现在就要过去找他,升他当监工。年轻人,我就是这样成功的,我除了卖力工作,表现得比其他人更好之外,我还懂得如何让别人‘看’到我在努力。”

不要以为只有你一个人在拼命工作,其实每个人都很努力!

因此,如果想要在一群努力的人中脱颖而出,除了比别人做得更好之外,还得靠其它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时刻表现自己

曾国藩在与太平天国作战时,有一天用好晚餐后与他的几位幕僚闲聊,纵论起当世的英雄豪杰。

他深有感触地说:“彭玉麟和李鸿章乃盖世之将才,吾不能及。”

一位幕僚忙说:“此言差矣。您与彭、李二大人各有所长,各领风骚也。”

另一位幕僚颔首抱拳道:“彭公威猛,故人不敢欺。”

又一位幕僚则捻须低眉说:“李公精敏,自然人不能欺。”

说到此处,其他幕僚顿时语塞,纷纷不知下文如何应对。发过言的幕僚同样面面相觑。

曾国藩闭目沉吟:“但请诸位知无不言。”

众人一时陷入尴尬。忽然,在一旁管理文墨、负责日常抄写的一名后生,小步趋近曾国藩,躬身细语:“想我曾帅仁德,人不忍欺。”

此语一出,举座之人无不齐声鼓掌。曾国藩面颊泛红,连称:“言过其实,言过其实矣!”殊不知,曾国藩向来以“仁德”二字自诩,此言正中他的下怀。

事后,曾国藩仍对那个说话的后生念念不忘,问其手下:“此为何人?”

手下人回答:“此人祖籍扬州,秀才出身,行事一向谨慎、多思、少言。”

曾国藩禁不住喟叹:“此生有大才,不该埋没。”

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便委派那个后生任职权倾一方的扬州盐运使,令他衣锦还乡。这个人,就是后来“两年四级跳”的两湖总督陆徵明。

陆徵明只因一句妙语便得升迁的“发迹史”,可供世人为之深思并引为借鉴。

新西兰女作家曼斯菲尔德说:“一个会讲话的人,不是记得别人说过话的人,而是能说些让人记得的话。”实际上,话不在多,而在于是否能够真正打动别人。只有打动人心的话,才能够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

其实,不仅说话如此,做事情也同样如此。也就是说,当我们表现自己时未必需要追求量的多少,最根本的在于其实际效果。在关键时刻,如能适时做出最佳表现,就胜过平时的千百次表现。

创造时机,表现自己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庞统刚投奔刘备的时候,刘备见他相貌丑陋,以为没有什么才能,便让他到莱阳县做县令。

庞统到了莱阳,终日饮酒,不理政事。刘备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便派张飞到莱阳巡察。

张飞到了莱阳,发现县里的公务积压,不禁大怒,对庞统说:“我哥哥看你是个人才,让你做个县令,可是你为什么把县里的事务弄得乱七八糟?”

庞统当时还是半醉半醒,听了张飞的话,微笑着说:“区区一个小县,有什么需要我天天处理的事情?”

庞统说完,命令手下把一段时间以来的简牍文书全部送上大堂,开始处理公务。只见庞统耳听口判,曲直分明,那积压了一百多天的公务,不一会儿就处理完毕……

庞统把笔扔在地上,斜着眼睛问张飞:“我究竟荒废了你哥哥的什么大事?”

张飞虽然是一个粗人,但是他的特点就是粗中有细,见到这种情况,大吃一惊,马上起身回到荆州向刘备禀报……

庞统就是靠不理政事这一假象引起刘备的注意,从而抓住有利时机,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后来做了副军师中郎将。

尽管让自己在获得提拔的过程中取得成功,最有说服力的是自己的工作成绩,但是在今天的社会,工作表现好,办事能力强,能出色完成任务的,大有人在,这并不表示他就此可以获得提拔,只表示他会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加薪或某种精神鼓励,除此以外,别无其他。所以,争取曝光时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获得重用的好计谋。

亚特兰大的管理专家哈维·柯尔曼工作了11年,有一半时间是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哈维·柯尔曼担任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的智囊以及默克等公司的顾问。根据他在多家大公司的所见所闻,柯尔曼把影响人们事业成功的因素作了如下划分:

在获得提拔机会的比率中,一个人的工作表现只占10%,给人的印象占30%,而在公司内抓住有利时机曝光则占了60%。

基于这个数据,他对提拔之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柯尔曼认为,在当今这个时代,工作表现好的人太多。工作做得好也许可以获得加薪,但并不意味着能够获得提拔。提拔的关键在于有多少人知道下属的存在和下属工作的内容,以及这些知道下属的人在公司中的影响力有多大。

无独有偶,辛辛那提的管理顾问克利尔·杰美森也给出了与柯尔曼相似的意见:“许多人以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顶头上司就一定会拉自己一把,给自己出头的机会。这些人自以为真才实学就是一切,所以对提高个人知名度很不关心。但如果他们真的想有所作为,我建议他们还是应该学学如何吸引众人的目光。”

因此,如果你想在三十几岁得到快速提升,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尤其是让老板知道你的存在,让公司里有影响力的人物知道你工作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