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0几岁决定男人成功
8377500000027

第27章 社交礼仪必修课

交际交往也是一门技巧。掌握社交礼仪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使你在最短的时间获得对方更多的信息;能使你在众多的矛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礼”字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古人讲“礼仪者敬人也”,实际上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我们通常说“礼多人不怪”,如果你重视别人,别人可能就重视你。“仪”字顾名思义,仪者仪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总之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进而言之,礼仪其实就是交往艺术,就是待人接物之道。

交际交往是一门艺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同样的目的,不同的实现方式,往往会导致天壤之别的结果,为了使交际交往活动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在交际交往过程中,要摆正自己和别人的位置。即在人际交往中下级要像下级,上级要像上级,同事要像同事,客户要像客户。摆正位置才有端正态度可言,这是交往时的基本命题。

说话的礼仪

首先当然必须注意说话的内容,交谈一般选择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有些不该触及的问题:比方对方的年龄、收入、个人物品的价值、婚姻状况、宗教信仰,还是不谈为好。打听这些是不礼貌和缺乏教养的表现。

其次也必须注意说话时声音的轻重,使对话者能够听明白。

第三,在说话时必须注意保持与对话者的距离。说话时与对方离得过远,会使对话者误认为你不愿向他表示友好和亲近,这显然是失礼的。然而如果在较近的距离和人交谈,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在别人脸上,这是最令人讨厌的。有些人,因为有凑近和别人交谈的习惯,又明知别人顾忌被自己的口沫溅到,于是先知趣地用手掩住自己的口。这样做形同“交头接耳”,样子难看也不够大方。因此从礼仪角度来讲一般保持一两个人的距离最为适合。这样做,既让对方感到有种亲切的气氛,同时又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在常人的主观感受上,这也是最舒服的。

在社交场合,说话的时候还要注意使用敬语、谦语、雅语。

敬语:亦称“敬辞”,它与“谦语”相对,是表示尊敬礼貌的词语。除了礼貌上的必须之外,能多使用敬语,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在比较正规的社交场合、会议谈判等公务场所,或者与师长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和不太熟悉的人交谈时,应使用敬语。我们日常使用的“请”“您”“阁下”“尊夫人”“贵方”“久仰”“久违”“请教”“包涵”“拜托”“高见”等等,都是社交场合比较常用的敬语。

谦语:亦称“谦辞”,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谦语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和自己的亲属。例如,称自己为“愚”“家严”“家慈”“家兄”等。只要你在日常用语中表现出你的谦虚和恳切,人们自然会尊重你。

雅语:指一些比较文雅的词语。雅语常常在一些正规的场合以及一些有长辈和女性在场的情况下,被用来替代那些比较随便,甚至粗俗的话语。多使用雅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个人素质。

例如,在招待客人喝茶时,应该说:“请用茶”。只要你的言谈举止彬彬有礼,人们就会对你的个人修养留下较深的印象。

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有的人特别喜欢转笔,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转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个笔来回的按。虽然与同辈之间还算说的过去吧,但是跟长辈谈话时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谈话时保持微笑很重要。还要注意与别人谈话时的眼神。眼神放于对方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与对方对视,属于关注型注视。眼神在对方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还有,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俯视表示轻视别人。

接待的礼仪

1.引见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贸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房里的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

2.介绍

在商务交往中,尤其应注意使用称呼就高不就低。例如在介绍一位教授时,应说“这是……大学的……教授”,而不是“这是……大学的……老师”。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人们比较看重自己业已取得的地位。对有头衔的人称呼他的头衔,就是对他莫大的尊重。直呼其名仅适用于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你若与有头衔的人关系非同一般,直呼其名来得更亲切,但若是在公众和社交场合,你还是称呼他的头衔会更得体。对于知识界人士,可以直接称呼其职称。但是,对于学位,除了博士外,其他学位,就不能作为称谓来用。

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完毕若要离开,应该自然、大方地走出去,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3.乘坐电梯

出入有人控制的电梯,陪同者应后进去后出来,让客人先进先出。把选择方向的权利让给地位高的人或客人,这是走路的一个基本规则。当然,如果客人初次光临,对地形不熟悉,你还是应该为他们指引方向。出入无人控制的电梯时,陪同人员应先进后出并控制好开关钮。陪同人员应先进电梯,控制好开关钮,让电梯门保持较长的开启时间,避免给客人造成不便。此外,如果有个别客人动作缓慢,影响了其他客人,你在公共场合不应该高声喧哗,可以利用电梯的唤铃功能提醒客户。

3.乘车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陪同领导及客人外出需乘车时,注意要让领导和客人先上,自己后上。要主动打开车门,并以手示意,待领导和客人坐稳后再关门,一般车的右门为上、为先、为尊,所以应先开右门,关门时切忌用力过猛。

在乘车的座位上很讲究,我国一般是右为上,左为下。陪同客人时,要坐在客人的左边。当坐小骄车时,后排的右座最重要、尊贵,其次依次为后排左、中及前排的司机旁。如果开车的是主人,则重要顺序为前排的司机旁,后排的右、左、中。

商务礼仪

1.穿衣

着装首先要符合身份和气质,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职业、职位来穿衣打扮。不同的年龄段要选不同的衣服,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着装要求,在不同的职业也要注意用不同的穿着体现出来,总经理要像总经理,董事长要像董事长,员工要像员工。出席重要场合,着装还要注意其品牌。这是企业实力和个人教养的表现。其次,着装要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形体特点着装。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许多人都喜欢把钥匙挂在腰带上,这是不对的,一定要注意避免,以免有失身份。

2.握手

握手时力度要适中,太轻给人以轻视,太重也不好。在心里默数5下后才松开手。

3.名片

名片如同脸面,不能随便涂改。

名片最多只印两个头衔。如果你身兼数职,或者办了好多子公司,那么你应该印几种名片,面对不同交往对象,使用不同的名片。

名片上只留办公电话,不要留私宅电话。如你要进行国际贸易,座机号码前面应有86这一我国的国际长途区号,如果没有,那么说明你没有国际客户关系,如果没有地区代码,说明你只在本区域内活动。

递交名片时,双方经介绍相识后,常要互相交换各片。递交名片时,应用双手恭敬地递上,且名片的正面应对着对方。在接受他人名片时也应恭敬地用双手捧接。接过名片后要仔细看一遍或有意识地谈一下名片的内容,不可接过名片后看都不看就塞入口袋,或到处乱扔。

4.电话

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作记录。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打电话时谁先挂,交际礼仪给了一个规范的做法:地位高者先挂电话。如果你与董事长通话,不管董事长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下级尊重上级是一种职业规范,此时应该是董事长先挂电话;如果是总公司来电话,不管总公司打电话的人是什么级别,他代表了上级机关,此时应该是总公司的人先挂电话;如果是客户来电话,客户是上帝,应该让客户先挂电话。

书信礼仪

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1.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问候语要单独成行,以示礼貌。有“你好”、“近好”、“节日好”等。

2.内文上,要先询问对方近况和谈与对方有关的情况,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和关切。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谈自己的事情和打算。简短地写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联系之事。

3.书信结束时使用敬语,如“此致、即颂、顺祝”等。下一行顶格处,用“敬礼、安康”等词与前面呼应。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一般写给领导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庄重、严肃;如果写给亲朋好友,可只写名而不写姓;署名后面可酌情加启禀词,对长辈用“奉、拜上”,对同辈用“谨启、上”,对晚辈用“字、白、谕”等词。

4.信封上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邮政编码要填写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内,收信人的地址要写得详细无误,字迹工整清晰。发给机关、团体或单位的信,要先写地址,再写单位名称。收信人的姓名应写在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一些。寄信人地址、姓名要写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并尽量写得详细周全一些。最后填写好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发送E-MAIL同样要遵循传统的书信礼仪,不过有两点要注意,一是邮件讯息不要太冗长。这样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的,也不喜欢看下去的。二是不要在邮件未端列出对方的地址。

§§4 修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