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0几岁决定男人成功
8377500000045

第45章 懂得变通,成就大事

男人在三十几岁,必须要懂得变通,不要一条道走到黑。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肯定不行,方向稍有偏差,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你不懂得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方向,结果只能是失败。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常抱有这样一种想法,认为自己虽然遇上了许多困难,但这时只要坚持一下,成功往往就会到来。

这个看法并没有错,问题在于,如果你所选择的道路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这个时候就不应该再坚持下去,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也有一些人一直抱着这样一个观念: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差不多在开始的时候都出现过困难,渡过了难关之后,前面就是康庄大道。

其实,如果你一开始就选错了道路,遇到困境,还一味死撑下去,你可能很快就会陷入破产的困境之中。

可以说,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每天都在变化,我们每个人身处的环境每天也在改变。如果自己不懂得变通,那么你就很难适应这个“变”的世界。

所以,男人在三十几岁,必须要懂得变通,不能死钻牛角尖,此路不通就换条路,有更好的机会就赶快抓住,否则只能以失败告终。

不会变通的人,注定不会成大事

人生如棋,变幻莫测。既要有执著于目标的勇气,又要懂得灵活变通。有时候,在险境面前,不妨明智地后退一步,结果可能化险为夷,出奇制胜。所以,对自己的目标一定要认真努力地追求,但同时也要学会变通,若不分时宜地刻板,往往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虑。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不愿丢下棉花,还是那副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是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两人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透湿。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已无法背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子的同伴回家去。那个背棉花的樵夫固然执著,但他太不会变通了。

我们形容顽固不化的人常说他是“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些人有可能一开始方向就是错误的,他们注定不会成大事。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早年就曾是永动机的追随者。在进行了大量失败的实验之后,他很失望,但他很明智地退出了对永动机的研究,在力学研究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终,许多永动机的研究者默默而终,牛顿却因摆脱了无谓的研究,在其他方面脱颖而出。

因此,在一些没有胜算把握和科学根据的前提下,应该见好就收,知难而退。走不通的路,就立即收住脚步,检查其原因,调整原来的方向,从而突破桎梏,延伸视野,拓展新的思考空间。

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首先要有目标,这是人生的起点。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但这个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即是合乎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的,合乎社会道德的,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如果不是,那么即使你再有本事,付出千百倍努力,也不会获得成功。

人生总会碰到许多走不通的路,在这个时候,你应当换个角度考虑问题,重新去把握机会。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要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作出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变则通,通则久

标新立异者的“新和异”是适应环境的变通,是对已知的挑战。变则通,通则久。

1982年,在美国《幸福》杂志上所列的全美500强大企业名单里,赫然跃上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电子工业公司———苹果计算机公司。

一年之后,奇迹再次发生。当美国《幸福》杂志再次公布全美500家最大公司的排位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年轻的苹果计算机公司青云直上,一举跃到了第291位,营业额达9.8亿美元,职工人数4 000人,它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美国企业界的极大关注。

是谁采用了什么策略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

领导这家公司的主要是两位年轻人,他们叫史蒂夫·乔布斯、斯蒂芬·沃兹奈克。

当时,在美国,许多计算机生产厂家,都把研制和生产的重点放在大型计算机上。

虽然当时微电脑在美国市场上已经出现,但大多是供工程师、科学家、电脑程序设计师使用,还相当不普及,普通家庭很少购买。

史蒂夫·乔布斯和斯蒂芬·沃兹奈克决定另辟新路,将注意力集中到个人计算机上。

创业开始,困难重重,缺乏资金,乔布斯卖掉自己的金龟牌汽车,沃兹奈克卖掉了心爱的计算机,凑了1 300美元。没有工作场所,他们就在乔布斯父母的车库里工作。他们弄来廉价零件,利用业余时间在车库里苦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他们终于在1976年研制成功了一台家用电脑,命名为“苹果Ⅰ号”。当他们把这台电脑拿到俱乐部去展示时,立刻吸引了不少电脑迷,他们纷纷要掏钱购买,一下子就订购了50台。为了生产这50台电脑,他们跟几家电子供应商谈妥,以30天的期限,向电子供应商们赊了2.5万美元的零件,结果在29天之内就装配了100台家用电脑,他们用50台电脑换了现金,还将借款偿还了供应商。

从此,局面打开了,他们的订单源源不断。他们认定家用电脑的发展前景广阔,于是打算成立一家公司,专门生产家用电脑。

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投资家马克拉的帮助,他愿意投资9.1万美元,美国商业银行也贷给了他们25万美元贷款。然后,他俩又开始了游说活动,募集到60万美元的资金。这样,1977年,“苹果计算机公司”宣告正式成立。马克拉担任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任副董事长、斯科特任总经理、沃兹奈克任副总经理。

他们将办公地点从车库里搬了出去,又网罗各方面人才,共同进一步研制和改良家用电脑。不久,他们向市场推出了“苹果Ⅱ号”、“苹果Ⅲ号”和“里萨”等个人电脑新产品。

苹果计算机公司独辟蹊径,瞄准别家计算机公司遗漏的“盲区”,闪电般向市场推出的家用电脑,迎合了美国大众的需要,销路非常好。人们迫不及待地想买到一部苹果计算机,形成了苹果计算机销量与日俱增的大好形势。到1981年,苹果计算机公司生产的个人计算机占据了美国市场上个人电脑总销售量的41 。 2%。难怪在纽约基础书籍出版公司1984年出版畅销书《硅谷热》中,对于苹果计算机公司发迹和崛起的速度极为赞叹,认为:“一家公司只用了5年时间就有资格进入美国最大500家企业公司之列,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其实,人的一生在某些方面就像做生意,有的人其终点与起点没有什么区别,而另一些人能把自己的一生这笔“生意”越做越大,区别就在于是否在作出人生重大选择时有种经营的心态,而经营是需要变通的。

学会转弯

俗话说:“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易经》上也说:“穷则变,变则通。”西方的《圣经》上也有这样的记载:“上帝关了这扇窗,必会为你开启另一扇门。”的确,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学会转弯,总会走向成功。

“王致和”臭豆腐今天已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美味,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这闻名于京城的臭豆腐与王致和的失败是有很大关联的。

相传康熙年间,安徽青年王致和赴京应试落第后,决定留在京城,一边继续攻读,一边学做豆腐谋生。可是,他毕竟是个年轻的读书人,没有做生意的经验,夏季的一天,他所做的豆腐剩下不少,只好用小缸把豆腐切块腌好。但日子一长,他竟把这缸豆腐忘了,等到秋凉时想起来了,腌豆腐已经变成了“臭豆腐”。王致和十分恼火,正欲把这“臭气熏天”的豆腐扔掉时,转而一想,虽然臭了,但自己总还可以留着吃吧。于是,就忍着臭味吃了起来,然而,奇怪的是,臭豆腐闻起来虽有股臭味,吃起来却非常香。

于是,王致和便拿着自己的臭豆腐去给自己的朋友吃。好说歹说,别人才同意尝一口,没想到,所有人在捂着鼻子尝了以后,都赞不绝口,一致公认此豆腐美味可口。王致和借助这一错误,改行专门做臭豆腐,生意越做越大,而影响也越来越广,最后,连慈禧太后也慕名前来尝一尝美味的臭豆腐,对其大为赞赏。

从此,王致和与他的臭豆腐身价倍增,还被列为御膳菜谱。直到今天,许多外国友人到了北京,都还点名要品尝这所谓“中国一绝”的王致和臭豆腐。

因为一次失败,王致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在人生路上,要学会转个弯,选择新的目标或探求新的方法,这样才能从失败走向成功。

是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你不拒绝变化,并且学会转个弯,变化一下自己的思路,我们就能走出困境,进入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