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起波斯湾
8378300001487

第1487章 加里曼丹岛

章青,大家大概还记得他吧。他是蒙古益州都督的义弟,不过此刻早已经是华夏帝国海军的舰队司令。此刻他从华夏岛出发,率领一支多达15艘的舰队,保护着200艘商路前往济州岛。出航没有久,就到达了新加坡。

“新加坡”,此刻已经是一座有相当规模的新式城市,人口也有了多达5万左右。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它主要的业务是为来往船队提供补给品,这些船队按照一月一次,从华夏岛发往济州岛。与世界上其他所有的航线一样,从他们那里向华夏岛去各项资源,运回大量的各项商品。

只除过大宋方面单独跑的巨型船队之外,还有其他地方的船队里,除过一些匠人、学者之外,并没有多少人口。当然华夏岛并不十分排斥外来人口。因为倘若仅从血缘上来区分是不是汉人或者说华夏人,那岂不是愚蠢的和纳粹一样吗?而且未来的华夏帝国,有的是拥有了新的,以科技为基础的华夏文化的华夏人。

因此“新加坡”的确是一个新兴的城市,人口的构成包括了汉人、阿拉伯人、欧洲人以及附近的马来人。唯一的前提与其他华夏帝国治下城市一样,遵守《华夏律》,放弃宗教的极端性,接受华夏的新文化。甚至新加坡作为这一片海域之中,附近地区里最为兴盛的新兴城市。

港口处高大的水泥防波堤已经建立起来,海浪在这儿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从港口处停泊的船只就看得出来,“新加坡”是附近方圆200公里半径之内,唯一的商品批发点。附近所有的势力,想要得到华夏岛的工业品,都不得不拉来大量资源、粮食等等商品从这里进行以货易货的交易。

这是“华夏帝国”在对外交易时的重要手段,即以黄金来衡量商品的价格,但实际进行的不过是以货易货的方式。正是因为这样的交易手段,附近各处的各项资源,都在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华夏岛所属的各个城市。尤其是华夏岛,几乎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物资,都在一刻不停的涌向那里。

此刻的“新加坡”正是这样的情况,诸如火柴厂之类的小厂子,都已经被开到了这些地方。华夏岛上此刻除过“华夏皇家科学院”之外,就是一些大型的重工业。说白了就是生产机器的工业,除此之外就是重要的,技术秘密非常多的军火工业。

不过这一次,章青是来打前站的。他的目标不是别处,是世界第三大岛——加里曼丹岛(也被称为婆罗洲)。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除过华夏岛、济州岛之外的工业区,原因在于这儿独有的地理特征。加里曼丹岛的山脉从内地向四外伸展,东北部较高,有东南亚最高峰基纳巴卢山,海拔4,102米。地形起伏和缓,雨量丰沛,多分头入海的大河。

在此刻华夏岛的以水力、风力资源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体系,正好沿着这些山脉上流淌下来的大河建设。不过战争,章青倒没有多想,与当初新加坡差不多。找个合适建港口的有大河入海的地区加以占领就好。而这里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让整个工业体系迅速运转起来。

章青在这里并没有更多停留,他只是留下了一支5艘战舰的分舰队,对于他们新建立的城市加以保护。此刻的战舰却已经不再是“秦皇AMP”级战舰,而是加装了大口径火炮的“汉武”级战舰。它拥有10门绰号为“阎罗追魂炮”的210毫米火炮。

这些火炮使用了优质钢质内管,青铜加厚外管的多层复合炮管。青铜易于散热的同时,其质地也要比这时的钢材质地更好一些。虽然华夏岛已经开始使用焦炭进行,坩埚式钢铁冶炼手段,但这依然不能解决钢铁需求量极大的缺口。制造武器需要钢铁,冷兵器需要钢铁、铁轨需要钢铁。因为民用的巨大需求量,军用就只好使用数量相对充足的青铜材料。

那么这一次章青来到加里曼丹岛的原因,就是这儿,将来会成为华夏帝国的钢铁生产基地。原因在于这里距离澳大利亚这个未来的资源大洲更近,而且这里的力量也更加容易控制南洋的局势。

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将来华夏帝国的战略而已,步兵的力量守卫重要的据点以及经济区域,海军则可以在海洋上进行畅通无阻的机动作战。此刻华夏海军虽然数量稀少,但已经是绝对的海洋霸主。尤其将来在掌握了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之后,那么欧亚两洲已经没有什么势力可以与他们挑战了。

毕竟大航海时代开端之后,没有航海力量的国家,往往都在后来成了受到掠夺、压迫与屠杀的结果。比方说印加帝国、印度、阿拉伯国家、还是一个就是未来大明朝(失去台湾)、大清朝不必说了吧,八国联军都进了北京,还有什么好说的。

那么拥有了加里曼丹岛,除过发展钢铁工业之外,更加重要的一点是,那儿将来也是进一步控制伊里安岛(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澳大利亚的基础。那些当然属于长期战略之后的目标,而且相信那两处地方的,依然不过是石器时代的人,并不会表示不同意,就算表示也没用。这倒是实在的一件事情,直到这时,那儿的人连弓箭都不会用,自然也这不足为虑了。

章青带人在这里大概活动了一周时间,得到赵伏波命令的“新加坡”,就组织起将近15000人的施工队伍来到这儿。除此之外,留在这儿将来驻扎加里曼岛海军基地的船队,也将会派出海军陆战队清理岸上那些部族。老年人在所不问,但青壮年将会接受雇佣,儿童则进入到学校里学习。

这是华夏帝国的绝对福利,即从零岁开始的免费教育,一直到大学毕业。当然前提是只要考得上,国家就一直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