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谁制造了房奴、车奴和卡奴?
8384000000026

第26章 后记

这本书里的大多数内容都来自于2006年年底我开始启动的“博客”园地里的文章。当时,我只想利用这个新兴便捷的工具来改变一下我的写作风格。从一个只会在学术的象牙塔里寻找经济理论未攻克的堡垒,或对一大堆有待整理的统计数据确定科学的经验分析方法这种“津津乐道”、甚至有点“自娱自乐”的理性世界,来到了一个充满冒险、人声鼎沸但又富有挑战,而且锻炼“人性”的大千世界中,这一晃就快四年了。这四年变化真大!我的种种变化难以启齿,过于微小,没人会注意。但是,人人都注意到了——美国变了,世界变了,中国更变了。

一场金融大海啸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过去“统揽天下”的美国,而在金融危机中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中国,也让人对它的迅速崛起而刮目相看。每一位中国人也开始从世界对我们期待、羡慕甚至嫉妒和仇恨的各种眼光中重新审视自己,开始逐步意识到中国“强大”、国民“富裕”的真正内涵,开始领会出邓小平先生所告诫我们的“韬光养晦”的深刻含义。值得庆幸的是,我不仅和大家一起见证了“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过程,而且有机会能够把自己“不经意”记录下来的、最“直觉”而又最真实的感受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并可以留到“明天”接受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中国经济惊心动魄的变化可以在我的这本书中让你尽情回味,但是,有些留在我记忆深处并促使我“改变”自己的一些“写作花絮”和“动情的感受”,我也想借这一角跟读者再多寒暄几句。

我记得在2008年12月我去常州市为地方政府作演讲的时候,当地领导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告诉我现在他们非常忙,“白加黑”(天天加班)、“5+2”(一周没有休息日)地干,招商引资、城市建设,越干越有劲,越干越觉得身上责任非常重大。那个时候,正值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出台、银行信贷资金开始重新放松的时候。当时的我感触良多,在周边国家的利益各方还在对救市方案争执不下的时候,中国经济的“活力”却已经被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效率的行政指挥能力一下子扛起来了。

如果不是政府及时地向实体经济部门输血,那么,在中国这种外向依存型增长模式的国家中,就很有可能要面临出口企业“倒闭潮”、大量工人陷入失业状态的经济危机。另外,2009年5月我非常有幸地参加了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组织的致公党中央长三角经济发展的调研活动,与很多长三角地区的地方科技部门领导有了很多直接的接触,深感党和国家领导对自主创新、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给予的高度重视。2010年上半年,在以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为主的、复旦大学主办的“总裁培训班”的课堂上,我听到了很多负有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心中的苦恼”。他们就像迷失方向的羔羊那样不知所措。于是,今后什么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一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有时候我会感到豁然开朗,有时候却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让我感到庆幸的是,自己身处复旦大学这个人文情节浓厚的环境之中,经常能够聆听到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经济学大师们的真知灼见,经常需要回答富有朝气、充满智慧的学生们所提出的各种敏锐而深刻的问题。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就是受到了大师们的独到见解的启发,也是与大批复旦青年思想碰撞后所产生的火花。我不会忘记和政府部门的高层领导、中国品牌企业的管理层干部、大批民营企业的总经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骨干等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时光。我也要衷心地感谢中国致公党中央、致公党上海市委给我提供了很多调研和参政议政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最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这对我的写作构思和问题意识形成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我还要感谢在我组织的每周三晚上的“金融、宏观经济问题学术讨论会”以及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上午的“市场走势研讨班”上,和我一起没完没了地争论并从不计较互相之间思想严厉交锋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学生,是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精神力量和真知灼见。

这本书马上就要和读者见面了,我感到非常忐忑不安,因为这本书是我最真实情感的记录。它有很多明显的瑕疵,再加上自己的造化很差,自我纠偏的能力有限,更谈不上把自己学到的精华充分地体现出来,所以,与其花大精力对博文再作精心的完善处理(事实上水平也不会提高到哪里),倒不如让它保持原有的“时间痕迹”和朴素的“直觉感”更好。

今天这本书能够以这样不成熟的“原生态”特征问世,我要由衷地感谢著名的财经媒体人、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的出版人吴晓波先生给予我的真情的鼓励和最大的支持!他不仅鼓励我在他这么知名的平台上出书,并为我创造了很多与中国一流新闻媒体作者认识和沟通的机会,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支撑中国青年才俊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而且,他还派出了王留全这位蓝狮子最精干、最负责任的编辑人才,来帮助我整理这本原本“拿不出手”的文稿。这本书的题目和文章的编排也是留全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若不是他的责任心和文化人的气质“倒逼”我付出更多一点“勤奋”的话,那么,这本书还不知道会因为我的懒散拖欠到猴年马月。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的大哥袁哲豫先生对我的关怀,他在我人生的成长经历中给了我很多实质性的帮助。他是我的“博文”的忠实读者,现在每次与我联络时都会问及这本书的写作进展,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我还要感谢我的助理帮我做了大量细致烦琐的博文收集和编排工作。另外,我也要感谢我的家人长期以来对我没有规律的写作生活给予极大的理解和精神上的支持!最后,我想把这本“原生态”的文稿献给考入名校高中为我争光的女儿。

孙立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