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财富的魅力
83925500000003

第3章 灵感属于有准备的人

同样是投资理财,不同的却是收益,如果问一个“为什么”,也许就是“灵感”的缘故。

生活在灵感塑造的世界里,我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塑造世界、改变世界、进步世界,唯有灵感。珍藏每一个闪光的灵感,只为激发我们自身无限量的创造力。多一些灵感,你也可以尊享财富人生!

张翔龙:楼顶上种出花园

张翔龙来自四川省内江地区,2004年从西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独自一人来到海南打工,受聘于一家饭店做秘书。

2005年,不甘打工生活的他拿出积蓄在海口租了个摊位卖盆栽花。

每天,他守在花摊旁,为花施施肥,浇浇水,与客人讨价还价,忙得不亦乐乎。平均下来,每个月能赚到2000多元,勉强维持生活。

2006年8月13日的早上,一位顾客一下子就向张翔龙购买了200多盆花,这是卖花以来他做成的最大一笔生意,他忍不住问:“你买这么多花派什么用场啊?”顾客告诉他:“我买回去种在我家的楼顶上,这样使周围的空气变得清新,还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呢。”

送走顾客后,张翔龙沉思起来,海口每天都在建楼,到处高楼林立,绿化却没有跟上。海口的日照时间很长,阳光很强烈,在楼顶种花,确实是一条新路子。

2007年初,张翔龙把花摊交给赋闲在家的婶婶看管,开始准备起楼顶种花的业务。他跑了一幢幢大楼,找大楼的物管商量,结果屡屡碰壁,很多人还笑话他异想天开。

此时,他的花摊生意也急剧下滑:原本一天能赚80元左右,现在每天只赚20多元钱。张翔龙检查后发现,婶婶每天都给花浇了大量的水,导致花根腐烂,花也蔫了,谁还愿意买这样的花呢?

又是两个星期过去了,张翔龙还是没有任何收获。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位市民向政府投诉,购买海口某楼盘顶楼的房子后,发现楼顶没有隔热层,晴天家里像烤炉似的。职业的敏感使他意识到,这是个好机会。

他打电话到报社问清了该市民的住址,然后上门推销业务。结果游说成功,市民李先生同意试试“楼顶种花法”,觉得这比隔热层环保、省钱、美观。

张翔龙选择了价格相对较低,生命力却很强的九里香、野菊花、太阳花等。忙了两天,他终于把几百盆不同的花种到了楼顶上。当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楼时,李先生家里比以前凉爽多了。李先生很高兴,爽快地付给张翔龙2500元的花钱和工钱。

做成了第一笔生意后,张翔龙信心大增。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他把业务的重点放在住宅楼,专门找住在最顶层的住户。那个月,他做成了8笔生意,赚了7000多元。

2007年11月的一天,张翔龙向一家四星级酒店的老总推销楼顶种花业务时,该老总很感兴趣。但当他得知张翔龙在楼顶种的花是盆栽花后,失望地说:“这样的花不好看,要是你在楼顶铺上泥土种花就好了,因为这样花更美观。”

在楼顶铺上泥土种花?

张翔龙眼睛一亮,以前他怎么没想到过这种方法?他立即拍胸脯对那老总说:“我帮你搞定。”

铺泥土种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泥土需要搬运上去,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撒了一地。忙了好几天,张翔龙终于用泥土在该酒店的楼顶种上了各种美丽的花。酒店老总看到这整齐、美观的空中花园后,非常高兴。

不久,又有房地产公司的老板找上门来,要求张翔龙在他开发的住宅楼顶上铺花园。他说:“我们公司开发的都是高档住宅楼,得让住户像住在花园里般舒服,你的楼顶种花业务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靠着“楼顶花园”,张翔龙已经收获了第一桶金。

美国乳品大王斯图·伦纳德:POP——活奶牛

美国乳品大王斯图·伦纳德经营的世界最大的乳品超级市场每星期有10万多人光顾,一周能够卖出超过95000只月形面包,年销售180万个蛋卷冰激凌、32000吨各种家禽,年销售额在5亿美元以上。

仅靠单纯的乳制品,他是如何打开销路,让货架上的东西尽快卖掉的呢?

说来也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经营秘方,斯图·伦纳德的乳品超级市场只是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能刺激顾客购买欲望的环境,也就是售点广告(POP)做得好。

第一步,伦纳德独出心裁地在超级市场门前放上了一头装扮得漂亮的活奶牛,这头奶牛头戴红帽,腰系红绸,不时地摇头摆尾向顾客致意,它可爱的模样令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乳品。

第二步,进入市场大门,前厅是一头形态逼真的塑料奶牛,胖胖圆圆栩栩如生,旁边还站着一个哼唱着民谣的牧牛机器人,让人想到在那辽阔的大草原上悠闲地唱着牧歌的牧童。

第三步,售货大厅里,两只活泼可爱的机器狗,每隔六分钟就唱一次“鬃真好吃、鬃真好吃”之类的幽默歌曲,让你也不由地想尝尝这种“真好吃”的东西。

通过三步层层递进的安排,顾客的购买欲望已经受到初步激发。

接下来还有第四步。当顾客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间漫步时,阵阵烤面包的清醇麦香,带着各种果味的浓郁奶香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

至此,恐怕就很少有人能不受诱惑了。

一个14岁少年的创业灵感

创业者:Hart Main,14岁。2010年11月在俄亥俄州的马里斯维尔开店,销售男人香味的蜡烛。

Hart Main的灵感来自他12岁的姐姐为学校慈善活动义卖蜡烛时,他嘲笑他姐姐所做的蜡烛充满“女人味”,他还说有“男人味”的蜡烛才酷。Hart Main说:“我认为,草、熏肉、木屑、皮革的味道都是男人味。”

一开始,Hart Main的姐姐认为他只是在说玩笑话,Hart Main说:“她没有想到我会真的去做一些事情。”为了证明他是认真的,Hart Main投入100美元,他的父母也投入大约200美元,但有一个条件——如果卖蜡烛的收入不够偿还,他必须用送报的收入来还父母。Hart Main的另外一个动机是,他想赚钱买自行车用于铁人三项运动。

销售男人香味蜡烛一个月后,他就买了一辆自行车。

什么是男人味?

Hart Main已开发的蜡烛味道包括锯末味、咖啡味、刚剪过的鲜草味、篝火味、熏肉味、爷爷的烟筒味、新手套味、纽约比萨味和污垢味。据Hart Main介绍,新味道的开发大多来自客户要求,也有过一些奇怪要求,比如牛粪味、牛排或肉味。

Hart Main的客户通常是成年人,男女比例平均。大多数批发订单来自私营小企业,Hart Main介绍道:“客户是各种各样的商店,包括鞋店和汽车修理店等。”

至于营销方面,“一开始,我只是走进马里斯维尔的各种商店,说我做了这些蜡烛,问他们是否有兴趣进行代销,”Hart Main说,“很多人都同意了。”

Hart Main没有花太长时间就说服了些当地以及60家全国其他地区的商店代销他的产品。他说,大多数的订单来自他的公司网站。

他已经在全美国范围内售出大约9000支蜡烛。

Hart Main之所以成功,与他家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Hart Main和他家人先从杂货店买罐头汤,并且把它们送给慈善厨房。两个星期后,他们利用回收空罐头做蜡烛容器。一开始主要是家人帮忙制作蜡烛——大豆蜡混合物,现在制作已经外包给俄亥俄州的蜡烛制造商,Hart Main负责监督制作流程。

在Hart Main的网站上销售的蜡烛零售价为9.5美元,若是批发20个以上则会有折扣价。

从秋季学校开学起,Hart Main将重心转移回学校课业,但他表示至少要把所有的订单都发货后才逐渐退出。“事情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很高兴迈出了第一步。”他说,“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创业以及做我感兴趣的事情的经验。”

曲宝营:我卖“历史”赚了50万

曲宝营,山东省费县七福庄村人。年轻时,他学了一身木匠手艺,此后便走街串巷,专以替人打造农具和家具为生。经过20多年的磨砺,曲宝营的手艺日臻成熟。2000年春,他凭着高超手艺,被当地一个家具厂聘去开发新型家具。他一边工作,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制作了大量的仿古家具及根雕,收入很是可观。

2003年麦收时节,曲宝营请假回村收庄稼。由于住在沂蒙山区,他使用的运输工具还是早已被淘汰的手推车。当他推着一车小麦回家时,在路上碰到了一位叫吕长有的上海客商。吕长有以前购买过他的根雕,这次是专门来找他打探根雕信息的。吕长有看到曲宝营仍然在使用老式的手推车,很是惊讶:“这种手推车你还用啊?”曲宝营点点头,解释说:“我种的庄稼多在半山上,不用它,粮食收割后就运不下来。虽说这玩意儿别人早当柴烧了,但我一直保存着。”

根雕没买到,吕长有有些失落,他说:“宝营,我跑了几千公里来找你,根雕没收到,你也不能让我空手而回吧?要不这样吧,你给我做一辆手推车怎样?我带回去做个纪念。”曲宝营以为他开玩笑,打着哈哈说:“行啊,你如果真要,我就给你做一辆。不过,这推车那么大,你怎么运回上海?”吕长有提出让他做辆和大车一样逼真的小车,以便于收藏。

曲宝营答应了吕长有的要求,他找来一些木料,用了两个晚上,做出了一辆长20厘米的小手推车。吕长有高兴地拿走这辆微型手推车。不久,他便从上海打来电话,说那辆手推车很受城里人喜爱,很多人看后都想托他买几辆,孩子们则成天缠着他追问有关这辆车的故事。

吕长有问曲宝营:“能不能再多做几辆小推车,我汇款购买。”听了这话,曲宝营忽然蹦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小推车深受孩子们喜爱,还能起到教育作用,我为何不专门生产呢?

打定主意后的曲宝营辞职回到了家里,开始鼓捣起来。

他妻子得知他辞职要自己做这些时,对他抱怨说:“你放着现成的钱不挣却去折腾农具,这破玩意儿能挣钱,那我们农民不早富了?”曲宝营试着向妻子解释,可无论他怎么解释,他的妻子都不能接受,最后两人甚至吵了起来。愤怒之下,曲宝营的妻子向他发出了最后通牒:“你要么回家具厂上班,要么离开家,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

妻子的相逼并没能让曲宝营改变主意,他还真的抱起一床棉被,走出了家门。

曲宝营找到村里的一个朋友,提出想租借朋友闲置的院子。朋友见他抱着一床棉被,好奇地问:“你是不是被媳妇赶出家门,要找住的地方啊?如果是,也用不着租我的院子,到我家住就行啊!”曲宝营苦笑着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并请他一定要成全自己。他的朋友对他的想法持支持态度,就免费让他使用自己闲置的院子。

曲宝营在村里叮叮当当地做起小手推车后,同村的人议论纷纷。有人说:“如果手推车能卖钱,那我家里的锄头、斗笠、爬犁……不都能做成工艺品卖钱啊!这不是异想天开吗?”一些老人也责备他放着正经事不做,置老婆孩子于不顾,偏去瞎折腾什么小农具,简直是异想天开。但不管村里人如何议论,曲宝营依然我行我素地搞起他的事业。

2004年1月,曲宝营正式拉开了制作小推车的序幕。

为了节约成本,他将平时做木匠活剩下的一些楝木下脚料当作原料,先行制作出手推车的轮子、车把和横梁等部件,然后再把这些部件组装起来。

2004年2月,他制作出10辆微型手推车。当他挑着这些玩具到县城叫卖时,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围观。“快来看啊,都来买哟!一辆小车才卖15元呢!买回家既可当工艺品,又可以给孩子讲历史啊……”他喊得眉飞色舞,可围观的人却不以为意,“我家里就有手推车啊,要教育孩子,我可以让孩子在家看真家伙!再说,这玩意儿也不能叫工艺品,我们这儿到处都是,谁稀罕啊!

曲宝营叫卖了半天,有一个小孩吵吵嚷嚷地缠着父亲要买一辆。可那位顾客拿起他的小车端详了一会儿后,又放下了。他对曲宝营说:“你瞧瞧,这么粗糙的东西能算工艺品吗?就算我愿意给孩子买一个,你也不能欺骗孩子呀!”曲宝营拿起小推车一看,发现自己做出的这些小推车果然个个木质粗糙,怎么看也不像工艺品。他这才明白自己使用的楝木都木质较粗,制作大件家具看不出来,但用在精致的手工艺品上就不行了。

曲宝营在县城叫卖了一天,连一辆推车也没有卖出去。

他回到村里,妻子立即找到了他,好言相劝说:“宝营啊,你还是回家吧,别再搞那玩意儿了。你是木匠,木匠就是做家具的命啊,那玩意儿怎么是农民做的事呢?再说,你做木匠一年还能挣些钱,可你要做这玩意儿不仅不挣钱,还会贴钱啊!”此时,家具厂的老板也找上门,劝他回厂去老老实实地工作,别再打歪主意。可曲宝营天性倔强,他认准了的事,别人再怎么劝,也不会回头。当着妻子的面,他把那些手推车付之一炬,然后说:“你别忙笑话我,我告诉你,我要是不搞出名堂来就永远不回家!”

经过反思,曲宝营认为自己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两点:一是自己选择销售的地方不对,费县作为一个小县城,很多居民的老家就在农村,小型手推车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新鲜东西;二是自己加工的这批手推车确实外表粗糙,木料需要进一步改进。找准问题后,他首先对小推车的用料做了调整,以木质细腻而有光泽的梨木取代了原来的楝木,一连制作了10辆微型小推车。再销售时,他吸取了上次在县城的教训,直接将小推车挑到了45公里外的临沂市区贩卖。

但这一次,他的运气还是不好,从早晨到中午,他在大街上转悠了半天,只有一位老人给孙子买了一辆。曲宝营纳闷了:难道自己苦心做出的微型手推车真的没市场吗?想着想着,他忽然有了触动:两次出来推销,都是孩子嚷着要买这玩意儿;孩子既然这样喜欢,何不到学校去试试呢?

当他挑着担子出现在学校门口时,那些中午放学的学生一出校门,就看见了微型小推车,一问价格才卖15元,便立即将曲宝营团团围住,争着吵着要买他的小手推车。才一眨眼工夫,他手里的9个微型手推车就被抢购一空。没买到推车的孩子还一个劲地问他:“明天还来不来?我先给钱预订。”

终于挣钱了,曲宝营高兴之余,花了100元钱给妻子买了一套新衣服,自己又买了一瓶酒,一路哼着小调回到了久别的家。曲宝营突然回到家里,可惊坏了妻子。她见丈夫一脸憔悴,衣服脏得很久没洗,却给她买回了新衣服,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

这之后,曲宝营又相继做出了几批小推车,他每次去临沂市的学校推销,都供不应求。眼看手推车的市场越来越大,他就开始动员妻子和两个儿子一起帮忙制作。

此后,曲宝营挑着小推车到学校出售,妻子和孩子就在家里制作。不过,这样运作,虽然产量提高了,但仍然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的需要。每次,只要他一去,那些学生就抢购一空。

这些推车毕竟是手工制作,既耗时费力,产量又低,一天也制作不出几辆。而且,曲宝营长期在学校火爆的销售,引起了商贩们的注意。这些精明的商贩发现他的微型小推车很有市场后,便先照价全部收购下来,然后再以三四十元的价格转卖出去。曲宝营意识到,自己的产品这样有销路,如果还局限在原始的手工生产状态,肯定做不成大生意。从此,他开始琢磨起半机械和半手工生产的模式。

经过打听,曲宝营找到临沂市电子机械研究所的工程师陈永才,请他为自己设计了一套生产微型手推车的机械。陈永才建议他购买几台车床,将所有元件的生产都实现机械化,到时只用人工进行组装就行。曲宝营采纳了陈永才的建议,投资了9万元,购买了几台小型机床和大量优质梨木,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

生产规模扩大后,曲宝营于2004年11月向当地工商部门申请注册了“沂蒙农家宝工艺品厂”,以平均每天生产200多辆手推车的速度,向市场销售。

手推车产量提高后不久,曲宝营的产品开始出现了积压现象。这时,有人建议他在媒体上做个宣传广告,好让人们都知道他这个特殊产品。但由于刚投资了9万元扩大生产规模,他没有财力在媒体上做宣传了。

想来想去,他最后决定用自己的身体去各地做活体广告。

曲宝营让妻子找出一件白色上衣,自己用笔在上面画了个手推车图案,然后穿着这件上衣,挑着10多个手推车在山东各大城市做起了活体广告来。他以这样的独特举动上街宣传,所到之处都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人们见他身上画着小推车,肩上也挑着小推车,便纷纷前来围观和购买。而颇有心计的他一见有人购买小手推车,就说他是为厂家做宣传的,只能看而不能卖,如果要买的话,就给厂家打电话,直接到工厂去购买。这一招真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他的工厂果真陆续来了大量客户。2004年11月,威海市的一位客商还特意来到他的工厂参观,并一次性订购了1000个微型手推车。曲宝营在济南做宣传时,一所小学的老师见他的手推车能作教具,便找他订购了100个……这样,曲宝营在外游走了一个月,居然售出了10000多个产品,获得了4万多元的纯收入。

后来,曲宝营又印制了名片和图片,再出门时,每当有人向他打听联系方式,他便将名片散发出去。这样不断地一边宣传,一边推销,没多久,他的知名度便迅速提高,引起了很多学校的注意。

2004年12月初,临沂市一所中学的吴校长找到曲宝营,要求订购500件手推车。他对曲宝营说:“学校购买了你的微型手推车后,应用到历史课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讲解课文《记一辆纺车》时,难以形象地描述纺车的样子,无法给学生演示,学生也就不能很形象地理解纺车纺线的情景。如果你能造出小纺车,我们将购买50辆。”

曲宝营突然豁然开朗,是啊,即将消失的农具太多了,自己应该开发出更多的微型农具,让学生们去认识。他当即表示尽快开发出来。于是回到家后,马上动手,相继开发出纺车、播种机、石磨和织布机等工具,并形成了由16个品种组成的系列产品。

这套产品问世后,立即受到了学校的欢迎。枣庄市的一所私立小学招收的都是富家子弟,这些学生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不了解历史。为了让这些孩子认识过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该校常用一些图板给孩子讲述过去,但均不能生动地吸引学生。而当他们得知曲宝营制作出全套微型农具后,便立刻找到他的工厂,购买了几套“农具”,让老师专门为学生讲解这些农具的过去,讲解面粉是如何磨制的,布料是如何纺织出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这些孩子居然一改原有的不良习惯,变得珍惜食物和衣服了。这事经媒体报道后,曲宝营的微型农具更是名声大噪。他再推销时,因为品种多了,生意更是火爆。短短几个月时间,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和郑州等地的全国30多个城市的客商便纷至沓来,订单应接不暇,举手之间,曲宝营便实现了5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之后,曲宝营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沂蒙农家宝”系列外观设计专利。

2005年1月,他又投资20多万元,买下3个农家大院,并添置了机床等生产设备。实行了规模化生产后,看到生产人员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他又雇请了50位村民,开始向正规化和机械化生产过渡。

曲宝营巧妙地将历史淘汰的农具制成工艺品,并利用其特殊的历史价值,将其卖出,既让后人记住了中国的历史,也通过“卖历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个创业故事告诉人们:致富的路千万条,改变命运的途径有多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推陈出新,适时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你才有机会把握自己的命运!曲宝营正是抓住了人们怀念历史和喜爱工艺品的心理,从而创造了自己的历史。

鲍勃·劳伦斯:别出心裁,让大象给汽车洗澡

鲍勃·劳伦斯是英国一家动物园的业务主管。

他所任职的那家动物园,因为远离闹市区,所以游客一直很稀少,劳伦斯一直在想办法改进这种状况,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但一直没有太好的办法。

有一天,他看到一对开车来的夫妇在离开动物园时,女士对丈夫抱怨道:“开这么远的车来,车身都脏了,回去还得花钱洗车……”这位女士的抱怨引起了劳伦斯的注意。他想,如果能把这些游客的自驾车都给清洗一下,不就可以招来更多的游客了吗?但转而一想,如果增加这项服务,就要增加设备和人员,那样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很可能得不偿失,于是便只好作罢。

没想到,事情在两天以后出现了转机,两天以后的一个中午,劳伦斯在园区里转悠,当他走到大象生活区的时候,看到一头大象正在戏水,只见那头象把鼻子插进水中,吸了一些水,然后便扬起鼻子,将水喷向空中,形成一道瀑布。这个情景忽然启发了劳伦斯,他想:“如果用大象来给游客洗车,不是既可以省下费用,又可以供人们观看吗?”

当天下午,他便向经理作了汇报,经理很赞成他的想法,他便安排专人对大象进行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头大象学会了洗车,看到车开过来,就把鼻子伸进水中,吸一些水,然后扬起鼻子,把贮存的水对准车身喷过去,喷湿了以后,还会用鼻子卷起一块海绵擦拭车身。

当一切都准备就绪以后,劳伦斯让人在动物园入口处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道:“凡是开车来的游客,将得到由本园大象为您免费洗车的待遇。”

人们看到这个牌子后,都感觉很好奇,就按照要求把车开到了指定的湖边,车停下来以后,那头负责洗车的大象便走过来,用鼻子吸满了水,然后为这台车做清洗工作。

看着它认真工作的样子,游客非常高兴,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件事,很多人就为了满足好奇心,从很远的城里开车来让大象给车洗澡。这样,动物园有会给车洗澡的大象这条新闻便不胫而走,动物园的名气大增,游客自然也大增,收入当然就很可观了。

都说成功需要另类的创意,但另类的创意,也需要有心人才能发现。

成功,其实并不复杂,它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创意。

金·坎普·吉列:从推销员到剃须刀王国缔造者

1855年1月5日,金·坎普·吉列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小商人的家庭里。因为父亲做的是小生意,所以很不稳定,家境时好时坏。

16岁那年,他遇到了第一个挫折。父亲的生意破产,家徒四壁,正在读书的金·坎普·吉列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被迫辍学。为了维持生计,他开始走向社会,寻找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

对于一个没有学历、没有经验的人来说,最容易找到的工作就是推销员了。金·坎普·吉列走上了推销员之路,而且一干就是24年。

推销员的工作既辛苦又不稳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他整天忙忙碌碌地为不同的公司推销着日用百货、食品、化妆品、服饰等各类物品。艰辛的推销员生涯使吉列的意志和能力受到磨练,也积累了不少营销知识和社会经验,并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金·坎普·吉列并不甘心就这样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他在寻找机会,希望能够有自己的事业!

机会并没有从天而降,而是某一天,他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产生了灵感。作为一名有经验的推销员,他每次会见客户前,总要修饰打扮一番,这是一道必经的程序。当时的剃须刀是刀身和刀柄连在一起的,既笨重,又不锋利,刮脸费时费力,稍不留神还会刮破脸。由于刀身不能更换,要使剃须刀好使一些,只有频繁地磨刀。当时磨刀有两种办法:一是送到专业磨刀店里去研磨,费时又费钱;二是在刀布上来回磨,这种办法至今还能在一些老式小理发店里见到。金·坎普·吉列不止一次地尝到剃须刀不顺手的苦处,因此在刮脸的时候,他常常会想,最好能有一种轻便、锋利、安全的剃须刀来代替这种老式剃须刀。然而,节奏紧张的推销员工作使他根本无暇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有一次,金·坎普·吉列在外地推销产品,早晨在旅馆的客房里自己剃胡须。天气太热,又急于出去找客户,勉勉强强地刮好胡须,下巴上已变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他恶狠狠地扔掉剃须刀,怨恨地说:“为什么就没有更方便、更锋利的剃须刀呢?难道男人活该要遭受这般没完没了的磨难吗?”

金·坎普·吉列的这一番怨气,倒是提醒了自己:我为什么不能来开发自己所想要的剃须刀呢?

一次推销经历给了他一个启示。那时他刚好去推销一家工厂生产的新型瓶塞。这种小小的瓶塞样子很不起眼,价钱也比较低,但很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十分畅销。金·坎普·吉列的推销工作做得很卖力,成绩相当突出,受到老板的赏识。

金·坎普·吉列有点好奇地问老板:“这种并不起眼的瓶塞为什么会这样好销呢?”老板笑眯眯地告诉他:“这种新型瓶塞是‘用完即扔’的一次性产品,消耗得快,自然也卖得快。由于它价格便宜,人们重复购买也觉得能够承受。”这位老板无意中透露的“生意经”使金·坎普·吉列受到强大的心理冲击:既然“用完即扔”的产品如此受消费者欢迎,为什么自己不能设计一种这样的产品来赚钱呢?没准这就是自己的事业起点!

金·坎普·吉列并不是一个空想家,而是个敢想敢干的人。他立即买来锉刀、夹钳、薄钢片等工具和材料,关起门来细心地研究和构思。他想,代替刀身的薄刀片可以“用完即扔”,但刀片必须能和刀柄分开。这样,刀片钝了可以更换,刀柄可以反复使用,剃须刀的成本也会降低,用户才不会有重复购买的心理障碍。这确实是一个成功的构想。

于是,金·坎普·吉列把刀柄设计成圆形,上方留有凹槽,从而能用螺丝把刀片固定。刀片用超薄型钢片制作,并夹在两块薄金属片中间,露出刀刃,使用时刀刃与脸部始终可形成固定的角度。这样,既能方便地刮掉脸部和下巴上任何部位的胡须,又不容易刮破脸。确定设计方案后,吉列请专业人员制作出样品,虽然使用效果不算太理想,但与传统剃须刀相比,无论是锋利程度还是安全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就在金·坎普·吉列把设想变成设计,信心十足,期望其新产品能更加完美时,他的行为却成为朋友取笑的话柄。他对此耿耿于怀,于是又去请教那些机械和工具的专家和学者时,他们也认为他的新产品设想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应当立即放弃。

但金·坎普·吉列坚持自己的想法,同时他也需要有人提供启动资金。他在四处寻找合作人。好的创意终究是有人赏识的,1901年,金·坎普·吉列的好友将这个设想告诉了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机械工程师尼克逊,尼克逊对此很感兴趣。数周后,尼克逊成为金·坎普·吉列的合伙人。为了筹措所必需的5000美元生产设备费用,公司的名称改为美国安全刮胡刀公司(后来改名为吉列安全刮胡刀公司)。

其实,金·坎普·吉列并没有发明安全剃须刀。早在19世纪末期的几十年中,有许多安全剃须刀都有专利,但它们都是极其昂贵的,只有贵族才能使用。也有发明者设计成一种自行操作的“安全剃须刀”,然而却卖不出去。原因很简单,去理发店只花10美分,而最便宜的安全剃须刀却花5美元——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大数目,因为1美元就是高工资者一天的薪水。

金·坎普·吉列的安全剃须刀并不比其他剃须刀好,而且生产成本也更高。但是吉列剃须刀并不“出售”剃须刀,他出售的是5美分的吉列专利刀片,由于一个刀片可以使用6~7次,因此每刮一次脸所花的钱不足1美分,只是去理发店所花费用的1/10。因为剃须刀和刀片分离,新刀片瞬间就可装上,省时省力,刮时不但不会伤及皮肤,而且舒适无比,所以消费者才会愿意花钱去买。

他靠的是一种创意,一种灵感,所以才会有了方便和安全的吉列剃须刀。

金·坎普·吉列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认为必定会引起消费者极大的热情,产品必定供不应求,财源必定滚滚而来。然而,事实给了过于乐观的金·坎普·吉列当头一棒:新产品上市后竟然滞销!1903年全年的销售记录是:刀架51个,刀片168片。

但金·坎普·吉列没有就此放弃,多年的推销经验告诉他,坚持才是胜利!他开始总结教训,一方面在刀片上下功夫,一方面开始利用广告攻势。

金·坎普·吉列选择几个闹市区设立了几个大标牌,将画卷贴在标牌上,这比直接在标牌上画要省事、省钱。标牌画上主要有这样一些创意:

一对情人相拥在一起,女士指着男士的满脸胡须,一副讨厌的神态;男士表情尴尬地用眼睛盯着不远处的吉列安全剃须刀。

几个男士在不同时刻、不同地点,悠闲自在地刮胡须,手上用的是吉列安全剃须刀。

这个广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与此同时,金·坎普·吉列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体,选择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报纸和杂志大做广告。他拟定了诱惑力很强的广告词:“新型刀片瞬间就可装换,使用时不仅会保护您的皮肤,还会带给您美妙舒适的感觉。”“您想干净卫生、安全轻松地剃去您的胡须吗?您想节省时间和金钱吗?为什么不去试一试新型刀片呢?”此外,吉列还反复介绍并演示新型刀片的质量和优点,他向顾客做出承诺:每片刀片至少可使用10~40次。这使不少顾客动了心,愿意掏钱购买质优价廉的吉列刀片。

就在吉列刀片生意逐渐好转的时候,一战爆发了,这次战争给吉列刀片带来了好运。

战争开始时,美国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政策,并同时与交战双方做生意。对外贸易的增长大大刺激了美国的国内生产,在这有利的形势下,吉列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下降,而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从而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1917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美国向德国宣战,并派兵进入欧洲战场。一次偶然的机会,吉列从报纸上刊登的新闻照片上,看见大胡子士兵在前线的照片,灵机一动,以成本价格向军需品采购部门供应安全剃须刀,美其名曰:“优待前方将士”,立即受到了生活艰苦的大兵们的欢迎。

于是,吉列的安全剃须刀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每一个士兵的背包里。这项举措不仅大规模地增加了公司产品的销售量,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固定和潜在的消费群体。这些士兵在部队里用惯了吉列的安全剃须刀后,一定也会把这种消费习惯带回家中,成为吉列公司长期和固定的顾客。他们还可能会影响周围的人,会让使用安全剃须刀的人越来越多。

战争结束后,几十万名复员的盟国士兵带着老头牌刀架和刀片,分散到世界各地,广为宣传,产生了强大的广告效果。1917年吉列保安剃须刀共销售了1.3亿只刀片,是吉列公司初创那一年(1903年)70支的近80万倍,市场占有率80%,有44家海外分公司。“吉列”刀片名扬四海,金·坎普·吉列按照他预期计划,建立了一个世界性的“剃须刀王国”。

1931年,77岁的金·坎普·吉列因病逝世,但他的事业依然由他的继承者们继续拓展着,他不断创新的精神被他们继承着。这时,他的资产已经达到6000万美元,分公司已开到欧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他的继承者按照吉列在世时的方针:把业务拓展的目标瞄准全世界每一个有男人的角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虽然金·吉列已经去世,但吉列公司仍沿用老吉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做法,以“劳军”的名义,把数量巨大的保安剃须刀作为军用品供应美军,随美军走遍世界各地。由此,吉列公司获得了战后的巨大发展。

吉列公司并未就此止步,在世界经营剃须刀片的企业日益增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吉列公司为保护自己的优势地位,坚持产品创新的决策,于1959年推出了新产品——超级蓝色刀片,称为蓝色吉列。这款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连续创下了吉列历史上销售新纪录。1962年销售收入达到2.76亿美元,利润率达到了16.4%,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吉列公司以高达40%的投资收益率在当时的500家大企业中名列榜首。

直到今天,吉列依然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它已经不单单生产剃须刀,而是个人家庭用品系列,不论男女,无分老幼,但作为吉列的最重要产品,剃须刀带来的赢利是无法估算的。

马鹏远:零成本创业做什么

2010年3月的某天,马鹏远在坐公交车去市里的路上,下车前听到了“XXX冰箱提醒您慧谷时空到了”。这是山东省临沂市的公交报站语音广告,他凭着对新事物的发掘精神和对媒体的敏感,他把这种广告形式记在了脑海里。

马鹏远去一个朋友的广告公司拜访时,在搭乘电梯时,轿厢里静悄悄的。即使到了下电梯的楼层,电梯开门时也没有语音提示。这时,他突然想到了公交报站语音广告的表现形式。如果在到了19楼时,电梯里面提醒乘客“XXX冰箱提醒您19楼到了”这种广告形式不很好吗?

他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和拜访的这个广告公司的朋友一说,两人都觉得值得好好推敲研究下。于是,两个人便展开了市场调研,一方面看城市里面具有这种报层功能的电梯数量占总电梯数量的比例,另一方看市场上有没有电梯语音报站广告机。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结果出来了,具有这种报站功能的电梯数量在本地(临沂市)较少,而电梯语音报站广告机在网站上还真有一家,于是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先进了两台样机。

样机在马鹏远他们汇出款项5天后发来了,测试的结果还真如他们想的那样,可以做电梯报站广告。可是怎么安装呢?他们又犯了难,于是他们和供货商联系,让他们派工程师给安装设备(所有路费、吃住都由他们承担)。并且他们要对方来时再带来10台这样广告机。10天过去了,20天过去,供货商的工程师迟迟不来。他们三天两头地打电话催促,终于在他们催促下,供货商公司的安装人员坐了火车到来了,他们开车到枣庄把这位神秘的“工程师”接到了临沂,并安排“工程师”在宾馆住下。

第二天,他们和“工程师”一起吃了早饭后,便陪同“工程师”开始了设备安装。结果“工程师”安装了一天,竟然一台也没安装上。

第三天,依旧如此,“工程师”也没了劲头,又是打电话请示总部总工程师,但是安装结果还是一塌糊涂。

接连三天,最后这个“工程师”也没办法了,只得说要回总公司。

最后没办法,马鹏远和他的朋友把这个“工程师”送到了车站,又给他买了火车票送走了。

美丽的电梯语音广告到此是否就画上了句号呢?

马鹏远和他的朋友却不这么认为,他们相信如果这个市场没有电梯语音广告的设备,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种设备根本没有市场,一种是市场存在,这个细分的广告领域的研发还有些滞后。在进行了2个多月的调研后,他们否定了第一种可能。既然有这个市场需求,市场还没这种设备,为什么我们不能找合作单位共同研发这个设备呢?

于是,在2010年6月份他们把构思的想法和设备要实现的功能,找了一个做电梯配套近10年的厂商进行了合作。

合作伊始也颇费周折,市场上当时只有电梯报站器,并且还需要接入电梯信号,更麻烦的是他们的内容是一次写入的。怎么办?

第一步需要解决电梯报站广告机的存储介质和独立获取信号的问题,于是他们和选定的合作厂商反复沟通,直到几个月后,厂家才拿出了第一台具有SD卡模块和独立电梯感应系统电梯报站广告机。这时,马鹏远他们进行了两步走,一是进行电梯报站广告机的专利申请,二是又进了几十台设备进行安装和测试。

由于这种电梯报站广告机具备报站功能,并且在上下行期间伴有轻柔的音乐,所以和物业谈判较为顺利。经过安装和测试,这种电梯报站广告机无论是安全性、兼容性还是稳定性都完全达标。

第三代电梯报站广告机在内容更换模块上进行了升级,把音控模块和内容更换模块从主机上独立开来,使得广告运营商更加便捷地更换广告内容。

着眼未来,马鹏远和他的合作伙伴秉承广告和公益并行,科技与服务并重的思路,以创新为先导,大步向前。他们希望有一天,产品能够在中国各地遍地开花,既能给电梯乘客带来温馨提示,也能给广告公司带来更大的收益。

科尔斯·威尔逊:从“汽车旅馆”缔造者到“假日旅店大王”

美国“假日旅店大王”科尔斯·威尔逊在世界上拥有“假日旅店”(包括饭店)达3000家之多,他个人拥有的财产在3亿美元以上,成为有名的巨富之一。

科尔斯·威尔逊原来从事过好几种职业,收入也一直不错,但他一直想创办一种新兴的行业。他认为只有新兴的行业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952年的一天,科尔斯·威尔逊到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出差。傍晚,他来到一家旅馆投宿。走进旅馆内,只见墙壁的油漆已剥离,地板上还有蟑螂在爬行。酷爱清洁的科尔斯·威尔逊打算再换一家条件好一些的旅馆,于是他走出这家旅馆。可第二家旅馆和第一家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接连走了四家旅馆,情况大同小异,没办法,他只好在第四家旅馆住下来。他放下旅行袋,想要洗个热水澡,可服务员却冷着脸说:“这里又不是您的家,怎么会有热水澡可洗呢!”当科尔斯·威尔逊问有没有夜宵可吃时,服务员冷冷地看了他一眼,丢下一句“没有,从来没有”就走开了,又累又饿的科尔斯·威尔逊只能从旅行包里拿出一块又凉又硬的三明治吃了起来。

想着自己刚刚走过的四家旅馆,科尔斯·威尔逊的脑海里忽然涌出了一个想法:在美国的确有不少条件优越的大旅馆、大饭店,但那只是富人们去的地方,普通人是住不起的,而适合他们住的旅馆却又大多环境极差。我何不开设一家适合工薪阶层住的旅馆,好好经营,做到清洁卫生、舒适方便。当时美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很快,他预测到:“汽车化社会”即将到来,可以创办一种新型的旅馆——“汽车旅馆”,专门为汽车司机服务。

1952年冬,科尔斯·威尔逊在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开办了第一家“汽车旅馆”。这家旅馆房租低廉、窗明几净,卫生条件是一流的,而且所有的服务员都经过专门培训,能够做到优质的服务。另外还提供种类繁多、美味可口的食品,使顾客能以最普通的价位进餐。为了方便司机朋友,旅馆还专门建有停车场,在显眼处还摆放着供司机免费阅读的各地交通地图。驾驶汽车的人们来到这家“汽车旅馆”住宿,就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样,能体会到一种亲切友善的温馨氛围。因此这家旅馆从开业那天起,生意就十分兴隆。仅仅三年的工夫,科尔斯·威尔逊就陆续在美国各地开设了数百家这样的汽车旅馆,形成了庞大的连锁组织。

20世纪50年代后期,旅游业在欧洲各地迅速兴起,每年都有数以百万的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美国观光。在一次旅游当中,看到来来往往操着世界各地口音的旅游者,科尔斯·威尔逊又决定创办“假日旅店”,为国外游客服务。他四处寻找兴建这种旅店的地皮或采用专利权方式组织连锁旅社,大力扩展业务。“假日旅社”仍然是以清洁、方便、价廉、服务周到为经营宗旨,为方便游客,旅馆内专门设有“犬屋”,给喜欢带宠物的游客提供服务。另外还经营世界各地的特色食品,供各国游客享用,旅店还聘用了懂外语的服务人员,以便能及时和旅客沟通,更好地为旅客服务。由于经营有方,威尔逊的“假日旅店”仅在美国就有1546家之多。威尔逊成了名副其实的旅馆大王。

赫尔姆特·米勒的“车轮快餐店”

美国一个名叫赫尔姆特·米勒的青年,想用靠打工赚的一些钱做点儿事情。赫尔姆特·米勒的叔叔是一家饭店的老板,建议他也从事饭店业务,因为在叔叔看来餐饮业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

赫尔姆特·米勒接受了叔叔的建议,开始着手做从事餐饮业的第一步——寻找一个合适的店面。若找不到好的门面,地点不好,就招不来顾客,生意就不可能好。米勒一连十几天早出晚归,四处去寻找适合开餐馆的店面,但是都无功而返。在这十几天里,他注意到:整个纽约各种中高低档饭店林立,即使他能找到合适的店面开一家饭店,但在所面临的餐饮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他的饭店无论如何也无法与那些品牌老、多功能的大饭店相抗衡。

同时他也注意到:在纽约的许多工地上是没有食堂的,工人们要到很远的地方买饭来吃,很不方便。权衡再三后,赫尔姆特·米勒决定开一间“车轮快餐店”,专门为那些在野外工作或旅游的人服务。他买了一辆二手的三轮货车,购置了大量的保温和冷藏的器具,将制作好的各种食物及饮料运送到各个工地、旅游点销售。

为了迅速占领这个尚未有其他人进入的餐饮市场特殊区域,他在报纸上登出广告,接受各种野外工作或旅游的食品订购,无论多远多偏,保证按时送到。那些在野外进行测量、影视拍摄、基建装修、道路工程抢修人员,只要来个电话预约,即可在约定时间收到送来的食品。很多人喜欢周末全家开车到郊外度假,他们也喜欢订购各种能送到现场的食品。由于这种“车轮快餐店”抓住了野外市场的饮食需求点,填补了市场空白,他的“车轮快餐店”生意十分兴隆。赫尔姆特·米勒自然也赚了大钱。

赚了大钱的赫尔姆特·米勒也自然将自己的二手三轮货车更新换代为四轮货车,甚至他还能提供直升飞机送餐业务。与此同时,他的店还附带出售野外需要的一些生活用品,这样一来,赫尔姆特·米勒的生意越做越大。随着业务的发展,米勒的“车轮快餐店”在全美各地开了许多连锁经营店,米勒成了美国餐饮业的佼佼者。

托马斯·亚当斯:缔造口香糖

1850年,墨西哥同美国在德克萨斯州交战。安东尼奥·洛佩斯·圣阿纳将军率墨西哥军队作战。最后墨西哥战败,安东尼奥·洛佩斯·圣阿纳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迁移到美国纽约居住,他随身带去了大量的树胶。几千年来,墨西哥人一直有咀嚼树胶的习惯(一种从树干中提取的胶状物质)。

一位名叫托马斯·亚当斯的美国发明家听说安东尼奥·洛佩斯·圣阿纳将军那里有一种特殊的树胶,于是,亚当斯从安东尼奥·洛佩斯·圣阿纳手里买了一些树胶,他原打算用这些树胶制作橡皮擦,然后进行批量生产,投放到市场上。但由于这种树胶粘性太强不易成型,做橡皮擦不太适合,所以实验失败了。托马斯·亚当斯是一个非常有商业头脑的发明家,他了解到墨西哥及很多土著居民都有咀嚼树胶的习惯,据说这种东西不仅能清洁口腔,去除异味,还有健齿护牙的功效。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托马斯·亚当斯决定亲自一试。他咀嚼了这种树胶一段时间后,断定这种树胶果然有清洁口腔和健齿的作用。为了保险起见,他又把树胶拿给做医生的表兄迈克鉴定,迈克的鉴定结果和亚当斯的试验结果一样。

新的创业计划在托马斯·亚当斯心里随即有了雏形。

1871年,托马斯·亚当斯成功地制作并出售了首批以这种树胶为主要原料的口香糖球。对这种新产品,很多人都是抱着新奇的心理去购买,用过之后,都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这种清新爽口的新产品。

为了方便人们携带和使用,19世纪90年代,托马斯·亚当斯首次制作出了今天众所周知的口香糖。他把口香糖制成条形,并加进特殊的香料,再用特殊的食品纸包装好。投入市场后,这种口香糖销量猛增,成了深受美国人喜欢的一种日用消费品。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发现口香糖能使士兵生津止渴,健齿护牙,于是每天都给士兵发口香糖。在欧洲作战的美国士兵常将口香糖送给当地人,一传十,十传百,口香糖就这样开始在欧洲流行起来,并迅速传往世界各地,时至今日,口香糖在世界各地已经无所不在了。

沃尔特·迪斯尼的米老鼠

迪斯尼的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它是世界娱乐业的杰出象征。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这些可爱的形象,曾给无数人带来欢愉和快乐!那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迪斯尼乐园,更是许多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它的创造者就是沃尔特·迪斯尼。

沃尔特·迪斯尼从小就有绘画天赋,尤其对漫画情有独钟,他喜欢漫画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他的漫画既活泼又幽默,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学生时代就被冠以“小漫画家”的美誉。

成年以后,他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组建了一个“欢笑卡通公司”,通过“卡通片”打造自己的天下。创业初期,卡通片题材只限于改编一些原有的传统故事,如《灰姑娘》《爱丽斯漫游仙境》等。沃尔特·迪斯尼认为要想在卡通片市场有所作为,一定要推陈出新,创造出全新的卡通形象,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为了创造新的卡通形象,他常常手拿画笔,坐在书桌旁冥思苦想,草稿不断地被扔进废纸篓,但一直设计不出满意的卡通形象。于是他决定走出去,到外面寻找创作灵感。

仲夏的一天,听说加州要举办儿童玩具展销会,沃尔特·迪斯尼特意坐火车赶往加州,希望从那里能获得一些启示。

夏日的骄阳,透过玻璃窗洒满了整个车厢,乘客们昏昏欲睡,沃尔特·迪斯尼看了一会儿书,也有些困意了。不知不觉也闭上了眼睛,这时在他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绿草茵茵的牧场,天空蓝蓝的,青青的草地上溪水环绕,真是世外桃源般美丽和安宁。这时,一只灰色酷似老鼠的小动物跃入眼帘,它在沃尔特·迪斯尼眼前又蹦又跳,满脸笑意,显得机灵又顽皮。沃尔特·迪斯尼想靠近它,它却“噌噌”地跳到了别处,一边还不时地回头东张西望,好像在对沃尔特·迪斯尼说:“来呀,来呀,快来追我呀!”不一会儿,它又笑眯眯地蹦到沃尔特·迪斯尼跟前,它好像很喜欢和沃尔特·迪斯尼玩耍。这时,哐地一声,火车的临时刹车声使沃尔特·迪斯尼睁开眼睛。他这才知道是个梦,想到梦中那只活泼可爱的老鼠形象,他马上来了灵感。沃尔特·迪斯尼立即拿起画笔,在纸上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只可爱的老鼠形象就跃然纸上。望着这只神气活现的小老鼠,沃尔特·迪斯尼想到,若将这只老鼠作为新的卡通形象,一定会大受欢迎!

终于创造出了自己梦想中的卡通形象,沃尔特·迪斯尼欣喜不已!后来,沃尔特·迪斯尼将这只老鼠取名为米老鼠。

果然不出沃尔特·迪斯尼所料,以米老鼠为主角拍摄的系列卡通片一上映,就在全美国引起了轰动,各大影院人头攒动,票房收入一路升高。沃尔特·迪斯尼一夜之间成了妇孺皆知的名人,沃尔特·迪斯尼的事业由此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米老鼠活泼可爱、勇敢善良,不但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无数成年人也为之痴迷。一时间,米老鼠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直到今天,巨幅的米老鼠宣传画在城镇乡村也是随处可见,这个无比可爱又聪明顽皮的小动物已经成为了文艺宝库中经典的艺术形象。

丁宁:因偶遇的灵感而成功

丁宁的创业灵感来源于一次“偶遇”。小巧可爱的小葫芦,让他的工作室变得拥挤了许多。一把电烙铁,没底稿,没颜料,伴着一次次灼烧,缕缕青烟升起,一只蝙蝠渐渐清晰,“宝葫芦的秘密”手创工作室就这样走入了正轨。在制造的同时他还进行买卖,读大三时就已经是两家店铺的老板了。

缘分往往就在一次不经意的回眸。2007年,为全国美术统考准备的丁宁去杭州上了一段时间的补习班。课余在杭城街头闲逛,丁宁瞥见了一位正在摆摊出售葫芦烫画的民间艺人。丁宁一下就迷上了。“我就赖在老艺人身边不走了。”丁宁腼腆地说。经不住他的软磨硬泡,摆摊艺人就送给他一包葫芦种子。

回到小港家中后,他就把种子种在自家小院里。葫芦还真能长,最后竟然收了满满一箱子的葫芦。

有了作画材料,丁宁反倒发了愁。自己只看过别人在葫芦上烫画,却从未尝试,连个师傅都没有,该咋办呢?最终丁宁决定从网络上找相关的视频来自学。

一把普通的电烙铁,外加满满一箱的葫芦,这就是丁宁手中的全部装备了。除了观摩别人的创作视频,丁宁还用铅笔在葫芦上先打好底稿,再“依样画葫芦”。一开始,丁宁掌握不好“火候”,经常把葫芦烫坏,在烫坏了几百只葫芦之后,他终于熟练掌握了烫画技术。

2008年江北慈城一次写生,丁宁巧遇一场手工爱好者参加的手创市集。看到琳琅满目的手工作品,丁宁心中一动,自己的葫芦烫画不也是一种原创的手工作品么?

欣喜的丁宁立即报名参加了第二次手创市集。这一次,丁宁和他的葫芦真是大出风头,受到了各路手工爱好者的热捧。有了成功经历,丁宁也逐渐意识到画葫芦不仅是一个爱好,或许还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呢。

2008年12月,丁宁在江北区慈城镇的天工之城园区内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手创工作室,取名就叫“宝葫芦的秘密”。

丁宁只是一个普通在校大学生,虽然家里支持他的想法,却很难在经济上给他过多支持。丁宁说他创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启动资金,天工之城三年免租政策推了自己一把,小店也在这个平台慢慢地积累了人气,有了较为固定的客源。

“葫芦烫画只是一种形式,它所承载的创意才是顾客真正喜欢的。”开了一年多的小店,丁宁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多的认识,他说,只有不断提高烫画的附加值才能全方位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为秉承这样的理念,丁宁从创作单纯的葫芦烫画发展到葫芦雕刻、葫芦彩绘。除了不断拓展绘画内容,他还尝试着制作出更为鲜活的艺术品,如葫芦娃、不倒翁、机器猫等小摆件,将葫芦特有的形状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今,深受小朋友喜爱的机器猫已经成为手创工作室的拳头产品。

尽管还没毕业,丁宁却有了长远打算。“目前除了在慈城的工作室,我还在镇海郑氏十七房的店铺寄卖自己的作品,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有近2000元的纯收入。”丁宁说,葫芦烫画的成本并不高,最大的价值来源于创意,而好的创意需要更多的知识来支撑。毕业之后,希望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能与葫芦烫画这一爱好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