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负责全面的改革工作,他选派了一批精明干练的按察使去各路检查官吏善恶。如果按察使报告哪个官员不合格,经核查属实就毫不留情地免职,枢密副使富弼见范仲淹毫不留情地罢免了一个又一个官员,不免有点担心,从旁劝止说:“您一笔勾掉很容易,但是这一笔之下可要使他一家人痛哭呀!”范仲淹听了,用笔点着贪官的名字愤慨地说:“一家人哭总比一路人哭要好吧!”
在范仲淹的严格考核下,一大批贪官污吏被除名,很多有才能的官员被提拔上来,官府办事效能提高了,暮气沉沉的北宋王朝开始有了起色。但是,这场改革直接触犯了封建腐朽势力,限制了大官僚的特权,因此这些人对范仲淹的新政恨之入骨,于是这伙人集结在一起攻击新政。
曾做过西北统帅的夏辣,是个诡计多端的家伙,由于贪污横行被免职,他恼羞成怒,蓄意报复。他到处张扬,诬陷改革派阴谋另立皇帝。于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仁宗对这件事也产生了怀疑,同时看到反对革新的势力这么强大,他开始动摇了,最后彻底失去了改革的信心。一年前慷慨激昂、想励精图治的仁宗终于在守旧派的压力下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解除了范仲淹参知政事的职务,将他贬至邓州(今河南邓县),并将富弼、欧阳修等革新派都相继逐出朝廷。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了,但这次新政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范仲淹贬到邓州后,身体很不好,这时,他昔日好友滕子京从岳州(今湖南岳阳)来信,请他为重新修缮的岳阳楼作一篇记。范仲淹为了激励被贬的朋友们,便一口答应了好友的请求,于是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范仲淹用洗炼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同时借景抒情,劝勉失意志士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尤其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也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范仲淹的思想和行动,赢得了后世人的敬仰。
后来范仲淹又辗转在青州、杭州为官。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范仲淹在徐州病逝,享年64岁。他逝世的噩耗传到各地,人们深为叹息,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哀悼,斋戒了三天才散去。历代仁人志士也纷纷以范仲淹为楷模,学习和效法他。直到今天,范仲淹的精神和思想仍闪耀着奋发向上的思想光辉,仍有着积极进步的意义。
感悟做人智慧
一个人,如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处境之下,都能够保持自己高风亮节的品德,不为权势地位所诱惑或束缚,那么,这个人的精神,就可以永垂青史。
8.无名无位其乐最真
【原文】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释义】许多人都认为取得名誉和官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而这些人却不明白没有名誉和官位,人生的乐趣是最真实不过的了;许多人都认为饥饿寒冷的滋味是人生最为痛苦难耐的事,而这些人却不知道,不愁衣食的达贵显贵对功名利禄的各种患得患失的欲望,才是一种最为痛苦的精神折磨。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的这句话可谓是他一生的写照。在没有辅佐刘备之前,他高卧隆中,每日也就是看书种田,日子过得怡然自得。做了刘备的首席谋士以后,联吴抗曹让曹操数十万大军在谈笑间灰飞烟灭;收服孟获,解决了蜀汉的后顾之忧;进而帮助刘备与曹操、孙权周旋,最终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如果没有诸葛亮,很难想象蜀汉乃至刘备是个什么样子。诸葛亮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不为私利,一心为国,他事无大小都亲历亲为,为蜀汉的建立呕心沥血,惟独没有考虑过他自己,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古至今,淡泊名利的人还有很多,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就是其中一个。陶渊明性情恬静,不爱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他爱好读书,有很深的文字功底,每当看书有了心得体会,就会兴奋得手舞足蹈。
陶渊明家境贫寒,屋子空有四壁,连遮风蔽雨都成问题,身上粗布短衣,破烂不堪,经常缺吃少喝,他却安然自得,常写些文章自寻乐趣,以展示自己的志向,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
陶渊明第一次做官时,去了一个州做祭酒,可是他受不了官场的束缚,没几天,就自动离职回家了。不久,州里招募他做主簿,他觉得不自由,也就没有去。他只是自耕自种,供给自家生活。
第二次,他被委派做了个小县令,这属于那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官,没有什么压力,所以他很愉快地答应了。他吩咐属下在官府的田里全都种上秫稻,可是妻子却坚持种粳稻,于是他就想了一个折衷的办法,一半种秫稻,一半种粳稻。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天上边派官员来视察,属下官员告诉他,应当整冠束带、衣帽整齐地去拜见。陶渊明于是长叹一声说:“我不能为五斗米的薪俸弯腰拜迎乡里小人。”于是辞职挂印而去。
陶渊明淡泊名利、法度自然的心性,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度早已传为千古佳话,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情趣更是自然恬适,成为众多淡泊名利者的生活写照。
克制自己得利之心,懂得放弃一些东西,因为有所弃才有所获。有了淡泊名利的心,才能胜不骄败不馁,在事物的成败面前保持一种平和坦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才能不计较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凡尘中的功利、名誉所左右,让自己的人生回到自然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真正的充实和自由。
感悟做人智慧
《老子》十二章中曾这样写道:斑斓的色彩会让人眼花缭乱,嘈杂的声音会阻碍人的听觉,美味佳肴会使人舌不知味,驰马打猎使人心中发狂,贵重稀有的物品诱惑人们去偷去抢。所以,高尚的人只求安饱而不逐声色,拒绝物质的诱惑而保持内心平静的生活。
一些只知拼命攒积财富,身心都沉浸在追逐名利财富中的人,心灵会非常的空虚和不安,因为总是追逐这些外物的东西,就会丧失人的本性,从而使人的精神匮乏,所以,人们要本着“去留无意,任天空云卷云舒;宠辱不惊,看窗外花开花落”的淡泊心志,才可以在人世间收放自如,也才能够获得心灵的真正平静,找到真正的快乐。
9.不希利禄不畏仕危
【原文】我不希荣,何忧乎利禄之香饵;我不竞进,何畏乎仕宦之危机。
【释义】如果我不想要荣华富贵,怎么会担心别人用名利作饵来引诱我呢?如果我不想和别人一争高下,怎么会畏惧官场中潜伏的各种危机呢?
一次,孟子本来已经决定去见齐王,正打算出发,凑巧碰上齐王派人捎话,说是自己不能外出吹风,因为自己的感冒很严重,因此特意派人来请孟子到王宫里去见他。
孟子听了觉得很不高兴,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轻视,于是就对派来的人说:“真是很不幸,我也生病了,所以也不方便去见他。”
但是一到第二天,孟子便决定去东郭大夫家吊丧,他的学生公孙丑连忙拦住他说:“先生昨天故意托病不去见齐王,今天却去吊丧。齐王知道了会对你不满的。”
孟子说:“昨天已经过去了,今天是崭新的一天,谁说昨天生病今天就不能好了,既然我今天病好了,我就有权利做我想做的事情。”
孟子刚走,齐王便派人来探病,孟子的弟弟孟仲子怕齐王知道事情的真相,会怪罪于自己的哥哥,就应付差役说:“昨天他因为生病故而没有奉命去见大王,今天感觉病情已经好转,就去上朝了,也不知道他现在到了没有。”
齐王的人一走,孟仲子便派家丁去路上拦截孟子,让他赶紧去见齐王,不要直接回家。
孟子听后拂袖就走了,到朋友景丑家去过夜了。
景丑问孟子:“齐王召见你,你不去,这是不是太过分了,对他也太不恭敬了,况且这也有违礼法啊。”
孟子说:“哎,你这样说就错了,晋国和楚国的财富我是不能赶上,但他们拥有财富是他们的事,那不能阻挡我拥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义,根本是互不相干的事,即使我们的地位比他低也没有必要去趋奉他?天下公认的最宝贵的三件东西就是爵位、年龄、道德,齐王怎么能因为他高高在上的爵位便轻视我的年龄和道德呢?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没有必要去奉承他,因为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同他相交的,否则就是贬低我们自己,我既不为权又不为利,为什么一定要贬低自己的身份去见他呢?”
庄子历来鄙视富贵功名,在《庄子见惠施》中就有一个辛辣地嘲笑那些追名逐利者的故事:
惠施任梁惠王的宰相,庄子去拜访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是想取代你为宰相。”惠子听了惶惶不安,派人搜查庄子达三天三夜之久。
庄子去看惠子,对他说:“你知道南方有只名叫鹓鹞的鸟吗?鹓鹞从北海飞到南海,一路上,不是梧桐不栖,不是竹实不吃,不是甘泉不饮,有一只猫头鹰找到一只腐鼠,正好鹓鹞飞过,它害怕鹓鹞来争,仰头大喊一声,你难道也为相位来吓唬我吗?”
庄子以鸾凤一类的鸟自喻,以鹓鹞饮醴泉、栖梧桐来比喻自己高洁清白的品格,而世俗认为显赫的宰相地位,在庄子的眼里只不过是一只死掉的臭老鼠。
感悟做人智慧
自古就有“善泳者死于溺,玩火者必自焚”,“香饵之下必有死鱼”的说法。因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官场中,都充满陷阱和荆棘,因此如果不想掉入陷阱,踏到荆棘之中,那就不要把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看得过重。这样,就不会有投机钻营、阿谀奉承,而是无所畏惧,权势也就不再充满诱惑,而陷阱也不再是陷阱。
10.欲有尊卑贪无二致
【原文】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飧,位分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释义】看中道义节操的人,可以把千乘兵车的大国让给别人;而贪得无厌的人,一文钱也不会让与别人。如此看来,人的品德的确有天壤之别,然而,如果一个看中道义的人喜欢沽名钓誉,而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喜爱钱财,这两者在行为上没有任何区别。一个帝王治理国家,和一个乞丐乞讨一日三餐,从地位来看,确有天地之别,然而,在皇帝冥思苦想国家大事和乞丐哀声乞讨时,他们的艰苦情形有什么差别呢?
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是王莽的父亲王曼的异母姐姐,王曼共有七八个兄弟,都封了侯,只有他因为死得早没有封侯,所以王莽比起叔、伯家的孩子,从小就显得非常寒酸,因此,他少年就立下大志,一定要位极人臣。
于是,他发愤读书,勤学多问,生活上,他勤俭节约,而且不和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交往,专门与京城中饱读诗书的名人结交,他与这些人在一起时,表现得谦恭有礼、温文尔雅。所以,他在京城中名声很好。
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为了爬上高位,他想方设法讨好他做大司马的伯父王凤。在一次王凤生病期间,他精心伺候,请医把脉,煎药喂饭,衣不解带地守在病榻前,昼夜服侍,照顾得无微不至。王凤被其诚心所打动,在临死前,特地向皇太后交托好好照顾王莽,王莽因此而得到“射声校尉”之职。就这样,王莽达成了自己初步的愿望,但是他的目的还不仅仅于此,在王凤死后,王莽开始对他另外的几位叔、伯更加尊敬,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忠厚老实,勤劳俭朴。
终于,他的另一位伯父王商被他的表象所打动,心想王家能成大事的人也就只有王莽一个,其他的都是些花花公子、纨绔子弟,没有一个继承祖宗家业的,于是,他上书汉成帝,表示希望把自己的封邑分一半给王莽,让他也封侯,朝中大臣对王商的提议都非常赞成,纷纷上书夸赞王莽德才兼备,应该重用,于是汉成帝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决定封王莽为新都侯,官职同时也升到光禄大夫。但是,他谦虚谨慎的行事作风仍然没有改变,他虽然官居高位,却不居高自傲,不蓄家财,将全部的钱财都用在资助名士上,表现出一副轻财重义的豪气。
王莽的哥哥死得早,所以他承担其供养嫂子和侄子的责任,王光在大学读书时,他提着酒肉去慰问王光的老师,还带了好多吃的送给王光的同学。由此,大学的先生和学生都对官居高位的王莽感激不尽,于是,他们争相宣传王莽礼贤下士的美德。
在王凤死后,朝中的大司马由王根继承,他也是王莽的一位叔父,在他病重时,多次上书请辞,王莽刚好抓住这个机会,得到王根的举荐,他出任了大司马一职。
王莽当上大司马后,对大司徒孔光非常尊敬,因为孔光是非常著名的儒者,他曾服侍过三个皇帝,连皇太后都非常尊敬他,而且国人都非常信任他,所以王莽不敢对他有半点怠慢,他任命孔光的女婿甄邯为奉车都尉加侍中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