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时分,唐玄宗带领的逃亡队伍匆匆过了渭水上的便桥。杨国忠一过桥就下令毁桥断路,唐玄宗知道后,气愤地说:“百姓们也要避贼求生,为什么要断绝他们的生路呢?”特别命令高力士留下,并监督他把火扑灭,然后再赶路。
队伍行至兴平县西郊马嵬驿时,随从护驾的禁军将士疲惫不堪,再加上饥饿难忍,遂萌生出强烈的不满和愤怒情绪。禁军首领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早就看不惯骄横自恣的杨国忠,因为他的专权乱政才导致君臣们流离失所,落到如此地步,所以早就想诛杀杨国忠。陈玄礼召集众将领,慷慨激昂地说:“如今天下分崩离析,皇上出逃在外,难道不是由于杨国忠盘剥百姓、朝野怨愤所造成的吗?如果咱们不除掉他向天下谢罪,怎能平四海之愤呢?”大家反应非常强烈,异口同声地答道:“我们早就想这样干了。事情如果成功,就是死也心甘情愿!”恰在此时,有二十多个吐蕃使者,因饿了好几天没东西吃,正围住杨国忠的坐骑诉苦。杨国忠还没有来得及答话,愤怒的禁军将士们大声叫喊:“杨国忠与吐蕃谋反。”有人一箭射中杨国忠,杨国忠从马背上滚落下来,随之窜进马嵬驿西门内,军士们蜂拥而入,将杨国忠乱刀砍死,并用枪挑着他的脑袋挂在驿门外示众。随后,他们又杀了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及韩国夫人等。
杨国忠被杀时,唐玄宗正在驿亭里休息,听到外面的喧哗声,就询问出了什么事。左右告诉他杨国忠已被军士以谋反罪名杀死。唐玄宗当然不相信杨国忠会谋反,但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知道问题的起因。“祸由杨国忠”的舆论他早有耳闻,所以没有责备冲动的军士,而是拄着拐杖走出驿门,慰劳将士,要军士们收兵归队……
感悟做人智慧
在达官贵族之家生长的人,权力与金钱对他们来说有如粪土,这让他们养成挥金如土、专权弄势、作威作福等很多恶习,这些恶习对他们的腐蚀就好像凶焰,早晚会使得他们引火自焚。
10.不犯正论远离权门
【原文】公平正论不可犯手,一犯手则遗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着脚,一着脚则玷污终身。
【释义】一些固定的法律条文和大众所公认的规范尽量不去触犯,如果触犯了会使你身败名裂;绝不能踏进权贵们徇私舞弊的地方,一旦踏进了会使你的清白人格毁于一旦。
张翰,是晋朝大司马府的一名高级官员,为官不久便决定辞官返乡,同郡的顾荣问他原因,他说:“我本是乡野之人,生性喜欢闲适的生活,早已厌倦了名利,而且我也不是一个拥有盛名的人,即使在国家纷乱不安的情况下,想要退隐也不是难事。在临行前,倒是要奉劝你,要利用好自己的聪明才智,拥有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准备。”
“我也想和你一起退隐山林,自在地采拾山间的野菜,畅饮江河中的清水,过一种恬淡的生活。但是……”
张翰向窗外看到秋风吹起,想起了家乡的莼菜羹、鲈鱼,自语道:“生命短暂,真正的快乐人生莫过于适情适性了。为了一些虚名,羁留在离故乡数千里外的地方,值得吗?”说罢,辞别顾荣,叫人驾车赶回故乡。在张翰离开没多久,齐王败亡,这足以说明他没有陷入权门而不自拔,所以才能远离灾祸。
还有这样一则故事:
在南宋,有一个叫海山的人。他在去集市的路上丢了一件黑色外衣,于是便在路上反复寻找。可是天都快黑了,他仍然没有找到。突然,他发现有一女子穿了一件黑色的衣服,便立即上前揪住女子,说:“你为什么要偷走我的衣服?”说着就要从女子的身上剥下那件衣服。
女子情急之下,只好说道:“你怎么就说这衣服是你的呢?这是我亲手缝制的啊。”
而海山却强词夺理说:“你赶快把衣服还给我吧,我知道这件是你自己的,但是我的衣服是纺丝制作的,而你这件只不过是单面布做的,用它来换我的丝制衣服难道不值吗?”……
海山的言论谁能信服呢?言论应该是符合逻辑的,公平的,人人都能够认可的,如果是强词夺理、诡言狡辩,那么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会遭到别人的谩骂。
感悟做人智慧
任何一个人都不想成为言论的众矢之的,更不想背上唯利是图的骂名。那么,人们就应该做一个有道德、有气节的人,无论多么穷困潦倒都不能触犯法律、不能违背公正的言论、不能踏进权贵们徇私舞弊的地方,这样才不至于落得“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的下场。
11.情急勿躁严厉生恨
【原文】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释义】有很多事情,你越是急于弄明白就越弄不明白,这时需要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让头脑冷静下来。如此以来,自然会理出头绪,事情也就会弄明白了。遇到问题后过于急躁,只会让头脑更不清楚,更难将事情弄明白。同理,很多人在一些事情上不愿服从他人的指挥,这时如果操之过急肯定会适得其反,不如放松对他的管制,任由他自由发展。这样,没准他会慢慢地觉悟,否则只会让他更加专横和固执。
晋文公重耳和楚国在卫地的城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重耳对这一仗非常没有把握,于是请来他的舅舅咎犯,问道:“我们这一仗应该怎样打,胜的机会会更多一些呢?”咎犯说:“君主行使仁义的举措,不满足于忠诚和信义;兵亵争于攘城夺地,不忌讳于奸诈和伪讹。那么,我们用‘诈’来对付帝国,应该是最好的办法。”
重耳听了没有马上表态,而是辞别舅舅,到谋士雍季的住所,问雍季同样的问题。雍季答道:“和敌人作战,就像捕猎一样。如果将整个森林烧掉,一定会猎获很多很多野兽,可是人们从此就再也没有野兽可以捕获了。行军作战也是一样,我们如果不择手段,可能会取得大胜。但是,从此以后我们就不会再有这样的获利机会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对付楚国还应该用堂堂正正的办法。”
于是,重耳回去备战了。他采纳的是舅舅咎犯的策略,结果果然大败楚国,重耳带领众将士得胜而归。
回去后,晋文公犒赏三军。论功行赏时,首先他想到的是谋士雍季,然后才是咎犯。这令臣僚非常不解,纷纷为咎犯鸣不平:“在与楚国的这一战中,采用的是咎犯的策略,论功行赏,他理当排第一位啊!可是君主为什么首先想到的是雍季而不是咎犯呢?”
晋文公说:“我的确采纳了咎犯的策略,但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只能够解一下燃眉之急,显然不是治国安邦的大略;而雍季的策略,虽未能解一时之需,但却是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你们说我不应该首先奖励他吗?”
在做任何事情时,在紧急的情况下一定不要盲目地下决定,要慢慢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样才会取得想要的结果。
感悟做人智慧
人们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事情,这个时候因为没有心理准备,常常使人措手不及。为此,最好不要迫不及待地忙于解决问题,而是要先稳定情绪,冷静头脑。否则,不但问题得不到圆满地解决,还可能会使事情更加复杂。所以,在遇到问题时,一定要稍安勿躁,用理智控制情绪,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2.路退一步味让三分
【原文】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释义】当你走在狭窄的小路上时,一定要靠一侧走,给别人留一点路走;当你吃到美味佳肴时,别忘了给亲人朋友留出三分让他们品尝。这可谓做人处世的极好方法。
公元616年,隋末唐初时期的李渊奉命留守太原,北边的突厥曾多次以数万精兵进攻太原。为守城池,李渊派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可结果却一败涂地,几乎落得个全军覆灭的下场。
后来,李渊用计吓住了突厥兵,暂时守住了太原城。虽然突厥兵被吓走了,可是当时的云州总管郭子和等人依靠突厥的支持和庇护,又纷纷向他挑衅,这让李渊防不胜防,隋炀帝随时都可能以失职为借口,要了他的命。
面对内忧外患,大多数人都可能认为,李渊为自保必然会奋起反击。可出乎意料的是,李渊并没有那样做,他反而甘愿向突厥称臣,也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财宝全部进献给突厥可汗。
很多人都不理解李渊这样做的用意,其实,他早已经分析了天下大势,决定要起兵反隋。可怎样才能反隋成功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西入关中。太原虽是一个军事重镇,但并不是他理想的发家基地。西入关中是最明智的选择。可是,如果太原失守,对李唐大军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那么怎样才能保住太原,顺利西进呢?
李渊当时手下多说有三四万人马,就算要与突厥决一死战,也未必能守住太原,更何况在应付突厥的同时,还要抵抗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这样看来胜利的机会显然是微乎其微。而现在要进入关中,留下重兵把守显然不是一个好方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突厥讲和,甘愿献宝、称臣。所以李渊甘愿忍让向突厥低头。
李渊的让步策略果然奏效,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
李渊对突厥的让步,得到了突厥的许多资助,始毕可汗送他大量的马匹和士兵,李渊又乘机购买了许多马匹,这为李渊兴建一支强硬的战斗队伍,奠定了强而有力的基础。加之当时,汉人一向惧怕突厥兵的英勇善战,而李渊军中恰恰又有突厥骑兵,这一优势自然为他增长了不少势气。
正因为李渊的让步,才保住了打天下的资本。虽然当时向突厥称臣,李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无论是名誉还是物质。可是,依照当时的情形,他选择让步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策略。后来,李唐建国后,突厥鉴于唐朝的强大,向唐朝求和称臣,做了唐朝的臣民。李渊当时的付出与突厥称臣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陷危难时刻,懂得适时让步,就是为日后翻身铺建一条平坦的大路,这样总比进退无路要明智得多。
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和他的好朋友管仲很有才学,分别做了齐国两位公子的师傅。管仲为了能使自己辅佐的公子纠成为齐国的君主,曾经不遗余力地对付公子小白,还用箭射过他,差点要了公子小白的性命。然而公子纠夺位失败,反倒是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成功登上齐国君主的宝座,也就是齐桓公。齐桓公成为君主以后,一方面准备让自己的师傅鲍叔牙担任丞相,另一方面却想杀死管仲,报那一箭之仇。
但是鲍叔牙却不这么想,作为管仲的好朋友,他非常了解管仲,知道管仲的才学在自己之上,因此想方设法向齐桓公举荐管仲。
有一天,鲍叔牙晋见齐桓公后,先向齐桓公表示慰问,后又向他表示祝贺。齐桓公很不理解。
鲍叔牙解释说:“公子纠是您的哥哥,为了国家您不得不杀了他,这是我向您表示慰问的原因。管仲是天下罕见的人才,我将他带回来为您效力,这又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
齐桓公听到鲍叔牙说起管仲,马上就火了,生气地说:“管仲差点用箭射死我,把他扒皮抽筋都难解我心头之恨,你竟然让我重用他?”
鲍叔牙却不以为然,劝解齐桓公说:“为人臣子的当然是各为其主,管仲用箭射您完全是因为公子纠。您要是能够重用他,他将会帮您射得整个天下,相比起来,射了一箭又算什么?”
齐桓公听了这话,说道:“我知道你和他关系很好,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不杀他,赦免了他的罪,但我也不想用他。”
鲍叔牙见齐桓公态度坚决,只好退下。
齐桓公当了君主之后,大封有功之臣。他想让鲍叔牙担任上卿这个职位,帮助自己处理军国大事。但鲍叔牙却推辞了,说道:“您让我不再挨冻受饿,已经是很大的恩惠了。但是以我的能力,并不能胜任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
齐桓公坚持说:“我很了解你,不要再推辞了。”
鲍叔牙说:“您嘴里的‘了解’,是知道我做事谨慎,遵纪守法,但这些是每一个臣子都应该具备的,依靠这些并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那些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对内能使百姓安定,对外可以让四方臣服,既能让王公诸侯无忧,还可以使国家社稷平安,最终名垂青史,功留万代。这样经天纬地的才能哪里是我能拥有的呢?”
齐桓公对这番话很感兴趣,就问鲍叔牙说:“你想说的这种能够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成就大事的人才现在还有没有?”
鲍叔牙说:“如果不需要这样的人才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找这样的一个人,除了管仲还能有谁?”
齐桓公听了不再说话。
鲍叔牙见齐桓公有些心动了,就说道:“比起管仲,我有五个地方不如他。对黎民宽缓,让百姓感受到恩惠,使百姓安定,这是第一方面;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是第二方面;让百姓团结一致,有凝聚力是第三方面;制定国家法令制度,让所有人遵从是第四方面;鼓舞军民斗志,让人们奋不顾身是第五方面。”
齐桓公非常信任鲍叔牙,见鲍叔牙如此推崇管仲,就说:“您带他来吧,我考察一下他的才能。”
鲍叔牙却说:“对于那些非同寻常的人,一定要用隆重的礼节来对待。您应该挑选一个好日子,亲自去郊外迎接他。如此做法不但能够显示您尊重人才,还能让人知道您不计私仇。试想这样一来,那些有才能的人还有谁不愿意为您效力呢?”
齐桓公接受了鲍叔牙的建议,于是选好了黄道吉日,去郊外迎接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