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复毕竟是京城来的大官,他从颍川郡路过,如果太守完全避开不见面,是没有道理的。寇恂想了想,不能以硬碰硬,针锋相对,他决定用平和的态度来化解贾复的怒气。他立即吩咐手下人备下丰盛的酒饭,当贾复和他的随从来到时,以此安慰贾复一班人马。当贾复的队伍进入颍川郡时,郡里的官员们按照寇恂的安排,热情地献上好酒好饭。
当贾复一行人酒足饭饱时,寇恂突然赶来,表示欢迎,简单地寒暄之后,他对贾复推说有病,便匆忙地离开了。看着寇恂远去的背影,贾复的情绪变化很大,他本想发怒,以解心头不快,但却吃了人家的酒菜,受到热情地招待,实在没有理由大发雷霆,只能将心中的不满咽进肚里去。
寇恂没有任何过错,但他面对别人对自己的不满,没有争也没有斗更没有去竭力解释,而是以柔和的态度来迎接别人的怒气与不满,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还没有伤和气,其智慧可见一斑。
所以,遇到锋芒毕露的事,不要以怒制怒,以锋芒对锋芒,大打出手,引发事端。如果表现得太拔尖、太露骨势必会遭人妒嫉,此时,就需要将锋芒藏起来,应用柔和的方法去处理问题,可能会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感悟做人智慧
平和待人的人,他脚下的路有千万条。面对别人的锋芒,他们能够以和相待,这样就可以软化对方的锋芒,化解许多干戈,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反之,处处锋芒毕露的人只有走独木桥,因为他们从不让步,总是咄咄逼人,不懂得用平和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这样的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15.宽宏大量器小禄薄
【原文】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成个迫促规模。
【释义】善良宽容的人,会因为自己的宽厚胸襟而通体舒畅,这样,就会得到长久的丰厚福禄,做起事情来也轻松自如;而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人会因为自己的思维狭隘既得不到丰厚的福禄,做起事情来也显得手足无措。
宽宏大量是立德之基,更是处世之道。
曾国藩认为,人必先有宽广的胸襟和平淡的心境,后才能稳健地立足于世。
曾国藩非常佩服唐朝名将郭子仪,不仅对他的英勇善战、足智多谋钦佩不已,对他的“量”字精神也深为折服。郭子仪的祖坟为人所掘,他不但不报仇,反而引咎自责,曾国藩称此“是名臣之度量也”。
韩信也是曾国藩心中的模范,韩信曾在闹市上受过“胯下之辱”,后来成为名将、汉代开国元勋,他不但未找这些人报复,反而召他们来任以官职,他的宽容与大度实在是旁人无法可比的。每读到此处,曾国藩都会赞赏不已。他以此为例告诫部下,称韩信之举为“豪杰之举动也”。
他以此二人为榜样,与人为善,宽于待人,这在他的用人政策上表现得十分突出。
在初办团练时,曾国藩手中无一勇一卒,但是他能够突破深厚的宗族观念、地域观念,敢于重用有识之士,好多人也愿意为他忠心效劳,这些都得益于他坦荡的襟怀和识才善用的本领。可以说,在用人上,曾国藩高出诸葛亮一筹。诸葛亮事无巨细,使自己虽鞠躬尽瘁,却难顾周全,由于他用人过于苛刻。曾国藩常告诫他的幕僚和兄弟说,断不可轻视一技之长者,“人才难得,恐因小瑕而遽去有用之才也。”
他极力提倡“待人以诚,待人以宽”。“虽尽立天下之人,尽达天下之人,而曾无善劳之足言,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俗话说“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的胸怀会影响他的事业发展,如果身处高位者,却整天为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被小事所困扰,是不会有大作为的。
曾国藩主张严格要求自己、宽于对待朋友。在交友方面,他提倡交友要有雅量,如果朋友间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双方应该宽宏大量,这样才不伤和气。
在《答欧阳勋》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春季承蒙惠赐,收到您寄来的信札及一首诗,情意深厚而且期许很高,有的不是我这浅陋之人所敢承当的。然而鉴于您教导我的一片心意,不敢不恭敬从命。由于我天资愚钝,无法凭自身求得振作、进步,常常借助外界的帮助来使自己不断向上、完善,因此一生对友谊一向珍视,谨慎而不敷衍。我曾经思虑,如果自己心胸不够宽宏、器量狭小的话、就不能博取天下的美德,因此不敢拿一个标准来强求他人。哪怕是一点长处、一点善行,如果它有益于我,我都广泛吸取以求培养自己的德行;那些以正大之词、劝勉之论前来告知我的人,即使不一定投合我的心意,也从来都没有不深深感念他的厚意,认为他对我的关心和其他人的泛泛之词迥乎不同。去年秋天和陈家二位兄弟见面,我们一起讨论争辩,其中有十分之六七的观点和我不一致,但我心里还是十分器重他们,认为他们确实是当今出类拔萃的人物,其见解虽不完全合乎大道,然而关键在于这些是他们自己悟到的,不像是一般读书人仅从读书、道听途说中得到的;其观点虽然不一定臻至炉火纯青毫无杂质,然而他们所批评的切合实际,完全可以匡正我的不足、欠缺。至于说到我们彼此之间的情投意合,又别有微妙难言的默契。离别之后惟独经常思念他们,觉得像这样的人实在是朋友中不可缺少的,丝毫不敢以私心偏见掺杂其中。平时我之所以不断勉励自己,并且大体上还能相信自己,原因就在于此。要做到交诤友,颂雅量。”
曾国藩强调要做到立己达己,就应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认为,“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因此,他主张“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关系经历了几次波折,但却可从中体现出曾国藩“待人以诚以恕”的精神。曾国藩死后,左宗棠给他这样的论定:“念曾侯之丧,吾甚悲之,不但时局可虑,且交游情谊,亦难恝然也。挽联云:‘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盖亦道实语。君臣友朋之间,居心宜直,用情宜厚,后前彼此争论,每拜疏后,即录稿咨送,可谓往去陵谷,绝无城府。至兹感伤不暇之时,乃复负气耶。‘知人之明,谋国之忠’两语亦久见章奏,非始毁今誉。儿当知吾心也。吾与侯有争者国事兵略,非争权竞势也。”
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而左宗棠恃才傲物,语言尖锐,二人的性格反差很大。左宗棠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却屡试不中,科场失意,便蛰居乡间,半耕半读。咸丰二年,才由一个乡村塾师升为“刑名师爷”,咸丰四年三月又入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府达六年之久。他们二人虽非同僚,却同在湖南,经常意见不一致,容易起分歧。
有一次,曾国藩幽默地对左宗棠说:“季子才高,与吾意见常相左。”他把“左季高”三字巧妙地嵌了进去。左宗棠也绝不示弱,立即这样回敬道:“藩侯当国,问他经济又何曾”。他生性桀骜,言词尖锐,锋芒毕露,也把“曾国藩”三字喻在其中。
咸丰四年四月,曾国藩初次出兵却以失败而归,欲投水自尽却未遂。于是,他垂头丧气地回到省城。左宗棠闻讯,便指责曾国藩说,事情还未到不能办的时候,自寻短见是不当的行为,速死非义,何必出此下策。左宗棠虽然直言,但是在为主帅打气,话语中也流露出几分敬爱之意,使得曾国藩无言以对。
咸丰七年二月,曾国藩父亲病丧,他闻讯立即返乡。左宗棠认为,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不待君命,舍军奔丧的做法是很不应该的。于是,湖南官绅也都附和这一说法,这使曾国藩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后来,曾国藩奉命率师援浙,路过长沙时,他特地登门拜访了左宗棠,并以“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字为联,请求左宗棠篆书,以表谦抑之意。
尽管二人性情不同,经常意见不合,但都是关于“国事兵略”之事,而不是私人的权力之争。曾国藩认为左宗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不遗余力地向清廷举荐左宗棠,这也显示出他大度待人的精神。他说左宗棠“深明将略,度越时贤”。因此,他的保举才使左宗棠能够一展抱负与胆识。曾国藩对左宗棠始终有赞扬,无贬词,甚至说:“横览七十二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曾国藩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有一位同学性情偏躁,因曾国藩的书桌放在窗前,那人就说:“我读书的光线都是从窗中射来的,不是让你遮着了吗?赶快挪开!”曾国藩果然照他的话移开了。曾国藩晚上掌灯用功读书,那人又说:“平常不念书,夜深还要聒躁人吗?”曾国藩又只好低声默诵。但不久曾国藩中了举人,传报到时,那人更大怒说:“这屋子的风水本来是我的,反叫你夺去了。”在旁的同学听着不服气,就问他:“书案的位置,不是你叫人家安放的吗?怎么能怪曾某呢?”那人说:“正因如此,才夺了我的风水。”同学们都觉得那人无理取闹,替曾国藩抱不平,但曾国藩却和颜悦色,毫不在意,劝息同学,安慰同室,无事一般,可见青年时代曾国藩的涵养和气度之一斑。
曾国藩求才心切,礼贤下士,对于投靠他的各种人都倾心相待。有一次,一个冒充校官的人前来拜访他,他没有看出破绽,反而心中大喜,决定将他留在军中。但是,不料数日后,此人竟挟千金逃走。众兵闻此,立即报告曾国藩,他却不发兵去追,幕僚们大惑不解,曾国藩却说:“现今发捻交炽,此人只以骗钱计,若逼之过急,恐入敌营,为害实大。区区之金,与本人受欺之名皆不足道。”由此可见曾国藩的远见卓识与阔宏胸襟。
咸丰十年,曾国藩为杜绝王有龄分裂湘系的企图,在进至祁门以后,遂奏请咸丰皇帝将李元度调往皖南道,并派他率军三千进驻徽州。不久,李世贤攻克徽州,李元度没有逃往祁门大营,却败退至浙江开化,这表明李元度有倾向王有龄的迹象。他不仅不闭门思过,竟然擅自向粮台索饷,并擅自回到了湖南。曾国藩悔恨交加,决心参劾李元度失徽州之罪,以申军纪。
曾国藩此举本无可厚非,但文武参佐却群起反对,指责曾国藩忘恩负义。李鸿章“乃率一幕人往争”,声称“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曾国藩说:“我自属稿。”李鸿章表示:“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不能留侍矣。”曾国藩闻此,非常气愤地对他说:“听君之便。”李鸿章便负气离开了祁门。后来,几经辗转波折,他又想回到曾国藩的门下,曾国藩不计前嫌,大度能容,并且写信恳请李鸿章回营相助。
曾国藩虚怀若谷、雅量大度,深深影响了他的同僚,李鸿章就深受他的影响。当有人指出他的错误时,他深深自责,并且会立即改过不吝。
为人处世,胸襟坦荡、大度宽容可以帮助人们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助,在行事过程中更加畅通无阻。
感悟做人智慧
荀子曾说,一个有涵养、懂为人处世之法的人,应该懂得敬重天道、遵循常规、敬畏礼法、自守节操,对待事情要有宽宏大量的气度。为人处世中,自己若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自己若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处处行得通。今日自己处在顺境,要想到他日自己也可能会处于逆境,今日自己待人盛气凌人,他日也可能有人会盛气凌人对待自己。因此,无论何时,要以“宽宏大量”立身,常给他人留有余地。
16.真挚正直以德报怨
【原文】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阴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释义】如果一个人是为了收买人心而帮助别人,就不如正大光明地去争取社会大众的舆论;如果一个人结交的新朋友都是些不能直言劝善的人,还不如利用这些时间巩固老朋友间的感情;如果一个人为了提高知名度而不择手段、沽名钓誉,还不如积一些阴德;如果一个人为了显示名节而标新立异,还不如在日常生活中谨言慎行,多做一些看似平凡的善事。
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北宋衡州西安人。
赵抃于北宋仁宗景佑元年开始踏入仕途,最初他在武安任节度推官。任职期间,他因为恪守宪律而初露头角。
一次,一个县民伪造印信,被判处死刑,但是赵抃审核案卷时发现,印信的伪造时间虽然是在颁布大赦令之前,但却是在大赦令颁布之后使用的。按当时的律法,“赦前不用,赦后不造,不当死”,当然不能判死罪,赵抃毅然决定重新定案。如此以来,就避免了一桩冤案的发生,因为这件事,赵抃得到了官府上下一致好评,都称赞他断案明察而严谨。
不久,翰林学士曾公亮听说赵抃的政绩,虽然从未谋面,但却非常欣赏他的明察秋毫。于是,曾公亮利用一个偶然的机会向皇上举荐他到朝中做殿中传御史。赵抃上任后,行走于中央,弹劾不避权亲,创造了很好的口碑。京师百姓对他非常拥戴,送给他一个“铁面御史”的美誉。
当时的宰相陈执中,行为乖戾、不学无术,平日里只知道逢迎宋仁宗,根本没有一点辅助皇帝治理国家的心思和能力。
至和元年,宰相陈执中家有一叫春儿的婢女死了,移尸开封府检视时发现有创痕,经过仔细检查确定是被殴打致死。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舆论大哗、众说各异,有人说这婢女活活被陈执中亲手打死的;还有人说这婢女是死于宰相家仆阿张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