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宋朝的太祖和太宗——变革时期的帝王
8414500000005

第5章 陈桥之变

一、立点检为天子

960年元旦,从北方边境镇、定二州,传来北汉与契丹合兵入侵的消息,后周朝廷立即命令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领禁军出击御敌。次日,副都点检慕容延剑带领前军先行出发。这时,开封城里流言纷纷,传说将于出军之日拥立点检为天子,人心惶惶,市民们都急着准备逃跑。但是,宫廷里却全然不知,如同平时一样,十分平静。

三日,赵匡胤率领本部人马,从开封城东北面的爱景门出发,队伍纪律严明,因此,流言蜚语有所减少,人心也比较安定。当天傍晚,部队在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驻扎下来。陈桥驿距离开封城只有一天的路程,当时,去东北方向旅行的人们,常常在这里与送行的亲人告别。陈桥驿在唐代叫板桥,白居易的《板桥路》、李义山的《板桥晓别》,还有王安石的《陈桥》等不少诗歌,都提到过这里。奇怪的是,赵匡胤率领的军队在这里停了下来,说是去防御契丹、北汉的入侵,却并不急着向前进发。一到陈桥驿,将士们互相议论说:

主上(恭帝)幼弱,未能亲政。今我辈出死力,为国破贼,谁则知之,不如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未晚也。

都押卫李处耘把这一情况告诉了赵匡义。当时,赵匡义担任着内殿祗候供奉官都知的职务。二人立刻来到赵匡胤的心腹、归德节度掌书记赵普的住处商量对策,还没等把话说完,将士们突然闯了进来,纷纷要求马上就立赵匡胤为天子。赵普与赵匡义极力劝解,并向他们分析了利害关系,告诫大家:“太尉(赵匡胤)忠赤,必不汝赦。”众将听了,不禁相顾变色,慢慢地退了出去。不久,将士们重新集合一起,拿着刀,高声叫嚷说:

吾等今已定议,太尉若不从,则我辈亦安肯退而受祸?

见此情景,赵普与赵匡义先是对将领们训斥了一通,告诫他们不能莽撞,接着,让他们坐下,用商量的口气说:

外寇压境,将莫谁何?盍先攘却,归始议此。

众将听了,坚决不同意,说:

方今政出多门,若俟寇退师还,则事变未可知矣。但当亟入京城,策立太尉,徐引而北,破贼不难。太尉苟不受策,六军决亦难使向前矣。

赵普见状,知已无法阻挡,只好劝告大家:

兴王易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前军昨已过河,节度使各据方面,京城若乱,不唯外寇愈深,四方必转生变。若能严敕军士,勿令剽劫,都城人心不摇,则四方自然宁谧,诸将亦可长保富贵矣。

将领们听从了赵普的意见,并立即作了具体部署。

二、太祖即位

当夜,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审琦也知道了拥立的计划。这二人都是赵匡胤的心腹将领,一直对赵匡胤忠心耿耿。将士们围着赵匡胤的住所,等待天明。赵匡胤却不知道,喝醉了酒正酣睡着。四日黎明,周围响起一片呼叫声,震撼天地。赵普与赵匡义急忙入内,准备向赵匡胤禀告将士们要立他为天子之事。正在这时,众将领已急不可待,率领身穿甲胄、手执武器的士兵,直敲赵匡胤住所的门,高喊:“诸将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从睡梦中惊起,还来不及答话,有人已将黄袍披在他的身上,而众人也已一起下拜,口呼万岁。赵匡胤表示坚决拒绝,众将士不听,把赵匡胤强扶上马,拥逼着他向南而行。赵匡胤见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于是挽住辔绳,对将士们宣布说:

汝等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众将一齐下马,答道:“唯命是听!”赵匡胤接着又命令道:

少帝及太后,我皆北面事之,公卿大臣,皆我比肩之人也,汝等毋得辄加凌暴。近世帝王,初入京城,皆纵兵大掠,擅劫府库,汝等毋得复然。事定,当厚赏汝,不然,当族诛汝。

众将领再次一齐下拜,接受了命令。果然,队伍返回开封城以后,军纪肃然,秋毫无犯。在这之前,赵匡胤派遣客省使潘美,向宰相们报告事情的前后经过。宰相范质听到这一消息,紧紧抓住另一宰相王溥的手说:“仓卒遣将,吾辈之罪也。”指甲深入王溥的手,几乎出血。王溥却全然不觉得疼痛,呆呆地不发一言。负责京城警卫的禁军将领韩通,听到兵变的消息,急忙离开宫廷,准备集合兵士阻止政变的军队入城。途中,被赵匡胤的部下王彦昇追上,韩通及其一家全被杀害。

赵匡胤在诸将的簇拥下,进入开封城后,立即命令士兵们解除武装,回归军营。他本人也脱下黄袍,回到了殿前司公署。不久,将士们逼着宰相范质等来到赵匡胤面前,赵匡胤一见,流着泪对范质等说:

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

这时,有一员武将挺剑大声喊道:“我辈无主,今日必得天子!”范质不知如何是好。王溥首先下阶行了君臣之礼,范质不得已跟从王溥一起行礼,口称万岁。

接着,在崇元殿举行了帝位禅让仪式。黄昏时候,一切安排就绪,文武百官各就各位,排列得整整齐齐,可是,最重要的周恭帝禅让的制书却还没有。这时,翰林学士承旨陶谷从袖中取出一纸,说:“制书成矣!”于是,就用这作为正式制书。并且,按照常例,赵匡胤在龙座面前下拜行礼,接受了这一制书,正式即位成为皇帝。第五日,定国号为宋,这是因为赵匡胤曾经担任过归德军节度使,而归德军这一地方在春秋时候,属于宋国的国土。赵匡胤也即是历史上的宋太祖。

三、事变的真相

以上是史书上记载的所谓宋太祖“革命”登上皇帝宝座的经过,极力强调宋太祖是在禁军突然策动的情况下,被逼迫为皇帝的。而且说太祖本人没有参与策划这件事,甚至如上面所叙述的,事先一无所知。情况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从禁军出发之前,市民们惶恐不安的情景说明,这绝不是一起突然发生的事件。实际上,计划可能早在周世宗死后就已经开始进行。根据司马光《涑水记闻》等书记载,当都城里纷纷流传着即将发生政变的时候,太祖感到不知如何办才好。这时,太祖的姐姐激励太祖说:“大丈夫当自行决断!”另外还记载说,出军之时,太祖一家,以他的母亲杜太后为首,都躲进了名叫定力院的寺庙内,以防不测。政变的消息一传到都城,负责警卫的官吏也以保护寺内僧人的名义,来到庙内。这就是说,太祖也好,他的家人也好,出发前对这件事都是作了充分准备的。

一般说来,唐代后期,地方军阀每每用军队倒戈的办法,更换节度使首领;而到了五代,不少皇帝的废立都是由军队策动的,后唐的明宗与废帝、后周太祖就是例子。而赵匡胤的这次兵变,同上面所述的后周太祖时的情况,十分相似。不过,后周的时候,仓促间临时用黄旗披在郭威身上,而这次,黄袍早就准备,禅让的制书也有人预先写好。对此,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里指出:非常明显,陈桥之变与后周的澶州兵变是一回事。赵翼还进一步指出,发动这样的兵变,必须完全掌握军队,才能成功。赵匡胤作为殿前都点检,是统率着最强大、最精锐的禁军的最高将领,只有他,才能发动这样的兵变。

四、韩瞠眼

宋太祖稳稳当当地一举政变成功,开封街头与平时相比,也显不出什么变化。接着,赵匡胤把退了位的周恭帝封为郑王,尊周世宗的皇后为周太后,把他们迁往西京洛阳居住,后周王室成员及其后裔也都受到优厚的待遇。这次“革命”没有发生以往类似事件中出现的大肆屠杀的情况,前朝王室也被保全下来。所有这些,都作为宋太祖的仁政,被人称颂不已。在政变中,后周的旧臣几乎没有反抗。宰相范质虽然在刚听到事变消息时,曾咬牙切齿,但结果,也成了新朝廷的大臣。这一和平的政权移交形式,正是由于中国传统的所谓“天命”所致,大势所趋,无法改变。

当时,在后周大臣中,只有韩通一人遭到不幸。韩通最早曾跟随后汉高祖,周世宗时,由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升任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周之军政,多决于通”,是一个掌握实权的人物。如上所述,周世宗北征时,赵匡胤是指挥水军的将领,而韩通作为统率陆军的总将领,地位十分显赫。世宗死后,赵匡胤执掌殿前司,韩通执掌侍卫司,两人共同统领指挥禁军。但是,赵匡胤对部下温和宽厚,韩通为人刚愎自用,性情粗暴。由于常常任意残虐部属,得不到将士们的拥护,人称“韩瞠眼”。韩通的儿子见赵匡胤的威望日益增长,曾劝韩通及早与赵匡胤结交往来。但是,骄横的韩通根本听不进去,结果,在太祖即位前死于非命。据史书记载,太祖对韩通之死,甚为痛悼,追赠他为中书令,下诏以礼厚葬,还下令要将杀害韩通的王彦昇斩首,只是考虑到建国伊始,才予以赦免。但实际上,太祖始终对韩通耿耿于怀。例如,有一次当他去开宝寺,看到壁上韩通父子的画像时,立即命人把它涂掉。

由于韩通死于宋开国之前,而《五代史》又没有为他立传,所以,从宋代开始,就成了一桩公案。当刘攽得知欧阳修的《五代史记》没有韩通传后,即讥笑说“此乃二流史书”。当时,人们都认为韩通堪称后周的忠臣。据说,王皞于宝元二年(1038)所写的《唐余录》一书中,就把韩通列入忠义传。元代末年修《宋史》时,仿照《五代史记》立《唐六臣传》的办法,设立了《周三臣传》。其序文指出,如果不为韩通立传,“则忠义之志何所托而存乎?”只有王船山的《宋论》,反对把韩通作为忠臣。

五、军阀的反抗

不管怎样,对太祖来说,最强的对手在即位之前死去,这是十分幸运的事情。韩通一死,朝廷上再也没有人出来公开反对太祖。但是,在太祖即位之初,地方上依然有数十个力量强大的军阀,各自割据一方。在这些人中,有的对太祖代周心怀不满,其中昭义节度使李筠和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则公开表示反抗。李筠和李重进二人的传略,与韩通一起,收在《宋史·周三臣传》中。

李筠担任山西泽州节度使,驻守北方边境达八年之久。当他得悉太祖代周即位以后,缅怀周室厚恩,特地把后周太祖郭威的画像挂在大厅墙上,面对画像,痛哭流涕不止。他不听长子守节的劝阻,请求北汉援助,公开举起反旗。太祖曾经告诫李筠:“我未为天子时,任汝自为之;我既为天子,汝独不能小让我耶?”李筠不听,颇为自负地说:“吾周朝宿将,与世宗义同昆弟,禁卫皆旧人,闻吾之来,必倒戈归我。”于是,亲自率领三万人马,向开封进发。但是,出乎李筠的意料,禁军中竟没有一个人响应他的行动,而北汉的援助也告落空。宋太祖亲自领兵出征,势如破竹,只一个月左右,就攻下泽州。随后不久,李筠兵败,投火自焚而死。这件事发生在太祖即位当年的四月至六月之间。

李重进是郭威的外甥,周世宗继承皇位后,即任侍卫马步军都虞候,经常随周世宗出征,在高平之战和征讨南唐过程中,功勋卓著。周世宗攻取江北后,命令他留驻扬州,守卫新土。当时,他作为马步军都指挥使,与赵匡胤分掌后周兵权。世宗死后,他离开都城开封出任淮南节度使,但仍旧担任着都指挥使之职。宋太祖即位后,立即解除了他的马步军都指挥使的职务,接着,他提出入京朝见的请求也遭到太祖的拒绝。李重进在接到不同意他入京的诏书后,十分不安,终于坚定了反抗的决心,着手进行战争准备。这时,刚巧传来了李筠起兵的消息,李重进即刻派遣亲信作为使者,去泽州和李筠联系,商议联合进攻开封。可是,他派去的这一使节和太祖早就相识,出使回来时到了开封偷偷地拜见了太祖,泄露了事情的经过。对太祖来说,当时正在征讨李筠,如果南方同时起兵反抗的话,就必须兵分两路。于是,太祖极力笼络使者,要他劝说李重进推迟行动。李重进轻易地同意了使者的意见,没有立刻起兵。太祖在征服了李筠之后,顾不得休整,立即率大军南下讨伐。建隆元年十一月,扬州被攻陷,李重进及其一家,全都自焚而死。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李重进图谋叛逆的结果。但实际上,李重进曾一再要求入朝,有心归顺,却没有得到太祖同意。相反,在太祖看来,李重进既是周室亲戚,又是禁军的前辈将领,很难处理好和他之间的关系,必欲置其死地而后快。后世一谈到宋太祖,都把他说成是一位宽宏大度、豪放磊落的圣明君主,但从他对待李重进这件事上,却又暴露出他身上专横残暴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