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提出的“大地有如人体”的说法,是中国古代大地有机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把大地看作是一个有机体,认为大地各部分之间是通过类似于人体的经络穴位相贯通的,“生气”是沿经络而运行的,风水穴就是一种穴位的表现。这在许多风水著作中都能找到证据。《水龙经》之《水法篇》中说:“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发徼论》之《刚柔篇》则把构成大地的四种主要元素直接与人体类比,指出:“水则人身之血,故为太柔;火则人身之气,故为太刚;土则人身之肉,故为少柔;石则人身之骨,故为少刚。合水火土石而为地,犹合精气骨肉而为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无二理也。”正因为大地有如人体,所以大地之脉有如人体之脉,《发微论》《浮沉篇》中进一步论述道:“大抵地理家察脉与医家察脉无异。善医者察脉之阴阳两用药,善地理者察脉之沉浮而立穴,其理一也。”风水穴被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具有“雌雄相喜、天地交通”之寓意。“而以雌雄言者,犹夫妇之义也。夫妇媾而男女生,雌雄交而品物育,此天地化生之大机也。故杨公首辨家之雌雄。辨穴认气要“认气于大父母,……认气于方交媾,……认气于成胎育。”“山之结穴…犹如妇人有始、有息、能孕、能育。”“下聚之穴,如人之阴囊。”所以风水穴是生气聚集的中心,“阴阳交媾之区”,能聚气孕育,生发万物,以象征一种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中国古代民居、村落、城市强调选择“生气”之地,就流露出这种“生生不息”的愿望。这种观念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大地为母”的思想,又使中国传统的大地有机自然观得到了生动的表达和发挥。
其次,风水中的“大地有机”自然观,还表达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汉代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认为:“人有360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366,副日数也;大节12分,副月数也。内有5脏,副五行数也。外有4肢,副四时(季)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他又说:“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同书《阴阳义》)因此,“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道之大源出于天。”这样,“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中国古人就这样从自身去推测宇宙。《周易》中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说法,也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不仅把天、地、人为“三才”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还把“三才”看作是具有全息同构的关系。风水中也表现出这种全息同构关系,从所谓的太祖山、少祖山、少宗山到父母山,其间虽等级层次不同,但构成原理是一致的。父母山又可按同样的原理再细分下去而保持结构不变。比如城市、村落和民宅的风水环境,虽有一定差别,但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如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结构,是它们所共有的,所以它们之间有着全息互显的关系。宇宙全息律为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所特有,今天的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等领域,正在采用宇宙全息律来寻找各级系统组织之间的联系。在天地人体之中经络主运行血气。关于“血气”,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著作中都曾提到。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季氏》,讲到人的一生分三个阶段:少年时是“血气未盛”;壮年时是“血气方刚”;老年时是“血气既衰”。说明这时已把“血气”变化看成是生命的主要特征。在《管子·水地》篇还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里既提到“血气”,又提到“筋脉”,认为“筋脉”是通流“血气”的;还把地面上的水流比做人体内的“血气”。地上的水应当流通,人体内“血气”也是需要流通的。《吕氏春秋·达郁》有类似的记载:“……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这里提到了人体的一些基本名词:“肌肤”指皮、肉,“血”与“脉”相联系,“筋”与“骨”相联系,这也就是医书中所说的皮、肉、脉、筋、骨(五体)。关于“精气”,在《管子内业》中已有讨论,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从“气”推论到“精气”,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
李树菁进一步认为,先秦时期,《周易》坤卦彖辞和咸卦彖辞分别论述了大地具有生命特征: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含弘光大,品物成亨。(《周易·坤卦彖辞》)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周易·成卦彖辞》)到了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素问》、各种纬书以及杨泉《物理论》等古文献中分别论述了太虚演化而生万物;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天地元气的津液;各种山相当于人体的某一器官;石相当于人的指甲、牙齿等坚硬物质等等。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日阴日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成章。(《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布气真灵”不仅弥漫于空间,也存在于地下。
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津液也。(春秋元命苞》)荆山为地雌。歧山为地乳。……汶山之地为经络。(《河图括地象》)它们相互作用,使大地山河也联系成像人一样的整体。
土精为石,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而生爪牙也。(杨泉《物理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天下动荡,士大夫多到处周游,地理学大兴。著名地学家郭璞“大地生气论”应运而生(晋郭璞《葬经》)。成书时代稍晚。但这一思想出现于晋代是完全可能的。《葬经》“大地生气论”认为大地中沿着山脉的走向有生气流动,像人体的血液、经气似地流动并且随着地形的高低而变化。遇到丘陵、山冈则地中生气就高起,到了洼地内就下降。这种思想很显然是从《易传》“山泽通气”的思想而来的;在高耸处(山)和凹下处(泽),地下的“气”可以通到地表。这种“山泽通气”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地质学研究表明,山前多有断裂,地下水和气体可沿断裂上升。海为最大的泽,大洋底部地壳比陆地薄得多,海洋地下气体很易上升。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上提到采珠人在海底常遇到“震气”,实际上这种“震气”就是从海洋地下冒出的一种气体。
晋陶侃《寻龙提脉赋》中认为这种生气是在天地之先及其后所固有的:“一气潜萌方杳奥,万殊默露于浑沌。…是气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固有。”
到了唐宋时期,大地有生气及经络学说大有发展,与人体的类比越来越详细。
唐曾文迪《青囊正义》序言说:“脉者呼吸之气,流贯百骸者为血,血脉相连,犹水不离气。”把呼吸之气和身体中流通的血液比喻成自然界中的水和气不能分离。
宋蔡牧堂在其所著《发微论》中认为水、火、土、石分别与人身的血气骨肉相对立。并且指出地由水火土石组成;人由血气骨肉组成:“水则人身之血,故为太柔;火则人身之气,故为太刚;土则人身之内,故为少柔;石则人身之骨,故为少刚。合水火土石而为地,犹合精气骨肉而为人。”
将经络和穴位相联系,与帛书的记载也是基本一致的,所不同者,帛书记载十一脉的走行,绝大多数从四肢部开始,各脉之间不是互相衔接;在《灵枢·经脉》则有顺有逆,各经脉之间互相连接。这也就是《灵枢·逆顺肥瘦》所说的“脉行之逆顺”:“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经脉之间的互相连接,说明气血运行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
《灵枢·脉度》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为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腑,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这里还把气血运行与自然界的水流和日月的运行现象联系起来,从而提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的论点。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等篇的论述:“气”来自饮食物(谷),经胃传到肺,进而五脏六腑都得到“气”,其中清的称做营气,运行于脉中;浊的称做卫气,散布到脉外。营气是“常营无已,周而复始”;卫气则日行于阳,夜行于阴,“与天地同纪”。
“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在经络学说中有其重要性。应加分析,这一观点与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有所不同。“天人合一”是以天为主体,将人身的一切附合于天;“人与天地相应”是以人为主体,说明人生活于天地之间,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气血活动也像自然现象一样是有一定节律的。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总的看来,经络学说的形成与阴阳五行是紧密结合的。阴阳五行,主要的是阴阳,或说四时阴阳。如《素问·四气调神论》所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经络学说在阐述人体气血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时都贯串着这一基本观点,以至将经络的数目也与时令配合起来解释。如《灵枢·五乱》说:“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由此说明,人体通过气血的运行构成有机整体,而人体与自然界又是统一的。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其主体“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将人体内外连通起来。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沟通脏腑,加强表里经的联系。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七经八脉,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他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的作用。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也与经络类似分为十二经筋;皮肤也按经络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
元司马头陀“天元一气寓形论”中认为气在天地之间到处都有不同地点,有不同的表现:“盈天地皆气也。而行乎山,适乎水,有升降变化之机。不同者非不同也,因流峙之有形,因气以随之。亦理之自然也。”将“经络”二字连在一起出现,在《汉书·艺文志》有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这里似乎将“血脉”、“经络”做了区分。其原意也许是将“血脉”作为总的名称,而“经”和“络”是指脉的类别。《灵枢·口问》有“经络厥绝,脉道不通”一语,也是将“经络”和“脉”并提,意思是经脉、络脉的血气厥逆(经气厥逆)或终绝(经气终绝),脉道也就不通畅了。
由经脉、络脉简称为经络,进一步又按气血虚实和阴阳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虚经”、“盛经”、“阴经”、“阳经”、“阴络”、“阳络”、“大络”、“小络”、“浮络”等。在《素问·调经论》中有较集中的论述。《调经论》还提到“经隧”一名,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它把“经隧”讲得很重要,正常时运行血气;有病时,诊断治疗都要掌握(守)这个。隧指潜道,“经隧”可理解作经脉内的通道,与“脉道”意义相似。但《调经论》又说:“气有余,则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它要求针刺泻“经隧”而不要损伤“经”,不要出血和泄气。似乎“经隧”是指“经”外的通道。人体如此,大地山河也如此,有“经隧”通道。
天、地、人之间,在生理机制上总是具有各种各样的气血运行通道。这通道最为具体而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血管,也就是“脉”,但古人由此而扩展出来的许多概念,实际上已大大超出了“脉”的应有范围,关于“脉”字的本义,东汉时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作“血理分衰(斜)行体者”;到了五代时徐错的《说文解字系传》则补充做“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从单纯“血”补充为“气血”,大概是吸收了医学理论的结果。
现代科学的深入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大地人‘大经络活体观是基本符合事实的。当今西方出现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地球生物学。据法国《周末三日》刊,1992年4月2日报道:
如果你现在还认为建房子就是找一块地,挑选一张房屋设计图,那么你应该彻底改变你的理论,认真学一学地球生物学的基础理论。那么,什么是地球生物学呢?法国全国农艺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学家蒂埃里·阿尔诺的解释是:地球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与人体器官健康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如果你认为躲在家中便能平安无事,那就错了。当你一闭上眼睛,周围的振荡波便会浸入你的体内,杀伤你的细胞。这种袭击非常隐蔽,你毫无感觉,而且夜复一夜.每当你体内防御系统处于休息状态时便会受到袭击。凶手是谁?凶手就在你身边:液晶显示的电子闹钟、收音机、电视机、电脑、微波炉、报警器,当然还有来自远处、地下或高空的电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