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待人一样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红楼梦》第十三回)
而荣国府的排场更大,为迎接元妃省亲,贾府更是大兴土木,请来能工巧匠,建成了“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这也加速了贾府衰败。实际上贾府上下也明白“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
秦可卿发丧、元妃省亲,这一丧一喜,一白一红,如同两双大手,掏空了贾府的财力物力。事前无预算,事中无控制,事后无考核,这样的财务管理,自然为贪污打开了方便之门。
董事长贾母只知道享乐。而作为副董事长的贾政经常出差,那时没有手机随时联系了解公司情况,也无网络保持及时沟通,于是放手变成了大撒把,导致中层管理者为所欲为无人监察。
在大观园和宁荣二府中想发财,一是贪污,二是偷窃。见怪不怪,贾府的当权者对贪污行为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给凤姐凑份子过生日的时候,贾母就知道,那些管家的奴字号奶奶们“全是财主”,他们的财产来源当然是攀在贾府身上吸血得来的。
再比如贾芸种树。大观园中补种树木这一项的开销是200两银子。贾芸花在买树上面的成本是50两。他贿赂凤姐的代价是价值15两的香料。往宽里算,他用在种树上的总代价是100两银子。那他还有100两的油水可抄,用那个时代的消费标准来看,一两年里已经可以保证他吃香的喝辣了。平心而论,贾芸贪得不怎么多。但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的其他人呢?记得探春改革中提到买办怎么黑小姐们的脂粉钱吗?
还有一个大贪官凤姐。此人一生爱好两个字: 权、钱。铁槛寺弄权,为了几千两银子要了两条人命。凭着贾府的势力,她是一手遮天,能捞就捞,雁过拔毛。每月的工资,除主要领导外,她都扣下来,拿出去放高利贷,拖欠工资是常事。
财务管理的失败,让贪婪者有机可乘,企业不破产才怪呢。
思想管理失招,享乐主义大流行
贾府的领袖贾母是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即便儿孙不成器,只要他们不来搅扰她的享乐,她也不管不问。
贾母的八十寿辰,正日子是八月初三,从七月二十八就开始在荣、宁两府大摆筵宴,直到八月初五,整整八天。热闹豪华,显示了这位太夫人的尊荣,让现代大款们也叹为观止。
单说她吃饭吧: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红楼梦》第四十回)
看看这个排场,几个人吃饭,倒要几十个人伺候着!吃过饭,还有小丫鬟捧过茶水、漱盂来,先用茶水漱口,盥手毕,然后捧上茶来。
贾母饮食排场之大,还是柳嫂子说的一针见血:
“大厨房里预备老太太的饭,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吃到一个月现算倒好。”(《红楼梦》第六十一回)
真讲究极了,看这意思吃了一个月也不见得有重样的,比皇宫还奢侈,简直成了满汉全席。难怪薛姨妈都说“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
虽然说贾家不是被吃败的,但风气已经被吃坏了。嘴管不住,手也管不住。小丫头坠儿偷大丫环平儿的手镯,彩云偷王夫人的玫瑰露。就连大观园的厨房随便一查就发现,
“粳米短了两石,常用米又多支了一个月的,炭也欠着额数。”(《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曾提出过一个“破窗理论”: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贾府就是从“破窗”到“破门”,最后到“破房”,遮不住天上雨,挡不住外边风,最后大厦轰然倒塌。
愿景管理失望,企业价值观迷失
贾府是靠血缘和利益结合而成的,从来没有一个领导人考虑到组织的愿景,大家每个人都在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所以古人说以利相交者,利尽人散;以势相交者,势去则离;以权相交者,权失便弃;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如果一个组织没有远景,大家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注定是走不长远的。
贾府上上下下,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喝凉水。贾府是一个名利场,更是一个风月场。贾府上下“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老仆人焦大的一句“每日家偷鸡摸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的养小叔”,把府里的“艳照门”事件全给曝光了。
连江湖浪子柳湘莲都知道:“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也不干净。”有淫必乱,贾琏包二奶,致使王熙凤大开杀戒,逼死尤二姐,彻底败坏了贾家诗礼簪缨之族的声誉。锦衣军查抄贾府所据御史参本就有一条“贾珍强占良民妻女为妾,因其不从,凌逼致死。更牵出王熙凤残害尤二姐之案。”贾家恶名四播,让政敌有机可乘。
作为贾府的精神领袖,贾母的价值观影响着贾府的风气变化。当凤姐将贾琏现场捉奸后,搞得事态扩大到不可收拾时,贾母一句玩笑:
“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是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你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说的众人都笑了,虽将危机消弭于无形。但正是贾母的放纵,更加助长了子孙的骄奢淫逸。
如果贾府的管理学习一下皇帝的后宫管理制度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了。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但管理异常严格,太监天天和美女厮混在一起,但皇帝的管理是只给太监机会,同时废掉太监的能力,从根本上杜绝了太监秽乱后宫的机会。而贾府这么大的企业,对管理者是既给机会又给能力,于是,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也要上——不乱才怪、不败才怪。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朝廷里,贾府连个通风报信的都没了。官场失意,商场也失意。贾府获罪被抄家后,户部又通知薛家说,你家的皇商名号被销了,以后自己下海去打市场寻单子吧。另外,今年支领的内帑钱粮要全部缴回。贾府已经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了。
一部伟大的《红楼梦》,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可以常读常新。按照曹雪芹的原意,《红楼梦》是一部大败局,贾府的最后结局是: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第五回)
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
买了雀儿你顽,
省得天天闷闷的
无个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