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唐代有个书生叫崔枢应,他客居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时,与一个外籍商人同住一招商客栈。外商见崔枢应忠厚诚朴,十分敬佩,两人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不久,外商得了一种怪病,很快便瘫痪在床。异乡卧病,倍感凄楚。崔枢应竭尽全力为他请医治病,熬药煎汤,照顾十分周到。谁知药石无效,外商的病情日渐沉重,崔枢应着急异常,却束手无策。
一日,外商将崔枢应唤到床前,握着他的手一边喘气一边说道:“我与君萍水相逢于逆旅,君子却不以外夷见弃,待我真是恩深情重,可叹贱躯不济,再难康复,让君子空劳一场,真是过意不去。”说到这里,便指着枕边一个小小的描金漆箱说道,“此箱内藏有我家祖传的一颗异珠。此珠藏之于身,可以冬暖夏凉,乃无价之宝,为表谢忱,谨将此珠献与君子,望勿见却。”崔枢应闻言赶忙说道:“先生美意,学生心领,但这异珠乃先生传家之宝,学生万万不能收受!”外商又道:“这是我的一片至诚,君子就不必谦让了。”但是崔枢应始终不肯收下。外商深深叹了一口气说:“贵国真乃礼仪之邦,君子诚属贤德之人,鄙人能有幸与君子结交,真可说是虽死无憾了!”
几天之后,外商逝世。临危时他托崔枢应暂将异珠保存,如日后他的子女来运柩返国,便将它交付给他们,崔枢应慨然允诺。
大约过了半年,一天,崔枢应正准备收拾行装返回老家,州府派来两名差人,不由分说地将他捆绑起来。崔枢应大惊,问道:“学生所犯何罪?”差役边推边说:“到了公堂你自然知晓!”
崔枢应来到公堂后,州官把惊堂木一拍,说道:“大胆崔生,你枉读诗书,有辱圣贤,可耻可恶!赶快将你谋窃的异宝交出来,免动大刑!”崔枢应更是惊诧,回禀道:“学生历来奉公守法,所谓行窃之事,不知从何说起,求老父台明示!”州官厉声说道:“你还要狡辩么?你听着:据查,你曾与一外夷同住,过从甚密,那外夷死后,他的一颗宝珠不知去向,不是你窃走还有何人?如今,那外夷的亲眷已来索珠,你赶快交出,否则,严惩不贷!”
崔枢应这才明白过来,便坦然说道:“确有此事,但学生并未行窃啊!”于是,将事情从头至尾地讲了一遍,最后,崔枢应说:“外商死后,学生怕那异珠带在身边,万一有失,日后无物归还原主,也愧对亡友,便悄悄将它藏于死者灵柩之内,老父台倘若不信,可开棺验证。”
听了崔枢应的这番陈述,半信半疑的州官便立即命人掘坟开棺。果然,那颗玲珑闪亮的异珠确是放置在死者的遗骸旁边。
这时,州官转怒为喜,抱歉地对崔枢应说道:“下官一时鲁莽,让世兄受屈,得罪,得罪!”他见崔枢应对此毫不介怀,接着又说,“世兄见财不贪,非礼勿动,令人钦仰,下官当呈报上司,通令表彰。”
崔枢应乐于助人、重义轻财的美德,很快就传遍了汴州城,受到人们的热烈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