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纪谈家桢百年遗传学:谈家桢百岁寿辰纪念画册
8434700000034

第34章 恩师谈老

余家璜

“谈老”,是我们学生辈在背后提及老师时的“常用语”,因为谈先生对学生们的要求虽然十分严格,却从不加以严词,总是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因此,我们无论在会上会下提及老师时,总以“谈老”相称。

“基因”译名之由来

“基因”这一名称,原是遗传学对遗传物质的专用名称,是用来表示亲代和子代之间相联系的遗传物质的称谓。在各种老的遗传教科书中,曾先后出现过“遗传因子”、“遗传因素”等各类不同的译称,谈先生有鉴于此,于是在1937年左右,就把Gene译成为“基因”二字,这一译看似“简单”,实质上,若无深厚的对遗传学研究的造诣,是万万译不出来的,因为单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是“遗传的基本原因”,达到音义合一、望文生义的程度。

目前,这一遗传学上的术语不仅已达到了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程度,并已被各种“毫不相关”的事物广泛“借用”。

生物科学事业的发展也要由“娃娃抓起”

谈老对我国乃至世界遗传学的贡献众所周知,同时,他对生物学的发展除了他身体力行带动了学科大步迈进外,还十分关心青少年一代的发展。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要十分关心下一代,你不仅单单要关心你自己的下一代,你还要去关心更多的下一代,对此,我深受感动。为此,我在工作之余,还担任了本地区“田林第三小学”(简称田林三小)的校外辅导员,在退休后,还被升格聘为校外教师,因此,我还连续三年为三小开办了“遗传学知识初识”、“生物学基本知识”、“浅谈生物的进化”等课程。由于得到学生的欢迎和校方的肯定,谈先生还特地为田林三小题写了校名,还不止一次地接待了这些有志于科学发展的接班人,并且满怀激情地鼓励这些小朋友们要“敢想、敢说、敢做”,不要局限于书本知识,要放眼于未来。

(作者为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