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成长印迹
8437800000007

第7章 议论篇(2)

我们行走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是否暂停过自己奔跑的脚步,审视过自己走过的道路,也许曾摔过跤、崴过脚,但千万不要嫌路不平,难道你自身就没有原因?需要审视自己,认真去打扫心灵。

打扫心灵,需要回归最初的纯真,回归最初的纯美,回归到最初的美丽与感动。李白打扫心灵,拒绝摧眉折腰事权贵,回归不羁豪迈的那份纯真;陶渊明打扫心灵,不为五斗米折腰,享受清新的田园生活,回归羁鸟恋旧林、沉鱼思故渊的那份强烈纯真。

打扫心灵,需要勇于攀登,书写人生的华章。人的一生不会永远风和日丽,注定是充满坎坷和荆棘,一路上的摸爬滚打,沾满着尘土与淤泥,需要停下脚步,温柔细雨中用纯真把自己彻彻底底地清洗一遍,洗濯去污秽,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的心灵面对尘世,保持清醒的头脑,回归纯真,迈步前行。

感受母爱

世上有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叫母爱,那么什么是母爱呢?母爱是人类最纯洁、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

母爱像春天的雨露,悄悄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像和煦的微风,抚慰着我们的心灵;母爱又像一叶小舟,承载着我们越过激流暗涌。假如母爱是蓝天,那么我们就是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小鸟;假如母爱是森林,那么我们就是森林中快乐奔放的小鹿;假如母爱是大海,那么我们就是水中自由自在的鱼儿。我们的一切都来自于母亲,来自于那世上最纯洁最无私最真挚最珍贵的母爱,这不论你是年幼,还是年长,只要你的母亲还健在,她对你的爱就会无处不在,你是否感受到了这份爱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母亲对儿女爱的最真实、最伟大的写照。母亲含辛茹苦将儿女慢慢拉扯大,将爱与希望都倾注于儿女。为了儿女美好的生活,她朝起晚归披星戴月辛勤的忙碌;为了儿女明天的幸福,她默默的忍受着工作的压力与生活的艰辛;为了儿女未来的希望,她四处奔波将真情与希望都浇铸于儿女的内心,唤起儿女对梦想的渴望,激起儿女对生命的追溯。

母亲不求儿女拥有多少财富、享受多少荣耀,不求儿女对自己的回报,她最大的希望是自己的儿女能够平安、健康与快乐,能够有一个美好璀璨的未来。母亲眼中不是每一块金子都会发光,但在其心灵中儿女这颗种子都能绽放出希望的蓓蕾;母亲眼中不是每一片树叶都能承担落叶归根的重任,但是母亲能无私的贡献出自己的养料、奉献出自己生命的甘露让儿女成长;母亲眼中不是每一株幼苗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但是母亲能一直守卫在儿女身边赐予前进的动力、给予奋斗的源泉,唯独母亲不在意自己,任其慢慢变得苍老、枯竭,直到消亡。母亲用汗血浇铸,用希望凝华,用自己醇厚的深情赋予我们爱的希冀。或许你不相信母亲对于自己那份爱的深沉与沧桑,那么就请轻轻地端起母亲的手,认真的端详。我想那一定是饱尝了岁月的苦难,饱经了生活的挫折,饱受了人生的坎坷的手。在岁月的打磨之下,它肩负生活的重担,承担着非常的命运,只是一如既往的忙碌,一如既往的在拼搏,一如既往的燃烧着自己的生命。

当我们徜徉在母爱的海洋中,应该懂得她的无私与深沉;当我们荡漾在母爱的柔波中,应该感受到她的柔情与似水。我们需要用一份温暖的内心去陪伴,需要保障好自己的平安与健康,需要寻找到自己的幸福与快乐,需要寻找到自己的事业成功,这是母亲最大的期望与心愿。

母爱是所有爱的凝华,更是璀璨光芒下爱的缩影,我们应充分感受这种沉甸甸的爱,在爱的风帆下起航,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聆听也是一种美

也许,学习的负担太重、压力太大,我们没有心思去聆听;也许,生活太匆忙、太沉重,我们没有时间去聆听;也许,精神太疲惫、太紧张,我们没有心情去聆听。那么,如果偶尔有得闲、放松时,会去干什么呢?应当认真地去聆听,聆听大自然的呼唤、聆听动植物的对话、聆听人类心灵的声音,聆听也是一种美。

如果你进入树林,充满着的是小鸟儿欢快的歌唱,它们像是在诉说着一段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清脆婉转,情意绵绵,耳语生活的温馨甜蜜。如果你静坐山中小溪旁,充满着的是小溪石上流的“哗啦”声,如同一首美妙的小夜曲,缓慢而低沉,让你浮躁的心得以平静,似乎希望我们要学会淡然处名,以平常心去待利。如果你站在大海边,任凭海浪拍打着礁石,听来自大海发出的声音,会感触大海的从容、博大,敞开心胸,让心灵尽情的接受大海的洗礼。抬起头,仰望天空,听海鸥引吭高歌,感触要像海鸥一样充满激情与活力,不停的奋斗,勇敢的搏击风雨。

当细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寝室,如果你手中拿一本唐诗宋词,聆听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大志愿与满怀抱负;聆听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一字一泪、一声一泣,心情定会随着诗人的际遇起伏不平。

当夜幕降临,你行走在校园的林荫小道或盘坐在操场草坪中,那荡漾的朗朗读书声,朗诵的优美诗句、背诵的美妙英文,以及清脆的吉他曲、爽朗的笑声,好一番舒心,好一份惬意。

当你静静地坐在窗前,注视着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没有聒噪、没有愁绪,心中只有期待花瓣一点点打开。突然一声清脆,你仿佛闻到了四溢的淡淡花香,心底满是享受这一刻的惊喜。

聆听是一种美德。可以让沉淀我们的思想,存留纯净,剔除杂质,保留淡定。聆听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思想的深远,表现出的是一种宽容、谦逊,也展示了对他人的尊重。

聆听是一种感动。一次知心的接触,一次倾心的交谈,一次认真的、专注的倾听,都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往往会因双方的促膝交谈而感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因之而纯粹,心与心的交往,精神与精神的碰撞,常常使聆听得到升华,使聆听达到了至高至纯的境界。

聆听是一种难忘的记忆。很多个似曾相识的岁月在一天天逝去,而我们的记忆在一天天遥远,犹如黑夜里的流星昙花一现,而聆听使我们回朔过去,拉回那不曾远去的岁月,唤醒珍藏在我们心底的那份感动与记忆。

学会聆听,会使我们精神崇高,思想悠远,知识丰富,心底明净。学会聆听,也就学会了一种智慧的态度生活。我们应学会聆听,聆听自然、聆听心灵,感受这世界的美好,感受那份难得的心音,感受世界这一刻的律动。

聆听原来是如此美丽……

把握人生

人生是一场戏,是一场不需别人演出和演奏的戏。你就是演员,你就是演奏者,等待你的或是兴奋的喝彩,或是无奈的叹息。

人生,不能盲目也不能麻木。有人说糊涂点好,想多了,反而痛苦。实际上,很多人不想,也很痛苦。想多也痛苦,想少也痛苦,总之都是苦。想多一点,清醒一点,虽然痛苦,但是清醒。清醒的痛苦比糊涂的痛苦要好,也容易治疗。

一般来说,人生的过去是经验,现在的是事实,未来的是理想,人们总是感叹过去的幼稚,现在的痛苦,未来的渺茫,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态。但感叹也罢,回忆也罢,想象也罢,日子总是要过的,时间不因为回忆而增加它的长度,时间也不因为人的幻想而增加它的厚度。时间是公平的,正像上帝是公平的一样,不论什么人在时间的面前都是平等的。所以,对于人生,自己要有一个坚实的看法。

对于过去,不要有太多的回忆,回忆会带来伤感,回忆会消磨人的意志。谁都知道,年轻人想未来,老年人想过去,喜欢回忆是衰老的表现。如果说,真要回忆的话,那就在回忆里找回教训与经验。聪明的人,不会太多地停留在昨天,也不太多地幻想明天,而是把握住现在,把握住今天,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步地前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嫌弃小事,不嫌弃走得慢,不羡慕别人,走自己的路,不东张西望,不去回头,不先问结果,而是问自己的努力,问自己的付出。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彼岸、成为真正成功者。

人生到底是何物?人生是一次表现,一次拼搏。人生不会是平坦的大道,它不会主动给你指明方向,完全靠你自己!扬起理想的风帆,把握好人生,尽管前面风大雨大,路途艰险,但只要把握好人生,风雨之后,一定是彩虹!

对清焦点

当今,便捷的网络扩大了公众的视野,增加了信息的接受量,但与此同时,无法忽视的是人们逐渐只相信自己的视眼,模糊了思考的焦点。

“我爸是李刚!”这句略带讽刺的话语竟然成为大众的流行语,短而精悍的标题吸引着公众的眼球,一味地相信网络上的只言片语。

回归事情真相是:大学毕业后在某市电视台实习的李启铭(又名李一帆),驾驶黑色迈腾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园内撞了两名正在玩轮滑的女大学生,造成一死一伤。当时,李并未如网上所描述的那样态度冷漠嚣张、试图逃逸,而是十分紧张和惊恐,并央求旁人:“别告诉我爸爸。”人群中有人随口接了句:“你爸是谁啊?”李答:“我爸是李刚。”正是这短短的五个字被媒体断章取义公布于网上,鉴于李刚是某公安分局副局长的特殊身份,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舆论的热议。顶着巨大压力的“大牌”李刚不得不出面在媒体亮相并向受害者及家属、公众道歉。顺应这场闹剧的发展,而身为推动者的我们,却从未想过这对于一个刚20出头的小伙来说无疑是无法愈合的伤害,对李刚一家人来说一辈子都会为此事留下阴影。事实上,这只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李启铭已是成年人,可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公众没有必要往其父李刚身上去做过多的联想。

李刚事件仅针对个人,但最近发生的“小悦悦”事件则引发对国民道德素养的正视,以至于登上国外报纸的头条。我们常自诩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中国人竟然要受到外国人怀疑以及谴责。事实上,“小悦悦”被车碾的网上的那段视频从佛山五金城市场监控录相中调取,而监控设施自身对光源带有感应系统,因此,“小悦悦”受伤害的过程我们可以较清楚看见。但要考虑到当时天已快黑,暴雨即将来临,“小悦悦”受伤的地点也没有路灯,从身边走过的行人是不一定可以看得见的;第二辆车当时开着大灯,“小悦悦”倒地之处亦是灯光照射的盲区,司机不一定看得见,便照常经过了,以至“小悦悦”受到第二次伤害。从“小悦悦”旁边经过的行人真的是视而不见,冷漠无情、心如顽石?我不愿相信是真。捡垃圾的好心阿婆的举动受到民众的热情赞扬,在此,我丝毫不怀疑阿婆的善心,但从阿婆开始用一只手去提的动作来看,她似乎将倒地的“小悦悦”当作了“垃圾”去捡,当她发现是个小孩后才将“小悦悦”拉起呼救,而需要指出的是阿婆的提拉、其母的拖抱,对于身受重伤的“小悦悦”均不是正确的救护方法,有可能造成新的伤害。

世上的事太过冗杂,我们有时无法一眼看透,但是我们应当多予以分析和思考,否则,模糊的焦点会迷失你我的初衷。

也说朋友

当今,比较流行的一词就是“朋友”。

不论你在街道上、在商场里或在酒店里、在酒席上等处,如果遇到你的熟人,而熟人的旁边又有几个你不熟的人,那熟人总会热情地把你或他人相互介绍说:这是我的朋友。大家彼此打招呼、握手,相视一笑说:既然与熟人是朋友,咱们今后也是朋友啦。似乎经过熟人这根线,与你初次见面的人就成了老朋友似的。当真是这样吗?说不定过了几天,你再遇到称为“朋友”的人,如果你记忆不好的话,心里会嘀咕,这个人是谁呀,好像见过面但姓氏名谁还不知呢?这能算是朋友吗?如果这样也是的话,那果真如一位伟人所说:“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了。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朋友应当是在你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出现在你身边的人,或能为你默默付出,时刻关注着你但不要回报的人,或能为你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那些在同一学校读书的人,是校友;那些在互联网认识及交流的人,是网友;那些见面点头打招呼、问候几句,交情很浅的,只能说是点头之交;那些一起吃喝玩乐,尤其有事时就消失的只能说是酒肉朋友;那些对自己有害或无益处,或不是真心待人的,只能说是损友。